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時光嗖嗖而過

字數:6689   加入書籤

A+A-


    三天兩頭敷麵膜、按時塗防曬、每天還多吃水果和蔬菜的情況下,  他奶的賬號升成鎮上脂粉鋪大客戶的那一天,杜楠真的變成了一枚膚白瑩潤的小男娃。

    他快三歲了。

    又白淨又文靜還愛繡花兒——村裏的大夥兒現在都是這麽評價杜楠的。

    老杜家八成花大價錢買了如玉坊的超貴美白丸←這是她們的背後評價。

    因為愛聽八卦,所以兩種評論都了解了的杜楠……

    他挺無奈的。

    白淨什麽的……不知道是不是那些麵膜脂膏真起了作用,  他眼瞅著就白起來了,  其實不止他,  他家上至他奶下至他都變白了!

    自從得了他奶的許可,手上又有一大筆錢,  上輩子原本就是富二代出身的他爸可舍得花錢啦,  每每脂粉鋪有什麽新的美白產品,他一定過去光顧,  一買就買一大堆不說,  他還順便去隔壁的藥鋪,打聽來養身的方子,照著隔三差五給她們煲湯,什麽時令煲湯啊,應季糖水啦,  他爸如今做的可好了,非但在村裏的主夫圈裏越來越出名,  就連鎮上他媽同事那邊,  他爸也有好口碑←他爸經常給他媽帶愛心湯罐呀!

    杜楠看著就是比以前白了,  可他媽那是眼瞅著膚白貌美了起來!要知道杜楠他媽平日裏隻能說是氣質美人,  所謂氣質美人嘛,  咳咳……那就是外貌上沒有什麽可以特別稱讚的,  他奶是個種地達人,養成來他媽也是個拚事業小能手,  娘倆對外貌什麽的都不太在意,  可是這一點,  放在娘倆身上就是不同的效果,原因無他,女不如母,杜楠他媽沒他奶長得好看唄!

    杜楠他奶是天生的好骨相,骨相好,一個美人跑不了,雖然他奶不愛折騰,耐不住天生麗質,哪怕因為風吹日曬又上了年紀,他奶看著仍然是皮膚黝黑的美老太太一個,可他媽就不一樣了,樣貌就普通了些,不能說難看,就是普通,而這普通的樣貌正需要養皮,雖說俗話言美人在骨不在皮,可是沒有骨相的情況下,把皮相折騰好了,也絕對能被讚一句美人了,他媽就是如此,如今在他爸的折騰下,外敷內服,內外保養都到位,她的皮膚越發瑩潤,晶瑩剔透,加上平日裏天天騎鶴也是個不小的運動量,她媽如今任誰看著都能讚一句美人了!

    他爸就更不錯了,他爸原本就像他奶,母子倆都是天生好樣貌,他爸又有上輩子富養出來的好眼光和各種保養常識,之前看著就不錯,如今自然是更不錯。

    至於當歸——不得不說,杜家變化最大的就是他了。

    個頭足足拔高了有一頭,雖然看著還是瘦,然而卻是極健康的,就像一塊海綿一樣吸收著營養,前幾年落下來的缺空如今在老杜家全補齊了,這娃如今看著是自內而外的滋潤,整個人就像個玉人兒一般,誰都的誇一句這家孩子養得好。

    總之,老杜家幾乎人人都有了大改變,

    這天早上也是,一大早起來,老杜家就在喝煲湯了。

    阿膠黃精紅棗瘦肉湯,杜楠他爸昨天晚上就燉上了了,滋補的很。

    杜嬰嬰吹著湯皮,吹到差不多可以入口的時候,她喝了一口。

    頭兩年喝湯她還開口必罵浪費來著,如今卻已喝的很熟練,隻是一邊喝湯一邊瞥旁邊剛剛從外頭溜達出來的雞,道

    “人家都誇咱家的雞一看就好吃,可是我一隻也沒吃過。”

