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舉薦(求收藏)

字數:5254   加入書籤

A+A-


    朱厚照舉薦的人,當真妙到了極點。

    論武藝,在薛翰這個年齡段,別說大明,就算普天之下能打贏他的也不多!

    張破虜那種怪胎除外!

    論文采,薛翰身為倪嶽先生的關門弟子……隨意拉幾個翰林學士,也不敢說贏得很輕鬆!

    萬一輸給薛翰,也並不是什麽意外!

    論兵事,無論是否有戰爭經驗,可薛翰於安營紮寨、行軍布陣之基本功,是秦紘、張懋、朱輔等人紛紛稱讚的存在。

    論關係,上一代陽武侯雖是大明屈指可數的勳貴駙馬,每每為人詬病,可卻實打實隕落在邊關。

    人家都為國捐軀了,誰還敢說他作為勳貴不務軍事,誰還敢說他結皇親別有心思。

    甚至,不少文人謳歌這位忠於愛情,必國而忘家的勳貴!

    這一代陽武侯更是由皇家贍養長大,薛翰作為皇帝陛下的親外甥,太子殿下的親表哥,前途怎能以限量來形容!

    所以,薛翰的忠誠毋庸置疑,能力……起碼紙上談兵是沒問題的。

    最妙的是,劉大夏列舉的人,始終存在某方麵的缺陷。

    而且,別看邊關軍務由兵部把控了。

    可帝國真正的摣飛人,一把手,並不是兵部,而是皇帝!

    皇帝在此,大家立即有了商討的可能。

    朱厚照給張懋打了個眼色,張懋立即開始胡攪蠻纏。

    劉大夏舉薦了數人,張懋要麽就以此人不通軍務,要麽就以此人不通武藝,要麽就以此人沒有行軍布陣經驗來打擊。

    偏偏,李東陽也抽風了。

    他雖不同意薛翰,也不同意劉大夏的人選。

    神助攻!

    直到此時,朱厚照才悠悠地說出他的真正人選“那麽,兒臣退一步罷,原宣府參將、現羽林衛衛指揮使張雄如何?”

    弘治皇帝立即同意。

    李東陽也立即閉口,停止了舉薦的心思!

    說實話,對於薛翰這個侄兒,弘治皇帝是極其滿意的。

    他作為父親,下意識忽略了薛翰對於朱厚照的言聽計從。在他看來,這是作為表哥,對於表弟變相的支持。

    弘治皇帝的認知中,薛翰必然是優秀過朱厚照的!

    可薛翰有一個最大的缺陷,他太年輕了!

    薛翰還不曾成親,陽武侯還不曾有下一代!

    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年代裏……這讓弘治皇帝即便再喜歡薛翰,再認同薛翰的能力,也不會同意薛翰出任大同鎮守。

    可張雄是誰?

    這是影衛中脫穎而出的人物,這是原宣府的幾個大將之一,這更是對皇家最忠心的超級人選!

    為何白玉等人會升職這麽快?

    原因也在於此!

    這些影衛,從小就被灌輸忠誠的概念。終影衛一生,為國捐軀者比比皆是。

    更何況,弘治皇帝對於兵部就沒有意見?

    你敢掃太子的臉,豈不是掃朕的臉麵?

    兼弘治皇帝這種將製衡玩得爐火純青的人,又怎會隨意讓一方勢大!

    所以,張雄立即成為了最佳的人選。

    並且,弘治皇帝無比清楚,張雄雖是太子的人,可是……太子非常有錢!

    ————分段————

    朱厚照本想親自去大同。

    在他看來,整個戰局中,大同是最好的突破口。

    隻要集中力量,對鄂爾多斯、永謝布來一局狠的,形勢就會變化。

    無論是遊曳的喀爾喀,還是兀良哈,哪怕他們將目光更多投向大同,也能緩解宣府的壓力。

    最重要的是,大同此處與宣府不同在於。

    大同的長城毫無損壞,大明完全可以依憑長城而守,拒敵於國門之外。

    大不了,就是耗損無數的資源。

    偏偏,朱厚照從不缺錢!

    誰敢來,都可以憑資源耗死他!

    宣府又不同!

    失去了飛狐嶺關隘,韃靼人隨時可以分割大明長城內的軍事基地。

    將至關重要的洗馬林堡、新開口堡、李信屯堡、膳房堡、新河口堡等等,變成一個個孤軍。

    此時,懷安縣與萬全縣就至關重要了。

    隻要韃靼人陷落此二地其一,就捅開了拱衛京師的大門!

    大明想要用資源來消耗韃靼人,就隻能堅守萬全縣與懷安縣。並且,護衛萬全縣與懷安縣的堡壘不能陷落。

    否則,萬全與懷安也會成為孤軍。

    會直接麵對韃靼人!

    這種地方,若是韃靼人不顧一切,學瓦剌也先拚死一搏,當真打下來了怎麽辦!

    在張雄去了大同之後,朱厚照就改變了想法。

    有羽林衛在大同,大同幾乎就萬無一失!

    甚至,大同進可攻、退可守,不但能隨時分兵援助宣府,還可以對延綏支援,進而對河套平原造成壓力。

    所以,朱厚照決定了。

    他要去宣府!

    當然,朱厚照沒有上輩子那麽蠢。

    他根本不提怎麽開啟這場戰役,也不去討論戰略目的……他用了另外一個借口。

    朱厚照道“父皇,羽林衛去了大同,兒臣也無事可做,後勤護送兼激勵軍心這種事情……就交給兒臣罷!”

    這句話,誰也挑不出刺來。

    本宮沒說要去打仗,也沒說要去拚命,更沒說要去找達延汗單挑。

    本宮隻是去護送物資,順便出個麵,激勵大家一下。

    誰能說三道四!

    可本宮要是去了宣府,誰能管得了本宮!

    朱厚照想岔了!

    弘治皇帝何等了解他!

    他這麽一說,弘治皇帝立即判定,朱厚照必定要跑去戰場。

    弘治皇帝也知道,什麽李東陽、楊廷和、劉健、謝遷,是無法說服太子的,至於張懋……這個不要臉的老東西,已經成為了太子殿下的狗腿子!

    所以,他親自來。

    弘治皇帝的借口也讓人無話可說“皇兒有心了,大明太子心憂國事……真好啊!”

    “這樣罷,太子捐一千萬以做軍事用途……唔,交給工部製作一應物事就好!”

    “至於皇兒,你母後最近身體不好,太子當多去陪伴……”

    朱厚照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你個臭不要臉的皇帝老兒,你怎麽好意思!

    你一邊借口本宮心憂國事來打劫本宮,一邊還用孝順的名義來綁架本宮。

    當皇帝就可以這麽腹黑?

    不過,朱厚照小臉甜甜一笑“好!銀票下午就送去工部,本宮現在就去看望母後……”

    在弘治皇帝的目送中,朱厚照悠悠然就去了皇宮深處。

    下午,銀票也去了工部。

    太子殿下,也哄得張皇後樂不可支,母子其樂融融。

    可過了兩天,禦書房多了一封信。

    信是這麽寫的兒臣忽然想起父皇交代的事情沒辦好,所以兒臣去辦事了!

    弘治皇帝啞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