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 旭日銀行

字數:5125   加入書籤

A+A-




    來人朝張新抱了抱拳。

    “老板還需要魚嗎?我那裏還有兩百多斤雜魚,全部隻要5角盾。”

    來人說的是家鄉話,而且給的價格很便宜,張新問“貨在那裏?”

    “就在碼頭。”

    到了三和城碼頭邊緣,這裏有一艘二十多米長的木製漁船。

    此刻船上還有一名少年,看上去是中年人的兒子。

    “都在船上,您看吧。”

    跳上船幫,船艙裏果然有許多海魚。

    一眼看過去,有黃花魚、魷魚、偏口魚、大花尾、三刀經、蟹、蝦等等。

    沒有經過分類,果然是雜魚。

    “您貴姓,如何稱呼?”張新問。

    “免貴姓吳,吳有田,這是我的兒子吳多銀。”

    “”

    有田、多銀。

    好名字!

    “這些魚我們全要了,不過我們的板車回程還要裝很多東西,你得幫我們送到城西的邊郊區。”

    三和城碼頭位於城區最東邊,跨越整個城區確是有點遠。

    吳有田不在乎,這是個力氣不算錢的年代,爽快答應。

    蔡小景下班時間到,張新四人同時收拾好攤位,一起回家。

    平板車堆的很高,桌椅、帳篷、爐子、煤、鍋、碗盤等等工具。

    全部堆在一輛車上。

    相比現在的輕鬆。

    早晨出門則困難很多,超過六百斤的米飯、食物堆在車上,黃大山不得不拿著鐵鍬在前麵不斷填坑,才能保護平板車能過。

    這一切都證明,張新越來越需要一間店鋪。

    接下去一周時間,張新每天都到‘千門’附近那家轉讓的店鋪外麵去轉一圈。

    遠遠看見轉讓的牌子還在,他心裏就會踏實一點。

    同樣,他每天堅持到‘化學銀行’、‘旭日銀行’存錢。

    各存7盾、8盾。

    生意進入平穩期,每天的純利都是盾的樣子,沒有更多現金可以存入銀行。

    終於,這天張新換了一身新衣服、特意理了頭發、修了麵,再次來到旭日銀行。

    銀行大堂經理藤木孝誌,這些天已經和張新相熟,用南尼語熱情地招呼道“張老板來了,請到辦公室喝杯茶吧。”

    張新也有話想跟他說,一拍即合。

    這是一個榻榻米裝修風格的茶室,雙方跪坐在茶桌兩邊,藤木孝誌為張新斟茶。

    “敢問張先生的生意是不是進入了瓶頸期?”

    每天不是存7盾、就是存8盾,藤木孝誌能猜到並不奇怪。

    張新爽快承認道,“我的攤位生意進入了平穩期。”

    藤木孝誌笑著飲了口茶,“我觀張先生胸有成竹,是不是另有更好的生意想法?”

    聽上去有歧意,藤木孝誌又解釋道,“我無意探究你的商業秘密。”

    “我知道。”張新笑道,“你想讓我貸款。”

    藤木孝誌苦笑,“我看上去有那麽心急嗎?”

    張新把頭點點,豈不知他今天特地打扮一番過來,也正是為了貸款。

    按理說藤木孝誌也是老油條,他隻所以沒看出來張新想貸款,完全是被對方的年齡給迷惑了。

    “張先生,我知道安龍人普遍不喜歡貸款,但它是很好的工具,可以讓你的生意快速發展。”

    張新悠悠道,“藤木孝誌先生,我想貸款2000盾。”

    “???”

    “咳咳”

    藤木孝誌被剛剛喝下去的一口熱茶嗆的連連咳嗖。

    “報歉”藤木孝誌簡單擦拭一下,“張先生你申請不到這麽多貸款。”

    張新把兩家銀行的存單放在茶桌邊緣推過去。

    “我打算購買一間位於千門附近的商鋪,以商鋪做抵押,貸款2000盾,你們銀行沒有任何風險。”

    藤木孝誌拿起張新遞過來的存單。

    旭日銀行、化學銀行,看日期、每天加起來存款15盾,每月就是450盾,風險確實不存在。

    月收入盾借出去不超過5個月,人家就有錢歸還。

    這可不行~

    時間當然是越長越好。

    放下存單,藤木孝誌換上笑臉,“張先生厲害,不知你打算借用多長時間呢?”

    “5個月。”

    “張先先,”藤木孝誌開啟勸導模式,“短借利息很高,長借要便宜許多呢。”

    “分別是多少?”

    藤木孝誌道“5個月短借月利息10,1年以上長借月利息是8。”

    張新收起存單,起身就打算離開,“利息太貴了,還是一步一步來吧,5個月後我就可以全款購買。”

    “哎”藤木孝誌連忙拉住張新,“張老板你可以還價嘛,坐坐”

    “藤木經理”

    藤木孝誌打斷張新,重新喊道“短貸月利息85,一年期月利息65!”

    張新本意也是想貸款一年,做出選擇道“我選一年期貸款。”

    事情談妥,張新以奔跑的方式衝到千門鐵路總局附近的轉讓商鋪裏。

    “老板娘,錢有了!”

    購商鋪的流程並不複雜,賣家拿著房契和張新先到銀行。

    銀行核對房契真偽後,把錢放給張新。

    張新把1500盾交給賣家,500盾裝自己口袋裏。

    然後張新、賣家、銀行,三方到殖民政府辦理過戶手續,並繳納了成交價10,也就是150盾的稅費。

    最後,銀行拿走名字變更為張新的房契。

    先息後本,一年後還清貸款後歸還房契。

    和賣家約後三天後交房,張新以9秒破百的速度衝刺跑回摩根銀行門口,

    僅有蔡亞一人在守攤,黃大山和沈得柱去魚市采購去了。

    “張大哥,發生了什麽?”

    見張新氣喘籲籲,蔡亞關心問。

    端起一杯涼水,張新給自己灌了一大口,遞給蔡亞5角盾道,“好事情,去買5斤豬肉回來。”

    “好的。”

    蔡亞接過錢轉身向市場跑去。

    得說明的是絕大多數土人信‘伊斯藍’教。

    他們不吃豬肉。

    但南尼國現在是飛柯國的殖民地,所以市場什麽肉都有。

    其中大部分賣豬肉的都是安龍人。

    半小時後,蔡亞和黃大山、沈得住一起回來。

    黃大山、沈得住推車。

    蔡亞手裏拎著5斤五花肉,那神氣模樣讓人啼笑皆非。

    這一幕剛好也被剛剛下班的蔡小景看到。

    “蔡亞,豬肉那來的?”

    蔡亞有點怕姐姐,弱弱應道“張大哥讓我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