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使團來訪

字數:5715   加入書籤

A+A-


    韃靼使團來了。

    消息一出,無數人驚詫。

    那寧遠先與韃靼合作,共同剿賊,向西橫穿瓦剌,又借道韃靼歸來,跟著,轉腳韃靼使團便來了。

    這說明什麽?

    說明那寧遠此一行,再度彰顯了大明之威嚴啊!

    他寧的……又給大明長臉了。

    “這狗東西,運氣太好,怎麽沒他寧的被瓦剌眾部給打死呢!”有人憤憤咬牙。

    也是這時,內閣。

    弘治皇帝本在跟三位閣老商議一些個小事情。

    比如……先前一些個聞風啟奏、編排寧遠之人,是不是要稍微懲戒一番?

    聞風啟奏是朝廷賦予你的權利,可也沒讓你胡編亂造、一派胡言啊?

    最終,弘治皇帝拍板,罰俸,自一月至半年不等,以示懲戒。

    跟著,有小太監來報。

    “韃靼使團?好!”

    弘治皇帝眼睛一亮,這可是大好事,彰顯國威!

    要知道,除了上一次小王子趕來,這還是韃靼使團第一次正兒八經的使訪大明。

    “立刻放行,且告知鴻臚寺那邊,好生招待著,萬不可怠慢了。”弘治皇帝紛紛。

    那小太監自是立刻應下,旋即,有些猶豫:“啟稟陛下,總兵張俊張大人另有交代,說……說……”

    弘治皇帝蹙眉:“說什麽?”

    小太監隻得交代:“說那使團帶頭之人是……一名女子,乃韃靼公主。”

    弘治皇帝定了定。

    兩國-交往,幾乎是從未出現過女子帶頭的,雖說公主這個身份極高,可怎麽來看,也都不大好啊。

    “陛下,韃靼風氣與我大明不同。”劉健提醒道。

    “嗯。”

    弘治皇帝點頭:“既如此,那便放行入京。”

    莫管是不是女子了,既然來了,那韃靼公主代表的便是韃靼,這就夠了。

    也是這時,寧府。

    寧遠回來之後,沐浴更衣,見了幾女,便一手抱著一個孩子,哄了起來。

    兩月不見,這兩個孩子明顯長大了許多,小濟修胖嘟嘟的,煞是可愛。

    還有小檸檬,咿咿呀呀,也分外招人喜歡。

    待得兩個孩子睡著,寧遠輕輕鬆了口氣:“要慢慢長大哦,不著急,爹還年輕。”

    跟著,轉腳來到前堂。

    朱秀榮幾女都在,簡單的將這兩個月的事情說道了一番,旋即有些擔心道:“夫君,這……沒事吧?”

    “當然沒事了。”

    寧遠笑了笑。

    說來,這麽多人看他不順眼,倒也正常,還不就是戶籍製度開放一事,得罪了太多人。

    先前在更改土地製度的時候,阻力雖然很大,卻也推行下去了。

    到了當下,戶籍製度一改,無數讀書人的利益受損,這些人不跳起來罵他才怪。

    但,問題不大。

    “先增加府上的安全防範,其餘事情不用理會。”寧遠平靜的交代一嘴。

    不多時,太子朱厚照趕來。

    “呀哈哈,老寧,看不出來啊,出去兩個月,倒是健壯了不少,快堪比本宮了。”朱厚照說著,炫耀一般拱起手臂。

    “殿下虎背熊腰,雄姿英發,當世猛人也!”

    “哈哈,不扯了!”

    朱厚照坐落:“此一番,你可是牛叉壞了,垂釣貝加爾湖,嘖嘖,還跑去吃羊肉,可以啊。”

    寧遠雙手叉腰:“哪裏哪裏,殿下過獎了,都不算事兒!”

