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賽出兩大名臣
字數:5686 加入書籤
看破不說破。
更何況還隻是猜測。
孔穎達並沒有在這方麵多說什麽。
他現在一門心思想的是如何說服更多人,去當辯論賽的評委。
鄭文修立誌要把這次辯論賽變成一大盛事。
在他眼裏,這就是儒家的盛事。
他一定要傾力相助。
在他的親自勸說下,顏師古答應了,陸德明答應了,虞世南、諸遂良、姚思廉、顏相時、褚亮答應了,甚至連房玄齡和魏征也答應了……
細算之下,赫赫有名的文學館“十八學士”中,有多達七人將擔任辯論賽總決賽的評委。
這陣容堪稱“奢華”!
消息一公布,朝野震動。
早朝之上,議論此事的官員也非常多。
李世民多聰明。
隻說這是好事,便不再多言。
不過這意味著什麽,不言而喻。
李承乾和李泰也是賣力表演,調動魏王府和東宮的一切力量,讓人參與!
京城各府也是爭先恐後。
能派出家族子弟的就派出家族子弟,沒人能夠勝任的,索性直接資助那些博學的舌辯之士。
他們全都看準了風向,誰也不希望錯過這樣一個出風頭的好機會。
參賽的隊伍很快飆升到讓人瞠目結舌的兩千多支。
而主動報名想要擔任小組賽和晉級賽的評委,也是多如牛毛。
這就需要篩選了。
鄭文修製定了一套嚴格的標準,讓裴如意和周鋒負責篩選。
日子過得很快。
在截止報名時,總參賽隊伍達到三千支!
每支隊伍四人,也就意味著有一萬兩千個文人參賽。
當然,這隻是最簡單的統計。
因為每個隊伍都會有自己的智囊團。
而且按照鄭文修的說法,在正式開賽前三天,每支參賽隊伍是可以更換一人的。
這也就意味著每個參賽隊伍都會儲備一些預備隊員。
說起來很好笑的是,原本因為文人帶頭抵製,生意受到影響的如意酒樓、長安小吃、豆記、宿刀鐵匠鋪等,每日收入都因這辯論賽而大漲。
近期因此而湧入京城的人都多得嚇人。
別說鄭文修了,就是李世民都沒有想到連鎖反應會這麽大!
為了讓辯論賽順利舉行,他授意程咬金加強京城各處守備。
這日。
天氣晴朗,萬裏無雲。
小組賽也正式開始了。
鄭文修到各坊各店騰挪出的比賽地點轉悠了一圈,便回到如意酒樓曬太陽了。
過了幾天,等晉級賽開始的時候,他又出京欣賞風景去了。
待總決賽開始時,他也沒到現場,而是拿上兩壇好酒,叫上李承乾,一起來到李世民的宅邸喝酒。
李世民和李承乾本來可都準備去看總決賽呢,哪裏會想到他在這個節骨眼上要喝酒啊!
李世民搖頭道“文修小友,咱們改天成嗎?小組賽和晉級賽就很熱鬧,這總決賽值得期待!而且一眾大儒可是都去當評委了,你難道不想去看看嗎?”
李承乾也附和“大哥,這酒什麽時候喝都可以,但總決賽今天可就結束了!”
“真的沒啥好看的!”
鄭文修大笑道“你們去看,也隻是去看個熱鬧而已,他們翻來覆去辯論的也就是那些東西!”
李世民連忙道“可脫穎而出的一定是人才!”
他其實更想去物色人才。
他對人才向來很重視。
豈能因為喝酒而誤了人才?
鄭文修沒想到他這般執拗,索性直接打開一壇酒道“這是我自己釀的酒,你們要是錯過了,也是沒了!二選一,你們自己選吧。”
“好酒啊!”
李世民隻是抽了抽鼻子,便急忙看向鄭文修道“這……這是你用新法釀的酒?”
“我拿出手的不大都是新東西嗎?”
