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有喜和防範
字數:7132 加入書籤
這一年裏,尤其是下半年秋收淹了以後,馮氏往娘娘廟裏去的相當勤快。
南陽侯夫妻坐在一起,核算著新年收支,今年外省田莊還是倒貼,但是夫妻感情忽然恢複圓滿,你體諒我,我體諒你的,夫妻共同度過這又是一年的難關。
把新年花費的錢算出來,要請的客也列好,夫妻滿麵笑容看向賬本旁一本禮單。
折疊的禮單是燕燕送來,裏麵是新年禮,虎肉熊肉鹿肉幹菜皮毛,還有燕燕那小小田莊上醃的半扇臘豬肉,半扇鹹豬肉,和一個臘好的豬頭。
南陽侯府回過禮,按燕燕送兩車,回三車禮,送三車就回四車的數目。但是從價值上遠遠不如燕燕年禮分量。
南陽侯夫人夏天又賣掉外省兩塊貧瘠田地,勉強過了今年,隻等秋收,秋收又泡湯,她為顏麵能擠出多一車的年禮回給燕燕,勉強算她如今洗心革麵對燕燕,她再也拿不出多餘的錢。
有人說,把南陽侯府的家底子翻翻,幾十萬還是有的。
就像臨江侯世子夫人賣自己嫁妝頂婆婆辦的錯事,南陽侯府也是這樣,不可能大宗的賣田莊,不可能賣親友們知道的店鋪,不可能送貴重物品去當鋪,亦不可能窮的賣家下人等亮在別人麵前。
越是走下坡路,這樣的府第越是需要表麵上的風光,今年就又是一年南陽侯夫妻感激雲展不盡的年頭。
南陽侯夫妻和欒景在今年做的新衣裳,皆由燕燕的一年三大節禮裏來,燕燕店鋪主要賣的就是各式時新衣料。
讓南陽侯府不拿燕燕送的東西使用,南陽侯夫人就得另外花錢置辦過年過節的東西,對她來說反而叫額外花費。燕燕也是這樣,店鋪給元遠送十車的年節禮物,元遠送回來的是西北各式特產,虎肉熊肉鹿肉幹筍蘑菇都是。燕燕不拿這些當年禮節禮,她就得另外花錢購買禮物和婆家走動。
燕燕就送這些東西,賀寧綠竹也同意,南陽侯府就在今年還是窮的,有些年關難過的模樣,但是席麵新衣樣樣不缺。
有人要說,燕燕送的皮毛價值高,賣出去就是錢。
南陽侯是這樣說的,他下值回家見到禮物後,感歎道:“不要辜負孩子的心,再窮,從我這裏省,這孩子送的都是好東西,賣掉可惜。祁氏知道,也會笑話。”
南陽侯夫人道:“就是這話,我和臨江侯夫人這一年裏又說了好幾回,可算把她在西北虧錢的事情弄出個具細。西北的東西是好,送來不容易。”
夫妻在這種事情上達成一致,如果真的窮了,當他們其它的衣裳首飾,也不會動燕燕送來的皮毛。
而有了燕燕送來的年禮,今年倒不至於當東西。
不過是這裏摳一筆,那裏擠一擠,又是一小筆錢,就這樣混過今年。
南陽侯府今年的家下人等,也沒能做新衣裳,南陽侯夫妻把他們的衣裳賞出來一些。
所以真要當衣裳,這對夫妻也拿不出幾箱送當鋪。
前年田莊店鋪各項收息還好的時候,燕燕的禮物也算貴重一列裏,去年和今年更感受到燕燕是個好媳婦,在婆家渡難關的時候,確實起大作用。
南陽侯夫妻不感激雲展才是怪事。
南陽侯對妻子態度好,還是有一些其它原因,他低聲央求:“虎肉熊肉在咱們這樣的人家裏不容易得,就是鹿肉,這樣的年景裏,清河侯府也未必肯買,分些給他家如何?”
