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新鮮事

字數:4268   加入書籤

A+A-




    對眾臣而言,長孫銜做過的驚世駭俗的事已然不少,不設狀元似乎算不了什麽大事。

    起碼有個榜眼和探花,榜眼既位於首位,對他們而言就是狀元。

    該錄的進士錄,其他的相對而言就小了一些。

    仍然有一些不服輸的大臣上奏,為何不封徐從珠為狀元。

    長孫銜一句,聖旨您來寫?

    把這些大人堵得啞口無言。

    罷了……

    萬眾矚目的科舉就此落下帷幕,緊接著的是武舉。

    自大晉立朝以來,武舉還是第一次舉辦。

    相對於文官們的不屑,武將們對此事高興不已。

    不用上戰場殺敵,冒著生命的危險來獲得功勳,隻需要在陛下麵前嶄露頭角即可,這樣的好事可不多見。

    武舉是從騎射和拳腳功夫中的好手來選。

    武舉選拔不像文舉,有成熟的體係和考核的官僚,一切都還是個設想。

    長孫銜倒是直接發了一個告示,貼在各個州府。去年年末就發了下來,廣邀天下英雄豪傑前來參與大晉立朝以來的第一次武舉。

    不限年紀性別,隻寫了參加地點和時間,文舉後開始選拔,優勝者封賞官銜。

    不過這武舉的考官還有待選拔。

    長孫銜想了想,從文官中選了一些,武官中選了一些,剩下的直接從白龍使裏補充。

    白龍使裏多得是文武雙全的人才。

    對於京城街頭巷尾的普通百姓而言,最期待的莫過於武舉。

    隻瞧著武舉到來的日子裏,每日排隊入城的人數驟增。

    加上長孫銜上位後,廢除了士不與庶民同用門的規矩,馬車有馬車的道,排隊有排隊的道。

    不管誰來了,都要一個個排隊。誰敢仗著身份去插隊,明日許是要被白龍使上門問候。

    哪怕有些人對這樣的規矩極為不喜,也犯不著為了這些事情去把陛下得罪一通,隻能忍著少出門,減少跟庶民接觸的機會。

    上麵的人對這些規章製度嗤之以鼻,守門的小吏明顯感覺輕鬆多了。

    以前,大人物和普通車馬不走同道。左邊來的要笑眯眯,點頭哈腰相迎,右邊來的則是板著臉上前搜查一番。

    走運的,能撈著些銀子。

    但現在,陛下把兩個門收攏在一起,讓過往的馬車全都走同一大門,不論官階士族,他們都一視同仁。

    雖然可以撈著的油水少了,但作為官吏的福利卻多了起來。

    因為去年陛下改了新令,不僅根據京城的物價規範了他們的每月的工錢,還在衙門裏開設了後廚,讓他們每日都能吃上兩頓公家飯,規範製服和鞋襪更不用說。

    最重要的是,陛下還說要給他們賞賜院子!

    陛下讓人在城西荒地開拓,準備在那裏建新的坊市,他們的新院子也在那裏。

    據說京城好多衙門都有,還是按照上工點的遠近建的,保證各個城門的小吏都離自己家近。

    這房子人人都有,隻需在衙門裏幹到了規定的年紀可以分上一套,歸屬於差役本人。

    不過唯一麻煩的地方就是,倘若有朝一日壽終正寢,需要把房子還回去的。

    可有一點不得不提,他們住的房子邊會有間書院,供他們的子女上學念書。隻要子女仍舊是小吏,便能繼續擁有房子。

    不少人看著頂頭上司給自己發下來的紙契上,寫了自己將來宅院的位置和大小,偷偷摸摸去看了一眼。

    心中竊喜!

    有工錢拿,有飯吃,有房子住,還有什麽好爭的呢?

    雖分到的油水少了,可心中卻是無比踏實!隻要不幹那大奸大惡,目無法紀之事,存點兒銀錢,足以無憂到老。

    下麵的底層官員有房子,上麵的官員有嗎?

    有是有的,不過長孫銜都削了比例。

    從大晉立朝那一代來說,皇帝寵愛一個臣子,給他在京城內封賞個幾十畝的大宅子都是常事,格外受寵的七八十畝地也有。

    這位陛下倒好,分田地隻按人數來。

    隻需填父母親和子女的人數,大於十人的家庭則會分到三進三出的小院,三進三出便是封頂,往下還有單獨四五件瓦房的單獨小院給還未娶妻的年輕大臣用。

    至於什麽時候換院子,就得看什麽時候升官了。

    能在京城當官的,家中不會沒有奴仆伺候,更不要提兄弟還未分家時,滿大家子住在一起,這麽點小院子怎麽夠?

    對於這些,長孫銜也給解決方案,這一呢,是自己賣,二呢,是去城外建。

    畢竟隻是你本人來當官,陛下照顧你本人就是了,難道還要連父母兄弟一起都照顧?

    別說當官的了,連皇親貴族在長孫銜這裏都是差不多的待遇。

    長孫銜甚至還說自己平日如何清貧,放了後宮中多少無用的宮女和太監歸家,嚴格要求自己。

    好有嗎?

    有的,長孫銜拉著他們一起湊錢在南邊辦的工廠開始分紅了,每年都能領到不少的銀子,這讓一些實打實清廉的大臣有了額外收入,逐漸富裕了起來。

    家中有錢財頗豐的大臣們,這些隻算蒼蠅腿蚊子肉,聊勝於無。甚至某些人因為不能跟往日一般憑借權勢明目張膽斂財,少了不少收入。

    對於世家來說,感受到的隻有當今陛下的步步緊逼。

    陛下不僅想培養庶民,更想把他們這些世家從高位上趕下來,到那時候便是皇權一言堂的天下。

    世家們又怎麽甘心呢?沒見這位陛下對自己的母族下手也狠嗎?

    薑家在南邊權勢數一數二,這些年硬是悄無聲息了許久,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個什麽小家族。

    他們不動手,遲早會被這位陛下給掏空。

    三月初,正是京城春光爛漫之時。

    劉大河,外號劉瘸子,據說是小時候生了一場重病,從那以後就開始一瘸一拐。

    劉家是祖祖輩輩是種地的,劉大河因為瘸腿不好下地,故而去京城學了一門做蒸餅的手藝歸家。

    許是老天垂憐,讓劉大河自己鼓搗出了一個秘方,做出來的蒸餅格外鬆軟。

    十裏八鄉都知道,劉家灣有個極會做蒸餅的劉瘸子。

    那蒸餅做的鬆軟可口,還略微帶著點甜。

    誰家婚喪嫁娶,給長輩祝壽,或送年禮,去劉家定上幾籠蒸餅是極大的麵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