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雙喜臨門

字數:4685   加入書籤

A+A-


    鄭文修笑了。

    他想害死李靖?

    前世他崇拜的名將有兩位,分別是李靖和嶽飛。

    如今穿越到大唐,能夠在曆史的驚濤駭浪中動點手腳。

    他要做的一定是幫助李靖,而非害他。

    根據史料記載,在打完吐穀渾之後,李靖被高甑生和唐奉義誣告謀反。

    李世民雖然讓人查明真相,還了李靖一個清白。

    但李靖從此闔門自守,杜絕賓客。

    如此名將,也就此遠離戰場。

    在鄭文修眼裏,這是大唐的損失!

    而李靖這麽做,也絕非被誣告謀反這麽簡單。

    李世民從他的笑容中看出了一些東西,皺眉道:“莫非……你是想幫他?”

    鄭文修看向李世民道:“咱們是自己人,我也就直言不諱了。你覺得皇上真的信任李將軍嗎?”

    “信任!”

    李世民當即道:“不然又豈會讓他率兵十幾萬兵馬攻打吐穀渾?”

    鄭文修搖頭:“非也!除了李靖外,他還派出了李道宗、李大亮、侯君集等人,這些才是他真正的心腹!”

    李世民幹笑:“聽你這意思,你覺得皇上不信任他?”

    這也太扯了!

    信不信任李靖,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這家夥還妄想揣測聖心啊?

    未免有點自以為是了。

    鄭文修細細分析:“在玄武門之變中,李靖和李勣全都持中立態度,皇上登上大位後,封賞了長孫無忌、尉遲恭等一應功臣,甚至連舊太子的心腹魏征和薛萬徹也加以重用了。唯獨對李靖和李勣不賞不罰。”

    李世民據理力爭:“當時李靖和李勣皆統兵在外,他們不參與已是最大的支持,若參與那可就是謀反了!而且他們倆皆非常愛惜自己的名聲,保持中立實屬正常。”

    這話聽著有理。

    但鄭文修依然要道出其中微妙。

    他向李世民麵前走了兩步道:“皇上對魏征和薛萬徹尚可不計前嫌,予以重用,對他們倆不賞不罰,難道還不能表明態度嗎?”

    “而且皇上如果真的信任李靖,以李靖之能,一人即可滅了吐穀渾,為何還派出李道宗、李大亮和侯君集等人?說白了,製衡而已。”

    “這……”

    李世民欲言又止。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他對待李靖和李勣,確實不如長孫無忌、尉遲恭等人那般信任。

    鄭文修沉聲道:“如今朝局雖看著風平浪靜,其實早已波濤洶湧。李靖此番攻打吐穀渾,必再立大功,隨後便有功高震主之嫌。”

    “當今聖上雖然是難得的不玩兔死狗烹那一套的帝王,但鑒於李靖先前所為,如有佞臣說他謀反,皇上即使查明真相,也會給李靖一個台階,讓其遠離戰場。”

    說到這,他長歎一聲道:“雖然說大唐不缺能征善戰的大將,但一代戰神如果以這種方式落幕,未免黯淡了些,對大唐和皇上而言也是莫大的損失。”

    李世民聽明白他的意思了。

    他連忙道:“所以你不惜讓案子變得複雜些,就是想變相勸諫皇上,他該完全相信李靖?”

    鄭文修點頭道:“皇上是明君,不會不明白敵國想害死的將軍才是好將軍!狄大人隻需要將事情原委告訴皇上,我相信他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身為帝王,他是也可以有親近疏遠之分,但若想成為千古帝王,他必須得站在於國於民最有利的角度考慮問題。”

    “古往今來,很多帝王都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真正做到的能有幾人?為什麽帝王多猜疑?其實這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

    鄭文修的這番話讓李世民陷入了沉思。

    他說得在理啊!

    站在理性的角度考慮,他覺得李靖謀反的可能性極低。

    在塞衝說出那番話時,他那麽大反應,更多的還是源於他內心深處對李靖的某種不滿,或者說猜忌。

    這是個人情感和權欲在作祟。

    若是為國為民計,這種非理性的情緒要不得。

    而且隻要稍微一琢磨便不難看出,真正跟吐蕃勾連的很有可能是高甑生、唐奉義等人。

    他不能做讓親者痛,仇者快的糊塗事。

    鄭文修看著他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估計狄大人還在琢磨該怎麽把這事告訴皇上呢,還得勞煩你幫我到狄府跑一趟,將那毒煙被我特意動了手腳的事告訴他。”

    “不出意外,他會原原本本地告訴皇上。當然,還請你轉告狄大人,這一切都是他的功勞,請他千萬不要在皇上麵前提及我。”

    李世民想笑卻又忍住了。

    作為親曆者,甚至兩次幫你跑腿,朕還用別人告知這一切?

    鄭文修啊,鄭文修。

    你千算萬算,唯獨沒有算到朕即是當今天子吧?

    他沒有逗留,先回到宮中,寫了一封密信,讓人八百裏加急送給李道宗。

    隨後又召來狄知遜,反過來把事情的原委向他說了一遍。

    “鄭公子這……”

    狄知遜哭笑不得道:“臣險些也中計了!”

    “朕又何嚐不是如此?”

    李世民笑道:“你待會兒就讓如意酒樓、豆記等重開。至於那些吐蕃使臣,繼續‘保護’七日,再公布真相吧。”

    他要打個時間差。

    讓李道宗先得到消息,把涉及的幾將,包括李靖都給查清楚。

    這已與信不信任無關了。

    而是悉多被殺的真相公布後,唐將與吐蕃勾連之事也必須要有個交代。

    李道宗擔任過刑部尚書,又是宗室重臣。

    在短時間內徹底查清來龍去脈,於他而言並不難。

    ……

    如意酒樓。

    當小琦、韭菜、海老頭等人被釋放歸來,看到鄭文修後,他們皆是很高興。

    小琦引以為傲道:“我就說吧,隻要有我們家公子在,就是天塌下來,那也是小事一樁!那幫吐蕃混蛋想害我們?門都沒有!”

    韭菜連忙道:“我也說了好嘛!師父就是師父,這案子都還沒過夜呢,你就給擺平了!你知道我們在回來的路上,百姓們都怎麽說你嗎?”

    鄭文修笑道:“他們怎麽說?”

    韭菜眉飛色舞道:“他們說你飛天遁地,無所不能!在他們眼裏,你已經是神仙一樣的人物了!”

    “這次能夠這麽順利,其實還要多謝狄大人。”

    鄭文修說了一句後,裴如意急忙走進後院道:“公子,他們日夜兼程趕回來了,帶回了大量你想要的東西!今天這真是雙喜臨門呀!”

    “是嗎?”

    鄭文修喜出望外道:“快,讓他們把東西都搬到後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