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曹操之變

字數:2425   加入書籤

A+A-




    曹操以雷霆之勢,大破袁紹麾下晉軍四十餘萬,舉世震動又降張郃高覽兩員晉國將,燒毀魏國武之前私通晉國所有信件,使得眾士由心歸服。 vw

    用曹操自己的話來說:倉亭之戰時,眾人皆以為我此戰毫無獲勝之望,甚至我自己也認為將要戰敗。既然我身為國君和主帥內心都產生過動搖,甚至有投降的念頭,又怎能要求部下不為自己的後路考慮呢

    曹操說的是實情,經曆了官渡之戰的慘烈與劇烈消耗,曹操對於在倉亭再次對陣卷土重來的袁紹也存在過決心的不足問題。仍是郭嘉荀攸等堅定了曹操的信念。

    戰後的眾人拋去了沉重的思想負擔,曹操一時感慨,道出實話。眾人並不以為意,相反的卻由衷歎服曹操待士之誠。

    曹操燒信釋義的美談傳到壽春之後,剛回到壽春的張繡聞之,不由歎聲道:吾不如曹孟德也。

    但是曹操接下來做出的事情卻是舉世震動其帶給世人的震撼性和話題性甚至曹操在倉亭之戰獲勝的事件更大,之前燒信釋義帶給曹操的美名和世人的稱道一時化為烏有,因此事帶給曹操本人的爭議性大大增加。

    曹操把投降的晉軍除去張郃高覽二人的部曲之外的所有晉軍士卒坑殺了

    倉亭之戰投降的晉軍將近三十萬,張郃高覽的部曲不過占其很少一部分,被曹操坑殺的晉軍不下二十萬,加作戰時殺死的晉軍,曹操因這一戰也是殺掉了快三十萬人。

    導致曹操此次大規模殺俘的原因很簡單直接也很要命缺糧

    早年的曹操也曾可以說是一名純粹的理想主義者匡扶漢室寬仁濟世。但是現實的殘酷一次次擊碎曹操的美好願景。

    從一開始的關東聯軍討董,本是最好的匡扶漢室的機會。但已經初嚐權力滋味的各路諸侯怎麽全心全力對付董卓。是的,董卓是國賊沒錯,但這些個明麵打起匡扶漢室旗號底下卻勾心鬥角的各路諸侯讓曹操看到了人性的私欲與貪婪。

    既然大家都是自私的,都幻想自己能一統江山改朝換代,而我曹操既然無力扭轉不了這種趨勢,隻能順勢而為,做割據一方的諸侯兼並州郡,看看誰更有當一方霸主的潛質

    於是與青州黃巾一戰,曹操得兗州立足,收編青州兵三十萬,人口百萬,名震原。

    此時的曹操仍幻想寬仁濟眾,現實的問題再一次將其拉回現實。初征徐州,因青州兵數量太過眾多,從未指揮過如此眾多兵馬的曹操第一次感覺到了缺糧的危險。

    青州之民為食而揭竿而起,是為青州黃巾。又為食降曹,是為青州兵。此時若軍糧難以為繼,青州兵為食亦再造反。

    若留徐州之民不殺,不僅青州兵將斷糧,兗州之民也將饑不擇食。到時不止青州兵又為黃巾,天下也將再多一支兗州黃巾。若成如此,則徐州之民亦會受亂受害,甚至不止徐州

    所以屠徐州,取盡徐州之糧供以軍用。奈何兗州民心已然思變,於是張邈陳宮等迎呂布入主兗州,兗州全境僅餘三縣為曹操所有。且屠殺之舉激起徐州民憤,以致於數年之後,徐州之民猶記曹操之仇,曹操兼並徐州總是困難重重。

    如同曹操和徐州結下的宿怨一樣,曹操如今也不得不與河北之民結下殺子殺兄殺弟之仇。算曹操接下來在與袁紹的戰爭一直占得風,兼並河北之路也將任重道遠。

    時至今日,曹操已是一名徹頭徹尾的現實主義者。早年立誌匡扶漢室仁德濟世的曹孟德已不再,如今隻有有吞吐天下之誌胸懷王霸之業的魏王曹操。

    魏軍本早已糧盡,倉亭之戰前幾天該發生斷糧嘩變之事。隻因魯王劉備不忍原百姓忍凍受饑,調濟徐州青州之糧賑濟原災民,曹操在倉亭這才得以多餘殘喘十餘日。也正是這十餘日的堅持,讓曹操等來了許攸。

    現在雖然打垮了袁紹的主力,也繳獲了不少糧草。但是繳獲的糧草不過是晉軍大營之內四十萬晉軍的十日口糧,至於晉軍的屯糧後營,卻是第一時間被蔣等晉軍大將轉移了糧草。

    袁紹吸取了官渡之戰的教訓和經驗。這一次倉亭之戰,把大軍的屯糧之地選在了距離戰場更遠的地方。也不像烏巢那樣隻設一主要囤糧地,而分立了虛虛實實十餘座屯糧之地。把守糧草的主將也選了淳於瓊靠譜多了的大將蔣蔣義渠;河北號稱四庭一柱之一柱韓猛負責從屯糧之地往倉亭大營運送糧草,袁紹二子袁熙兼管後方諸事。

    其蔣和袁熙都是兢兢業業無不良嗜好的謹慎靠譜之人,韓猛雖然少謀,但是勝在武勇僅在醜顏良二人之下,運送糧草也正合適。

    323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