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字數:10354 加入書籤
顧振國和程華安,兩位老人涉足的領域風馬牛不相及,且素未謀麵,但他們身上的某種特質,卻出人意料的相似。
前者為夏國核事業燃盡生命,直到人生的最後一刻;後者說要將育種事業,&sp;一直幹到不能動為止。
任銘腦海裏突然浮現出一個詞,國之柱石。
唐赫鳴出聲道:“我終於知道,我們的節目為什麽叫《了不起的生活》了。”
他一開口,其他人還以為他又要皮,便沒人搭他的茬。
最尷尬的事情,莫過於賣關子沒人理你。
那種要說的話被硬生生憋在嘴裏的感覺,真的會讓人抓狂。
見沒人搭理自己,唐赫鳴也不尷尬,自己給自己捧哏:“因為生活,真的很了不起。我們所度過的每一個平凡日常,也許就是連續發生的奇跡。”
“饑餓、戰亂、疾病,在我們人類的曆史上,從未缺席一天。包括今天的藍星,依舊不是一個和平的世界。”
“我今天之所以能坐在這裏悠閑地聊天,隻是因為我生在了一個和平的國家。”
他看著程華安,道:“而保障我平凡生活的,正是一代又一代像您一樣的科研人。在此,我僅代表自己,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老爺子,謝謝您。”
他的話,讓程華安感覺承受不住。
在他的意識裏,從未覺得自己有這麽偉大。
自己做的所有工作,隻是身為一名育種工作者的分內之事,根本擔不起唐赫鳴如此評價。
於是,&sp;他擺手道:“我不是你說的那種好人,我達不到。分工不同,我隻是做了自己該做的。就跟一位廚師,就是要做出好吃的菜來招待顧客。”
“我隻是一個普通人,不是天才,也沒有什麽太大的能力,是國家信任我,才把這樣的任務交給了我。”
“我隻不過是完成了國家交給我的任務。要說我有什麽貢獻的話,就是沒給信任我的國家丟臉。”
程華安坐在小塑料凳上,個子不高,因為年齡大了,有點輕微駝背以後就更低了一點。
但包括所有工作人員在內的所有在場人員,都看到了一個無比高大的身影。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是一種靈魂上的高大,也讓人發自內心的敬佩。
大樹下再次安靜,空氣中隻有樹葉被風吹動的嘩嘩聲。
遠處的玉米地裏,高大的玉米也在風的吹拂下輕輕搖曳,炫耀著自己的修長身姿和累累果實。
“老爺子,我記得您是南江人吧。”張梓悅好奇地問道:“南江也是糧食大省,那您為什麽還要每年不遠千裏,到海涯來繁育種子呢?”
程華安解釋道:“在北方,玉米一年隻能種一季,而在海涯,播種育種的時間可以比北方提前一年。”
“這樣,農民每年就都能種上新繁育的良種,所以我主動要求,在每年的十月份到第二年的五月份,來海涯這邊。”
提前做過功課的任銘補充道:“老爺子從1964年開始,連續五十七個春節,都是在海涯陪著玉米度過的。”
聽到他的補充,程華安又趕忙解釋道:“不是我追求先進,也不是我覺悟高,非得趁著過年來。”
“是玉米授粉期,就在春節期間。這是玉米生長最關鍵的時候,必須要這個時候來。”
“而且每次來工作的,也不是我一個人,大家的功勞都是一樣的,每位育種家都很辛苦。”
他心裏永遠保留一份謙卑,從不認為自己勞苦功高,也從不認為自己有多麽了不起。
因此,他特別害怕別人把他捧得太高。
他覺得,比他厲害,比他貢獻高的,還大有人在,自己沒那個資格。
聊著聊著,突然聊到了程華安的家庭。
餘紅問道:“老爺子,您有幾個孩子啊?”
說起自己的兒女,程華安臉上又露出笑容,道:“三個,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看到他老懷大慰的樣子,餘紅也跟著笑:“看樣子,他們三個都讓你感覺很驕傲。”
程華安點頭道:“他們三個從小到大,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沒讓我操過心。我平時工作忙,關心他們的時間很少,但是他們三個,仍然憑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
在那個年代,大學還沒經曆擴招,錄取率低得嚇人。
而三個孩子都能憑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這是這輩子最讓他驕傲的事了。
餘紅繼續問道:“老爺子,您自己也說了,平時對他們的關心比較少,那他們對您有怨言嗎?怪過您總工作,不陪他們嗎?”