南陽夫人沒想就答應下來,她已經是年酒風光的第一人,總是獨自風光招人眼紅,倒不如分些出去。
南陽侯夫人頗有市井婦人架勢,就算她把燕燕放在心上了,也還有見高拜見低踩的性情,不過市井中人也有救人急難的英雄,南陽侯夫人不至於向經常往來的人落井下石。
她大方的道:“這虎肉一百斤,分給清河侯二十斤如何,不是我小氣,天冷,多留些給自家裏吃,少生病不看醫生。”
南陽侯一聽有二十斤,高興的道:“有勞夫人。”
“我沒什麽勞動的,倒是祁氏那孩子真舍得給。”南陽侯夫人的話又繞到燕燕身上,沒辦法,夫妻正在商量辦年,燕燕的支持還是大的那份。
南陽侯道:“是啊,她有好東西倒是想得到公婆。”
夫妻同時後背一寒。
馮氏在這樣的年景裏,她住在家裏,明知道家裏遇困境,卻還是袖手旁觀。這對公婆各有各的性情,卻沒有無恥到強搶媳婦嫁妝,南陽侯夫人最多背後嘀咕幾句馮氏時常孝敬她的娘。
孝敬娘沒有錯,可是又讓公婆節儉。
南陽侯夫人最多也就這樣嘀咕,南陽侯照例裝聽不見,這是在臨江侯世子夫人賣嫁妝補上婆婆導致的虧損以前。
有臨江侯世子夫人賣自己嫁妝貼補婆家,南陽侯夫人的嘀咕難免加上幾句,南陽侯往年裝耳背,今年內心裏裝不下去。
眼看著祁氏不會要這個家,南陽侯指的燕燕不要這個家,與公婆百年時應該分給燕燕的挨不著。
指的是燕燕不會來爭這個家,這個家應該是馮氏的,馮氏拿出私房貼補一下家裏,這並非不能。
看著妻子苦苦盼夏收,夏收不如意,苦苦盼秋收,秋收被水淹,她隻能攪盡腦汁想辦法支撐時,南陽侯對妻子的抱怨聽進去幾句,內心對馮氏已然不滿。
和清河侯還是打不斷的親密,但是對馮氏的不悅也在心間。
馮氏的好東西是想不到公婆的。
南陽侯誇著燕燕的時候,和南陽侯夫人同時想到馮氏,同時不痛快了,夫妻趕緊岔開這話題。
南陽侯夫人笑道:“虎肉再分十斤給臨江侯府,把鹿肉幹分些給虎步侯龍山侯府,春江伯和西和子爵他們府上,就送些臘肉過去吧。祁氏送的臘肉據說是她田莊出來,咱們自己吃。”
南陽侯滿麵笑容:“夫人說的是。”
就要理的差不多,南陽侯夫人的父親進來,南陽侯和他出來,坐一輛車往燕燕店鋪裏來。
年禮已交換過,不用再送,這二位又來做什麽?
南陽侯夫人的父親,古板的科舉出來老大人,和賀寧熟悉以後,有一回往店鋪裏要和賀寧談書,他是官員,隻能下值後來,天黑以後的燕燕店鋪,是方圓一小片城區都知道的讀書人之家。
這裏徹夜讀書也管燭火,還有茶水筆墨和夜宵,是個出名地方。
老大人聽說過,與他無關就離開,當他親眼看到店鋪裏讀書時,猛然一想,這不就是別人向他提過的地方,原來這就是賀寧的店鋪,就是外孫欒景第二個媳婦的店鋪。
老大人很喜歡往這裏來,充當個老學究,和讀書人們談談書。
上個月他無意中對南陽侯提起,才知道南陽侯不知道,就約好今晚和南陽侯一直登門。
南陽侯站到店堂裏時,格外震撼。周圍滿滿的貨架,坐滿人的桌椅,對於一個苦盼後代子孫科舉翻身的人來說,這裏是生發之地,是他夢裏也不敢想的好地方。
他沒中舉,再高興也不敢亂說話,坐在嶽父旁邊,聽著他和讀書人們高談闊論。
燕燕請他進去另泡好茶水,南陽侯就進來坐了坐,和章媽媽說了幾句,讓燕燕早睡,章媽媽說送他幾步,在暗影裏塞一個東西給南陽侯,讓他帶給南陽侯夫人。
南陽侯看時,是個紮起來的帕子,隨手放入懷中。
明天沐休,他的嶽父盡興說到就要三更,南陽侯送他回家後再回到自己家,南陽侯夫人已睡,就把一卷帕子放在床頭。半夜裏,南陽侯夫人醒來,坐在床上怔忡。
帕子裏是二百兩銀票。
這一年裏沒有賣幾塊田地,是章媽媽和前年去年一樣,一直接濟。
南陽侯夫人記得兩個月前,章媽媽打發柴枝送來二百兩,這不過兩個月,又攢二百兩。
冷汗從南陽侯夫人額頭出來,她不敢相信如果燕燕出府而沒有帶上章媽媽,她這個年會成什麽樣。難道要向馮氏示弱,和她商議,讓她拿出一些私房?
