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節 光明可期

字數:2437   加入書籤

A+A-




    1937年3月20號。

    距離1月20號,新政府打進達加雅,剛好過去兩個月。

    沒了外部勢力打壓,本以為一切會重新回到正軌。

    沒想到,上午剛剛舉辦‘英雄紀念碑’盛大揭幕活動,下午突然宣部再次實施為期一個月,每天10小時宵禁。

    入夜,一輛輛汽車、一隊隊特勤隊來回經過。

    這些人衝進一戶戶居民家裏,執行任務。

    社會反應很靈敏,第二天街上便冷清許多。

    麵對這種情況,張新顯的底氣頗足,他之所以敢‘洗地’,原因便是爪哇基本生產資料95都掌握在唐山人手裏。

    張新把唐商會幾個大佬集在一起開會。

    要求很簡單,商店開門、工廠不停、物資供應不斷、不許漲價。

    沒有人拒絕。

    包括鄭奕住、黃宗孝、張永福、胡聞虎,每個人心裏都明白張新在做什麽。

    心裏驚訝張新大膽,卻也都不阻止。

    不出兩代,這裏每個人之間都有親戚關係,唯有全力支持,未來才能光明可期。

    送走唐山會幾個大佬,鄭章走過來微微一個萬福。

    “穀村小美從蘇國帶回來的一千名孤兒已經安置妥當,你要的四千人齊了。”

    之前張新讓穀村小美、蔡德隆、陳公哲、還有陳思梅大哥,分別從蘇國、西斑牙、漂亮國、日爾曼,想辦法各送回來一千名8~11歲兒童。

    蔡德隆和陳公哲速度最快。

    老蔡直接是撿兒童,內戰讓西斑牙水深火熱,走到那裏都能撿幾個孩子。

    因為不限男女,兩天齊活,兒童們更是早早送了回來。

    陳公哲在漂亮國完成任務也很快,他直接花錢買。

    漂亮國的好處是金錢能買到一切,500米元一個,一周買齊。

    日爾曼慢一點,因為張新不要猶態人孤兒,陳思梅大哥用了半個月時間,收集齊一千兒童,一周前也已經送回來。

    穀村小美帶回來的一千兒童,是最後到岸一批。

    張新痛苦地搖搖頭,“我的嗓子又要受罪了。”

    “...”

    “我不明白,為什麽每一批孤兒、學徒,你都要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給他們講課?”

    “是為了籠絡人心嗎?可我發現你講課水平一般般啊。”

    “...”

    張新額頭滑落幾根黑線。

    鄭章像是沒發現張新被打擊,又道:“與其如此,為什麽不試著廣播呢?或者是留聲機教學?”

    “...”

    張新懵,因為他從來沒有考慮過這兩種東西。

    吩咐學徒買來兩台留聲機,張新使用精通變妝術給自己換了個模樣。

    獨自來到位於達加雅城外西南方向的郊區孤兒院。

    張新是院長,基本不在。

    鄭舟漫外婆古春秀是副院長,更像是招牌。

    真正在管理的200名學徒。

    泥濘的土路緩慢向前,剛到孤兒院,另一輛小汽車也剛剛停下。

    透過車窗看過去,原來是熟人。

    張新忘記變妝,下意識朝汪寶兒打招呼,“汪小姐好久不見,最近好嗎?”

    熟人這般問候沒什麽,換個陌生人則有些輕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