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他山之石

字數:5423   加入書籤

A+A-




    完顏拓海,金國皇族,堪稱金國第一高手。武鬆又豈能不記得。

    可他已經是個死人了。

    饒是聰明如柳如煙,也一時想不明白上官令此時為何提起此人。

    “上官兄有話直說便是。”武鬆此刻心緒未平,雖然以兄弟相稱,但語氣之中依然有藏不住的躁動。

    武鬆有些急躁,但上官令卻一點不急。因為他知道,此事急不得。

    “武大俠切莫心急,在下隻是有一想法,想與諸位探討一番,或許會對你的內力恢複有用。”上官令和顏悅色地走了過來,還順手將地上的戒刀拾起,雙手遞還了給武鬆。

    柳如煙伸手接過了戒刀,對上官令抱以微笑,“上官大俠有何高見,我等不妨坐下來慢慢敘談。”說著,她將刀一挽,背在身後,引著武鬆和上官令往房內走去。

    柳如煙心裏明白,上官令亦是當世高人,除了武鬆之外,眾人之中數他武功最高。他若是有何想法,必然不會是信口開河。

    上官令的確想了許久了。

    從他得知武鬆已內力盡失開始,他一麵驚訝於,武鬆居然為一女子而甘願舍棄一身絕世武功,一麵對武鬆的佩服又多了幾分。

    上官令自問,若是換作自己,怕是做不到如此。

    他遊曆江湖多年,最終成為了隻為銀錢出手的殺手,隻是因為早已看穿世間諸多虛情假意,倒不如隻論銀錢來得簡單痛快。

    但他卻未曾想到,這世間竟然有人可以把一個“情”字看得如此之重,甚至超過了他對銀錢的深情。

    隻為錢殺人者,應該是最無情的,而能為情舍命者,則是最癡情的。但其實二者可能是一種人,皆是守信守諾的癡人。

    這也正是上官令很想相助武鬆的原因。

    客堂內,眾人圍坐在燈前,皆看著上官令,等著他開口。

    “在下曾與那完顏拓海兩次交手,每次皆是生死之戰。此人武功之高自不必多言,我今日要說的是其武功中的怪異之處。”上官令道,“而這怪異之處或許會對武大俠有所啟發。”

    “怪在何處?”武鬆問道。

    “怪就怪在他的掌力。”

    “掌力?”

    “正是。”上官令道,“武大俠和他也交過手,應當能感覺到,此人掌力之雄渾,放在中原武林也是屈指可數。可是其掌力卻與我中原武功頗為不同。”

    “上官兄指的是他的內功修為?”當上官令說到掌力時,武鬆也想起和完顏拓海交手時的情景。

    上官令重重地點了點頭。

    “或許,他的不該叫內功。”上官令接著道,“我中原武功一向講究內力修為,由內而外,以氣驅力,故而內力高低殊為重要。正如武大俠一旦失了內力,便和尋常武夫相差無幾。”

    武鬆點了點頭,“的確,我中原武功雖有內家外家之分,但皆要講究內在修為。所謂武功,形於外為武,藏於內為功,有武無功,打不死人。”

    “沒錯。”上官令道,“但那完顏拓海的武功卻似乎並非如此。”

    “你是說他的掌力乃是源自外家之力?”武鬆眉頭一皺,他實在不敢相信,一個人僅僅憑借筋骨之力,就能有如此雄渾延綿的掌力。

    上官令又重重點了點頭道:“倘若說我中原武功是講究由內而外,意與氣合,力由氣生的話,那完顏拓海則是由外而內,以外力激發內在修為。在下不敢說是異曲同工,但也算是另辟蹊徑。”

    “果真是如此嗎?莫非你知道那完顏拓海的練功之法?”武鬆還是有些不信。

    “武大俠有所不知,在下年輕時曾遊曆過塞外、漠北,對韃子的武功亦有涉獵,故而才敢鬥膽斷言。”上官令接著道,“這一則,韃子多生於苦寒之地,天生骨骼強健,力大無比,其武功一路素來就是以筋骨力見長。二則,韃子得教化未久,識文習禮也隻有不足百年,故而在武學上也尚存蒙昧,對於內在修為之道尚未領悟。”

    “上官大俠的意思是說,韃子的武功之中並無任何內功心法?”此時,柳如煙也在一旁問道。

    她也曾在太行山下的龍鳳鎮和完顏拓海過了幾招,如今回想起來,這金人的掌力確與中原武功大為不同。

    上官令點頭道:“我在塞外時也曾見識過韃子的習武之法,多為舉石擊木,逐狼搏牛,從未聽聞過有打坐運功。更加沒見過任何內功心法的記載。”

    “如此說來,這完顏拓海能將掌力練到如此地步,與我中原武功的路數並不相同,卻也是殊途同歸。”武鬆道。

    “不錯,此人武功與我等並非一路,而彼之路或許正是武大俠可借鑒之路。”上官令道,“所謂由內而外是內家正宗,但由外而內也絕非旁門左道,不然那完顏拓海又豈能成為一代宗師。”

