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邵興旺進城“化緣”
字數:4990 加入書籤
回到辦公室的邵興旺,從抽屜裏摸出了一根煙,點上了。這時,總務主任馬河山敲門。
“進來。”邵興旺朝門口喊道。
邵興旺一看是馬河山,便說“剛好。我還正想找你商量個事情呢?”
“啥事?”馬河山問。
“快坐下,坐下說。”
馬河山坐在了邵興旺辦公桌對麵的椅子上。
邵興旺說“上周五你也看見了。中年級和高年級家長代表,為了自己的孩子也能享受免費的校車服務,把我圍了。在那樣的情況下,我答應家長會想辦法。可縣裏,不可能再給咱配校車了,至少三年之內是不可能的。你有啥好辦法沒?”
馬河山說“讓縣裏把那什麽提升形象工程,什麽點亮工程停了,咱們去找高副縣長。”
邵興旺說“這個恐怕不行。教育要發展,其它也要發展。咱不能把路霸占著,讓別人無路可走。高副縣長不能找。咱不能越級辦事,如果去找高副縣長,不就等於在縣長那裏,告了教育局丁局長和財政局馮局長的狀了嗎?人家為學校的建設發展,操了那麽多心,付出了那麽多的辛勞,這狀子要是告上去,不就讓人家寒了心,這以後的工作還怎麽開展?”
馬河山說“校長,您說的對。您有啥好辦法?”
邵興旺說“想是想到了。可我這心裏沒底,不知道能不能實現。”
馬河山說“不管結果怎樣,在沒有更好辦法的前提下,咱們總得試一試。”
邵興旺說“你和我想到一塊了。咱們試一試。明天咱們去一趟秦都市。”
第二天一大早,兩個人便坐上了開往省城秦都市的公交車。
在車上,邵興旺問馬河山“河山啊。你說,這些家長說的話會不會算數?”
馬河山說“我學法律的,有時還喜歡關注一些愛心企業家捐資助學的新聞。咱們國家的發展越來越好,我相信,有些賺了錢的企業家是願意給鄉村學校捐資助學的。就像電視上的大企業家‘馬爸爸’‘馬叔叔’‘古哥哥’等,給教育,特別是鄉村教育,捐資了不少錢,建了不少學校。”
邵興旺說“這個我也知道。可咱不認識這些大佬啊。”
馬河山說“咱們認識他們,關鍵是他們不認識咱。”
邵興旺聽了馬河山的玩笑話,笑了。多日的緊鎖的眉頭也鬆開了一些。
邵興旺接著說“今天,咱們去見一見豁山一小的家委會代表,看他們能不能給咱們介紹幾位愛心企業家。”
馬河山說“其中,家長中也有不少愛心人士,也有企業做得很不錯的。”
邵興旺說“是的。有沒有捐資助學的想法,其實和企業做得大小和盈利多少,沒有必然的聯係。”
兩人一路聊著,兩個小時後,便到了豁山一小。
在豁山一小的會議室裏,一小的各班家委會代表,豁山二小的各班家委會代表,都被邀請來了。
邵興旺準備了ppt,把自己從豁山一小到豁山二小,再放棄30萬年薪,甘願回到農村,回到鄉下,創辦鄉村留守兒童寄宿學校的創業故事講給了在座的各位家長,尤其是邵興旺講到自己被馬蜂蜇傷、被糞水灌頭的事情後,在場的家委會代表無不深受感動,有幾位媽媽在用紙巾擦眼淚。
邵興旺預計,這次的“化緣”,十有能夠成功。
邵興旺講完,就有一位大肚腩家長站起來問“邵校長,需要幾輛車?一共得多少錢?”
