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六殿下饒你不死

字數:3868   加入書籤

A+A-




    戚藺想著,又想起杜凝雲方才貪吃的小模樣,心裏癢癢的。

    恰好廚娘新送來的肉裏有一指來長的小魚。有意想展示自己的刀功的戚藺便笑著說道:

    “雲兒有心了。”

    說著便從腰間摸出一把巴掌大的鋒利短刀,這刀的刀鞘隻是簡單的黑皮刀鞘,上麵沒有丁點花紋。

    刀刃卻極為鋒利。

    戚藺輕輕一劃便破開了魚腹,輕易的剔除了內髒,再輕輕一插刀刃便深陷在案板上。轉而拿起下一條,拔出刀,鋒利的刀刃在戚藺手裏轉了一圈,雪亮的刀刃帶著冷厲的寒光在指間飛速閃過,看的杜凝雲心驚膽顫。

    這可是入木三分跟切豆腐一樣的刀啊!這樣耍,萬一就劃到手指可怎麽好。

    而戚藺卻在刀刃翻飛間輕易的破開魚腹,剔除內髒……

    根本不去想刀刃會不會傷到手,還在杜凝雲的緊張注視下一麵剔魚,一麵讓刀刃在十指間翻飛,不時還秀秀刀技,讓刀快到讓人眼花繚亂。

    讓杜凝雲看的大氣都不敢喘一下,生怕自己一出聲就擾了戚藺,讓戚藺手裏的刀傷到他的手。

    緊張的連手裏都烤肉串都忘了吃就隻盯著戚藺手間翻飛的刀刃。

    讓戚藺以為杜凝雲是在崇拜,忍不住弄完魚又挽了幾個漂亮的刀花,然後才將刀刃擦拭幹淨,收了回去。

    好在蕙兒知道杜凝雲的緊張,趕忙在一旁說:“將軍可隻在打了勝仗才做一回,隻犒勞立功最多的人呢。”說著,便湊到杜凝雲的耳邊,低聲說道:“將軍做的魚可輕易吃不到呢。”

    “是是這樣啊。”杜凝雲看看烤魚,再看看正在用香葉除去手上魚腥味兒的戚藺,杜凝雲壓下心中的緊張感,微笑道:

    “那我可要好好嚐嚐。”

    炫耀刀功且等被誇的戚藺抿了抿唇。

    不誇誇我嗎?

    戚藺有些失落,他在護國寺揮舞大刀時,雲兒也沒有誇讚過,是他不夠霸氣麽?

    若是此時驚魂未定的杜凝雲知道戚藺心中所想,一定會一臉驚恐的說:不,你夠霸氣了,你已經很霸氣了,完全不需要再霸氣了。

    可惜杜凝雲無法知道戚藺心中所想,戚藺也不會知道杜凝雲的內心。

    兩人相對而坐,戚藺一麵翻著烤魚,一麵看著笑容乖巧實則一顆心還在砰砰直跳的杜凝雲。

    戚藺十分細節的注意到杜凝雲手中還未吃的烤串。

    拿了這麽久還沒有吃,是吃飽了麽?

    戚藺心中可惜,雲兒吃飽了,這魚還給誰吃呢。

    戚藺想著,卻還是將魚慢慢考好,才笑著遞給了杜凝雲,說:

    “要嚐嚐嗎?”

    “要。”杜凝雲倒是十分好奇戚藺做的烤魚是什麽味道。

    雖然一顆心還在砰砰直跳,但不耽誤吃魚,何況是軍功最多的人才能吃到的魚。

    杜凝雲想著,才要接過烤魚來嚐一嚐,卻忽然有一個丫鬟來請她,說:

    “雲姑娘好。霞姑娘醒了,想見見您,說有話和您說。”

    杜凝雲忍不住皺起眉頭,嫌棄的說道:“掃興,她想見我,我卻不想見她。你回去告訴她,我不想去見她。”

    杜凝雲言罷,便別過頭去,雙手捧著烤好的魚,剛想吃一口。

    小丫鬟就一臉為難的接著說:

    “雲姑娘,不僅是霞姑娘想見您,還有貴府的三奶奶、露姑娘和水兒姑娘想見您。”

    杜凝雲一愣。

    三奶奶。

    三房回京了?

    露姑娘水兒姑娘,杜凝露和杜凝水嗎?她們回京怎麽半點信也沒遞回來,這會子喊她作甚?

    杜凝雲眉頭再次皺了起來,眼中更是浮上三分厭惡。

    三房是庶支,原本就與大房二房不和。

    當年分家,恰好三叔父被調往外地,三房便直接和忠意伯府斷了來往,如今她竟連三房是何時入京都不知道。

    這可真是不妙啊!

    “修和。”杜凝雲看向戚藺,才要開口,戚藺便笑道:

    “你去吧,我等你。”

    杜凝雲臉兒微紅,這話聽起來倒像賢惠的妻子說給多情的丈夫聽的,不對不對,杜凝雲趕忙將腦海裏浮現出來的怪想法甩開,向戚藺乖巧的笑了笑,拿著烤魚便要走。

    待墨和弄墨以往都會先給杜凝雲打扮再讓杜凝雲去見客,而這次杜凝雲連衣裳都未換便要去,蕙兒忍不住說道:

    “不換身衣裳嗎?”

    杜凝雲聞言,想起自己今天和戚藺相會,特地傳了一身鮮嫩的衣裳。可這是她精心挑出來的衣裳,見杜凝霞她們那裏用穿這身。

    “當然換。”杜凝雲說著便推待墨去拿衣裳,還聽待墨嘟囔道:“見她們還用換衣裳麽?肯見她們就不錯了。”

    說著,待墨和弄墨趕忙擁著杜凝雲進去,留下蕙兒在院中發愣。

    戚藺撇了她一眼,漠然道:“三房是庶出,素與大房不睦。”

    蕙兒這才反應過來,三奶奶是三房夫人。

    可三房不是嫡出,還一心想壓倒大房。

    但大房忠意伯早早年便和當今聖上是至交好友,再加上學識能力過人,又是文人表率。忠意伯多年以來一直是朝中能臣重臣兼勳貴。

    而三房老爺一直活在大房的陰影下,才名沒有忠意伯大,官位沒有忠意伯高,甚至別人一聽他的名字,就連連誇讚起忠意伯。

    若他像二房老爺一樣沒什麽才學誌向,隻知道在內宅廝混也就罷了。偏他還誌向遠大,一心想壓倒忠意伯……

    結果可想而知,三房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最後忠意伯厭煩了他,徹底不認這個弟弟。

    還在世的老夫人本就厭極了這個庶出子,見忠意伯也厭煩了這個弟弟,便使了手段,讓三房離京外任,久未歸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