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字數:3126   加入書籤

A+A-


    丁香零落紅塵的憂傷!
    林峰,有山一樣的鋒芒,有水一樣的坦蕩,敢說敢為。當年,是丁瓇在學校時的鐵杆粉絲。
    大二時,林峰買了幾斤毛線,是那種棕紅色的,按當時的價格,算是很貴的。林峰家裏不是很富裕,直到上大學時,還沒穿過一件像樣的毛衣。於是,想讓丁瓇為他編織一件好看的毛衣,丁瓇爽快地答應了。
    每天,沒事的時候,丁瓇就坐在宿舍裏編織毛衣。
    有一天,汪敏彤幫著丁瓇捥著線團,一邊幫忙,一邊打量著丁瓇“丁姐,莫不是你愛上了林峰啦,瞧你那個專注勁!”丁瓇笑了笑,也不反對。隻是說“我喜歡編織毛衣,高中時,我就給自己織了一條圍巾呢。”
    丁瓇和汪敏彤談天說地聊著天,也沒留意汪敏彤臉上的表情正在發生著一絲小小的變化。
    沒過了幾天,汪敏彤也買了毛線,最貴的那種,是藏青色。順便也買了毛衣針。
    “丁瓇姐,我想跟著你學編織毛衣,我也想給我哥織一件毛衣,教我編織毛衣好嗎?”汪敏彤急不可待地說著。話還沒落地呢,手已經馬不停蹄地纏繞起線團了。
    丁瓇若有所思點了一下頭“好啊!”“你哥的身高體重多少?”袖長多少?”丁瓇問到。
    “啊,還得量身高呀?這個,我不好說,嗯,大概一米七五吧,我是說,大概。”汪敏彤突然不知所措支支吾吾地,像是怕別人偷窺她什麽秘密一樣,緊張了起來。
    “哦,那也沒關係,你哥看上去,和咱們班男同學裏,誰的身高胖瘦差不多也可以啊,照著他的尺寸編織也行。”丁瓇慢條斯理地回答著,總覺得汪敏彤像有什麽事情瞞著自己似的。
    長話短說。
    兩個人沒事的時候,總是坐在宿舍裏編織起毛衣來,一晃開學快一個月了,馬上就到十一了。係裏傳出,古代漢語老師田柾國要帶大家去長安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像一顆重磅炸彈,炸開了冰封很久的河麵,在學校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浪花。
    那個年代,很多從山區農村考上大學的學子,有的還真沒有出過遠門。隻在自己那小縣城裏的一畝三分地兒,憑著刻苦努力學習,才考上了大學。那年月,師範類院校是不收學費的,而且還給學生有一定的補助,是農家學子首選的學校,這樣,可以給家裏省下錢來,供弟弟妹妹們上學。
    林峰是,高陽是,高愛蓮,唐嫣是,還有蘇明等都是。他們身上有著大山一樣的樸實無華的性格,純樸,熱烈,拘謹,而又活潑。
    丁瓇雖來自山區,但父輩們屬於來自城市裏的各個科研單位,為國家的國防建設把青春年華留在了大山裏的那一代人,丁瓇喜歡大山的厚重,也喜歡富有大山性格的同學們。
    國慶節,學校放假七天,田柾國老師帶著中文係二年級的同學,真的開啟了長安實踐周的考察活動。
    當然,是自願報名,學校不勉強。這下,丁瓇和汪敏彤高興的像鴿子似的,快要飛起來了。她倆走之前備好了各種行頭,幹糧。因為是自費,所以,丁瓇向父母要了足夠的經費。
    坐火車去,那種綠皮車,而且是半夜上車,沒有座位,得自己找位子,丁瓇在車廂裏來來回回走了兩趟,才在靠廁所的一個車廂裏找到了一個空座位,看著弱小的田馥甄,又把座位讓了出去,丁瓇和汪敏彤一路站著,火車上,人頭攢動,熱的人喘不過氣來,在咣當咣當中聲中,火車慢慢地爬行著,總算是在半夜四點鍾到達了華陽山車站。
    田柾國老師就站在車廂裏,高聲喊著“同學們,快起來,該下車了,快起來把。”田老師個頭小,頭發禿到後腦勺了,但對學生充滿著陽光般的愛,據說是一個沒有結過婚的老男人,剛從地區法院借調過來的,當年,田老師可是北京大學的高才生呢,相當敬業的那種。
    下車前,田老師一個個的把同學們都叫醒,有的同學在過道上睡著了,有點同學,坐在地板上,正迷糊著,這時,火車廣播裏傳來了報站聲“前方到站的是華陽山車站,停靠時間是十分鍾,請在華陽山車站下車的旅客提前做好準備。”
    下了火車,在車站磨嘰了一會兒,天就漸漸亮了起來。
    此時,丁瓇和汪敏彤,背著背囊,興奮的不得了,正在找隊友,準備結伴同行。高陽和林峰這時走過來,田馥甄也一起加入。於是,五個人組成了一個小分隊,在田柾國老師那報了報備,就一起出發了。
    華陽山自古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的聖地。東、西、南三峰呈鼎型相依,俗話說無限風光在險峰,一點都不假。
    陡峭的山路上,你追我趕,丁瓇跑得最快,田馥甄稍稍慢些。高陽,林峰總是招呼這個,照顧那個,汪敏彤急不可耐著追著丁瓇,一會兒在前麵等大家,一會兒落在最後,讓大家等。
    過百丈涯時,陡峭的崖壁讓人害怕,看一眼望不到底的山窪,就會立刻頭暈眼花,田馥甄戰戰兢兢的,不敢往前走一步。高陽,林峰站在懸崖邊上,一邊抓著鐵鏈子,一邊往上麵送著女同學。
    “大家抓緊鐵鏈,一定要抓緊啊,別往下看,千萬別往下看。”
    林峰高聲的喊著話。
    百丈涯,寬一米多,長一百多米,右麵是涯壁,左麵是懸崖。崖邊上,白色的山崖上打著鐵莊子,有鐵鏈子攔著,遊客得緊緊抓住鐵鏈子,從狹窄的山崖道上,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往上攀爬。很危險的一段路,很美的一段風景。丁瓇她們把最難忘的記憶留在了華陽山上,一段青春歲月的足跡,一段青春年華的友愛,一段真情。
    爬過百丈崖,來到了稍微寬闊的山路上,偶遇一個外國人,丁瓇忙上前,熱情地打著招呼“hi,nicegdtoetyou”“ayianttakeaictureithyou“,老外也許被丁瓇的熱情打動了,竟然答應和丁瓇他們五人一起合了一張影。(那張彩色照片至今保留在丁瓇的相冊裏)一路上,老外和丁瓇用英語加漢語交流著,丁瓇的英語水平實在是上不得台麵,汪敏彤更是一邊打著手勢,一邊用半生半熟的英語,搶著和老外介紹華陽山的古今曆史文化。
    五個學生,一個老外,在華陽山的台階上,速寫了一段很有情趣的人間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