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

字數:7961   加入書籤

A+A-




    中午時分,坐落在田間地頭的一間小板房,迎來了平日難有的熱鬧時刻。

    

    廚房內。

    

    任銘在和麵,至於炒菜的任務,則被楊明暉給攬了下來。

    

    老爺子對菜的要求很簡單,西紅柿雞蛋就好。

    

    這道入門級的家常菜,&sp;即使廚藝一般,也不會做得太難吃,因此任銘也就放心的交給楊明暉處理。

    

    今天是三月二號,北方的很多城市,溫度還處在零下。

    

    而曾經是夏國最南端城市的海涯,則迎來了最近五年,&sp;最熱的一個三月。

    

    往常這個時段,海涯的最高氣溫不會超過30c,但在今天,&sp;海涯的溫度一口氣來到了33c。

    

    這個適宜玉米生長的溫度,對人來說卻有那麽一點高了。

    

    而被太陽暴曬一上午的廚房裏,除了熱,還有讓人感覺喘不過氣的悶。

    

    上方那個小小的排氣扇,根本起不到換氣的作用,再加上屋內還在開火炒菜,熱得根本待不住人。

    

    額頭的汗,快要滴到下方的麵盆裏了,任銘也顧不得在鏡頭前的形象了,趕緊在恤上蹭了蹭。

    

    這是他做過最難受的一頓飯,如果可以,他寧可不吃這頓午飯,也不要在這屋裏多待。

    

    但老爺子還在外邊等著,&sp;他也就隻能忍了。

    

    “呼——”

    

    身後,楊明暉把火關小,&sp;走到水池邊,&sp;用冷水洗了把臉,才終於緩了一口氣。

    

    轉身,&sp;看著同樣滿頭大汗的任銘,楊明暉道:“我覺得,等一會咱們兩個做完飯出去,會變成真正意義上的熟人。”

    

    “哈哈。”任銘沒想到,原來他也會講冷笑話。

    

    笑完後,他感歎一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老爺子為育種事業付出的太多了。”

    

    而他這隨口的一句,讓楊明暉一愣,接著笑道:“除了老爺子外,我也挺佩服你的。在這種狀態下,你還能出口成章。如果讓你早生幾百年,恐怕我們的語文課本上就都是你的詩了。”

    

    任銘汗道:“沒有沒有,隻是有感而發。”

    

    他倒不是想在鏡頭前裝比,這真的是他想到程華安為了一粒種子犧牲這麽大,腦袋裏自然浮現出來的這麽一句,然後他也就很自然的說了出來,確實沒有其他的想法。

    

    楊明暉還以為他在謙虛,道:“我一會跟老爺子複述一遍,想必他對這句詩的感觸更深。”

    

    半小時後。

    

    “飯還沒好嗎,老爺子在外麵等半天了。”唐赫鳴站在廚房門口衝裏麵喊道。

    

    屋裏太熱,他是一步也不願踏入。

    

    “好了。”任銘把煮好的手擀麵從鍋裏撈出來,過一遍涼水,再拌上楊明暉炒好的鹵子,一碗勁道爽滑的西紅柿雞蛋手擀麵就做好了。

    

    趕緊趁熱給程華安端過去,吃著剛出鍋的手擀麵,程華安心裏暖暖的,輕輕抹了下眼角。

    

    一般的媒體,采訪完就走了,哪還會站在那麽熱的屋子裏,給他一個糟老頭做飯。

    

    而老爺子這麽一抹淚,讓旁邊的幾位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

    

    關鍵時刻,還得看唐赫鳴,他一句話,直接讓原本要向下的氣氛,來了個直線抬升。

    

    他語重心長道:“楊老師,任銘,你們兩個啊,真的,下次再有做飯這種工作,還是交給別人來吧。”

    

    他一邊從口袋裏掏出張紙巾遞給程華安,一邊吐槽道:“你們什麽水平啊就敢做菜,看把老爺子難吃的都哭了。這也就是老爺子人隨和,要換我非得罵人。”

