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募捐

字數:7158   加入書籤

A+A-


    要說圍棋,李佑還真現在也算熟悉了,畢竟也學了這麽長時間了。可這也是他來到這個世界後才開始接觸圍棋的。

    畢竟琴棋書畫,其中的棋一般都是代表著圍棋。所以圍棋好像還是他們必學的科目。

    因為必學,所以李佑才會學習圍棋。可他以前會下象棋啊。

    雖然棋藝不敢說有多高。曾經也是代表學校參加過比賽的。額雖然沒取得什麽名次,但是能代表學習參加比賽,這本身就是對他棋藝的一種認可。

    李佑取出象棋,轉頭喊道“父皇,我們來下象棋吧。這個我下的可比圍棋好多了哦。”

    “你還會下象棋?既然你想玩,那朕就和你玩玩吧,擺上!!”

    李佑淡淡一笑,將象棋擺上,可是看著棋盤和棋子,李佑卻徹底詫異了。額,這個象棋為何和我以前玩的不一樣?

    無論是布局,還是棋子,都和後世有所不同。李佑拿著棋子,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李世民疑惑說道“擺好棋啊。還等什麽呢?”

    李佑尷尬一笑,直接將象棋放回原位,然後說道“這個象棋太麻煩了。等明天孩兒拿來一套新象棋,我們來玩新玩法。”

    李世民無奈搖頭“你啊,算了算了。你既然不想下棋,那就走吧。別打擾真批改奏折。”

    李佑悻悻然的離開了皇宮,至於象棋,以後有時間再弄吧。畢竟這個時代的象棋雖然和後世不一樣,但並沒有孰好孰壞之分。李佑也根本沒必要為了自己而去改變所有人象棋的玩法吧。

    李佑與其改變其他人學習後世象棋,他也是可以學習這個時期的象棋的。

    一路回到楚王府。巧兒,落落和小武珝竟然都迎接了上來。

    看著她們滿眼的期盼,李佑遲疑問道“你們想幹嘛??”

    巧兒笑著輕輕拉住李佑的衣袖說道“殿下,聽說外麵的旱災更加嚴重了。已經好多人田地裏的農作物都被幹死了。現在的災民也是越來越多。殿下一直都在救災,我們也想幫幫殿下。我們想要去城外開設粥棚,給那些災民發放米粥。”

    李佑卻在皺眉說道“現在的災民並不多。而且現在所謂的災民其實並非是因為這場旱災,導致他們破產的。”

    三女都不解。李佑想了想說道“世道艱難,普通人都會憑借勤勞豐衣足食。去年沒有天災,也算一個豐收年。就算今年顆粒無收。就算現在地理的糧食全部幹旱死亡。那麽百姓的存糧也至少能到今年秋收吧。”

    被李佑這麽一說,三女恍然。巧兒不解詢問“去年的確是個豐收年。的確如殿下所言,就算今年地裏顆粒無收,現在也不應該出現災民才對啊。”

    李佑淡淡一笑“長安現在不低於五十萬人,那災民不過幾百而已。其實在平時,總有一些人好吃懶做。吃了上頓沒下頓。現在遭了災,自然就成群結隊的出來,心安理得的做一個等待被救助的災民咯。”

    李佑輕輕一笑“他們被招收到工廠裏麵,被嚴格監管。本王倒要好好治一治他們這種好吃懶做的毛病。”

    三女恍然,麵麵相序,小武珝遲疑的問道“那,那我們還要不要去布粥了啊?”

    李佑卻是擺擺手“那些災民餓不死他們的。暫時不用管他們。讓小貴子去通知一下蘭君,讓蘭君聯係一下其他商家,去中華樓集合!本王有話要說。”

    被李佑所阻,三女隻能放棄原本想法。其實被李佑那麽一說,布粥的想法本來就已經打散了。

    她們是心地善良。是真心想要幫助災民。可聽了李佑的話,現在那些還真不見得就是災民了。

    “殿下,你歇著。我去準備冰塊。”

    “不用了,我這裏通知了長安城的商人,我們現在就過去看看吧。”

    讓馬義安排好馬車,李佑便帶著三女出發前往中華樓。在路上,三女都對李佑召集商人感到疑惑。

    李佑笑著說道“待會你們自然就能知道我要做什麽了。”