那可就太難堪了。
南陽侯夫人早就知道燕燕店鋪裏貴人出入好掙錢,她也不好意思問的太清楚,這錢是怎麽來的。
事情是這樣的,肅王府得了一個小殿下,錦國郡王府隨後也是得了一個小爺。
敬安郡主的弟弟做完滿月,這個月裏做百天,郡主的高興勁頭上來,隻有一個形容:豪橫。
要說郡主亂花費呢,也不是。她隻對公主國公夫妻、雲展元秀夫妻,元慧和燕燕店鋪裏的人好。
公主和國公不要她的錢,每年還給她衣裳首飾,和元秀元慧都有互相贈送,隻有在燕燕店鋪裏,敬安郡主才算花了錢,可是就那麽幾個人,花的也不多。和燕燕店鋪為她進貨的贏利相比,差的太遠。
章媽媽等就再次享受到郡主回饋式的打賞,當然,這一次加上弟弟做百天的開心。
章媽媽心裏,隻有她奶大的姑娘。
後半夜,南陽侯夫人無法安眠,兩個兒媳婦聚的時候天差地別,馮氏雖不得她歡心,卻也是用心操辦入門,可是現在最不用心對婆家的,恰恰就是馮氏。
大年夜,馮氏有了。
消息沒有傳到店鋪,南陽侯府裏都說二奶奶被大奶奶逼出府,而南陽侯夫妻父子三個人,居然對這個說法默認,馮氏在這裏多少有些冤枉,但整體來說不冤。
南陽侯府一通的忙亂,請太醫,熬安胎藥,馮氏揚眉吐氣。
不管在夫妻相處裏受了多少委屈,她終於有了,這就值。
她的陪嫁不再助長她,馮氏到第二天一早,因有孕臨時請假不入宮朝賀,在家裏太閑,這才想到問問:“有沒有告訴二奶奶?”
陪嫁低聲道:“昨天晚上我催湯,從廚房後麵聽到幾句話,說家裏一年不如一家,侯爺卻強守著老規矩,年三十還是擺開席麵招待不相幹的人,自家的媳婦卻丟在門外麵,二奶奶若是個要強的,回家裏來吃年酒,隻怕要往廚房裏走一走。”
馮氏手捧腹部震驚:“這是什麽話!”
“廚房的媽媽們又說,大家打起精神,雖說二奶奶過年過節回來,進來就吃,吃完就走,不往廚房裏來,但是大奶奶有了,說不好她現在想著怎麽解氣呢,大家警醒著些。”
馮氏麵容漲成紫色,艱難半天才怒道:“這是誰說的。”
“大奶奶安胎,何必生這個閑氣。要我說,二奶奶不知道是好事情。她來,還是不來?”
馮氏聽到這裏點頭,南陽侯夫妻從宮裏出來,馮氏的陪嫁立即來回話,說大奶奶自從有孕就睡得不安寧,一早往娘娘廟裏上香求簽,說這一胎宜安靜,家裏就要吃年酒的熱鬧,有些話不向閑人說的好。
南陽侯夫人冷笑:“竟然還能想到這裏,也罷,就依著她。”
少停,賀寧送燕燕上門,南陽侯夫人就不說,而燕燕又一次坐在大廳裏陪親戚吃酒時,留神聽的是南陽侯府這兩年裏受災情況,由公婆更加的熱烈,燕燕看出自己地位又高漲。
要說哥哥得官,早就有了。要說秀姐照顧,早就有了。當事人能體會公婆不同的尊重,燕燕隻能找找其它原因。
吃過年酒回來的路上,棗花道:“您猜到沒有,大奶奶今天沒坐席麵,她有了。”
燕燕吃了一驚:“沒人對我說,和我坐一桌的親戚也沒說。”
棗花道:“那一年在這府裏散了錢,至今還有人念著咱們的好兒,這不,我這揣著碎銀子呢。我和侍候的人在偏廳吃飯,耳朵被咬了好幾回。剛上車以前,柴枝也知道了,我想章媽媽現在也知道了。”
車回店鋪,果然,章媽媽告訴燕燕:“大奶奶不讓宣揚,這也好,咱們不知道,就不必送什麽。”
就章媽媽來看這倒省心,二奶奶出府這麽久,沒見到馮氏送東西,如今她有了又小心防範的,二奶奶樂得省錢。
店鋪裏一年兩年的念叨,給馮氏往娘娘廟裏送錢,終於她有了,章媽媽看向燕燕的眼光不言而喻,變得期待而又熱切。
------題外話------
仔與棉被的戰爭。仔又贏一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