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仙俠水滸傳 第七十二章:燕雲故史動人心

字數:6008   加入書籤

A+A-




    麵對林靈素的指責,公孫勝啞口無言。

    林靈素這番話中,簡直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味道,處處都流露出飛揚跋扈態度。

    然而公孫勝卻不敢等閑視之。

    不管林靈素有什麽目的,能夠說出這一番話,都表明了他對於公孫勝的師門,並沒有太多的尊重。

    公孫勝也不知道,這是否是因為,林靈素投靠了朝廷的原因,才會讓他變得如此狂妄自大。

    而林靈素說完了這句話之後,突然一愣,已經意識到了,自己這句話的錯誤之處。

    此時的薊州,可不是屬於大宋朝的統治範圍,而是在宋國的敵人遼國的治下。

    也就是說,公孫勝出身的二仙山山門,並非是在宋國的治下,大宋的天子趙佶,無法有效的管理到二仙山。

    這就有些尷尬了。

    林靈素望著公孫勝平淡的麵容,心頭不解,暗想公孫勝乃是遼國的漢人,怎麽會來到大宋國境內?

    也不知道,公孫勝潛入大宋國的目的是什麽?

    他突然對公孫勝生出了一些忌憚心理。

    公孫勝藏頭露尾,作為一名遼國統治下的漢人,突然來到大宋國,莫非有什麽不軌的意圖?

    至於所謂二仙山羅真人的名頭,不管他是何等的強者,卻完全不被林靈素放在心上。

    姑且不論,原本林靈素出身的這一脈,就是道教中頗為奇葩的一個流派。

    如果按照其師的自述,他乃是東漢張道陵親傳弟子趙升的話,那麽林靈素在如今道教之中的輩分,簡直要高到天際,完全是當今所有修道者的祖宗一輩了。

    正一道從東漢傳到大宋朝,現在的當代掌教張繼先,已經是第三十代天師。

    林靈素如果作為第一代天師張道陵的親傳弟子,趙升的徒弟,其輩分豈非要和正一道的第三代天師,係師張魯相同?

    這話也就隻能夠在私底下說說而已,如果傳言出去的話,無論是正一道,還是其他的教派,任何人都不會承認,林靈素如此高的輩分,讓其他人情何以堪?

    隻怕第一時間,所有人都要紛紛上門,和林靈素爭執,然後把狗腦子都打出來。

    不過這也說明了,林靈素那位自稱“趙升”的師尊,自恃極高,根本就沒有把其他的同道放在眼裏。

    其師的這種自大心態,也影響到了林靈素對其他同道的看法,並沒有太多的敬畏。

    再加上現在林靈素的背後,又有疑似真仙境界的迷你“黑龍”為其撐腰。

    還有一位更加高深莫測,連真仙境界的迷你“黑龍”,都能夠驅使的“天尊”。

    有那樣兩位絕世強者的坐鎮,林靈素自然更加的肆無忌憚,不會覺得什麽二仙山羅真人,能夠對自己產生威脅。

    試想一下,都說“氣運乃神通之敵”,但一位能夠讓修道者視氣運為無物,在一國之都當中,都可以隨心所欲地施展出神通,而沒有任何反噬的強者?

    究竟是何等可怕的境界?

    反正林靈素是連想都不敢想一下,直接就給跪了,並且還迫不及待地加入了對方陣營。

    公孫勝並不知道林靈素的念頭,聽到林靈素如此直接的威脅,眉頭大皺道,“就算道兄投靠了朝廷,也無需對同道趕盡殺絕,不留一絲情麵吧?”

    公孫勝也不知道,林靈素說話的底氣何在,為何表現出如此一副勝券在握的神態?

    難道說,眼前的林靈素並不知曉,二仙山的名頭,還有羅真人在道教一脈中的身份嗎?

    可這又怎麽可能呢?

    羅真人作為當今天下,修為最為絕頂的幾位修道者之一,可謂是聲名遠播,赫赫有名。

    就連剛剛入門的修道者,都聽師門的長輩提起過,當今修道界中高人們的資料。

    二仙山羅真人自然是其中之一。

    公孫勝看向林靈素滿不在乎的表情,神色一滯,暗想以林靈素的這身修為,還有其展露在外的法力來看,肯定是道教的真傳無疑,決計不會是什麽散人。

    這個世界上,難道還有沒聽說過,二仙山紫虛觀羅真人名頭的道教真傳不成?

    可林靈素的神色不像是作偽,而是真正的滿不在乎,完全沒有把二仙山放在心上。

    公孫勝苦思冥想,再三斟酌語氣詢問道,“敢問道兄,莫非真的沒有聽說過,二仙山的名頭?”

    林靈素翻了一個白眼,沒好氣道,“二仙山又如何,難道還能比龍虎山更加厲害嗎?”

    他仗著有迷你“黑龍”,還有“天尊”的支持,連龍虎山正一道都完全不虛,又如何會懼怕二仙山?