邵興旺回答“學校現在已經有了兩輛校車了,還需要四輛校車,我問了價錢,四輛校車辦完各種手續,大概需要120萬左右。
大肚腩家長說“120萬,小錢小錢,我來出,我來買。”
話剛說完,其他幾位女家長有點坐不住了。其中一位卷發媽媽說“憑啥好事讓你一個人做。”
“就是啊!”另一位衣著非常時尚的媽媽也說。
“我到建議,咱們家長把今天的這個捐資購車的事情,給各班的家長們通知一下,看沒有願意參與到這件事情中來的。咱們成立一個臨時委員會,讓豁山一小的校級家委會秘書長蔡雅芬女士擔任。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如果沒有湊夠,我這再想辦法,如果有剩餘的,我建議,根據白馬河學校的實際需要,看還要不要給孩子們買些圖書、體育器材或者給住校的孩子們買些洗衣機、換洗的被褥等等。”豁山一小、二小校長,邵興旺的老搭檔周校長說。
“同意!”
“同意!”
眾人皆表示同意。
“我倒還有個想法。”大肚腩家長說。
“您說?”邵興旺說。
“能不能給捐資款排在前四位的家長,在學校的操場或者花園,塑一座小雕像。告訴學生們,這校車是這幾位叔叔阿姨捐贈的,這也可以算作一次感恩教育。吃水不忘挖井人嘛!對不起。”
“對呀,現在不管是城市還是鄉下,家家都一兩個孩子,嬌生慣養,不懂感恩的孩子確實不少。”另外一個家長也同意這個想法。
邵興旺聽了之後,有些犯難“塑雕像,這不也得花錢嗎?”
大肚腩家長說“不怕花錢,塑雕像,需要花多少錢,我來出。”
卷發媽媽說“你有那塑雕像的錢,還不如給住校的孩子們一人買一套新的被褥呢。再說,把家長的雕像塑在學校的花園裏,既不雅觀,也不合適。”
“就是呀!校園是一片淨土,是育人的場所,不是比誰有錢的場所。我說句難聽話,大家別介意。校園裏不能充滿銅臭味。”
“對,對,對。”
“有道理。”
聽了眾人的話,大肚腩家長剛才的興奮勁明顯不足了,便低頭坐了下來。
不能讓任何一個家長難堪,也不能打消任何一個人的捐資積極性。邵興旺想了想,便對大家說“我倒是有個好主意。既不會讓校園粘上銅臭味,還能給孩子們進行長久的感恩教育。”
大家聽邵興旺這麽一說,都來了精神,特別是大肚腩家長,眼睛突然又變得明亮起來。
邵興旺說“前四名家長,咱不塑雕像,咱把每一輛校車的命名權交給家長。家長可以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也可以取一個勵誌或者感恩的名字。比如,我隨便說個人名。霍前程先生排名第一,他可以給其中的一輛校車取名‘前程號’,或者他不願意掛自己的名字,也可以取‘感恩號’‘奮進號’‘成才號’甚至是‘開心快樂號’‘數我最棒號’,都行。”
聽完邵興旺的的想法,大肚腩家長興奮地站了起來說“還是邵校長又文化,這主意好!我舉雙手和雙腳讚成。”
大肚腩家長話剛一出口,引起一片哄笑聲。
接著,便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這件事,周校長組建了一個臨時捐資助學委員會,會長由豁山一小的校級家委會秘書長蔡雅芬女士擔任。物資采購由大肚腩家長,名叫朱成發先生擔任。周校長給十位臨時捐資助學委員會的各位委員分別安排了具體的工作,也互相起一個監督的作用。
事情總算定了下來。
邵興旺安排馬河山學習學習豁山一小、豁山二小的硬件建設經驗,自己則回家和妻兒、女兒德德吃了一頓晚餐。
看到家裏依然幹幹淨淨,兒子長高了,養女德德已經完全融入到這個家庭後,邵興旺感到了從未有過的溫馨和幸福。
第二天一大早,邵興旺便和馬河山回到了學校。
一周後的一天中午,邵興旺正在餐廳幫忙給學生打午餐。
聽到大門外有人嚷嚷。他放下手中的打飯勺,走了出去。
看見邵興旺過來,門口的老頭大聲說“劉老漢,你說邵校長不在學校,這大活人就在眼前,你還有什麽好說的?”
邵興旺仔細一看,這不是腦袋被石頭砸傷的李大爺嗎?
壞了,今天李大爺來學校怕不是又來訛醫藥費,或者討要營養費的吧。邵興旺心想。
其實,看門的劉大爺,不讓李大爺進學校找邵興旺,也是擔心李大爺再來訛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