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遼東之征

字數:4408   加入書籤

A+A-




    第八章    遼東之征

    周夢臣見楊博猶豫,身體微微前傾,說道:“我之前說的不變,王崇古調任遼東巡撫,不過戚繼光要為遼東總兵官。征討土蠻一戰,一切由戚繼光負責,會從京營,浙軍,河朔征調數萬人馬。海路供應糧草。這一戰打下來。你我都好。”

    楊博當然知道,這一戰打下來。楊博也能解套。但是遼東這一塊地盤,卻未必是自己得了。

    不過,這也正常。

    大明王朝畢竟還沒有到分崩離析的地步。所謂那個地方是誰的地盤,隻能在這省,誰的勢力占上風,而不是說整個省全部是他的人。

    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最多不過是主動權而已。

    楊博衡量得失,發現損失並不是太大。晉商在軍事上從來不是太占優勢的。隻是他有一些不明白周夢臣的做法。在他看來,大明國力恢複,四方夷狄自然不敢侵犯。而如果貿然開啟與土蠻部的戰爭,卻並不是一件劃算的買賣,因為與蒙古人的戰爭,從來是容易開啟,卻不容易結束。

    土默特部已經演示了定居的結局,土蠻部決計不會重蹈覆轍的。很可能見打不過,撤退到草原之上,那時候戰事反反複複,讓周夢臣立下的目標更加無法達成了。

    楊博沉吟一會兒,問道:“飛熊啊。兵者凶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遼東之役一開,恐怕覆水難收啊。”

    周夢臣說道:“欲和必先戰,能戰方能和。隻有一場大勝,才能打出幾十年的太平。我意已決,楊兄你的意思是-----?”

    周夢臣也明白這一戰地風險。但是他設想了上中下三種情況。

    最下,土蠻汗望風而逃。根本不與大明交兵。戚繼光出塞大軍,隻能在草原上遊蕩一段時間回來,勞民傷財,戰而無功。

    麵對這種情況,周夢臣所想的對策,就是冊封長白山中的女真部落,將這些女真部落安置了蒙古人棄地上,用他們做緩衝。然後以大軍之威,與蒙古人談判。

    想來雖然不能達成太好的結果,一份十年,或者十幾年的和平條約,還是能夠達成的。

    隻是要付出一些東西了。

    其中,就是雙方打了一仗,土蠻汗不敵逃遁。追之不及,如此就可以令土蠻汗稱臣。封一藩王。以羊毛罐頭貿易的故計慢慢將蒙古人納入大明的經濟體係之中。

    最上,就是蒙古人大出兵,來一場大會戰。將蒙古一掃而空,飲馬北海。漠北臣服。

    不過,這個可能性,周夢臣僅僅是想想而已。

    隻是不管周夢臣怎麽估計,他也不覺得這一戰能輸。步卒火器配給率最少也有五成,又有成建製的數萬騎兵。源源不斷物資從海上運來,沿著遼河北上,縮短了很長的運輸線。

    甚至在東北平原上決戰,陸路運輸並不比從大同到青城遠。

    大明財政雖然不多,但幾百萬來的軍費還是有的。

    楊博說道:“我還能有什麽意思?遵命而已。”

    周夢臣說道:“你我同心,土蠻有什麽可懼之處?”

    其實隻要大明上層的政爭控製在一定範圍之內,蒙古人根本不算什麽。

    這邊安置好了。剛剛送走了楊博。

    張居正就過來了。

    張居正也沒有廢話,直接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說道;“戶部財政改革總要有一個大概章程吧。”

    周夢臣沉吟片刻說道:“現在戶部職能,大概掌管戶口版圖,田賦,賦役,支出官俸,宗祿。總督糧倉。管理庫藏。但是管理上設十三司,分別對應十三省。這樣做看似對應每一省方便多了。但是實際上,造成了各地賦稅不一,情況不明。而且同樣的賦稅,在不同省份都不一樣。今後,我準備將戶部除卻田賦之外的賦稅。全部剝離出來,分設各司一一對應。並令各省在布政司下麵增設衙門以對應。”

    “而各種雜稅,鹽稅,鐵課,商稅,漁科等賦稅都要統一整理,而今朝廷錢大抵是夠用的。有些不便之處,就酌情增減。務必以便民為上。”

    “對了。這些雜稅之中,從今日開始也要分地方稅與中央稅,盡量將那些上下幅度比較大,難以征收的賦稅,作為地方賦稅,而那些數量巨大,容易征收的賦稅列入中央稅。今後所有賦稅最少七三分成,中央七。地方三。”

    “最重要的取消一切,地方之間的調度。建立起,省,府,縣,三級財政體係。至於這三者之間如何分配。就看你的想法了。”

    “我準備在戶部下麵設國庫司。今後,各衙門的銀子與銀行儲備金都會存在國庫司之中。各部用錢的時候,可以憑借單據。從國庫司領取。”

    周夢臣將自己的想法洋洋灑灑說了很多。

    總體上,是規範所有賦稅。最少讓地方上征收的所有賦稅,都在戶部掌控之中。將大明的分散的,去中心的財政體係,重新成為以中樞為主導,層層分配的財政體係。

    實行大中樞財政的計劃。

    特別是國庫的建立。

    在此之前,大明是沒有國庫的。各衙門都有自己單獨的稅收。即便而今也是一樣的。周夢臣有意將所有的財政收入都掛到一個衙門下麵。但是不現實。

    國庫的建立,就是取消各衙門的小金庫。承認各衙門對自己收上來的賦稅是支配權。但是作為內閣需要了解朝廷所有的現金流。在需要的時間調用。

    張居正就周夢臣的思路,討論了很久。

    又在戶部內部增加審計等部分。收支兩條線等等,財政紀律。

    張居正感歎道:“也幸好,這一科進士可以用。否則的話,一時間哪裏找到得這麽多人啊?”

    嘉靖四十一年的科舉,因為數學加入科舉之中,所以考上來的人,不敢說對數學多精通。但決計不是一點不會的。而戶部如此擴張。動作這麽大,缺少太多的中底層官員。

    有了嘉靖四十一年進士在。也算是能解了周夢臣燃眉之急。

    周夢臣說道:“也算是我未雨綢繆了。”

    周夢臣有一種預感。在大明曆史上,嘉靖二十六年科舉自然是一個科舉大年,有張居正一人,就足以稱道。但是嘉靖四十一年科舉,也不能算小年。申時行,王錫爵兩人先後擔任過首輔。

    要知道,並不是說是狀元榜眼都有幸成為首輔的。

    而周夢臣更有預感。嘉靖四十一年的進士很有可能在仕途上有極大發展,甚至超過嘉靖二十六年的進士。

    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出高官比例多,是因為有徐階提攜。而今日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是有周夢臣提攜,更不要說,他們是新科舉的第一批人。又遇見了周夢臣的變法,需要大量的數學人才。

    畢竟周夢臣的變法計劃之中,將會采用大量數學知識管理。今後,數學在治國之中的運用。隻會越來越多,不會越來越少。對於一批懂數學的官員來說,有極大地提升空間。

    更不要說。曆史上嘉靖四十一年本就不是太差。又在這個風口。可以預見的是,在周夢臣,張居正等一批人,退出曆史問舞台的時候,嘉靖四十一年這一批進士,估計要大放異彩了。

    至於會成什麽樣子,周夢臣而今也不能預測了。

    張居正見周夢臣心情不錯,心中猶豫再三,說道:“周兄,戶部最根本的東西,你是不準備動了?”

    周夢臣自然明白戶部最根本的東西是什麽?

    是田賦。(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