    又扯了一會,朱厚照突然嚴肅起來:“老寧,說說那阿喇哈青森吧,父皇叫本宮去……勸服他,臣服。”

    最後兩個字,說的格外的慎重。

    寧遠眼睛轉了轉,會意過來。

    他也沒有戳穿,湊前幾分,低聲道:“殿下,這是極其侮辱人的事,你可小心著點,萬不可直說,一定要委婉,透露出一個意思就夠了。”

    朱厚照點頭:“本宮也是這般想的,這才過來找你問一嘴,成,先走了。”

    寧遠起身相送。

    一直走到門口處,想起什麽似的,朱厚照突然停頓:“哦,對了,老寧,韃靼使臣來了,帶頭的是韃靼公主,你可見過?”

    “啊?”

    寧遠突的僵了那麽一下,忙是搖頭:“隻是照麵,不算見過,不熟,不熟。”

    朱厚照也沒在意:“就是與你說一嘴,成,走了。”

    眼看著太子殿下離開,寧遠站在門口處,不住的呲牙。

    老巴,不講究啊!

    這個時候將那圖魯勒圖派過來,安的什麽心啊?

    啊?

    太狗了!

    他暗罵一嘴,又是一陣犯愁。

    這女人,是斷然見不得的,可怕就怕她找上門來,要打要殺的,屆時,麻煩可就大了。

    跑路?

    這才剛回來,好歹也要在家裏多呆些時日啊。

    他左右為難,有點想罵娘。

    “夫君,怎麽了?”蘇三好奇的走了過來。

    “啊?”

    寧遠回過神,旋即……

    “哎呀……”

    他以手扶額,靠在門上,搖搖晃晃,隨時可能墜地一般。

    蘇三嚇壞了:“夫君,夫君,來人呐,夫君暈倒了!”

    不多時,一群人拖拖拉拉、小心翼翼的將寧遠放到床上,又分出多股人馬出去叫大夫。

    第一個趕來的是談允賢,眼見寧遠不住顫抖著,忙是一手搭在寧遠手腕上。

    她閉目凝神,片刻之後,麵色越發的古怪。

    隻得出聲詢問:“恩師……您,哪裏不舒服?”

    寧遠艱難的指了指頭部,虛弱開口:“頭疼,身子冷,難受……”

    談允賢眉目定了定,疑惑困頓不已。

    這脈象……明顯蓬勃有力,簡直好的不能再好了,說不好聽些,牛犢子也未必這般壯實。

    卻頭痛?

    感了風寒?

    “哎呀~呀……”

    寧遠艱難一般呻-吟著:“允賢啊,恩師這是……感了風寒,這大漠的風寒與大明不同,恩師無事的,休養幾日便好了,無需擔心。”

    這邊話音剛落下,便有數名太醫院太醫匆匆跑來。

    李曉山帶頭,一番詢問,又是望聞問切,幾名太醫輪流診治足足小半個時辰,最終,仍舊是沒發現病灶所在。

    最終,不得已,隻得按照大漠風寒與大明迥異下了定論。

    能怎麽辦呢?

    養著吧。

    於是乎,就在當日,剛剛出征回來的繁昌侯生病的消息,幾乎傳遍了整個朝堂。

    無他,實在是這位侯爺太紮眼了,處於風口浪尖。

    連帶著弘治皇帝都被驚動了,立即派蕭敬前往寧府查看,最終得到的消息是染了風寒,要靜心修養。

    不多時,鴻臚寺。

    一行人馬匆匆走來,帶頭之人赫然是一名年輕女子,麵目冷峭,英姿颯爽。

    交涉後,一行人入住鴻臚寺,正走在路上,卻聽不遠處有人小聲議論。

    “繁昌侯生病了,哎,聽說還是比較難醫治的風寒。”

    “是啊,據說啊,這位都尉大人日夜兼程趕回來的,卻不想染了病。”

    “隻希望他安好無事吧,早日好起來。”

    嗯?

    聞言,年輕女子鎖眉。

    生病了?

    她當即轉身,向外走去。

    “公主,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