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產量提升
字數:7149 加入書籤
李淵歎了一口氣“哎,你一來就打擾了朕的好事啊。”
李世民無奈一笑,趕緊上前兩步“父皇說笑了。這冶鐵事關重大,皇兒也不得不慎重行事啊。”
“這件事情,朕就交個你了。無論如何,你都要將你所說的高產鐵給朕弄出來。”
李佑點頭“父皇,兒臣定當竭盡所能。”
現在鋼鐵產量實在太低。很多事情根本就沒辦法開展起來。李佑覺得,要想做什麽,首先這鋼鐵是不能少的。
你看看現在大唐鋼鐵產量,一年才兩百萬斤,換而言之年產量不過一千噸。後世的年產量是將近十億噸!!
額相差將近百萬倍的差距了啊!是什麽概念,已經沒有可比性了。
接到李世民的命令,李佑第二天便去了官窯之中。專門開始研究冶鐵技術。但是說句實話,後世煉鐵有著很多技術難題是現在解決不了的。
最終李佑還是現在求助了係統。在係統中找到冶煉技術資料。用積分將資料購買出來。
這個還真的是簡單。有了這些資料。李佑照本宣科都能做得出來。符合現在這個工業水平。
但其實不然。比如溫度,火候,上麵的都需要自己來把控。就連一個焦炭,李佑他們都花費了好幾天時間才搞定。
李佑接下來的每天都帶著官窯裏麵的上百工匠,不停歇的研究,記錄,試驗,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基本全都在裏麵度過。
足足花費半月時間,李佑他第一批鐵終於成功了。接下來很快,第二批鐵就出來了。
產量之巨大,震驚了現場的所有人。這差距至少是將原本的產量提升了幾十倍都不止啊。
這,這實在是太誇張了吧。
當李世民得知這一消息的時候,也是信心萬分。得到消息,便匆匆而來。對了一下這兩次的產量。隨便一算。
李世民不可思議的說道“佑兒,你的意思是我們以後每年至少可以產出六千萬斤的鐵咯??”
李佑淡淡一笑“父皇,兒臣認為,確實如此。雖然不多,但也能夠應付現在大唐的運用了。”
“哈哈哈,原本我們每年不過區區兩百萬斤,現在居然每年冶鐵六千萬斤。這簡直就是”
“佑兒,你對大唐真是功德無量了。你可還有什麽想要朕封賞你的嗎?你盡管大膽說就好。”
李佑想了想說道“既然如此,兒臣希望,希望什麽時候能讓兒臣去封地啊。楚王,楚王,兒臣想去封地就任了。”
李世民一愣,顯然沒想到李佑居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但是現在讓李佑去封地,顯然是不合規矩。本來開府建牙已經是不合規矩了。
所以李世民果斷拒絕道“你想也別想。你還是安心待到及笄之年,再說此事吧。”
李佑無奈,隻得作罷。但是李世民還繼續問道“換一個賞賜。你還要想要別的嗎》??”
