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張大可的人生良配

字數:6139   加入書籤

A+A-




    做你自己,因為別人有人做了。

    ……

    張大可是大洋鎮大灣村人,家裏人口眾多,就像張姓大灣村一樣屬於望門大族。

    張大可在家裏排行老三,和二哥相差了整整十二歲。老大是姐姐,老二是哥哥,下麵還有一個弟弟

    按照時間推算,張大可出生時正是計劃生育最嚴厲的時候。爺爺奶奶是老封建,信奉“人丁興旺”,老爸也徹底遺傳了爺爺的基因。

    張大可的降生本身就是超生了,後麵還生了個弟弟。

    那時候張大可的父母終年在外挑著貨郎擔,走村穿巷子,更遠的時候要到其他省份去。

    為了躲避計劃生育,每到過年了,就把張大可寄養在外,來年出去時由母親背著吃百家飯。而家裏老大老二則是由爺爺奶奶帶著。

    直到後來生意不好做了,回老家時村裏婦聯主任發現,這兩夫妻竟然帶著兩個兒子回家了。

    張大可的母親倒是痛快人,沒有說一句撒潑話,也沒有躲出去,而是痛快的跟著婦聯主任去做了絕育手術。

    但接下來,巨額罰款三萬元徹底打垮了這個家庭。

    在那個歌誦“萬元戶”的年代,三萬元對於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無是筆天文數字。

    糧倉的稻穀背走了,小麥沒有了,豬羊被牽走了,家裏的縫紉機,老黑白,甚至連爺爺早幾年開的手扶拖拉機都被拉走了,被抵的債務還不到一萬元。

    在接下來的每年,一到年關,就會來一次薅羊毛。

    那幾年,張大可兄妹幾個沒吃過一頓帶葷的,沒穿過一件新衣服,幾個小孩的衣服,也是從親戚家撿來,大人不穿了的衣服改裝的。

    那時,特別羨慕鄰居的孩子有新衣穿,有豬肉吃……

    過了幾年,大姐到了出嫁的年齡,姐夫家的三千元彩禮上交後,終於還清了債務,那一年,張大可剛邁進了小學一年級大門。

    姐姐出嫁後沒過幾年,哥哥也到了適婚年齡,但苦於家裏一窮二白,就一直拖著。

    當張大可到了初三年級時,哥哥張海可已經二十八歲,卻一直還沒有結婚。

    不是哥哥相貌差,更不是人品不好,實在是家裏太窮了,即便是過年,也沒見他穿過一件像樣的衣服。

    平時上山下地穿的都是打著補丁的衣服,到了過年時也就是將沒有補丁的衣服洗幹淨來穿。

    初三畢業時,張大可強烈要求輟學出門打工,但哥哥說:“老三啊,哥哥姐姐都沒文化,再窮也要讀完高中,如果能夠考上大學,咬牙也要供你讀下去!”

    那一刻,張大可抱著大哥哭的是昏天黑地。

    高考那一年,經表親介紹,三十一歲的張海可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大齡姑娘。雖然長得一般,但做為村裏已經跨入光棍行列的張海口,已經很滿意了。

    在農村,一般家庭的男孩子在二十四五歲左右就結婚了,到了二十八歲已是屬於大齡青年,上了三十歲就算問題青年了。

    媒人幫忙挑好了日子,彩禮一萬八,三金(金戒指,金耳環,金手鐲),三機(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這樣下來總共四萬來塊錢,就可以迎娶過門了。

    高考結束一個多月,張海可已經問了張大可好幾次了,高考分數線過了沒有,如果考上了,那自己這個婚可以遲一點結。

    張大可偶然間聽到父母嘀咕,女方已經知道張海可要推遲結婚的意思,立馬就不幹了。甚至威脅說,如果把結婚日期延後,那就對不起,隻能拜拜了。

    其實張大可三天前就已經拿到了高考第三批錄取通知書。查分數、領取通知書,這些都是在張大可悄悄之下進行的。

    “哥,我讓你失望了,我比本科第三批錄取線分數少了十分,讓你失望了!”張大可低下頭不敢看哥哥的臉。

    張海可撫摸著弟弟的頭發:“那咱就去讀大專!”

    “不,哥,我想好了,決定跟村裏春望哥去東南省打工!”

    張大可堅定的說道。

    “這個家裏我是老大,我說了算!”

    張海可不容置疑的說道。

    “不是,哥,我準備一邊工作一邊複讀,或者去考個電大也是可以的。哥,我也快二十了,你就讓我做一回主吧?”

    張大可哀求道。

    望著弟弟懇求的目光,張海可覺得自己過於獨斷專橫了,太不民主了。

    “好吧,你幾時去?”

    “我打算後天就去!”