    聞言,剛剛走到門口的雞們……頓時不動彈了。

    它們當然聽不懂人話,可是杜嬰嬰的眼神已經代表了一切。

    最後還是後頭的大黑鶴到了,翅膀一張,往裏踢了踢它們,這些雞才重新貼著牆根往雞窩裏走。

    “母親,阿鶴也就這個愛好了,您就別再念叨了……”無奈又好笑,杜雨涵在旁邊勸解道。

    阿鶴——他家大黑鶴的名字,本來他媽想叫它來福的,杜雨涵好說歹說,最後杜嬰嬰隨便取了阿鶴這個名字。

    一頭叫阿鶴的鶴,唔,也挺不錯的。

    誠如杜雨涵所說,阿鶴的愛好很簡單一是吃,二則是令人捉摸不透的養雞。

    如今他家的雞基本都是阿鶴在養了,每天早上它會帶它們出去溜達,具體溜達到哪裏她們誰也不知道,隻知道村裏人在村裏見過阿鶴遛雞,在山裏也見過阿鶴遛雞。一般回來的時候它們也就吃飽了,樹上的草籽兒、小蟲子、野果子……它們什麽都吃,按理說這些不應該在鶴的食譜上,然而阿鶴就很喜歡,吃了一次雞食之後它就很喜歡,於是每天除了杜英仙草製的鶴食,它要要吃一份雞食,如果還不夠,它就自己帶著雞出去打野食兒。

    而出人意料的,阿鶴這頭老欺負其他仙鶴的鶴,對它的雞小妹們卻十分照顧,也不知它們是怎麽建立的階級感情,十分護食、在杜雨涵上班的地方都能越級得到單獨停鶴位的阿鶴竟能將自己的鶴糧主動分給這些雞吃。

    每天吃著杜英仙草,運動充分,還能補充額外蛋白質的杜家雞們便越長越肥美了。

    可惜,光看不能吃。

    阿鶴不讓殺雞。

    不過好在它還讓她們撿蛋。

    杜家的雞蛋特別好吃,蛋黃特別黃,蛋清都比一般雞蛋的蛋清好吃,經常有人過來想用三個雞蛋換他家的一個蛋哩!

    又很可惜,杜嬰嬰基本不換。

    不過她也不小氣,比如和杜楠一張草席子上長大的大牛他們,時不時就能得到一顆杜家雞下的蛋。

    說大牛大牛就到。

    “肚腩!你吃好了嗎?快點出來玩呀!”大牛嫩生生的大嗓門從牆外傳過來。

    嘴裏嚼著蛋,杜楠沒吭聲。

    一旁的小杏郎就趕緊過去,揮揮枝手,他示意大牛他們進來。

    然後這一進來就是一串娃,不止大牛,杜英、杏花兒還有春雪都到了。看著他們一個個眼裏冒著光、嘴角還掛著口水的模樣,杜楠嘴裏嚼啊嚼就知道,你們是饞了。

    要不然早些年基本都是他等他們,如今卻變成他們等他了呢?

    當歸便笑,招手讓大牛他們都過來,幾人的杏郎立刻十分有眼力見的將破草席在杜家院子裏鋪好,朱子軒隨即將湯鍋端過來放在上麵,又給他們拿了幾個小碗,杏郎們便開始自助給自家娃盛湯。

    他們也不是過來白吃的,喝好湯,大牛從口袋裏摸出了五個雞蛋,杏花兒從兜兜裏掏出一把山菇,杜英倒出來一把曬幹的無花果,然後春雪最絕——他直接從口袋裏扔出來一隻活雞。

    “咕咕咕”叫著,那隻雞一得到自由就開始滿院子跑,直到大黑鶴衝它一叫,它才像看到了燈塔一般,“嗒嗒嗒”奔過去,縮在杜家的雞窩裏,和其他雞擠在一塊兒,不動了。

    瞥了一眼大黑鶴,杜嬰嬰對春雪道“以後要帶雞的話,別帶活的,活的吃不到我們嘴裏去,要帶就帶拔了毛、殺好了的那種。”

    “哦。”乖巧地答應一聲,春雪表示自己知道了。

    他們喝完湯就滿足了,坐在草席子上繼續等,等到杜家吃完飯,朱子軒去刷碗,杜雨涵帶著大黑鶴去上班,他們則是跟杜嬰嬰和當歸一起去下地。

    說是下地,他們其實是去地頭玩。

    當歸的杏郎往杜嬰嬰家的田邊一蹲就是好大一棵樹,他們就坐在他下頭。

    如今他們大一點了,最小的杜楠已經快要三歲,最大的大牛則已經四歲多,他們已經開始學習編織了。

    所謂的學編織,其實也就是用大人給他們準備的幹草編辮子的程度,不過他們中間有杜楠這個大人芯兒的小娃娃,之前小的時候那是實在沒法子,如今他大了,自然也想做點對其他人有點用的事兒。