    “可此人武功究竟是何路數,我等又從何而知呢?”武鬆問道。

    “武大俠莫非忘了,他那本《雲海掌法》不是已托付於你了嗎?”上官令微微一笑。

    “這......”武鬆麵有難色,“他是將此書托付於我,是讓我日後交於金人,可並未讓我參習。而且,我等私窺他人的武功秘笈怕是有違江湖之道吧。”

    聞聽此言,上官令心裏不禁暗暗佩服,事已至此了,沒想到武鬆卻還堅守著和一個死人之間的約定,此生能結識這般人物,也不枉自己這一路奔忙。

    “武大俠,我等皆是江湖中人,又豈能不知其中的玄機。何必拘於什麽門派之見呢。”上官令隨即道。

    “這......”武鬆猶在猶豫。

    “我等習武之人皆知,這天下武功的高低,在人不在技。”上官令道,“無論是何門何派,能得大成者皆是天賦、悟性、勤勉缺一不可之人。就說你武大俠吧,就算隻會一套太祖長拳,也足以縱橫天下了。”

    “上官大俠言之有理。”此時,柳如煙也插話道,“天下武功流派又何止千百,豈能盡習之。何況我等隻是借鑒功法路數,也算不上私下習練。”

    “是啊,武大哥,以你這一身功夫,也犯不著去習練金人武功。又何必糾結於此呢。”普鳴鳳也在一旁勸道。

    見眾人皆有如此之言,武鬆也不再堅持。

    他從隨行的包袱中將那本《雲海掌法》取出,在燈下翻開。

    在翻閱一番之後,眾人發現,此書中除了錄有雲海掌的招式要訣之後,在書的末幾頁,則記錄了完顏拓海的習練之法。

    果然不出上官令所料,這完顏拓海當年習練之法與中原武功頗有不同。

    “於瀑布前擊流水千次,每日不輟,直至掌過水而掌不濕為佳。”

    “懷抱山石於雙掌之間旋擊,初百斤,繼百五十斤,直至二百斤,以山石三刻不落地為佳。”

    “立於潭中,水至胸下,將掌法習練一遍,初時如泥牛入海,舉步維艱,逾半年,如履平地,複三年,掌出水湧,舉步浪起,如龍在水??”

    看著這些完顏拓海錄下的練功之法,眾人皆是嘖嘖稱奇,沒想到這金人習武雖不講內修天地之道,卻也在天地間覓得了自成一路的功法。

    武鬆看著看著,也漸漸茅塞頓開。尤其是於潭水中操練掌法那一段,立時令他眼前一亮。

    “上官兄可是想讓我借鑒此法,以由外而內,重修內力?”武鬆道。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上官令道,“完顏拓海不諳我中原內功之法,卻能有如修為,絕非偶然。以武大俠的天生神力,若按此法習練,或有奇效也未可知。”

    “是啊,哥哥。此處還有那積翠潭,正好可以在水中習練。”柳如煙也道,“以這潭水之奇,怕是會事半功倍。”

    “娘子所言正是。”上官令接著道,“武大俠在水中之感異於常人,或許正是機緣使然,讓你在此浴寒潭之水,重修驚天之力。”

    說到興奮處,上官令又指了指武鬆的戒刀道:“我曾聽聞江湖中有一門水下武功,專於水中打鬥,其技法、功法頗有奇特。隻是習練者太少,我也未曾見過。不過,在下一直在想,俗話說,抽刀斷水水更流,可見以刀斷水乃萬難之事。武大俠若是能在寒潭中盡展刀法,達到有刀無水之境界,也怕會是武林空前未有之奇觀!”

    上官令說得熱鬧,眾人也聽得興奮。

    可隻有武鬆心裏明白,如今自己能否恢複功力尚不得而知,更莫論在水中重現雪花戒刀的威力。

    不過,對於仿效完顏拓海之法,於寒潭水中重修內功,武鬆倒是以為確是一條可選之路。

    尤其是在眼下,自己內力已失,按正常路徑起碼需要苦練十餘年方可恢複。而完顏拓海之法雖然也需經年累月之功,但有寒潭之力加持,或許真有奇效。

    武鬆還記得,當年周侗傳藝於他之時也曾言,天下武功,雖有內家外家之別,門派更是難以計數,但正如山中之徑,登頂之路並非隻有一條,但能做到技與力的極致,便可登峰造極。

    雲海掌法,武鬆又在心中默念了一遍。

    雲字取的是其掌法之勢,而海字則取的是其掌力之深。而如今想來,這如海之力怕是和他當年在水中習練有莫大關係。

    眼下,此穀中既有寒潭之水,自己又豈容錯過。

    “好。明日便去潭中一試!”武鬆打定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