    來到中華樓,其他的商人還沒來,李佑也不著急,隨便到處先逛了一逛。

    等不多時,外麵便已經嘈雜不已,看來商人來的可不少啊。

    李佑還特意看了一眼,還真是座無虛席。

    畢竟是楚王想要。他的王爺身份就讓現場絕大多數商人隻能仰望。

    其次李佑也是商人啊。雖然沒有公開。但大家也都算是心知肚明了吧。而且還是一個賺錢能力超強的商人。隨便拿出一項來,就是別人幾輩子都賺不來的錢。

    “感謝各位今天能夠賞光來到中華樓。這次召集大家來的人便是當今楚王。現在有請楚王殿下上台。”

    李佑從後台走出,走上高台。所有人見到李佑現身,瞬間就站立了起來。然後有人高喊“草民參見殿下!”

    這一聲喊得,其他人也紛紛跟著喊了出來。

    “好了,諸位請坐吧。本王見到諸位也算是幸會了!”李佑壓壓手,讓眾人坐下,然後說道“這次邀請諸位前來,不為別的,看著這旱災日益嚴重,災民數量與日俱增。本王也心急如焚,心痛不已。”

    “殿下,天災無情,還請放寬心啊。”

    李佑笑著點點頭“本王一直都在想著到底要如何解決好災民的問題。前不久,看著那些災民遊蕩在街上,本王便將其全部招收進入了本王的工廠裏麵。

    可一個工廠,原本員工人數都是固定的。他們在加入進去,工作量也不算大。每天十文工錢,工錢雖然不多,但也包吃住。也算將那三百災民安置妥當。”

    “殿下宅心仁厚,未來必有福報!”

    聽著這些商人的馬屁,心中還是蠻舒服的嘛。怪不得有著好多人,都喜歡聽別人拍他的馬屁呢。

    “隻是不知道殿下今日早我等前來,是所謂何事啊?”

    終於有人問出這個關鍵性問題。李佑也不藏著膩著,而是直接說道“既然如此,那本王就直接開門見山了。”

    “現在旱災日益嚴重。而且旱災並非最可怕的,根據推算,旱災之後,很有可能會迎來蝗災。到時候百姓可就真的遭殃了。

    到時候的災民覺得現在的幾百人,到時候幾千人,甚至是幾萬人會淪落為災民。抗擊災難,解救百姓,這自然是我等義不容辭的義務。”

    李佑看向台下眾人,然後說道“所以本王打算一場慈善捐助活動。希望大家都能慷慨解囊。等待災難過後。你們的所作所為,也不然會成為一段佳話。”

    “這個慈善捐款,殿下可否詳細告知告知呢?”

    “當然能。”李佑淡淡一笑,將手中折扇刷一聲打開,猶如一位翩翩公子在台上滔滔不絕的講述著這一場慈善捐助會的目的和意義。

    “這一場的慈善捐款所針對的就是接下來這場災難。你們今天捐贈的每一文錢,都會在哎你們的功勞簿上記上一筆。到時候,我們會將你們捐款的金額張貼在中華樓外麵。還有明天的報紙上也會出現你們每個人捐款的數目和你們的名字。”

    所有人瞬間嘩然。張貼告示,還會出現在明天的《大唐周刊》上。要知道經過這兩三個月的發展,》大唐周刊已經是深入人心了。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而且這玩意可遠遠不止是長安啊。之所以弄成周報,李佑就是為了讓這報紙傳播的更遠。為了每周送報紙。李佑可是不惜為其準備了上百騎士。向四麵八方的各個城市送報紙。

    所以這個《大唐周刊》也不僅僅是針對長安城的,它可是針對全大唐的啊。上了這樣的報紙,那麵子可是不小的啊。

    一聽到能上報,所有人心就瞬間活躍了起來。首先誰也想要上報一次。他們是商人,有錢沒身份的商人。身份低賤的商人。

    現在這樣長臉的機會,他們自然是不願意放棄的。而且心中還在盤算著到底捐多少合適了。畢竟捐少了,在上麵也不好看啊。到時候這份保證出來,免不了會被人評頭論足一番。

    誰捐的多,誰捐的少,這個關係也很大啊。

    李佑繼續說道“諸位互通南北,為大唐的經濟繁榮做出了卓越貢獻。但是大唐以農為本,以士治天下。商人的地位有時候的確低了。那也是大家對商人的不了解導致的。在大多數人眼中,商人投機取巧,買低賣高,不事生產,好像商人自認錢一樣。”

