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日月觀想法

字數:4340   加入書籤

A+A-




    因而,這自然死亡之事,楊逸幫不了,也不能幫。

    他能做的,隻是在老王頭葬禮上,念上一遍超度經文,讓他走的安詳一些罷了。

    走出老王頭,楊逸邁步向著無量觀而回。

    走著走著,突然看見小溪對麵的山林裏,有一小院子孤獨的坐落在參天大樹下。

    院子外有竹子編製的竹篾圍著,內裏有兩間木屋,門前種著一些蔬菜,被白雪覆蓋著,一片純白。

    楊逸目光看著那小院子,也不知是在想什麽,很是入神。

    “逸哥哥,逸哥哥……”

    突然,後麵有人叫了他幾聲,才將他的思緒拉了回來。

    轉頭一看,原來是村裏的小七在後麵叫他。

    “小七啊,你這是上哪兒去啊?”楊逸麵帶和藹的笑容看著她。

    “我正往王爺爺家去,聽村裏人說,王爺爺要不行了,大家商量著去幫把手。”小七穿著粗布麻衣,目光注視楊逸白皙的臉龐“逸哥哥,你在看什麽呢?”

    “哦,我在看那邊的小院子。”楊逸指著小溪對麵的小院說道“記得以前那裏沒有人居住,怎麽突然冒出座房子來,是村裏那家搬過去了嘛?”

    “可不是突然冒出來的。”小七笑道“逸哥哥你久不下山,那座屋子都修了好幾年了,隻是你不知道而已。”

    “而且也不是村裏人修的,是外來的一個姑娘修的。”

    想想也是,楊逸回來這幾年,除了下山打聽清風老去哪兒了,便一直在山上清修,再也沒下過山,哪裏清楚對麵何時建了座屋子啊。

    “這樣啊!”楊逸點頭,又問道“這幾年村裏來了很多京城的貴人,對麵居住的姑娘也是京城來的?”

    “不知道。”小七搖頭,說“對麵那姑娘性子很是孤僻,很少跟我們來往,隻知道她叫蘇香桐,至於是不是京城來的貴人,我就不清楚了。”

    “蘇香桐?”楊逸眉頭輕挑。

    這個名字他記得,蘇香桐是與呂喦一起得傳內丹法的那個姑娘。

    隻是蘇香桐隻得傳了內丹法,楊逸並未傳她地煞術。

    “沒想她竟然留在了大槐村修行,沒有離開!”他望著對麵那小院子,暗自嘀咕。

    蘇香桐沒有離去,倒是讓他有些意外,心裏也在琢磨要不要看看她,修行的怎麽樣了。

    一旁的小七見他久未出聲,便問道“逸哥哥,你在想什麽呢?”

    “沒什麽。”楊逸漫不經心的回了一句,隨後說“小七,你不是要去王叔家幫忙嘛,快去吧,我也要回道觀去了。”

    說著,倆人告別,往相反的方向走去。

    楊逸邊走邊思考,要不要去見見那蘇香桐,一番思考後,他還決定待以後再見吧。

    有了決定,便邁步向著無量觀而回。

    次日,老王頭昨夜走了,村裏人此時正在他家幫忙準備著後事,忙忙碌碌吵吵鬧鬧。

    大雪封山,也沒有喪事先生願意來此主持法事,喪事隻能一切從簡,就算想大肆操辦,老王頭家也拿不出銀子來。

    雖說一切從簡,該有的棺材還是有的。

    這口棺材是老王頭在世時,就給自己準備好的東西,無需他兒子再冒著大雪封山的危險,去城裏買棺材回來,倒也剩了許多麻煩。

    ……

    楊逸來到老王頭家,與村裏眾人打了一番招呼,在靈堂前為老王頭念了一遍超度經文。

    隨後婉拒了眾人讓自己留下來吃飯的好意,回了無量觀。

    他之所以念了超度經文就走,主要是不想搭理那些京城來的富家權貴子弟。

    這些人要是得知自己在老王家裏,肯定會蜂擁而來,到時老王頭的喪事肯定會受到影響。

    人死為大,楊逸不想因為自己的原因,打擾到逝去的老人。

    果然如楊逸所料的一樣,在他走後,京城裏來的那些小姐公子們來到了老王頭家準備拜見楊逸,在得知他已經回觀的消息後,眾人無不唉聲歎氣。

    隨後便有人調頭走了,不願與村裏的泥腿子打交道,也有人放下了身段,留了下來,在老王頭家裏幫忙。

    這些留下來的人想的很明白,既然仙人能專門下山來到老王頭家裏,為他念上一遍超度經文。

    那就表明老王頭與仙人關係不一般,說不定楊逸還會來一趟老王頭家裏。

    而自己留下來幫忙,若是被仙人看見,說不得就對自己另眼相看,從而得傳仙法。

    豈不是得償所願了!

    可惜直到老王頭下葬時,楊逸都未曾現身,讓這些人的打算,徹底落了空。

    兩年後。

    事態浮雲易變,時光飛箭難留。

    匆匆兩年的時光溜走了,楊逸在道觀中住的忘記了時間,每天都修行中度過。

    每天的修行都安排的滿滿的,時而修煉地煞術,時而參悟天罡法,內丹的修行也未懈怠,中丹田中積蓄的“先天一炁”也逐漸增多。

    至於觀想法,他也開創了出來,取名為“日月觀想法”。

    此法乃是他當初在不知道觀想何物時,突然在一天晚上,見窗外明月高掛,太陰之華流淌大地,便突發奇想,自己何不以日月為觀想物?

    有了這番奇思妙想後,楊逸便迫不及待的著手試驗了起來,一番番嚐試,一點點進步,最終開創出了此法。

    雖然創出了此觀想法,楊逸卻隻能做到觀想明月,做不到觀想大日。

    或者說是現在不能直接觀想大日!

    蓋因他此時的元神乃是陰神,直接觀想大日,予元神無益,反而有損。

    所以需得先觀想明月,借由太陰之華增強陰神,待陰神強到可以抵禦太陽之精的灼燒時,再觀想大日。

    如此循序漸進,精進修持,必有功成之日。

    他創出的日月觀想法也很簡單,就是在明月高掛時,坐在月華之下,心中存想有一輪明月,大小如一枚銅錢,在心中白色,有九芒。

    如此觀想日久,明月顯現心間,也讓陰神在這個過程中吸收太陰之華,從而增強陰神。

    隨後待元神能觀想大日後,方法如上,吸收太陽之精。

    最終太陽之精,與太陰之華,兩炁交融,從而達到增強元神的目的。

    陰陽交融,才能化育萬物。

    他這日月觀想法,便是借了此理,開創而得。

    以太陽之精為陽,太陰之華為陰,從而陰陽相濟,蘊養元神。

    ps斷更幾天,竟然完全沒有思緒了,強行逼自己寫出了一章來,難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