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零章道經(一)求訂閱
字數:3918 加入書籤
“竟會有這樣的事!”
山海界,越國官邸,
姒伯陽本尊麵色沉凝,徐徐攤開手掌,看著掌心上那一縷,透過層層世界縫隙,送到他手上的大道氣機。
“這,隻是一個小千世界,竟然在一個小千世界,凝結出始玄元三氣,看來那方小千界,還是我的福地啊!”
他鄭重的看著掌心大道氣機,這一點氣機,在他的掌心演化,始玄元三氣沉沉浮浮,諸般道妙,一時難以言表。
這,是小青山界化身的一次嚐試。
憑著本尊與化身之間,那種冥冥的聯係,小青山界化身將自神通種子中,截取的一點大道氣機,送入宇宙虛空。
而這一點大道氣機,竟然真的沿著冥冥中的聯係,輾轉跨越無數世界,終究落道山海界本尊的手上。
“吾道成矣!”
姒伯陽目光炙熱,一隻手托著大道氣機。這一點氣機,看著不起眼,在跨越世界的傳遞中,更是損耗了十之七八。
他現在托著的,隻有一絲氣機而已。
但,就這一點大道氣機,卻對姒伯陽極其重要,真就是給件先天靈寶都不換。
隻因,這一點大道氣機,是姒伯陽能否修行,一炁化三清大神通的關節之所在。
作為道門至高神通,莫說是一件先天靈寶,就是十件百件先天靈寶,也不及一炁化三清分量之重。
姒伯陽若能修成一炁化三清大神通,以一己之力,演化三清妙道,傳下道門正法,未嚐不可能成為第二位太上道祖。
成為第二位太上道祖,說來是很狂妄,可這並非全無機會。
畢竟,此方宇宙,並無太上道祖的存在。姒伯陽完全可以自證‘太上’,既然沒有太上道祖,他自己就是太上,就是道祖。
縱然此時的姒伯陽,與太上道祖的層次,相差何止億萬。可當姒伯陽大道有成後,未必沒有可能,成為這方宇宙的道祖。
到時,一炁化三清,開辟、終結、存世三位一體,玄之又玄,可稱道祖。
大道氣機浮動,三氣生滅變化,落在姒伯陽本尊手上之後,立時就有反應。
“始,玄,元,”
三氣或升或沉,在姒伯陽手掌上,最後演化一縷混元道炁。道炁玄妙無比,一經出現,一股奇妙的波動,驟然蔓延開來。
這一股奇妙的波動,來的快,去的亦快。
隻是姒伯陽的心神,亦隨著波動的消失,一並陷入某種奇異的狀態。
佛說,一個念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又有九十生滅。
雖然,這一股奇妙波動,隻出現了不到一刹那的功夫。可就是這不到一刹那的時間,讓姒伯陽窺見一角別樣的天地玄機。
“大道,混元,元始,彼岸,至高,妙,妙不可言,姒伯陽看著道炁崩潰,再度化為始玄元三氣後,麵上露出一抹驚歎。
他所說的,無不是修行的無上成就。無論是證大道,成就混元,亦或是證元始,登臨彼岸,都是修行路上的終點。
姒伯陽他以天仙之身,看到了大道修行的終點。
這一刹那,帶給姒伯陽的震撼,是難以想象的。
姒伯陽在其中,看到了天地運轉,日月沉浮,看到了四時變化,造化妙諦。
恍恍惚惚之間,姒伯陽似是置身於浩瀚宇宙,一念遨遊萬界諸天,他見證了混沌氏辟地開天時,那第一道大道之光。
道為何物?
太上道祖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自修行以來,姒伯陽一直不解,太上道祖為何要強字之曰‘道’,強行定義‘道’的存在。
可是當姒伯陽,心神陷入三氣演化道炁的玄妙中時,才算是真正知道太上道祖,為何要強字曰‘道’。
道本無形,無上無下,無左無右,道之實質,就是天地至理,參天地之理,悟道法之妙,是謂得道矣。
所謂得道,非是成仙,非是長生,而是明悟天地之理,達到天下萬法,皆為本心所發,皆為本性所成。
“妙,妙不可言!!”
撫掌長歎,姒伯陽頂門之上,升起紫煙,化作慶雲,慶雲上托著三朵蓮花,蓮花綻放之時,陣陣道香,隨風飄動。
頂上現三花,胸中現五氣,姒伯陽周身神光飛騰,瑞氣滔滔,瑞氣之上,浮動朵朵金盞,萬千金光灑落,化作一陣香雨。
香雨滴滴答答,打落在地麵上,飛濺而起,又化為天地靈機。
姒伯陽神情莊重,三花五氣既出,寶光如焰蒸騰,掀起重重氣浪。
嗡——
他雙手向前一推,將始玄元三氣,反複凝煉,凝煉成三粒明珠,屈指一彈,三粒明珠落在慶雲蓮花之上。
三朵蓮花,對應著三粒明珠。蓮花之上,三道虛影一閃而過。
雖隻是一閃而過,可這三道虛影的麵貌,被姒伯陽看的真真切切。
一曰太清,老者麵貌,手執寶扇,一曰上清,青年麵貌,懷抱寶圖,一曰玉清,少年麵貌,執掌神珠。
這就是姒伯陽修行的一炁化三清,一炁為種子,落在三花之上,借三花的精氣神,進一步的孕育成形。
等到什麽時候,這三道虛影能從三花上走下來,成為真實不虛的道身,姒伯陽的一炁化三清神通就是入門了。
煉就一炁化三清,臻達圓滿境地,甚至與斬三屍證道一起修行。以三清之身,寄托三屍之神,才是法力無邊,神通無量。
介時,三清道相就是三屍神,三屍神就是三清道相。執掌開辟、終結、存世之基,一有永有,一在永在。
那種境界的可怕,難以用言語形容其萬一。
始玄元三氣,各自寄托在三花之上,姒伯陽的眸子,異常的明亮,幾若星辰一般:“果然是,道可道,非常道啊!”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筆來,”
一點靈光乍起,姒伯陽一伸手,案幾上的玉筆,徑直化作流光,落入他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