李佑嗬嗬一笑“既然如此,兒臣要的也不多。就是隻要以後戰狼特戰隊需要的裝備物質,需要什麽,朝廷就給什麽。”
李世民點頭“可以,以後戰狼特戰隊的裝備物質要求,朝廷一律答應。”
李佑嗬嗬一笑“既然如此,父皇,現在朝廷給戰狼特戰隊的軍餉還是每人一貫錢,這是不是太低了。要知道楚王府真正給他們的可是三貫錢的工錢啊。還有三天的豬肉供給。”
李世民看了李佑一樣,嗬嗬一笑說道“戰狼特戰隊的軍餉從一貫提高到三貫。至於豬肉,你自己想辦法。你都將周邊的成年豬都洗劫一空。小豬想要成熟恐怕還要半年呢。”
雖然李佑買了很多成年豬。但是李佑也推動了吃豬肉。讓很多人看到了商機。也讓現有的豬仔來了一個小爆發。
就光楊家村就有上萬頭豬,當然大多都是從外麵買回來的。本地有很多人因為發現大家都喜歡吃豬肉了,豬肉價格漲了。這豬仔自然就不願意賣掉了。
而且豬肉漲了,也讓那些養豬的人,更加重視豬的成長。也避免了好多損失。在過幾個月,等到那些豬兒都長大了,也算是幫助大家度過災年有了一點保障了吧。
煉鐵技術就暫時如此。現在尋常產量可以達到六千萬斤,如果加大生產,完全可以達到一萬萬斤以上。
其實聽起來好像挺多的,但和後世相比,相差的太過遙遠了。這點產量和後世相比,那可真是九牛一毛啊。
當然了,現在對鋼鐵的需求,也遠遠不及後代。等到他們需要那麽多鋼鐵的時候,李佑相信,他們的技術還會更強。
兩父子一同離開,這是在城外。李世民突然心訊來潮說道“之前聽你說想要會封地。記得之前你開府建牙的時候,朕賞賜給了你長安附近的封地了的,在哪裏,我們去看看。”
李佑點頭,翻身上馬,走在李世民馬車前方,帶著李世民及一行護衛,浩浩蕩蕩的進入了新楊村。
首先映入眼前的就是一個二層小樓的建築,因為這個建築是水泥修起來的。上麵有著‘新楊村辦公樓’的字樣。
李世民不解其意。疑惑相詢。李佑回到道“父皇,這辦公樓就是村長以及村裏的其他幹部,每天處理公事的地方。”
李世民點點頭“哦,原來如此,不錯不錯。我們進去看看吧。”
李佑連忙帶路。這辦公樓白天裏麵有人,基本是不可能關門的。百姓來了,進去就行。也不可能有人阻攔。
所以李佑他們倒是暢通無阻。一樓走到會議室。原來他們都在進行開會。
聽著裏麵的聲音,李世民卻是駐足不前,默默的聽了起來。
“現在我們村子一共有雞三萬隻,鴨四萬隻,還有豬總共也有一萬多頭。雖然達到都是小雞小鴨和豬仔。但這些都沒有關係。殿下說過,在今年下半年,我們的雞鴨一共要達到十萬以上,原本我們勤勤懇懇,不敢有絲毫懈怠。終於看到頭。現在都已經七萬隻了,達到十萬隻根本不需要下半年就能做到。”
這講話的聲音應該就是村長了,隻聽他繼續說道“但是到了這個時候,有些人就放鬆了。我們再三強調,家裏盡量要留一個大人。
好多人都不停。男的下地種田,女的就跑去工廠做工。家裏的事情都交給孩子。結果如何?木頭家昨天的雞全部被淹死在了池塘裏。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啊。這下他們也隻能在工廠做工還債了。”
有一人說道“當時就問清楚了。是他們家的狗,非要去追雞,將那麽多雞全部都追進了池塘裏淹死。他們回家,就隻有他們家那小子在地上哭。”
“所以這些事情還是要提醒到位啊,可不能在出現這種事了。”
沒有再打擾他們開會。李世民縣裏麵看了看,因為是窗戶玻璃,所以輕鬆就能看清裏麵。
看完之後,李世民便往外走。走到外麵問道“那些都是村長,理正等人嗎?可為什麽那麽多人啊?”
李佑笑著說道“原本我隻任命了一個村長個,兩個副村長而已。至於裏麵的那些人都是一些工作的負責人而已。”
“哦?說來聽聽。”
李佑點點頭“村裏麵有村長和兩名副村長。而村裏麵肯定還有管錢的賬房先生,管衛生的,衛生部,也是為了給這裏的百姓看病所設立的。
還有工廠的負責人,還有”
李世民打斷他說道“之前就聽你說工廠,帶朕去看看吧。”
李佑點點頭。兩人一同來到村長東邊,這裏有著一個很大的廠房。裏麵人聲嘈雜,絡繹不絕。
李佑他們一進來。就有人喊了一聲“殿下好!”所有人全部站起來,連忙高聲喊道“殿下好!”
