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一首詩

字數:3598   加入書籤

A+A-




    秦懷玉不解“你想怎麽做?”

    李佑嗬嗬一笑,一屁股直接坐在了他的背上,直接將秦懷玉壓趴在了地上“楚王殿下,你想幹嘛??”

    “懷玉兄,用力稱起來吧。我坐在你身上為你加點重量,現在就看你還能堅持多少個。”

    秦懷玉隻得用力將身體撐了起來。喘著粗氣嗬嗬一笑“既然如此,楚王便為我記好了。數清楚了。”

    “放心,你開始做吧。1,2,3”

    不得不說這身體素質就是好,加上一個李佑坐在身上,這小子還能再做八十個。不過最終他還是累的躺下了。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

    李佑也爬在他麵前,開始做起俯臥撐。秦懷玉休息片刻坐起來問道“你這樣也好輕鬆,要不讓我也為你加加點料?”

    李佑看了他一眼,再看看那一旁訓練用的石鎖,開口說道“不需要你,你就吧那個石鎖放在我身上就行了。”

    秦懷玉拎著石鎖過來說道“這石鎖還是蠻重的,足有一百斤,你可以嗎??”

    李佑拍拍自己的背“放上來吧。放心,完全沒問題!!”

    當時當這一百斤真正放在自己背上的時候,李佑才終於知道這一百斤的恐怖。他以前是成年人,一百斤對他也就那樣。扛著樓上樓下的跑根本沒問題。但是他現在說到底也還是一個八歲男童的身體。這一百斤著實是過分了。

    不過在李佑這種絲毫不擔心身體損傷的心態下,死命也要繼續做下去啊。最終做了不到二十個,李佑就再也撐不起來了。

    秦懷玉將石鎖拿開,問道“楚王,你如何了??”

    李佑輕輕一笑“還不錯。雖然現在還比不上你,但是超過你也隻是遲早的事情而已。”

    “是嗎?那我就等著楚王超過我的那一天了。到時候懷玉還好好和楚王比試一番。”

    “放心,不會讓你等太久的。”

    秦懷玉也是嗬嗬一笑,隨即開口問道“楚王殿下,你為什麽學武啊??你貴為楚王,應該是沒有什麽機會帶領軍隊,衝鋒陷陣吧。”

    李佑淡淡的說道“隻要我的武力夠強,為何不能?就好比當年父皇,貴為秦王,還不是帶領軍隊南征北戰。雖然一支軍隊對於主帥的武力沒有什麽要求。但是前線戰爭瞬息萬變,自身的強大才是最後的保證。畢竟誰也不能遇見會不會陷於亂軍之中。

    無論是父皇,還是衛國公,他們的統帥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們的身手武力雖然不比秦伯伯,卻也不容小視。在亂軍從中,也能自保。本王未來也想要投身戰場,無論是在什麽位置,小兵還真主帥,一身武力還是需要的。”

    秦懷玉不解“楚王是說我們未來還要打仗?會和誰打呢??”

    李佑淡淡一笑“打仗的機會多得是。這世界很大,雖然我們也無需統治全世界吧。但是至少在我們這一塊需要成為絕對的主宰。突厥,吐蕃,高句麗,這些都是我們在不久的未來需要針對的方向。”

    李佑眼神炯炯有神的看著秦懷玉“懷玉兄,加油吧未來少不了戰場。那時候就是我們馳騁沙場的時候了。”

    秦懷玉臉色有些激動“楚王殿下,懷玉定不會讓你失望。一定好好練武,未來戰場,我秦懷玉定當為先鋒!!”

    李佑哈哈一笑“哈哈哈,好好,等我們長大,父皇他們就老了。也隻有懷念了吧。可是如果我們不作出一些驕傲的事情,恐怕等以後連懷念都沒有。”

    李佑說這這話,突然想起以後很有名的一首詩,站起身豪情萬丈的念了出來“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不遠處正有著幾人聽著他們的談話。聽見李佑的這首詩,所有人都是一驚。秦瓊喃喃自語道“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念道這裏,秦瓊絕對這好似就是在說他們一般。他們當初的天策府眾多將領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現在天下太平了,好像也隻有午夜夢回的時候,那戰場還久久不能忘懷。

    “佑兒這首詩寫的真是大氣磅礴。妾身即便隻是女流之輩,也難免想到以往那些戰爭場景,讓人別樣的感到懷念呢。”說話之人卻是陰妃。

    而他麵前站在正是當今皇帝陛下李世民。他嗬嗬一笑“這小子是的這首詩是寫給我們的呢?不過我們現在可是正當壯年,戰場還能去的了幾次。倒是他們長大還要不少時間啦。”

    李世民說著哈哈一笑,直接走了出去“佑兒,這首詩雖然寫的很好。但是我們可還沒老啊。”

    “參見父皇!”

    “參見皇上!”

    兩人見到李世民打頭走了進來,趕忙起身行禮。李世民擺擺手,笑嗬嗬的看著李佑“佑兒,父皇還真沒想到你的文采居然這麽好。不錯不錯。可是你卻是說錯了,我們這一輩也遠沒有到懷念的時候。因為以後的戰場依然是我們的天下,哈哈哈!”

    李世民雖然現在還是滿頭黑發。但是他畢竟已經年滿三十,而且征戰半生,統領軍隊未免勞心勞力。細心看去,細微之處,還是有著幾縷白發夾雜其中。

    再看秦瓊,年紀已經四十五歲有餘,而且戰場受傷嚴重,現在身體已經開始大幅度下滑了。頭上白發也比李世民要多了很多。

    但是誰又能輕易認輸了?李佑剛才一首詩分明就是在說他們已經老了。李世民現在出來,李佑也無奈的哄著說道“是是是,父皇威武。即便在過三十年,也能上戰場指揮千軍萬馬,揮手之間讓敵酋灰飛煙滅。”

    “哈哈哈哈,你這話朕愛聽。”李世民哈哈一笑,不過隨即臉色緩和一笑。開口問道“剛才朕聽到你談到吐蕃,突厥,高麗。看來你對這三個很有想法啊。說說你的想法。”

    李佑疑惑“突厥背信棄義,兵臨長安。父皇設下緩兵之計,和他們斬白馬結盟。等到我們緩和過來,勢必要報仇雪恨。

    高句麗一直以來便是我中原附屬國。卻在近年妄自尊大。隋煬帝三征高句麗,卻是因為種種原因失敗。留下數十萬同胞將士的屍骸在高句麗。但是高句麗卻用我們同胞屍骸建成金觀。楊廣再多不是,我們中原同胞也不應該受到高句麗人如此待遇。迎接同胞回國,是我們當代人應盡的義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