鄭文修指了指兩壇酒道“我這酒絕對勝過你們喝過的所有酒。除了我,眼下還從來沒有人品嚐過。”
李世民看了看酒,又看向大門,有些猶豫不決。
“老李啊!”
鄭文修直接把他往客廳拽“你我都是要當幕後大玩家的人,既然布好局,下了棋,剩下的即使不看也當了然於胸,而這也恰是人生的一大樂趣。”
“如果我們去看了,反而會有太多功利,影響那些參賽文人和評委們心中的美好與神聖,何必呢?”
這話猶如醍醐灌頂般讓李世民做出了決定。
他當即對鄭文修道“我們和他們對待此事的想法終究不同,小友真是一語中的啊,李某受教了!”
鄭文修轉頭看向李承乾道“我的好老弟,你還在那傻愣著幹什麽?趕緊把兩壇酒給抱來啊!如果你非要去,那我也就不再挽留了!”
李承乾都快習慣他對自己這麽呼來喚去的了。
事實上,除了父皇和母後,估計也隻有他能夠做到了。
“當然是陪大哥喝酒重要!”
李承乾很有眼力勁,抱著兩壇酒快步走入客廳。
李世民吩咐下人炒幾個小菜,然後迫不及待地倒了半碗嚐了嚐道“這酒……好烈!”
鄭文修勾起嘴角道“烈就對了,這才是酒啊!”
不是他吐槽,他們喝的都是黃酒。
在他看來,也就比喝水好一些,度數太低了。
難怪他們喜歡說喝多少碗,酒量多好之類的。
其實是酒不行,並非他們海量。
他用高粱釀的這酒乃蒸餾而成,是蒸餾酒,也就是後世的白酒。
別看蒸餾之法不難,但想到卻不容易。
現在大唐就沒有這種酒。
而這種酒的度數是很高的,李世民卻拿著碗,擺出和他一醉方休的架勢,他看著都想笑。
他這是想幾碗下肚就結束嗎?
太唬人了!
李世民留意到鄭文修的表情,也意識到不能用碗了。
他幹咳一聲道“你這釀的酒雖烈,但喝下去非常痛快!我與你可以說是一見如故,咱們還是慢慢喝,慢慢聊吧。”
說到這,他尬笑道“來人呢,換酒盅!”
鄭文修笑道“好酒就需要慢慢品!”
等換了酒盅,他示意李世民和李承乾,隨後一飲而盡道“我聽聞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因為一個支持理學,一個支持心學而互相詰難,兩家的紈絝子弟甚至還帶人打了一架,驚動了兩地的官府,不知是真是假?”
李世民喜不自禁道“確有此事!說起來,士族高門之中以崔氏最盛。我本來以為他們崔氏會和其他家族因此心生間隙,指摘不斷,沒想到他們內部先對立起來。”
李承乾連忙道“太原王氏和範陽盧氏最近也因為儒學新舊論而鬧得很不愉快。王氏本有一女要嫁到盧氏,因那盧氏公子食古不化,直斥理學和心學是歪門邪論,太原王氏一氣之下撕毀了婚約!”
“看來好戲已經登場了啊!不急,不出我所料的話,後麵還會有更精彩的呢,來,咱們繼續喝!”
鄭文修頻頻舉起酒杯,和他們邊喝邊聊。
待喝得都有些微醺時,前去打探消息的曹公公跑來道“東家、公子,現在總決賽各支隊伍唇槍舌劍,好不熱鬧。不過最出彩的當屬河東裴氏的裴行儉了!”
“裴行儉?”
鄭文修笑著喝了一杯酒道“看來又有意外之喜了!”
曹公公緩了緩,繼續道“還有一人,雖是張士貴張將軍麾下一小兵,口齒也不太清晰,但言辭銳利驚人,也很不錯。”
鄭文修幹笑道“你說的不會是薛禮,字仁貴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