李佑擺擺手“你們自己忙你們的,我們就是隨意看看。”
雖然都站起來問好,李世民卻並沒有從她們眼中看到忌憚和害怕。
有些奇怪,輕聲問道“這些人都知道你楚王的名頭,她們眼中卻並沒有什麽忌憚和害怕之色啊。”
李佑笑著說道“可能是兩個原因吧。第一是我已經來視察過好多次了,而且並沒有發火,他們覺得我還相處。第二個願意,他們都是很單純,沒見過世麵的姑娘。有句話叫做無知者無畏。”
李世民輕輕一笑,點點頭“你說的還有些道理。”
李佑讓大家繼續工作,別管他們,這些人還就真的繼續投入工作之中來了。甚至因為李佑在這裏視察,所以她們的工作太多更加認真了好多。
她們有人裁布,有人做袖子,有人做衣服,有人安扣子。分工明確,流水線的進行生產嘛,每個人就隻負責一道工序,簡單而高效。很多人都已經形成了肌肉記憶。
李世民看著一件接著一件的成品衣服,新奇不已。連連讚歎“好好好,這速度真是太快了。這衣服也很精美啊。”
“這都是這個村子裏的人吧。我看看這好像還都是一些女人呢!”
李佑笑著點點頭說道“她們在這裏做工,每天都有五十文錢。家裏男人種地,女人再在這裏掙五十文錢,家裏還有孩子看著雞鴨豬等家禽。隻要做的不錯,生活也算安逸。”
看著這群婦女雖然忙碌,但臉上的笑容不減,而且更加開朗。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認,李佑說的是對的。
“這裏麵有多少人?”
李佑也不隱瞞“具體多少人不知道,我們每天辰時點人,每天隻招收五十人的,多餘的隻能明天請早了。”
“你這裏還有什麽廠子啊?”
李佑指了指那邊說道“那邊有個榨油廠。因為現在好多人都已經開始學著中華樓用植物油做菜。所以我就在這裏做了一個榨油廠。”
走入榨油廠,工人看見李佑,立刻站起“殿下好!”
李佑點點頭“繼續工作繼續工作,我們就隻是來視察一下工作而已,”
“是!”
榨油廠裏麵的工作人員都是帶著手套,帶著口罩的。裏麵雖然是榨油的地方,但是互相幹的地方卻並不是油油的,反而都很幹燥,很幹淨。看得出他們是每天都有打掃。
參觀一下,便離開了榨油廠。接下來李佑又帶著李世民在村裏的其他地方到處都觀看了一番。
李世民好奇向李佑問道“佑兒,不知你為何要弄這麽多雞鴨啊?養豬,這個朕倒是能理解,你那軍隊的確是個吃豬大戶。”
李世民的發問,卻讓李佑陷入了遲疑。說句實話,他也不知道到底該不該告訴李世民。
告訴他吧,這件事情也的確有些匪夷所思。可是不告訴,就不能做到有效的未雨綢繆。可計算告訴了李世民,他又能做什麽呢?
原本就是隨口一問,都沒想李佑會好好回答,卻沒想到,他居然發現李佑猶豫了,掙紮了,遲疑了。
“有什麽就說出來,別吞吞吐吐的。”
李佑一抱拳“父皇,預感旱災即將來臨。旱災過後,必然將會出現一次蝗災。父皇應該早做準備啊。”
李世民皺眉“你是聽誰說的?”
李佑搖搖頭“無人告知。”
“那你得出這個結論,可以根據嗎?”
李佑想了想說道“現在旱災已經開始了。往往旱災伴隨著的就是蝗災。但是蝗災大小,兒臣卻並不敢保證。”
李佑也不清楚貞觀二年這場蝗災到底大不大。你說不大吧,卻逼得李世民生吞蝗蟲。你說大吧,大唐的實力依然穩步提升,明後年就是出兵東突厥的時候了。
所以李佑才不敢保證這蝗災的數量和規模。
“蝗災?這就是你弄這麽多雞鴨的關係嗎?”
李佑無奈的點點頭“雞鴨都喜歡吹蟲子的。這一次如果蝗災暴發,我的十萬隻雞鴨,必然會將他們吃個精光。”
“你為何久久不上報?”李世民這時候卻是沉著臉,向李世民質問道“既然你早就開始收購雞鴨,想來你是早就知道了。可為何現在才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