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逆解光刻機

字數:2830   加入書籤

A+A-




    吃完晚飯後,薑餘也沒啥事,就在家研究indos95。

    這是微軟公司最近的新產品,雖然還沒有正式發布,測試版已經流入市場了。

    這款操作係統打破了以前那種原始黑屏界麵操作。

    它帶來了更強大的、更穩定、更實用的桌麵圖形用戶界麵。

    這意味著什麽,薑餘比任何人更清楚。

    他去過洛杉磯,知道那邊電腦的普及程度是何等的誇張。

    凡是條件稍微過得去的家庭,基本上都會購置一台電腦。

    現在新出的這個操作係統,就是傻瓜式操作,連小孩子都會……

    而樺國現在隻有極微小部分的高級知識分子才略懂點……

    長期以往下去……

    薑餘感受到了濃濃的危機。

    樺國目前在機械工業領域已經開始迎頭趕上,甚至準備彎道超車。

    在工業軟件開發和技術人員培訓方麵卻是相對落後的。

    其根本原因,就是電腦普及程度不夠高。

    也因為沒有普及,類似的計算機研究、培訓和教學都很落後。

    甚至連隔壁的阿三們,都遠遠把我們甩在了後麵。

    以後的工業肯定會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

    電腦作為最基礎的工具,必須要大規模普及。

    現在如果落後太多,將來想要迎難而上就太吃虧了。

    若要在國內普及電腦,首先得把價錢降下來。

    而這些產業中大部分核心技術都掌握在美日巨頭手中。

    國內雖然也有部分技術,但都不是關鍵的,替代性很強。

    90年代之前,在計算機領域方麵,樺國還算是過得去。

    雖然沒有普及民用版本,但整體技術距離西方並沒有拉開太遠。

    比如光刻機,除了美日荷三國,就隻有樺國造出來了。

    1973年,北大與京都有線電廠等單位合作研製成功運算速度每秒100萬次的大型通用計算機。

    1974年清大等單位聯合設計,研製成功djs130小型計算機。

    1977年,我國最早的光刻機gk3型半自動光刻機誕生。

    1980年,清大研製第四代分步式投影光刻機獲得成功,光刻精度達到3微米,接近國際主流水平。

    1983年,第一台浪潮微機在濟南誕生。

    1993年,浪潮的技術人員研製出樺國第一台小型機服務器。

    90年代初是一個分水嶺。

    在80年代末,跟西方的差距並不大,有迎頭趕上的可能。

    到了90年代初,由於不懂得保密,把這些機密資料全盤透露給“外賓”。

    西方果斷的放開了光刻機出口限製,並且承諾給予大量出國“考察”的名額。

    稍微落後一點的國產光刻機就質量被束之高閣了。

    然後,……結局大家都知道了。

    再一次重蹈覆轍,再一次步上了“飛十”的後塵。

    受到出國和下海思潮的影響,樺國高新技術產業普遍出現了斷層。

    尤其是計算機行業影響更是嚴重。

    樺國人在計算機領域上麵的表現並不差,甚至還很優秀。

    發明世界第一台計算機的最大功勳者,就是一位樺國人。

    他發明了最重要的邏輯運算能力——二進製邏輯。

    年老回國後,大力提倡國人學習英語,卻未抓到產業本質。

    隔壁的阿三全國英語教學,計算機技術有突破嗎?

    清北在90年代之前,是掌握著樺國計算機最高端人才和最深厚底蘊的兩所高校。

    大規模的人才出走,樺國計算機行業缺乏新鮮血液補充,間接的導致了高新技術產業的停滯。

    同時,這些人才也造就了北美半導體芯片產業,以及計算機行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