一千九十九章 節製

字數:3990   加入書籤

A+A-




    汴京的早上。

    高大的宣德樓為中軸,禦街兩側的屋宇鱗次櫛比。茶坊、酒肆、腳店、肉鋪、廟宇、公廨等等。

    章越正坐在茶肆裏好整以暇地喝茶,從宣德門至此半裏地,除了緊急的公文從都堂裏轉發至此批閱外。

    章越茶肆的二樓,剛寫好了數封公函,手端起茶盅,一麵喝茶,一麵看著汴京的繁華景象

    眼前的街麵,店鋪裏綾羅綢緞、珠寶香料、香火紙馬種種,還有問醫求藥,車馬修理、看相算命、修麵整容,萬行千業。

    酒樓門首還紮“彩樓歡門”,懸掛市招。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商賈,士紳,騎馬而過的官吏,有乘坐車馬的官眷,行腳僧人,外鄉遊客。

    五陵少年在酒樓中狂飲的,行乞的老人淒苦地坐在地上,街巷小兒靈活地奔走在街巷上。轎子、駱駝、牛車、人力車,有太平車、平頭車等等行於禦街之上。

    章越麵前的汴京依舊如他二十年前見到那個汴京繁華,甚至更勝過了幾分。

    然而也在此刻,鳴沙城中危如累卵,宋夏兩將將士在城下城上伏屍處處,他們或剛剛埋好袍澤的屍體,或者手中緊緊握著神臂弓,或者撲殺著斷了腿的戰馬,也許這匹戰馬跟隨了他們多年。

    多少人生死就在一刻。

    汴京至鳴沙太遠了,章越獲得鳴沙的消息是十日之前發出的,信中告訴自己城中隻有十日糧草,而章越得知的消息時候,城中糧草應該剛好吃完,這時候自己下一道命令到前線,即便使用金牌傳遞又是十天之後了。

    此時此刻汴京百姓,或許剛起床吃一碗安樂茶飯,但鳴沙城裏的將士恐怕在吃著馬肉,過幾日可能連馬都沒得吃了。

    章越真佩服天子是如何想出‘將從中禦’這一高招。

    而此刻鄜延路大敗,鳴沙被圍的消息已是在京中傳開,加上鄜延路弊案已在此時被人捅出,不僅反對對夏用兵的官員已是大增,連士人之中也是一片厭戰之聲。

    洛陽的文彥博,富弼,司馬光等宿老不用說,汴京中在任官員反對意見最大的便是張舜民。

    此人是治平二年進士,被高遵裕征辟為幕僚,之後因事與高遵裕不和辭歸,如今因鄜延路兵敗之事對外宣稱僅鄜延路一路‘喪師二十萬’。

    士民聞言無不驚駭。

    這時候

    原來是蔡卞來了。

    徐禧入韓縝幕府後,章越上疏天子,將蔡卞提為中書兵房檢正,放到自己身邊曆練。

    章越喜歡蔡卞的性子,二人有相似之處。

    二人都是不善於誇誇其談的人,但性格堅毅,都是咬定青山不放鬆那等。章越之堅毅是事先猶猶豫豫的,顯得略有些優柔寡斷,婆婆媽媽那等,不過一旦定下就百折不回。

    從娶十七娘為妻和決定攻夏便是這般。

    蔡卞之堅毅在對路線的堅持,另一個時空曆史上,對他的評價是紹聖以後,自任以安石之道而為天璽者,蔡卞一人而已。

    二人同時對於富貴功名又不是那麽的執著。

    相反蔡京則有些浮躁,但富有野心和進取心,同時才思敏捷,人際交往中長袖善舞,善於捕捉人心,缺點是喜好奢華,生活不簡樸,為官不能持廉。

    章越當初選擇蔡京,是覺得二人性格可以互補,自己在應變和交往上顯得不擅長。之前在政事經濟軍務上,蔡京確實幫了自己很大的忙。

    可以說沒有蔡京便是沒有今日的章越,但蔡京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守拙’。

    這就是兄弟二人之不同。

    蔡卞上前道:“丞相,沈括稟告說俞充擁兵自重,視天子詔書不顧,不肯出一兵一卒救援涇原路。”

    章越對俞充為何不出兵救援有意料。

    “是否直接以天子或中書的名義下旨督促俞充進兵?”

    章越聞言擺了擺手道:“我鑒於‘將從中禦’之敗,在陝西設立行樞密院全權處理前線軍務,但如今事急臨事專斷之權仍在各路經略使。”

    “若我強令俞充出兵救援鳴沙城,卻又重蹈了‘將從中禦’之覆轍。”

    鑒於官家之前遙控戰局,現在章越接過指揮,第一件事擺脫天子遙控,既將權力下放,又將權力收回。

    以行樞密院節製六路,將各路經略使根據前線局勢自行決斷的權力收至行樞密院。又設熙河製置司,在緣邊六路中明確主次,使之與行樞密院又有了平起平坐的地位。

    但現在行樞密使韓縝現在還在路上,沒有上線,還是前線經略使自行決斷。

    自己要幾千裏之外遙控戰局,難度很大。即便現在下一道命令讓俞充出兵,他接到命令也是十天之後,到時章直可能都涼透了。

    萬一西夏乘勝掩殺,又奪了環州或慶州,那真是滿盤皆輸。

    “那便不下令嗎?”

    章越道:“咱們不說話,他也要懂得辦事。俞充是個聰明人。”

    “而今你我之事不在朝外,而在朝內!”

    說完章越看向了車水馬龍的汴京城,朝堂上反對對西夏進兵,主張議和之聲漸起,自己將如何壓住?

    如之前所言,章越是辦事前猶猶豫豫,一旦下定決心就百折不回,要把南牆撞破那等。

    現在誰反對伐夏,便是主和派,與朝堂上的主流意識形態相違背。

    自己為參知政事時,是變法不變法之爭,如今自己拜相後,將麵對的是主和和主戰之爭,其實二者都沒有變。

    你會發覺反對變法的那些人,其實大多數也同樣反對對夏征伐!

    曆史上元祐年,司馬光當政後立即就割地退兵,與西夏議和。

    現在鄜延路大敗,又兼爆發出貪汙弊案,一時主和派力量大增。章越猜測過去,十個官員裏至少有三個是持放棄蘭會,對西夏議和之論。

    這個朝中的爭論也會傳導到前方將領官員,讓他們在和戰之間搖擺不定,無所適從。

    章越對蔡卞道:“他們為何反對?”

    蔡卞道:“多是擔心朝廷若征夏失敗後,又要大舉籌錢練兵,如此百姓便更疾苦,在地方辦事也會更難了。”

    章越點點頭道:“說得對,但反過來看也有好處,平日要改革變法,千難萬難,如今趁著征夏的名義,反過來改革吏製,也是一個思路。”

    說到這裏,章越放眼看向汴京的禦街。(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