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玉門關外的小事兒

字數:7250   加入書籤

A+A-




    第二日。

    許一凡一行人早早的起床,在簡單的用過早膳之後,一行人就再次啟程出發,直奔康城而去。

    同一時間,北鬥山上有一老一少兩人,緩緩地走出靈隱觀,在靈隱道人的目送下下山,二人徒步去往西域。

    從靈洲通往康城的官道,相對於中原某些地方的官道要好走很多,無論是驛站的數量,還是道路的質量,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和改良。

    就道路和驛站這件事而言,往往最重視的不是那些位列中樞的朝中大臣,除了極少數的幾位大臣之外,其實,很多人對官道和驛站的建立,都是抱著無所謂態度的。

    大部分朝中官員,他們寒窗苦讀十餘載,一朝高中,從而走上仕途,大多數人從最初懷揣理想,想要做一番大事業的心態,逐漸被生活磨去棱角,變得碌碌無為,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某一個衙門,或者在某一個位置打轉,這些人,可能是因為家世不夠,也可能是人際關係不好,亦或者是能力不夠,在常年累月當中,當初的那點兒書生氣,早已經被官場的磕磕碰碰給磨礪的無比的圓潤了。

    儒家講究中庸之道,隻是,聖人提出的中庸之道是指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但是,很多人卻覺得,所謂的中庸就是什麽也不做,講究一個無為而治,那什麽又是無為而治呢?在他們看來,就是什麽也不做,什麽也不說,常言道,說多錯多,做多罪多,無為就是大有所為,而這就是他們心中的中庸之道。

    為什麽很多朝中官員,尤其是文官,他們終其一生,所處的官職都不算高,無論生前,還是死後,他們都是寂寂無名之輩,除了少數人知道他們之外,沒有多少人記得他們,就是因為他們始終堅持的所謂的中庸之道。

    文正,是每一個文官都夢寐以求的諡號,可是,真正能得到這個諡號的人卻少之又少,這也跟官員潛移默化的堅持‘中庸’有關。

    當然了,也不是天底下所有的讀書人,或者說所有的官員,都不想做事,不願意做事,不敢做事,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少耿直的讀書人,他們自然想做事,願意做事,也敢做事兒,可是,往往這些人的下場都不算好。

    一來,不管是在長安當官,還是在地方上任職,都講究一個方式方法,而所謂的方式方法,更多的還是來源於人情世故,很多讀書人在初次當官的時候,因為滿腦子都是聖人教誨,對於很多人的做法都看不慣。

    有的人會選擇無視,有的人會直接當麵指出,更有人會直接拿這些事情開刀,如果是前者,那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隻要你讓對方好過了,對方自然也會讓你好過,不敢說有大的作為,至少在表麵上的功績還是有的,至於說有多大,那就看情況了,如果是後兩者,那結果往往都不算好,看似是得罪了一個人,其實,往往得罪的是一批人,一個人和一群人的對立起來,下場可想而知,到了那個時候,你別說做事兒了,能不能做官都是個問題。

    二來,想做事兒,願意做事兒,敢做事兒,這個想法是好的,可是,有沒有這個能力做事兒,其實也很重要,有些官員自認為讀了幾天聖賢書,學了一些書籍上的道德文章,就覺得老子天下第一,眼高於頂,可是,這樣的人往往都是眼高手低,紙上談兵,做不成事兒,也做不好事兒,還可能會壞事兒。

    三來,官場也好,社會也罷,其實都是由一個個圈子組成的,而每個圈子都有圈子的規則,也就是人們潛規則,或者說是為官之道,如果你是一個有能力,又有背景,還願意做事兒的人,其實還不夠,還需要融入一個個圈子當中,而一個圈子的形成,往往都是有很多人存在的,到底是你去改變這個圈子,還是這個圈子去改變你,那就很難說了。

    如果是你改變了這個圈子,能夠折服這個圈子的人,那你做起事兒來,自然事半功倍,可是,如果是圈子改變了你,那你還能做什麽事兒?

    其實,為官和做商人很相似,講究的就是一個利益,官場上的人有官場上的利益,可能是名,可能是權,可能是真金白銀,然而無論是哪一種,都是利益,當你觸動了一小部分的人利益的時候,可能會遇到阻礙,大不了就是碰一鼻子灰罷了,可是,一旦你觸動了大多數人的利益,那麽不管你是誰,都會很慘,那怕是皇帝,有時候在處理某些事兒的時候,也不可能隨心所欲。

    別的不說,單單隻說之前西征的事情。

    為何在秦嘉涆帶著二十萬鎮西軍西征的時候,會有那麽多子弟兵在軍隊當中,為什麽他們會導致一代名將秦嘉涆最終含恨戰死沙場?

