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平靜的修行歲月

字數:5360   加入書籤

A+A-




    因而,眼下要緊的事情,便是內丹法的修行。

    盡快修成陽神,才有利於天罡法的修煉。

    但內丹法的修行,勝在中正平和,弊端就是修行進度十分的緩慢,隻能循序漸進,一點一滴的進步。

    每日天地呼吸的時機是有限的,並不能時時刻刻進行采大藥的修行。

    所以,急也沒用。

    “急不得啊!”

    楊逸搖頭歎息了一聲,便埋頭繼續修行。

    在這靜謐的道觀中,每日勤修,精進各種神通法術,坐看雲起雲落,花開花謝,倒也自在。

    在苦修中,楊逸逐漸發現了自己修行上的不足。

    那便是他沒有增強神魂的修行法。

    往日的修行過程中,他一直覺得自己修行有些不對勁,但又總說不來到底哪裏不對。

    直到今日,他才突然察覺,原來是缺了一門神魂修行法。

    蓋因他尋出“先天元神”後,元神的增強,完全靠每日靜修,與內炁的蘊養增強元神。

    在兩種方式下,元神雖有所增強,但速度卻非常緩慢。

    如此緩慢的增強速度,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而元神對於修士來說,又十分的重要,施展法術,得靠元神來配合,法力也需元神調度,修煉也需元神……

    元神乃是修行中的重中之重,不可謂不重要!

    而增強元神的方法,有很多種。

    最直接的辦法,便是吞吃增強元神的天材地寶。

    然而天材地寶可遇不可求,十分的難得,不能做長久之計。

    關鍵楊逸手中也沒增強元神的天材地寶,隻能另想辦法。

    另一種辦法,便是神祇修煉之法,吸收香火神力增強元神。

    此方法他倒是滿足修煉條件,隻是沒有具體的修行方法,就算有,他亦不願修行。

    神祇之道,不是他所求之法。

    因而,最適合他的便是觀想法,以元神觀想一物,鍛煉元神,從而達到增強元神的目的。

    隻是楊逸手中沒有觀想法傳承,這倒是個難題。

    楊逸皺眉沉思,斟酌著如何解決增強元神的方法。

    思來想去,他決定自己嚐試一下,開創適合自己的神魂觀想法。

    看看能不能創出觀想法,也好完善自身修行的不足之處。

    觀想法,說到底也就是一門神魂鍛煉之法,與打熬修煉異曲同工。

    區別在於一個是鍛煉神魂,一個是鍛煉罷了。

    楊逸若是想開創一門觀想法,第一步,就是先確定觀想何物,第二步,創出觀想的方法。

    如此讓元神在觀想的過程中,逐步增強,一點點進步,從而達到鍛煉元神的效果。

    至於到底觀想何物,他心裏也沒拿定主意。

    主要是楊逸對觀想法並不了解,自然不敢倉促的下決定,隻能慢慢完善。

    “唉!”

    他歎息了一聲,感歎修行不易,隨後便繼續忙著手中的事情。

    歲月一天一天流逝,屋外的雨水變成了黃葉飄落,最終來到了大雪紛飛的季節。

    鵝毛大雪覆蓋森林,天地間渾然一色,大雪將天地渲染的純潔無瑕,銀裝樹裹,一切都是那麽的唯美。

    一壺溫酒,一張桌椅,一個酒杯,獨自一人,就這麽坐在道觀中,一邊獨飲,一邊看著屋外的大雪紛飛,皚皚白雪。

    四周寂靜無聲,隻有冰冷刺骨的寒風在山間肆虐凜冽,偶爾也有成群結隊的山雀,站在枝頭上高歌,為這寂靜的道觀增添了幾分活力。

    修道是孤獨,枯燥的一件事,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重複著昨日做過的事情。

    這不是一般人能堅持下來的。

    然而楊逸卻恰恰相反,他很喜歡這種獨自一人,在山中靜修的日子。

    甚至很享受這種寧靜的歲月。

    他喜歡這種待在道觀中,聽著各種鳥兒鳴啼,大風在林中呼嘯,亦或者坐在門前,獨自一人靜靜的看著從日暮到黃昏,從雲起到雲落。

    這種日子,讓他的心緒寧靜無比,仿佛人世間的煩惱,憂愁,都已遠離他而去。

    他就想這麽一直安靜的在道觀中修行下去,不理俗事。

    奈何想法很好,卻總有俗事找上門來。

    “咚咚!”