    於是他決定編草席。

    仍然是用編辮子的方法←這個沒轍兒,他手指粗短,原本也做不了更精細的活兒,將幹草變成一條長長的辮子,然後再編一條,等到集起數條這樣的“長辮子”之後,他將這些辮子攤開排列起來,然後再用數根幹草用編小碎辮的方法在底下將這些辮子固定在一起,一張草席就初具雛形了。

    他不是一個人在編,大牛看到他這樣編也跟著編,還把自己編好的草辮子給他讓他一起固定。

    沒辦法拒絕,杜楠隻能先這樣做,不過事先和他們說好“編好了我們自己用,如果還有多,咱們就到鎮上賣了,買糖吃。”

    最喜歡吃糖了!

    大牛等人眼前一亮,編的更起勁了。

    於是,其他草席子上的娃五六歲了還耐不住性子坐著學編織,杜楠他們這張席子的娃卻全都十分坐得住。

    沒多久就有人過來湊熱鬧了。

    旁邊的張老太種地種累了,捶著腰直起身子想要歇一歇,這不就瞅到旁邊席子上正在做活兒的杜楠他們了,一邊往他們的方向走著,老太太一邊笑著問“哎喲,大牛又帶著弟弟們做活兒呢?今天這是做什麽呢?”

    頭也不抬,大牛繼續編啊編“編席子。”

    他倒知道大人問話要回答,當歸教過他們。

    “哎喲喂,編席子,這可了不得啊,大牛你們編的可真好!”這句話其實隻是純然的客套性表揚,就像大人們常常做的那樣,小孩子明明沒做啥,然而為了鼓勵他們,大人們就會說的好像他們多厲害一樣。

    張老太一開始也是如此,直到她走到杜楠他們身邊,看到了他們中間已經編好一半的草席子。

    “我的老天呀!你們快看,大牛他們這幾個娃娃好厲害!居然真的在編草席子!還編的恁好!”老太太的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於是旁邊正在幹活兒的人紛紛過來瞅熱鬧了,她們一開始確實隻是為了湊熱鬧而來,然而看到實物的時候,便一個個變成了張老太剛才那般,成了由衷的感慨。

    “……要不說當歸會帶娃呢?幾個男娃娃被她教的有多好?我家大鷹都九歲都沒學會編草席,這幾個娃娃才幾歲,你們看這席子眼瞅著出來了!”

    “我看還不止手巧,這些娃娃心更巧,你們看看這席子可是村裏的任何一種編法不成?他們太小了,隻會編辮子,這席子竟是他們用好幾條草辮子綴一起弄成的。”

    “哎喲喲,居然做的如此平整,拿出來正經可以當個席子用了。”

    站在杏郎變成的樹下,村裏的女人們一邊休息一邊感慨道。

    “看看這些娃娃白白嫩嫩的小模樣,誰能想到他們早兩年都是小黑胖?嬰嬰找的法子好,幾個娃娃都白回來了,非但白回來,我看還比村裏原本最白的娃娃還要白一些。”

    “要不說嬰嬰會養娃呢?”

    末了,最終的誇讚又歸到了他奶身上去。

    “不過,嬰嬰,當歸就在家裏種田了,鎮學還去不去?”提到杜嬰嬰,人們就索性朝她吆喝了一嗓子。

    慢條斯理將手裏正在處理的杜英伺弄好,杜嬰嬰這才慢慢直起身子,沒有扯著嗓門立即回複對方的問題,而是帶著當歸一起從田裏走上來,直到站在眾人中間了,她才用平時的音量道

    “要去的,這不是當歸自己想在家跟我學種地,順便跟著雨涵學學認字。何況……”她又拋出來個大新聞“雨涵說鎮上好像要設立另一種鎮學,不是教人法術的,而是直接教人修仙,如果能上那種鎮學,我想著讓他上那種去。”

    這話就像一顆炸彈扔地上了,村裏人瞬間沸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