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何事!潛入!
字數:6158 加入書籤
臨行之前,秦文遠再使人傳訊宮中征詢襄城意見是否跟隨自己,同時密令親衛等做好滅殺長孫無忌滿門的準備,準備於離開長安城之日實施對“趙國公”府徹底清除的打擊。
“探春坊”裏,敏敏郡主得訊,將留下於長安城繼續打探各種消息的屬下安置妥當,使其她隨秦文遠離開長安城後“探春坊”能照常運作,凡有重大的軍政情報及時傳回遼西便可。
長安城中秦家產業全部交與驪山派青霞聖女門下,仍由秦世軍代為主持,叮囑其如朝廷欲使手段沒收便遂了朝廷之意,萬不可貪戀得失而與官府發生爭鬥,暫時的失利將來連本帶息討回就是。
對於回到長安城日久未見著的程處默、秦懷玉、尉遲寶林、房遺愛等秦文遠不打算再讓其回往遼西任職,天下無有不散的宴席,朋友間好聚好散豈不更好,何必使朋友左右為難,至於叔父徐世積,如是願意前往遼西,大可使他主持遼西軍政而自己專心發展遼東及整個東北的戰略格局。
諸事理順想好之後,秦文遠著人請來叔父與姐姐和姐夫,待得親人齊聚,喚出居於秦府的驪山派弟子等大堂坐定,準備將自己的打算如實告之。
說話之前,吩咐秦世軍將柴紹武入股秦家產業應分的財物交與姐姐與姐夫之後,在姐姐與姐夫驚訝的神態中,秦文遠慢慢說了起來。
“姐姐、姐夫!小弟近日將與師父等往昆侖道觀辦事後轉往遼西,這長安城怕是有很長的時間不會再來了,秦家的產業小弟已轉入驪山派青姨門下,姐夫往遼西任職的事恐怕得暫且作罷,然、小弟卻要叮囑姐夫,將來如有不利之事發生,你與姐姐大可往齊州曆城安家,尚可保得柴氏一脈安然。”
結合前世對曆史的了解,秦文遠對姐夫說完此話,不待姐姐與姐夫詢問緣由接著又道。
“叔父大人會不會因小侄之事受到影響呢,不如隨小侄一並前往遼西統領徐家軍吧?”
秦世積歎息風雲突變,原本想著侄兒和公主婚後使徐家的根基再上台階,沒想到短短時間竟會有如此大的變化,當真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侄兒放心離開長安城便是,想皇上還不至於怪責叔父,侄兒當謹記秦家乃大唐臣子,便是皇上如何責難也切不可做大逆不道之事,好自為之吧!”
聽到叔父所說,秦文遠已知徐世積心意,對這位愚忠皇上的叔父他是不願再說什麽。
所謂:“人各有誌,萬萬不得強求!”
將叔父與姐姐、姐夫送走之後,秦文遠與桃紅師姐回到廳堂再是輕聲細談。
“小遠!給師姐說說準備怎麽對付長孫家。”
秦文遠略微沉吟後說道。
“小弟欲在今日夜間潛入長孫府邸悄悄將長孫衝那廝抓捕,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倒是想要看看皇帝老兒知道此事後將如何處置,同時也可從長孫衝嘴裏問出有那些世家參與金勝寺中發生之事,離開長安之時,自然是有仇報仇,有怨報怨!”
“行!那師姐夜間便陪你往長孫府邸走走。”
兩人於廳堂中商議得當,秦文遠使陳老三帶十數名親衛先往長孫府邸觀察情況。
是夜,長安皇城“趙國公”府邸外三更更鼓剛剛敲過,高大的門牆上便有人影似煙霧般飄過,卻是徐天與桃紅著黑色緊身衣袍施展輕功潛入府邸。
府邸中兩人似狸貓般借著府中假山林木的遮掩,先是捕獲府中巡夜的侍衛問得長孫衝在府裏的居住之處,得知長孫衝居於東廂的信息後將侍衛擊殺並丟入花叢不留後患,悄然摸至長孫衝居處之外。
秦文遠意識打開巡視四周,發現此處暗衛占據有利地形,使想進入房間的人員絕逃不過暗衛監視的眼光,於此情形兩人商議使一人引開暗衛,另一人進房實施抓捕。
商議得當,秦文遠躍身翻上房頂,瞬時便引得府中警鈴大作,警衛此處的暗衛皆是隨房上的黑影展開圍捕,桃紅見暗衛的警戒出現縫隙,趁著府裏混亂的情勢閃身進入房裏,見得長孫衝這廝躺在床上正驚恐聽著外麵的動靜,遂展開雷霆之勢在這廝正欲大呼之時將之擊昏,提著這廝便穿窗而出,沿著早是看好的路徑,借著林木的遮掩出得府邸,外間接應的陳老三等親衛迅捷將長孫衝帶走隱身黑暗之中。
秦文遠繞著長孫無忌府邸時隱時現,估計桃紅差不多得手的時間後遂展開“鬼影步”輕功快速離開此地,眾多侍衛突見追尋的黑影似煙霧般消失沒了蹤影,留下數人繼續於房頂搜尋,其餘皆回到府裏查探有無人員被傷的情況。
長孫無忌睡夢中被驚醒,數名侍衛的簇擁下於府中大堂喝道。
“抓住賊人沒有?”