    “那好吧,出門在外注意安全,有事給家裏打電話,混不下去了就回家來。”

    其實張海可也不懂電大和全日製有什麽區別,聽聞可以一邊工作一邊複讀,覺得也是可行的,隻是苦了自己這個弟弟了。

    刹那間,張大可感到鼻子酸酸的,眼眶發紅。這就是哥哥,這就是親人。即便哥哥,父母度沒什麽文化,但他們就是自己堅強的後盾,是自己累了的時候能夠歇息的港灣。

    自己不去讀大學,本來心裏挺遺憾的,畢竟每個學子心中都有象牙塔的夢。

    張大可想起了曾在書上看到的一段話:所有悲傷,總會留下一絲歡樂的線索。所有遺憾,總會留下一處完美的角落。在冰封的心海,尋找愛的缺口,卻在午夜夢回時,驀然瞥見絕美的曙光。

    這就是親情,這就是骨肉……

    三天後的早晨,在父母,哥哥的反複叮嚀聲中,張大可登上了去縣城的汽車。

    “那張高考錄取通知書就當做我人生的紀念品吧!”

    ……

    到了東南省,張大可被東南省會大型都市的繁華給傾倒了。

    暫時忘記了離家的憂傷,默默埋葬了芊芊學子的夢想,投入到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之中。

    張大可因為是高中畢業,先是被安排到設備技術部做學徒。

    三年的磨礪,沉穩幹練,為人踏實的張大可脫穎而出。

    他技術過硬,踏實肯幹,與同事之間也能和諧相處,對上級安排的工作都能出色的完成。

    特別是他腦袋非常聰明,很多事都能舉一反三。

    有一段時間,公司屢屢財物失竊,卻總是抓不到偷竊者。還是張大可開發了一套現代化防盜設備,成功的將竊賊抓獲。

    公司老總大手一揮,將張大可晉升為安保科長,年薪從六萬晉升到十萬。

    職場得意,情場也很如意。工作期間,張大可認識了財務部員工李靜。

    李靜二十四歲,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東南姑娘,家裏獨女。她長得嬌小玲瓏,但性格溫和,沒有一絲嬌嬌女的傲氣。

    日久生情,在慢慢地互相了解過程中,兩人雙雙墜入愛河。

    李靜家裏條件不錯,父母最希望能招贅一個上門女婿。

    張大可幾次見家長以後,李靜父母對他印象比較滿意,一來二去交往時間長了以後,女方父親就提出了希望他能做上門女婿的要求。

    別看張大可是新社會青年,還在大都市工作了三年,但骨子裏還是有些傳統。

    這一刻,他猶豫了。

    當他看到李靜殷切的目光時,張大可竟然毫不遲疑的答應了。

    初步確定關係後,張大可向單位請了個假,帶著李靜回到了老家。

    乘著李靜不在,私下裏告訴父母和哥嫂,自己打算在東南省李靜家入贅。

    張海可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好子不招親,好鐵不打釘!你是誠心想把咱老張家的臉丟盡啊!”

    “哥,這都是什麽年代了,還講這一套。”

    還在讀高中的小弟張小可低聲撇嘴道。

    “好你個老四,不管到了什麽年代,我都是家裏老大,我說了算!”

    耳朵敏銳的張海可聽到了小弟的輕聲低吟,不禁咆哮道。

    “好了,你是家裏老大,但你還想摻和弟弟們的終身大事?你累不累?管的也太多了吧?”

    嫂子毛小藝瞪了張海可一眼,嗔怪道。

    “你以為我不知道嗎?你就是怕弟弟回家來了會分家產,我看你巴不得他們都‘嫁’出去!”

    張海可不甘示弱地回道。

    “你……你血口噴人!好!好!好!我再也不管你們老張家的破事了,明天我就回娘家,免得在這礙你張海可的眼珠子……嗚嗚嗚……”

    毛小藝嚎啕大哭道。

    毛小藝扭頭就走,還是張大可死命的拉住嫂子:“嫂子,我哥是無心的,你大人大量不要計較。哥,我的事情我自己做主,我今年已經二十二歲了,我也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你若不跟嫂子道歉,我立馬就走!”

    “海可啊,弟弟們都大了,你總不能一直管到他們結婚生子吧?兒孫自有兒孫福,隻要他們過得幸福就夠了呀!”

    反而是沒什麽文化的老爸意味深長道。

    當頭棒喝後,終於在大哥的道歉之下,嫂子才打消了離家出走的念頭。

    李靜見張大可去了半天不回來,打算出去找找,正好聽到了張海可大罵張大可的那一段。

    雖然聽不懂方言說什麽,隻聽到了什麽“招親”的話語,於是大致明白了吵架的原因。

    但她沒有哭鬧,也沒有立刻出走的念頭,更沒有任何抱怨。即便張大可家裏不讚成,她也會等著,相信終有一天雙方會商量出一個合適方案。

    活人總不會被尿憋死,李靜非常積極樂觀。

    童話裏的故事,不是騙人的……

    一個月後,張大可和李靜終於修成正果。

    那一天,微信朋友圈裏曬出了他們兩人的結婚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