    李佑說到這裏,有人不由的歎息一聲,有人眼神飄忽躲閃。有人怒氣滿滿,不一而足。

    不管他們,李佑繼續說道“這是世人對商人的錯誤理解。在本王看來,商人走南闖北,賺的也都是辛苦錢。也正是有了商人的存在,才能互通南北,互通有無。隻有商業繁榮,才能讓大唐更加繁榮。”

    “好好好!!殿下說的太好了!”

    “嗚嗚——,楚王殿下認可我們的。終於有人認可我們了,嗚嗚嗚”

    “楚王殿下,說的太好了。我們賺錢也不容易啊。路途艱險,少不了山寨綁匪。有時候去了異國他鄉做生意,心中可一直都是提心吊膽的啊;可拚命賺回來的錢,卻換不來地位。”

    李佑壓壓手,將他們即將要發泄的情緒給壓了下去。今天叫他們來可不是為了宣泄情緒的。

    李佑淡淡一笑“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應該改變百姓對商人的刻板印象。就從捐款開始吧。做慈善,讓百姓知道你們在做慈善。必然會受到百姓的愛戴。你們的地位也必然會相繼提高。”

    “好,殿下,我要捐錢,我要捐一百貫!”

    “我,我要捐兩百貫!殿下,我們要捐錢。”

    “切,一百貫,兩百貫也好意思吼出來。殿下,老夫捐一千貫。”

    李佑隨意向方蘭君招招手“交給你了,讓服務員為他們每人發放一張紙,讓他們將捐贈金額,他們的名字,年齡等等都寫出來。然後我們再來慢慢統計。”

    等到每人都拿到了一張紙和一支筆。要他們自己填寫。

    不知道別人寫了多少。萬一自己比別人寫的少,那登到報紙上,豈不是太沒麵子了。所以為了謹防萬一,絕大多數人都寫下了自己心目中的最高價位。

    當所有的紙張全部收回來後,看著那些金額,就連李佑都嚇了一跳。還真看不出來,這些家夥還真是大方啊。

    這裏大大小小的商家一共有八十二人。募捐到的金額竟然高達三萬貫之多。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啊。平均每個人的捐贈金額差不多三百七十貫了。

    當然了,平均數隻是平均數。他們相差還是很大的。最少的一位捐了十貫錢,最高的一位捐了三千貫。

    “諸位安靜,現在大家所寫金額已經在本王手中,現在聽本王報一下。”

    所有人安靜下來,仔細聆聽其他人到底捐了多少錢。看看自己的價格合不合適。

    “林有才,八百貫;劉大能,兩百五十貫,葉雙龍,二十貫”

    李佑好奇的看了那位叫葉雙龍一樣。這名字起得倒是威武霸氣,可這捐贈的金額卻是略顯小氣了一些。

    李佑嘴裏不聽,一個個名字不斷從中念出。有人舒了一口氣,有人暗自懊惱。

    “最後一個人,歐立業,三千貫!是目前捐贈數額最高的人。”

    歐立業看上去也不過二十五六,年紀不大,聽得李佑讀出他的名字,連忙笑著站了起來。四麵八方都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這掌聲是對他的慷慨的鼓勵。

    就連李佑也笑著跟著拍了拍手。

    等到現場漸漸平息下來。李佑卻再次說道“剛才本王說的是暫時最高。你馬上就不再是了!因為本王決定,以中華樓的名義,捐贈一萬貫!一共四萬貫,明天將會裝貼在中華樓前,將會登錄報紙之上。

    每一筆錢的去向,到時候都會張貼在中華樓門前的貼紙板塊上。這四萬貫錢的去向,中華樓絕對公開透明。”

    “好好,楚王殿下,我們相信你!”

    “楚王殿下,我們相信你!”

    李佑笑著點點頭,一場募捐活動圓滿落幕。其實李佑在乎這三貫錢嗎?就他家裏的錢,之前算過,還堆積了幾十萬貫呢。

    他之所以舉辦募捐。其實也存在另一層心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