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劉旻
字數:4061 加入書籤
第231章 劉旻
秦柱將桌案上的案卷整理了一下,而後看向正在等候命令的楊順說道:“今天之內,不允許任何人進後院。”
楊順是秦柱心腹之人,自然是極為了解秦柱的心思,後者肯定是有什麽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如若是以前,他或許還會問一句,但是現在情形不一樣,他不敢再多嘴了。
收拾完東西後,將要今天執行下去的命令和簽了字的案卷帶下去,旋即便是將門緩緩關上。
大門關上,略微有些簡陋的書房內,再次寂靜。
良久,秦柱才從如浩瀚如書海一般的案宗中抬起頭,這時,他的麵前正站著一個人。
旋即秦柱的臉上露出笑容來,說道:“你來了。”
然後起身,正準備行禮時,秦元卻是攔住了他,說道:“這又不是在朝堂上麵,手底下我們就不用多禮了。”
秦柱笑眯眯點點頭,說道:“該有的禮數還是要有的,以免公私不分。”
但被秦元扶起來之後,他卻是沒有繼續跪下的打算。
秦元也不介意,而後從一側坐下,看著桌案上堆滿的案卷,輕輕呼出一口,說道:
“秦川那邊的事情沒有那麽簡單,如果你有所顧慮的話,還是從關中將關內侯請來,畢竟你與我親近,這時處理他的事情,難免會讓人有點公報私仇的感覺,而且我在朝中根基不穩,若是處理不恰,很可能會對你我都造成影響。”
見著秦元說的這麽直白,秦柱也不隱瞞了,直接說道:“這件事情造成的影響有點大,雖說之前謝平依靠著長公子府的權力給強壓下來了,但這次曹陽做的太過分了,我已經派人去安撫了。”
“劉田那邊如何了?”秦元問道。
秦柱一愣,旋即便是笑了出來。
那案宗上麵的事情,他是第一手看的,而後就封存了,沒想到秦元到底還是知道了。
他想了想,說道:“劉田有幾天沒有去官衙了,聽說他們是青梅竹馬,他與他夫人從小就認識,及冠之後就成親了,伉儷情深,一對恩愛夫妻,成親五六年,沒有紅過一次臉,連句爭吵都沒有,鄰裏之間對其有口皆碑。”
說到這裏,即便是鐵血漢子,秦柱都沒是沒忍住,歎了一口氣,真是太可惜了,天妒有情人。
繼續說道:“自從夫人時候,劉田遭受了重大打擊,最近都開始有些瘋癲了,要不然還要為夫人報仇,恐怕以他的性子,早就殉情了。”
“鹹陽令捉到了嗎?”秦元忽然問了一句。
秦柱說道:“差不多了。”
這時,有人敲門。
秦柱麵色微變,起身走向門邊,說道:“我不是吩咐了嗎?這個時間不許有人打擾”
門外麵是楊順。
他苦著臉說道:“我也不想打擾,劉田的父親,劉旻來了,說要給兒媳婦討個公道,在大殿裏鬧事,官員都辦不了公,大家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再這麽下去,國尉府都要成了笑話了。”
說是不知道該怎麽辦,實則就是逃避責任。
畢竟這件事情鬧得太大了,還直接牽扯到了剛剛封賞的長公子府的下人。
而劉旻又是受害者的直係親屬,眾人心裏又是同情不已,忝為同僚,對於劉田遭遇,眾人也是氣憤填膺,因此強行阻止劉旻,眾人又是於心不忍。
因此誰都沒有貿然動手,等待著上級命令。
在同僚們滿懷期待的眼神中,也隻有楊順才敢去趟這一趟雷。
於此,才有了剛才那一幕。
秦柱正準備說些什麽,秦元卻是從裏麵緩緩走了出來。
楊順見著秦元那一刻,腦子一懵,他沒有想到秦元會突然出現在這裏。
身體的下意識反應要比腦袋轉得快。
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尊敬的說道:“臣拜見大王。”
秦元揮了揮手,示意楊順起身,而後說道:“帶我去。”
楊順起身後,便在前麵引路。
到了大堂,那年邁的劉旻已經是癱坐在地上,鼻涕一把淚一把的,看上去十分可憐。
幾縷白發搭在額頭,很是狼狽,身上的衣物也沾滿了灰塵,但劉旻絲毫不在乎。
劉旻曾經和這些人是同僚,做過國尉府的差事。
眾人見到楊順,心中皆是鬆了一口氣,而後看見秦元,便是一同跪在地上,異口同聲的說道:“參見大王。”
這時,劉旻猛地抬起頭,見著人群之中一個氣質卓越的身影,咻的一愣。
他曾聽劉田說過,當今大王乃是萬中無一的大才,一開始他還以為劉田隻是說大話,如今一見,才發現所言非虛。
他順勢跪在地上,高呼道:“參見大王。”
秦元走了過去,親自將其扶了起來,拍了拍劉旻身上的灰塵,抿了抿嘴,說道:“劉大人受苦了。”
“小民不苦,苦的是我那痛失愛妻的兒啊,大王,此事若不嚴查下去,我秦國以法立國的根基就會動搖,百年前商君變法所帶來的效果就會功虧一簣啊。”
劉旻心中清楚,如果不帶上家國大義的話,那麽他的理由很難以說動秦元去徹查這件事情。
畢竟直接關係到了謝平,謝平是長公子府中的家宰,要說這件事情與秦川沒有關係,鬼都不信。
這可是秦元立威於朝廷的一次大好機會。
畢竟,證據確鑿,但偏偏這件事情還不能由秦元去做,多少沾點公報私仇的名義。
於是,將關內侯請來,那便是最好的了。
秦元一邊安撫著劉旻的情緒,一邊思量著,是時候該把關內侯請來了。
這麽棘手的事情,且牽扯麵太廣了,自己剛剛坐上秦王,位置還沒有坐熱,還是不要牽扯到這麽是非之中。
秦元想到很多。
這個隻是其中之一,若是他摻和進來,那麽就不能做到公平判決了。
判輕了,無法給受害者們一個交代,更是有官官相護的包庇之嫌,使得百姓對於官府不再信任,秦國的根基秦法也會動搖,從而可能會成為強大諸侯國走向滅亡的開始。
如果是判重了,難免會生出一些公報私仇的言論。
不然為什麽,一旦有直係親屬犯罪,相關的官員都要回避的秦法呢?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