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廟算

字數:5247   加入書籤

A+A-


    在朱厚照收到這條消息的時候,弘治皇帝也老早收到了。

    禦書房,隻有張懋、劉健、李東陽、謝遷、劉大夏在此。

    弘治皇帝神色凝重,道“諸位愛卿,有何教朕?”

    眾人議論紛紛,各有不同意見。

    詭異的是,大家沒商議九邊重鎮。

    仿似,韃靼人正在草原上乖乖放牧,壓根沒犯邊這種動輒可滅國的潑天大事。

    反而是,聊起了國內。

    更詭異的是,一個反對的人都沒有。

    張懋率先說道“臣自請入駐神機營,轄京畿軍務,兼五軍三千營。”

    弘治皇帝頷首,道“可,朕允了。”

    弘治皇帝又問“至於二十六衛……”

    張懋仍然搶了話頭,道“陛下,臣建議調禦馬監通兵事太監,兼派司禮監監軍入駐……且同時,京師各勳貴子弟,統統入職。”

    此言一出,內閣三臣不動如山,劉大夏麵不改色。

    弘治皇帝深深看了張懋一眼,難得笑起來,問張懋道“全部?”

    張懋老臉一紅。

    全部,當然是不可能的!

    那些好逸惡勞、刀拿不穩、箭射不準的渣渣,差一點就讓本國公成為笑柄!

    肯定不能給機會!

    否則,本國公不但會成為笑柄,連同五軍都督府都會成為笑話。

    兵部恐怕又多了一個打擊武人的機會!

    可那些有能力,卻沒機會襲爵,又沒機會晉升的小家夥們,倒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故此,張懋道“臣建議依照上次校閱排名,以此安排。”

    弘治皇帝臉色好看了一些,欣然開口“可,朕允了!”

    於是,眾人繼續沉思。

    好半天劉大夏才開口道“陛下,臣建議調成國公朱輔,入駐南京……”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望著他。

    張懋怒氣衝天,拳頭捏得滋滋響!

    劉健臉色慍怒,李東陽目光幽深,就連謝遷這位老好人,都目帶不滿之色。

    大家的目光充分表達了一個意思——什麽時候了,兵部還在考慮這些?

    偏偏,弘治皇帝再一次頷首,道“可,朕允了!”

    轟!

    眾人心中翻江倒海,說不出話來。隻覺得形勢之惡劣,前所未有之嚴峻。

    謝遷幽幽一歎,將要反駁的話,收了回去。

    弘治皇帝再問“調誰駐大同鎮守?”

    所有人再一次沉思。

    半晌,劉大夏的聲音再一次響起“陛下,臣建議……”

    忽然,遠遠的聲音打斷了劉大夏,一個清朗的聲音響起來“父皇,大同重鎮,兒臣提議一人如何?”

    朱厚照來了。

    他到了花園,正不疾不速走向禦書房,聽到了張懋建議的末尾,也聽到了大同鎮守調換,更聽到了劉大夏即將的建議。

    難得有一位武勳,可光明正大參讚軍務,兼還是邊防軍務,就這麽輕飄飄一句話被調走,令朱厚照勃然大怒。

    借韃靼人犯邊,弄走最後一個武人代表,倒是打的一手好算盤!

    現在,劉大夏還想往大同摻沙子,塞兵部的人去,朱厚照如何會同意。

    故此,他還未進禦書房,聲音就傳了進來“兒臣提議,由陽武侯統領大同軍務如何?”

    ————分段————

    這場文武之爭,令朱厚照惡心到了極點。

    韃靼人數十萬大軍雲集,邊關搖搖欲墜,兵部不考慮如何穩固邊防,不考慮如何支援,也不考慮萬一的惡劣情況。

    偏偏,將一個知兵善戰、深得軍士擁戴的將領掉走了。

    朱厚照如何不怒,如何不惡心!

    但他卻明白這件事的因由,對成國公朱輔被調動一事,毫無反對辦法。

    並非是弘治皇帝直接就同意了。

    而是,南方蠢蠢欲動!

    再加上,魏國公徐俌這個雙頭下注的狗東西,軟腳蝦……當真不太可靠。

    終大明一朝,自靖難之後,魏國公一係幾乎就成了擺設。

    就算偶有入駐南京衛掌控軍機,也很快會被調走。

    是皇帝當真識人不明?

    不!

    皇帝、大臣們,以及武人、兵部對此事都看得很清楚!

    魏國公一係難堪大任!魏國公一係……也不能令其大任!

    事實也如此!

    南京城破的時候,乖乖獻印就說明了一切。

    所以,安排成國公朱輔入駐南京衛,鎮壓南京的同時,兼蘇州、杭州軍務,朱厚照對此毫無異議。

    當然,若能調動另外一個武勳就更好!

    比如,鎮遠侯顧仕隆……算了,除了成國公之外,其他人的威望當真不夠!

    但這仍然不能掩蓋兵部的險惡用心,更讓朱厚照憤怒的是,此事由劉大夏親自提出來。

    所以,他毫不猶豫就舉薦了薛翰。

    於是,另外一幅詭異的畫麵出現了。

    劉大夏須發噴張,連連痛斥薛翰——言此子不過十五年紀,怎堪如此大任。更兼其根本沒軍務經驗,也無良師教導,更無……

    劉大夏當然不敢噴太子殿下,但他說的太過癮了。

    連弘治皇帝,與眾大臣都看不過眼了。

    張懋莞爾一笑,悠悠地說道“倪嶽先生可是當世大儒,劉尚書這麽說,貌似有點不太恭敬……”

    暗地裏,張懋也笑翻了。

    劉大噴子,你把陽武侯踩得這麽低,不但同時得罪了幾位公主,得罪了倪嶽一係的門生……當然,這些都不算啥。

    可你得罪了皇帝陛下,你知道麽?

    薛翰的母親,那位公主殿下,當年可是非常照顧陛下的……這種宮廷秘史,怕是你不知道罷!

    可朱厚照內心凜然。

    這廝當真如他外表一般毫無顧忌?

    一個被稱為弘治三君子之首的人,一個被稱為楚地三傑之一的人,會這麽淺薄?

    對了。

    大同是什麽地方?

    大同太原,是兵部把控的重鎮!

    與其它地方不同,這是兵部把控得最為緊密的地方。

    其它地方……

    延綏、固原、寧夏、甘肅,要麽是秦紘老大人牢牢掌控,要麽是禦馬監一手遮天,兵部於此二地,正鬥爭得異常激烈。

    在人事任命上,拚命拖後腿。

    可大同、太原不同,這是兵部的基本盤!

    完全由兵部說了算!

    好不容易趕走了最後一個不聽話的武人,還是都督府的武職,太子殿下要安插另外一個,兵部如何肯幹!

    可朱厚照內心警惕,他仍然認為有問題!

    就算薛翰當真去了大同,大同也不可能分割出來,於名義上,仍然歸屬於宣府調遣。

    宣大總兵張浚,仍然是宣府、大同的最高將領。

    那麽,劉大夏想的究竟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