便在這老鬼氣急敗壞之際,堂外混亂的腳步聲中混著高聲的驚叫。
“老爺!大公子被賊人擄走了。”
聽到侍衛驚叫,長孫無忌出廳堂往長子房中查看,卻哪裏還有兒子身影,尚存溫暖的床鋪上被窩淩亂,數名服侍公子的侍女跪在房中顫顫兢兢。
秦文遠於“趙國公”府外匯合師姐,得知已將長孫衝交與陳老三等親衛看管,兩人悄悄越過監視徐府的近衛軍包圍圈回到府裏,請師姐歇息後,這廝竟如沒事人一般換去衣袍往修煉之處打坐不提。
再言長孫無忌府裏,長孫夫人竇氏得知長子被人擄掠不知去向,驚叫哭泣間將府中眾多侍衛全部轟出四處尋覓兒子下落。
長孫無忌猜測此事定然與秦文遠絕脫不了幹係,旋即使人往“齊國公”府打探秦文遠動靜,不大功夫得報秦府並無動靜,這廝暗歎秦文遠行事高明,無半絲把柄留下,不禁為兒子的生死大為擔憂。
焦急的心情中好不容易熬到天明,夫妻二人出府分別往太極宮與大安宮拜見皇上和太上皇李淵,無非是想要皇家出麵,強勢使秦文遠交出兒子罷了,這對腦殘的夫妻卻不想想,沒有半分證據,便是皇上拿秦文遠也沒辦法,更不用說太上皇了,如今李淵身邊貴人的兄長可都還在秦文遠手裏沒有釋放呢。
長孫大人趕往太極殿時,適逢朝臣參見皇上,各部衙門大員見長孫大人行跡匆匆,麵上寫滿焦急之態,心知定有大事發生,不禁皆是加快腳步進入大殿。
“皇上救救我兒性命吧!”
李世民進殿尚還不曾坐下便聽得長孫無忌哭訴,大驚之下皺眉問道。
“你且說說究竟發生何事?”
“犬子昨夜被賊人潛入府中悄悄擄走,至今不知生死,微臣猜想此事定然與徐天脫不了幹係,請皇上下旨宣召徐天慟問,遲則恐犬子性命不保啊!”
“你可有何證據指證此乃徐天所為?”
皇上與長孫無忌的話使大殿上眾臣皆是知曉昨夜發生之事,諸多大臣心中暗忖這小子的報複來得好快,竟然不顧皇上前些日對他的懲罰而照樣自行其事,這小子得有多大的自信和實力才能如此,難怪長安人說“寧惹閻王,不惹徐天”呢。
長孫無忌猜測秦文遠擄人的話語,使蕭瑀、李道宗、韋挺、張公謹、王雨亭等想著這混小子如此不計後果的報複皆是心頭恐懼,今日如是不在殿上使皇帝嚴旨阻止此等行為,那小子接下來的報複將禍及誰家想也不敢去想。
蕭瑀上前奏道。
“皇上!長孫衝被人擄掠,長孫大人的猜測並非空穴來風,想那秦文遠,惱恨家卷被人擄掠似與長孫大人有關,使其人之道還施其人也是有所動機,朝廷如是因沒有實證而任其此等惡行泛濫不加製止,那時朝中大臣人人自危,又怎會悉心處理朝政呢?”
“我等附議蕭大人所奏,請皇上下旨嚴罰此等惡行!”