    

    他這幾句話一出,直接讓所有人的矛頭都對準了他。

    

    餘紅好氣又好笑道:“小唐,你不說話,真沒人把你當啞巴。”

    

    張梓悅打了他一下,“唐老師,你一個什麽都不幹的人,哪來的勇氣說別人。”

    

    楊明暉忍住翻白眼的衝動,道:“那一會的午飯你就別吃了,還有,老爺子的晚餐你來做。”

    

    程華安對於自己引發“誤會”,有些不好意思。

    

    他連忙把嘴裏的食物咽下,接過唐赫鳴遞過來的紙巾,擦了擦眼角,替兩人解釋道:“你誤會了,這麵條好吃,我流淚不是因為麵條難吃。”

    

    看著老爺子著急忙慌解釋的樣子,任銘笑道:“老爺子,您別急,唐老師是開玩笑呢。他昨天吃過我做的飯,對我的廚藝心裏有數。”

    

    “那就好。”程華安臉上又浮現笑容,黝黑的臉上,皺紋更深了。

    

    吃完午飯,任銘提出來想要了解一下程華安平時的工作內容。

    

    “老爺子,您看看有沒有什麽我們能做的工作,我們想給您幫幫忙。”

    

    程華安想了想,道:“等玉米熟了以後,你們可以幫我做分揀,但現在玉米都還在地裏,沒收上來。”

    

    唐赫鳴道:“那等下午太陽不那麽曬的時候,您帶著我們去您的玉米地參觀一下吧。”

    

    “中。”程華安笑著答應下來。

    

    任銘道:“那老爺子,咱們現在就聊聊天吧。”

    

    屋裏太熱,大家就各自拿著塑料小凳,找了個陰涼通風的地方,圍坐在一起繼續聊天。

    

    “老爺子,您當初是為什麽選擇了育種這項工作,並且一堅持就是一輩子的呢?”餘紅開始嘮家常式聊天。

    

    其他幾位也對這個問題很好奇。

    

    麵對著大家好奇的眼神,程華安坐在小凳上,說起從前,“1963年七月份的時候,我畢業來到農科所參加工作。”

    

    “一次,我去刑家莊調研當地玉米生長情況,當地的村民一知道我是搞農業的大學生,全都圍上來。”

    

    “一個大娘拉著我的手,含著淚說,你是大學生,我求求你了,你不能想個法,讓每畝地玉米多打幾十斤?能叫窩窩頭管吃飽,娃娃們也不會挨餓受罪了。”

    

    “我也是農村長大的,那次調研,我一輩子都忘不了。從那次以後,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讓農民都吃飽飯。”

    

    他的講述,讓周圍人都沉默不語。

    

    發生在五六十年前的事,他甚至連月份都記得清清楚楚,可見這事在他心中留下的印象,真的像他自己所說的,永生難忘。

    

    一句話,一輩子,從剛大學畢業的青蔥年華,到耄耋之年的八十六歲高齡,他用自己的一生,餞行了當初的誓言。

    

    任銘打破沉默,問道:“老爺子,今天,您的願望可以說已經實現了,而且您的年齡也不小了,您就沒想過,自己什麽時候可以休息一下嗎?”

    

    程華安笑道:“我們搞科研的,隻要還能動,工作就沒有盡頭。而且現在人們雖然都能吃飽了,但是吃飽隻是最基本的。”

    

    “我現在的新目標,就是讓大家吃的健康,吃的安全。”

    

    看著老爺子的笑,聽著他樸素的願望,任銘的腦海裏,突然又浮現出另一位老人的臉。

    

    顧振華院士,一年多以前,自己采訪過的那位戰士。在臨終前,他選擇燃盡自己最後一絲光,繼續為夏國核事業奮戰。

    

    而眼前的程華安,也做出了和顧振華相似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