    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想要快速晉升,想要快速的獲取政治資本,從快的方式有兩個,一個是參加科舉,還有一個就是入伍當兵。

    科舉這種事情,不是每年都進行的,有可能一年兩次,春闈和秋闈,也可能三年一次,總而言之,時間不固定,錄取的人數也不固定,科舉的舉行往往是看朝廷對人才的剛需,如果朝廷需要人才,那自然科舉舉辦的次數就多,也頻繁,而這個時候,往往錄取的人數也比較多。

    但是,科舉的進行,往往備受朝廷關注,皇帝都格外的重視,沒有點兒真才實學是很難考中的,而一般的官員,他們的孩子都比較多,往往優先考慮的就是嫡長子,或者是在讀書方麵表現好的孩子,至於其他的庶子,他們該怎麽辦?

    還有就是,科舉的開始,往往都是全國的讀書人都來參與的,人數往往很多,而想要在這些人當中脫穎而出,光靠家中長輩的那點兒恩惠和人脈關係,是很難做到的,而且他們就算為了自己的孩子上下打點關係,得到的照顧也是極為有限的,畢竟,每次科舉皇帝都會派人監督,並且事後-進行核查的,如果發現有人徇私舞弊,那往往就會讓很多人人頭落地,為了一點兒小恩小惠,就把自己的前程,甚至身家性命搭上,是不值當的。

    更重要的是,官場的官員那麽多,如果幫助了這個人,那其他人你幫不幫?不幫肯定說不過去,幫了卻無法向皇帝交代,如此一來,很多人往往都不會選擇幫忙。

    再加上,大炎王朝雖然是以武立國,可是,科舉製度已經不是一朝一代才形成的,而是經過無數個朝代發展、演變、完善的製度,很難在這上麵做手腳,而大炎王朝的曆代皇帝,對科考這件事都無比的重視,沒有哪個官員敢輕易去觸動這份禁地,越是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員,越是懂得這個道理。

    既如此,那些官員想要走科舉這條路,從而給子孫謀福利,可以,但是,能謀求到什麽程度,那就不得而知了。

    相對於科舉,當兵往往是最好的選擇,也是一條扶搖直上的捷徑,隻要你去了戰場,帶兵殺了人,做出了一些功績,隻要表現的不是太拉胯,往往都會被讚揚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官員,當他們把官位做到一定程度之後,往往都會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軍隊當中去磨礪,說是磨礪,其實就是去鍍金的。

    大炎王朝王朝每年都會和北蠻、西域、南夷發生摩擦,從而發生一些小規模的戰役,而這些戰役的勝負,往往都意味著戰功,有了戰功,就有了政治資本,等他們離開軍隊,回到長安的時候,等待他們的自然是榮華富貴了。

    為何西北的子弟兵最多?而北方和南方的子弟兵相對要少很多呢?

    原因也很簡單,雖然北方戰事頻繁,尤其是入秋之後,戰事頻繁,北蠻每年都會叩關,可是,北方的子弟兵是最少的,原因無他,就是因為北蠻人殘暴,跟他們作戰,很容易戰死,搞不好就被對方給割了腦袋,到最後,戰功沒有混到,反而葬送了性命,這就不劃算了。

    至於說南方,南夷雖然常年和大炎王朝有摩擦,可是,大多數時候都是屬於對峙狀態的,南夷人想出來很難,而大炎想要進入南夷,也很困難,至於說戰功,肯定也有,可是,往往都是一些不痛不癢的小功勞而已,如果去的人多了,戰功就那麽點兒,怎麽分,就算有了戰功,這點兒戰功放在朝堂之上,也沒什麽了不起的。

    相對於北方和南方,西方這邊就好很多了。

    一來,西域王國眾多,王國有大有小,實力自然也有強有弱,隻要操作得當,戰功是很好拿的。

    二來,曆代的鎮西大將軍,都很好說話,也很會做人,像秦嘉涆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他們之所以這樣做,其實目的也很簡單,就是因為西北寒苦,他們每年都需要朝廷撥下來大量的資源,如果不跟朝中的那些大臣搞好關係,那影響的往往就是幾十萬的大軍。

    都說寧可得罪君子,也莫惹小人,那些官員話語權不重,可是,如果他們真心想要為難你,惡心你,也挺讓人難受。

    在曆史上,不是沒有鎮西大將軍是剛正不阿的脾氣,可是,這樣的性格,往往受連累的不止是他一個人,還有他麾下的將士,作為統帥,做到大將軍已經是極致了,可是,手底下的那些將士們呢?他們難道不想晉升嗎?而他們想要晉升,還需要朝廷那邊點頭,如果你把朝廷當中的那些官員得罪了,那你鎮西軍的大小將領,幾十年不挪窩也很正常。

    因為雙方的這種各取所需,逐漸形成了一種默契,這也導致很多朝中官員,在需要給子孫謀福利的時候,就會把家族子弟送到西北的鎮西軍當中,以此來鍍金。

    隻是,上一次的西征,誰也沒想到,曆來百戰百勝的炎軍,居然在西域吃了那麽大一個虧,不但二十萬將士全軍覆沒了,連大將軍秦嘉涆都死了。

    在那些朝中大臣的眼中,秦嘉涆死了就死了,葬送了二十萬的將士,他不死誰死?