程華安搖頭,臉上依然保持著微笑道:“他們小的時候,我就經常不在家,後來他們都習慣了。”
“從中學開始,他們就住校,在學校裏勤工儉學,每個人的獨立能力都很強。”
“再後來,他們各自長大成人,工作成家。有了他們自己的家庭,就更習慣我不在家的日子,也更不需要我了。”
他說這些是笑著的,但周圍聽著的人,感受到的卻更多的是心酸。
小孩子再懂事再獨立,畢竟也還是孩子,不知道什麽是為國為民,隻知道父親整天神龍見首不見尾。
被欺負了,父親不在;開家長會,父親也不在;每年春節,闔家團圓的日子,父親還是不在。
這種情況下,幾個小孩子怎麽可能沒有怨言,他所說的習慣,或許更多的是一種麻木。
而一句“他們不需要我”,更是讓節目組裏一些為人父母的眼眶一紅。
隻有已經做父母的,才知道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是怎樣的心痛。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楊明暉道:“這是中午做飯的時候,任銘說出的一句詩,放在老爺子身上,真的再合適不過了。”
“為了這一粒種子,老爺子錯過了多少,原本可以安然享受的天倫之樂。”
這句話,說到了程華安的心坎裏,臉上的笑也慢慢凝固。
他也是人,不是隻會埋頭做科研的無情機器,他也有自己作為普通人的情感需求。
隻是,為了這個國家,為了讓更多的人吃飽飯,吃好飯,他隻能將自己的這種需求深埋內心。
“老爺子。”餘紅的聲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對家庭,對自己的孩子,您有什麽遺憾嗎?”
滿頭的稀疏華發在風中輕動,黝黑的皮膚上皺紋密布。
程華安依然是笑著的,但他的眼眶,卻慢慢紅了,嘴唇顫了顫,他笑著道:“不……”
才說出一個字,他就突然失聲,因為喉嚨裏的哭腔,被他使勁壓了下去。
“不遺憾。”
他嘴唇顫抖著,說出了這句話,然而他的表情,卻深深出賣了他。
他聲音顫抖,流著淚道:“工作……幹好了,我……我不遺憾……”
兩句話,三次哽咽,嘴上說著不遺憾,但他心裏的委屈、悔恨,卻在這一刻全都爆發出來。
“那時候,我父母……後來,連我老伴也不在了……我都沒顧上。”
空氣中彌漫著哀傷的氣氛,他突然爆發的情緒,讓周圍的一圈人也跟著紅了眼眶。
“她生了三個孩子,每次,我都不在她邊上……到最後她去世,我還是不在家……我對不起她。”
多情自古傷離別。
可比離別更讓人傷心的,就是在你歸家的時候,那個一直站在門口,迎接你歸家的人再沒有出現,並且以後的日子,也永遠天人相隔。
情緒上的大喜大悲,最傷老人家的身體,這個時候最該做的,就是讓程華安情緒平複下來。
任銘遞給他一張紙巾,道:“老爺子,您幹的這個工作,是為了我們整個國家的子孫後代,功在千秋。”
“您的老伴兒和您相知相守了一輩子,一定也是最理解並支持您的那個人。”
“我也相信,她的在天之靈,一定不會怪您那個時候不在,因為她知道,您的工作就是為了讓更多的家庭吃飽飯。”
程華安接過紙巾,擦了擦眼淚,臉上重新煥發出笑容,道:“是的,她一直是最支持我的人,她也和我的孩子一樣,都習慣了。”
任銘又道:“每年春年,您都在田間和玉米相伴,從某種意義上上說,玉米也是您的孩子。”
程華安點頭笑道:“對!”
任銘道:“世間萬物皆有靈,玉米也是生物,也會有靈。您對玉米好,玉米也會用自己的方式報答您。”
“我覺得,那三億多畝農田裏向陽而生的高產玉米,就是玉米對您的報恩。”
唐赫鳴接話道:“如果玉米真的有靈,那它一定是一個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靈。”
“那些高產玉米,報答的不隻是您一個人,也是那些農民,更是我們整個人類。”
沉默了許久的張梓悅也道:“所以我們這一代的青年人,最應該向老爺子學習的,就是做一顆好種子。”
“深埋地下,隻是為了積蓄力量,他日鑽破覆蓋在我們身上的泥土,向陽而生。”
餘紅道:“除了你們說的,我認為還有一條,也是適用於我們所有人的,那就是好好吃飯,不要浪費糧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