李道宗、韋挺、張公謹、王雨亭等世家大族在朝廷中任職的大臣皆是隨聲附和,秦世積卻是一旁冷眼旁觀,程咬金、尉遲敬德、房玄齡、魏征、杜如晦、李靖、柴紹等文武大臣麵色肅穆侍立殿堂,對近日皇上處置發生之事所行的帝王之術他等不敢恭維,此時與其在殿上說出使人不悅的話語,不如靜言觀之。
朝堂上人雲亦雲時“妙在不言裏!”方是最能表達不以為然的態度。
李世民如何看不出朝堂上逞一邊倒聲討秦文遠的情勢,想想那小子竟能攪動得諸多老牌世家拿他莫可奈何而欲求取皇權壓服,這小子算得是能與這幫老狐狸平起平坐的人物。
唉!可惜這小子不屑君臣之道,做事寧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這卻是為臣子的最大弊病。
輕聲歎息過後,李世民望著蕭瑀等再啟尊口。
“蕭瑀等說朕以為然,長安城不得再發生此等擄人的惡行,著京兆尹偵緝查辦近期發生之事並審結秦文遠家卷被擄掠的桉件。”
這皇帝老兒壓著秦文遠呈交的指證長孫無忌使人“金勝寺”擄掠秦文遠家卷係列勾當的證據而使“京兆尹”審結此桉,無非是想馬周將押在大牢的僧人等殺頭了事,對長孫無忌這位背後的主使,想著這廝曾在“玄武門”事變中立下的大功和皇後的麵子,終是下不去手嚴加處置。
“京兆尹”府尹大人馬周接旨自是知曉皇上意思,殿上諸多大臣對皇上這等輕描澹寫便欲放過此事的打算各有看法,想秦文遠雖然行事狠厲,然、那小子卻從不惹事,所有事情的起因不過是這小子不鳥朝中權貴,深層次的茅盾還是老牌世家與新興世家,皇帝為了政權的安穩而偏袒能左右大唐政局的家族罷了。
便在殿上諸多大臣各懷想法不願出頭提出各自看法之時,太上皇李淵在太監的攙扶下攜長孫無忌夫人竇氏進得大殿。
李世民起身參見老父,眾朝臣和太子等各路王爺也是大禮參拜,這老兒大赤赤坐於金鑾上皇帝側下之位,麵帶怒容說道。
“秦文遠膽大妄為,先是抗旨如今更是做下擄掠朝中親貴的惡行,此等大逆不道之人,二郎如何不使禁軍將賊人拿下並誅殺其九族整肅朝綱,想你母後竇氏一脈乃是天家貴胃,何時受過賊人的欺辱而莫可奈何,今日為父便要看你當如何處置此事,使楊貴人兄長和長孫家小子脫離徐天之手。”
說完此話,李淵似閉目養神般端坐著不肯離去,今日這老兒也是橫心要在朝堂上給李世民添堵。
李世民心中怒極卻是拿老父無奈,諫臣魏征終是看不下去,不禁上前施禮大聲說道。
“先皇此等做法微臣以為不妥,我等既為臣子自是要維護皇上尊嚴,所謂君君臣臣不就如此嗎?如是牽涉皇家之事都如先皇般拿身份說事,豈不使朝堂變成一家之言,又如何能使天下臣民歸心,微臣所奏還望先皇三思。”
“魏征你個老匹夫竟敢編排孤家的不是,可知這大唐江山乃孤家打下,便是退位也是你等主子,什麽時候輪到你在殿上大言不慚。”
“此言差矣!沒有規矩便不成方圓,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先皇雖是身份尊崇,既已退位便隻有對朝政的建言而不得左右朝政,長安城發生之事皇上已有定論,我等為臣照此行事便是,微臣所說又如何稱得大言不慚。”
“來人!將這老匹夫推出午門斬首,氣煞孤家也。”
殿上執戟武士聽到先皇口諭,皆是眼望皇上不知所措,李世民強忍心裏火氣起身喝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退朝!”
話畢,竟是再不理會老父自顧離去,李淵羞紅著一張老臉顫抖著用手指著李世民怒道。
“逆子……逆子……!”
殿上諸多大臣皆是為魏征捏把大汗,卻又對這敢於直諫的大臣暗中欽佩,房玄齡不禁暗忖。
“論做官老夫不如魏征也!”
杜如晦則是生出辭官的想法,想自己身體大不如前,何不早日脫離這暗藏凶險的官場,激流而退方是保身的不二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