    公孫勝頓時啞口無言。

    眼前的道人,要麽是真的有恃無恐,要麽是一個真正的瘋子,不知道懼怕為何物。

    如此大言不慚的態度,公孫勝在行走江湖的時候,也曾經在某些剛剛入門,自以為神功無敵的旁門左道身上見識過。

    當然,那些口出狂言的家夥,最終都無一例外,全部死在了公孫勝的手下。

    可林靈素卻不是以前的那些散修。

    在公孫勝的感應中,林靈素渾身流露的氣機圓滿無缺,沒有絲毫的破綻,顯然是經過名師的指點,在修行的任何一個步驟,都沒有出現一絲一毫的差池。

    因為每一步都沒有出現紕漏,才有林靈素今天的這樣,讓公孫勝都頗為羨慕的驚人修為。

    正是因為這樣,更讓公孫勝有些遲疑不決,弱弱反問道,“那麽道兄可知道,我二仙山坐落在薊州境內。”

    “從理論上來講,大宋朝的趙官家,對於薊州的一切事物,都鞭長莫及,沒有合理的借口去插手。”

    林靈素似是沒有聽出來,公孫勝的委婉說辭,斷然搖頭道,“那又如何呢?”

    “莫非道兄你覺得,貧道是那種隻知道依靠朝廷之力,對同道趕盡殺絕的人嗎?”

    公孫勝嗬嗬一笑。

    我不要我覺得,而是你林靈素,根本就是你自己描述的那樣,乃是朝廷的鷹爪。

    否則連我都不敢在東京汴梁城中,施展法術,偏偏你卻沒有任何的忌憚呢?

    隻是在後晉的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就已經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從那以後,薊州一直處於契丹人(遼國)的統治。

    大宋朝的官家趙佶權勢再大,實力再強,難道還能夠管得到,遼國境內薊州的二仙山不成?

    正當公孫勝為林靈素的說法嗤之以鼻的時候,哪曾想林靈素突然抿嘴一笑,說出一番驚天動地的話道,“就算隻是貧道一人,都能夠踏破你二仙山……”

    林靈素說話的同時,還伸出了右手的手掌朝上向天,然後再輕輕地翻轉過來。

    似是要加強自己這一番話的力度,表示自己真的擁有,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能力。

    踏破區區二仙山,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公孫勝隻覺怒發衝冠,同時又感到了深深的恐懼。

    看林靈素如此輕慢的表現,莫非是真的覺得,二仙山在他的麵前,完全沒有什麽威脅?

    難道說,大宋朝對於二仙山所在的薊州,乃至於燕雲十六州,又生出了不該有的念想不成?

    自從後晉皇帝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之後,使得後來中原的政權,直接感受到了北麵政權的威脅。

    在這以前,由於長城的存在,草原上的遊牧民族政權,往往隻能夠對中原漢人建立的農耕政權,展開不定期的劫掠,以掠奪人口和財貨為主要目的。

    然而由於契丹人從石敬瑭的手中,割走了燕雲十六州的原因,使得契丹一下子就擁有了窺探中原的前沿陣地。

    石敬瑭之後的後周,還有北宋,一直都對燕雲十六州念念不忘,想要重新收複這個重要的戰略之地。

    後周世宗柴榮率軍攻遼,水陸並進,一個多月內收複了瀛,莫,寧三州,以及益津關,瓦橋關,淤口關三關。

    結果在欲攻取幽州(今北京)時,因病重班師,不到一個月後就駕崩東京汴梁城。

    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大宋朝,曾在內府庫專置“封樁庫”,打算用金錢贖回失地。

    同時還在河北南部興建了“北京”大名府,和把觸手伸到燕雲十六州的遼國對峙。

    宋太宗趙光義北伐,試圖一舉收複燕雲地區,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外),和遼軍展開激戰。

    結果宋軍大敗,宋太宗屁股上中了兩箭,乘驢車逃遁,達成“高粱河車神”成就。

    如此種種往事,無不證明了大宋朝,對於燕雲十六州的窺視,從來都沒有放棄。

    公孫勝並不知道的是,不管是《水滸傳》世界,還是真實的曆史,在不久的將來,宋軍將會再一次率軍北上伐遼。

    不過結局卻有很大的不同。

    在《水滸傳》的世界中,以宋江為首的大宋朝軍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打的遼國丟盔棄甲,狼狽逃竄,硬生生地從遼國的手中,成功取得了燕雲十六州。

    但是真實的曆史上,以童貫率領的西軍為主力的宋軍,反而被遼軍打的抱頭鼠竄。

    最終倚靠新生國家金國的力量,聯合滅遼,然後從金人的手中,花費了巨大的金銀,贖回了燕雲十六州。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駕崩,繼位的金太宗立即翻臉,從宋人的手中重新奪走了燕雲十六州。

    兩年後,金國大軍揮師南下,一舉滅亡了北宋,掠走徽欽二帝,占據了中原地區,史稱“靖康之變”。

    一部“燕雲十六州”的曆史,簡直是堪稱北宋的恥辱史,讓觀看曆史的後人歎息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