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茂生的“義舉”
字數:3415 加入書籤
李茂生李大爺的頭被石頭砸傷後,邵興旺被李茂生的兩個兒子訛了三千塊。
這天,李茂生突然到學校門口找邵興旺,讓人不得不懷疑李茂生二次的訛詐。
但這次,劉大爺猜錯了,邵興旺也猜錯了。
校門口,隔著大門的鐵柵欄。
邵興旺平靜地問“劉大爺,您頭上的傷好了吧,真是對不起啊!”
“這個‘對不起’,應該我來說。”李茂生說完,邵興旺和劉大爺一臉疑惑。
這時,吃完午飯的孩子們,被班主任帶上四樓休息去了。李振山、喬美娥、侯文榮、張德力、鄭一燕等幾位老師吃完飯,看見邵校長隔著學校大門和李大爺說話,便圍了過來。
李茂生說“邵校長,我是來還錢的。”說完,把一信封遞給邵興旺。
邵興旺仍舊一頭霧水,但還是接過了李茂生遞給他的信封袋子,打開一看,果然裝著紅豔豔的百元鈔票。
“劉大爺,你把門打開。讓李大爺進來說話。”邵興旺說。
李大爺打開了鐵鏈纏繞的大鐵門。
李茂生進來了。
邵興旺問“李大爺,您這是什麽意思。我沒明白。”
“你想聽啊?”李茂生說。
“想聽,我們大家都想聽。”邵興旺笑嗬嗬地說。
“那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李茂生擺擺手說,“除了我那兩個不太爭氣的兒子,我其實還有一個閨女,跟你們一樣,也是老師。她在咱們縣灃景路小學當老師。昨天,她到縣裏參加教師培訓,給她們做報告的不是別人,正是教育局的那個啥局長?”李茂生忘記了局長的姓名。
“丁局長。”鄭一燕老師提醒說,“昨天的師德師風培訓會我也參加了。”
“就是丁局長,‘釘子’的‘丁’”李茂生雖然記錯了局長的姓,但他毫不在意,繼續說,“在學習會上,丁局長講了你的故事,我女兒說,在場聽講的老師裏,有許多人都哭了,包括她自己。說你原本在秦都市當校長,心甘情願地放棄大城市,來到我們這窮鄉僻壤的地方教書。和妻子兒子女兒兩地分居,還放棄30萬的年薪,到這裏掙一個月5000塊的工資。您高啊!”說完,李茂生老人給邵興旺豎起了大拇指。
“我們校長,為了救學生,被馬蜂蜇了。為了修廁所,被大糞灌了一身,還發燒住院了。”鄭一燕老師說道。
李茂生說“這個,我女兒給我也講了。我心想,這麽好的人,這麽好的校長,在哪裏還能找到?我女兒給我說起你,我就說,邵校長就是咱家門口的白馬河學校的校長!”
邵興旺說“這錢,您還是拿回去吧。孩子們把您的頭打傷了。這也是我們應該賠償的。”
“我不能要,我要了,良心難安。縫了針,在醫院住了一晚上,一共花了650元,農村人的合作醫療保險全部都報銷了,等於一分錢沒花。我要你這錢幹啥?”
“您給自己買點營養品。”邵興旺說。
“我天天吃的是新鮮的糧食,吃的是地裏剛長出的蔬菜,喝的是這山泉水。這世界上,還有比這更好的營養品嗎?”
李茂生老人的這句話,風趣幽默,把在場的人都逗笑了。看門的劉大爺也笑了起來。
李茂生接著說“我還聽說,您為了給學校的孩子們買校車,跑到秦都市請愛心企業家捐資,您可真有本事!”
聽了李茂生的誇獎,邵興旺謙虛地說“這主要是愛心企業家們的功勞。”
李茂生說“買校車的錢。我也算一份,這錢就是我捐的。這回,你沒有理由拒絕了。”
“那好吧。我收下。”邵興旺說完,大家為李大爺的“義舉”紛紛鼓掌。
看大家很開心的樣子,臨走前,李茂生開玩笑地提了一個要求“我可不白捐啊。你們寫捐款喜報的時候,可不能把我李茂生的名字落下啊!”說完,李茂生自己先笑了。
眾人也被老人家的幽默逗笑了。
邵興旺趕緊說“忘不了,忘不了。我還要敲鑼打鼓給您戴大紅花呢。”
看著李茂生頭上受傷的部位頭發還沒有長上來,看著老人步履蹣跚轉身回家的背影,邵興旺突然鼻子一酸,兩行熱淚從臉頰上滾落下來。
鄭一燕趕緊給邵校長遞來紙巾,邵興旺擦完眼淚,仰天長歎一聲,說“這世上,還是好人多啊!”
校車在12月1日被愛心企業家們采購回來,放在了學校的大操場上。
邵興旺在學校大操場為這些捐資買車的愛心人士舉行了隆重的表彰儀式。
這天,操場上鑼鼓喧天,人山人海。附近的幾個村的村民都來看熱鬧。主管全縣教育的高副縣長與教育局的丁局長等領導一起,把紅色的表彰綬帶戴在了眾人的肩膀上,這裏麵最引人注目的不是愛心企業家,而是衣著樸素、頭發花白的農民大爺李茂生。高副縣長親自將證書雙手遞給李大爺,並宣讀了其中的內容李茂生同誌,捐資助學,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特發此證,以表感謝。
全場師生及圍觀群眾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校車司機、校車安全員,被縣公交公司全部配齊。邵興旺對此感到非常高興。
每周五下午五點學校放學。所有的住校生們,利用半個小時,收拾一周來攢下的換洗衣物,打掃寢室衛生,六點鍾,校車準時從學校出發。邵興旺按照公交公司的要求,周五下午五點鍾,為12位人員安排了晚飯。因為來回一趟得三個小時,等司機師傅們將校車放到學校的操場後,回到家往往到了晚上10點鍾了。周一上午給12位師傅提供早餐,也是同樣的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