    真正讓他們感到痛心的,還是那三千子弟兵的戰死,這些子弟兵,大多數都是紈絝子弟,但是,也有少數一部分是有真才實學的,可是,他們死了,朝廷一下子失去了不少棟梁之材,所以在炎武帝猶豫著要不要繼續西征的時候,這些人就聯合起來,一起‘逼迫’炎武帝不得不再次西征。

    說完了朝堂之上的這些蠅營狗苟的醃臢事兒,在說說西北這邊的官道和驛站。

    在西北這邊,官道每年都是要翻修的,而且是不遺餘力,尤其是在兩次西征前的時候,炎武帝更是下旨要當地的官員,把官道修好,確保糧草物資的運行通暢。

    其次就是驛站,在西北這邊,驛站很多,嚴格按照要求,做到十裏一站,常年都有驛卒待在驛站待命,而西北這邊驛站的驛卒,全都是從邊關退下去的老卒,他們比任何一個人都要清楚驛站對於一個軍隊的重要性。

    另外,西北這邊的驛站往往不是隻有一條,除了幾個主要的大型驛站之外,還有很多分支驛站,有些驛站,可能很多年都不會用上,但是,朝廷卻每年都需要花費大量的銀錢去維護他們,為何?

    原因也很簡單,當大戰爆發之後,敵人往往想到的就是切斷補給,另外就是阻止邸報的傳送,而如果隻有一條驛站的話,當驛站被拿下,被敵軍的探子掌控之後,那朝廷就失去了對西北局勢的掌控,而這往往都是很致命的。

    這種多條驛站存在的必要性,遠的不說,看看現如今已經淪陷的海洲就可知一二了。

    方士出世的時候,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拿下海洲,而且朝廷還不知道,甚至周邊的幾個洲也是在事後才察覺這件事,為何?

    就是因為方士在選擇出手的時候,第一時間就占據了驛站,切斷了海州官員跟朝廷的聯係。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海洲常年沒有戰事發生的緣故,驛站的存在,形同虛設,他們平時接待的,無非就是一些朝中官員而已,對於戰爭發生,他們是不會去想,如果海洲都發生戰爭了,那中原估計也改旗易幟了。

    其實,這種多條驛站並存的情況,不單單在西北是如此,在北方和南方亦是如此,相對於西北的驛站,北方的驛站的數量更是達到了一個誇張的數字,而南方相對要少很多。

    走出靈洲,即將抵達玉門關,許一凡他們一行人走在官道上,可以看到很多正在跟著大部隊運送物質的徭役。

    徭役是自古就存在的,無論在哪個朝代,老百姓除了需要每年向朝廷繳納一定的賦稅之外,還要服役,一般人是服兵役,但是,大部分還是服徭役,尤其是戰事頻發的邊關,服徭役的往往都是當地的百姓。

    穿過玉門關之後,大量正在辛苦做事兒的徭役,就浮現在許一凡的眼中。

    現在的中原腹地,已經是春暖花開的季節了,可是,在西北這邊,卻還是處於冬末,每個人都穿的很厚實,隻是,這種厚實往往是在他們休息的時候,才能看到,而在他們幹活兒的時候,很多人往往都是穿著單衣在做事兒,更有一些年輕的小夥子,是光著膀子在做事兒的。

    玉門關就像是一道大門,門內門外是兩個景象。

    許一凡他們在抵達靈洲的時候,看到的還是繁華和喧囂,但是,穿過玉門關之後,這裏除了苦寒一無所有。

    苦,日子難熬,大多數文人經常以此吟詩作賦,可是,真正體驗過這種寒苦,日子難熬的人,其實還是少數的,而真正知道日子難熬的,還是這些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貧瘠土地上的人們。

    為何每當大仗開始的時候,尤其是一個王朝末期的時候,敵軍還沒有攻破國門,很多中原人就是逃竄,反而是那些世世代代居住在戰事頻發當地的人卻很少有人選擇離開呢?

    一切說起來很簡單,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誰願意背井離鄉,顛沛流離呢,而且他們一代代人生活在這裏,流下了多少汗水,傾灑了多少鮮血,才得以生存下去,如果他們都選擇撤退了,那這片土地誰來守護。

    當年,北蠻入駐中原,建立王朝的時候,殺了那麽多人,其中殺的最多的,就是鎮守邊關的將士和百姓,而當他們進入中原建立王朝之後,最先優待的也是戰死了很多人,土地都被鮮血浸透的地方的人。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或者說,知道之後也隻是淡然一笑,沒有放在心上的是,前年,秦嘉涆的二十萬鎮西軍全軍覆沒,其中有超過一大半的將士,都是從玉門關以外的這些州郡征集的士兵,當朝廷決定再次西征的時候,最高興的不是別人,而是這些百姓,因為他們感覺,朝廷沒有忘記他們,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很多人都是心甘情願來服徭役的。

    想想朝廷當中的蠅營狗苟,在想想這些老百姓的樸素想法,不得不讓人喟然長歎,久久無言,陳思良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