    大門外響起兩聲敲門,隨後有人在道觀外焦急的喊到“道長,道長,您在觀中嘛?”

    “在呢!”

    坐在屋前獨飲的楊逸回答了一聲,隨後起身邁步走進鵝毛大雪中,來到道觀門前,伸手打開大門,就見老王頭家的兒媳婦小花嫂子滿臉焦急的站在門外。

    “小花嫂子,家裏可是發生了什麽事情?”他看著臉色焦急的小花嫂子問道。

    “道長,我爹犯病了,又逢大雪封山,出不去,我實在沒辦法了,才來打擾道長,想請您下山給我爹治治病。”婦人見楊逸出來,趕忙說明了來意。

    楊逸一聽,也知耽擱不得,便趕忙說“那還等什麽,趕快下山。”

    來不及顧上關門,倆人向著山下而去。

    大槐村,老王頭家裏。

    楊逸坐在床邊,靜靜的給著老頭王把脈,查探著他的病情。

    一旁老王頭的兒子兒媳一臉焦急的等待著。

    過了一會兒,楊逸眉頭緊鎖,放開把脈的手,起身向屋外走去。

    夫妻倆人見狀,趕忙跟了上去。

    三人來到屋外,老王頭兒子著急的問道“道長,我爹怎麽樣了?”

    “唉!”楊逸搖頭歎息了一聲,回道“此事貧道也無能為力,準備後事吧!”

    “啊?”夫妻倆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楊逸。

    老王頭兒子急忙跪下磕頭懇求“道長,求求您了,救救我爹吧……”

    緊跟著小花嫂子也跪在地上,哭著向求楊逸救救老王頭。

    “快起來,快起來,王哥,嫂子,你們這是幹什麽啊。”

    楊逸趕忙伸手扶起夫妻倆,一邊扶一邊無奈的說“都是鄉裏鄉親的,若有辦法,貧道一定盡力,隻是王叔這種情況,我確實無能為力啊。”

    老王頭不是生病了,而是年紀太大,腐朽,要壽終正寢了。

    這種情況,楊逸又不是神仙,如何救得了他的命。

    生老病死,本就是自然法則,有生便有死,他也無能為力。

    夫妻倆聞言,悲傷之情難忍,卻不願相信楊逸沒辦法,不斷的懇求。

    “道長,您怎麽會無能為力呢,您是神仙,求求您了,救救我爹吧……”

    “求求您……”

    楊逸十分的無奈,解釋道“王哥,嫂子,你們先起來,先起來,聽我說,王叔這種情況,不是生病了……”

    一番解釋,夫妻倆帶著悲淒的神情站了起來,老王頭兒子仍不死心的問道“道長,真的一點辦法也沒有了嘛?”

    楊逸沒有說話,隻是搖頭回應。

    見狀,夫妻倆越加的悲傷了,卻也無能為力,隻能低頭落淚。

    悲歡離合,本就是人生常態,以楊逸此時的本領,幹預不了自然規律的生死。

    就算以後有能力幹預,他亦不想出手幹預。

    先不說胡亂出手,會讓世界規則亂套了。

    他若出手救下老王頭,村裏其他人聽聞消息,日後家裏有人要死人,來求他出手。

    他是救,還是不救呢?

    就算救,有能救下多少人呢?

    s緊趕慢趕,碼出一章,幾天沒碼字,沒思緒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