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私有和國營的爭論

字數:3225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上課,林雲在課堂上一心二用,一邊聽老師講課,一邊複習鄧遠明的課堂筆記,不得不說,鄧遠明的筆記非常漂亮,將課堂上老師講的各種難點全部記下,看他寫的筆記就能掌握所有知識點,這家夥畢業後應該去當大學老師。

    不過鄧遠明對大學老師沒興趣,因為工資不高,教授級別一個月才四百塊錢,跟林雲承諾的富裕相差甚遠。

    當然,在九十年代的大學校園,學生們學習熱情還是非常高漲,特別是有一幫想要出國留學的學生,那是真的好學,天天學到半夜,畢竟工費留學太難,整個華夏大學一年也就十幾個名額,想要出人頭地隻能拚命。

    林雲從沒想過留學,也沒有就業壓力,所以在學習上也沒費多少工夫,當然,他的主要精力還是在自己的公司上,畢竟自己當初來首都上學就是為了在這邊設立公司,上大學隻是順手而已。

    不過呢,林雲的學習成績也還不錯,各科考試分數都在中上遊,特別是英語成績,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英語不說了,整個管理學院,就是老師的英語水平也未必比林雲強,語法水平或許比林雲厲害,但到了口語和聽力,分分鍾被林雲教做人。

    時不時請假還能考個中上遊成績,不是說林雲智商比其他同學高,隻是因為林雲的認知水平比大家都強,很多課程都是需要邏輯性,這方麵林雲有先天優勢,不是光靠課本就能領悟的。

    林雲成績還可以,再加上“背景”深,人又很謙虛,所以老師倒很少管他,有時不來上課也沒關係。

    上午第二節是張新迎的課,上完課,張新迎把林雲叫到了辦公室。

    “教授,您找我?”

    “嗯,最近你的分公司怎麽樣了?”張新迎詢問。

    “正在籌備前期工作,馬上就和開發區管委會簽署協協議。”林雲回答。

    “這麽快?”張新迎有些意外。

    “教授,我們是私人企業,對我們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錢,我們明年可是準備在全國開設三家分公司,這個首都分公司明年上半年就要投產,滿打滿算也就五六個月,不快不行呀!”

    張新迎點頭“的確,私營企業的效率不是國有企業能夠相比的,換作國有企業,像這樣投資兩千多萬的項目,一年半載怕是都幹不下來,你可倒好,一年之內還要做三個同樣的項目。

    這就是以市場為主導的好處,逼著你前進,如果慢了,立刻就會有其他企業趕上,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問題來,林雲,你能看出什麽問題?”

    張新迎轉手就對林雲來個測試。

    林雲當然知道了“教授,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那就是國有企業不適合做一些消費類商品的項目。

    因為效率太低,可能光是立項就要經過層層審批,然後又是可行性報告了,施工圖紙設計了等等,最後還得建設,這麽一套下來,正如您所說,市場早就被競爭對手占領,即便進入市場,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也不會是私營企業的對手,我們做出判斷很簡單,市場調研後,董事會直接下令調整,決策周期遠遠短於國營企業。”

    張新迎點了點頭“對,這一點很重要,畢竟市場不等人呀,在激烈競爭下,時間就是生命,尤其是消費類商品,可能幾個月內市場就會被其他企業填補,這的確是國企的劣勢,但………林雲,你說說,國營企業在市場經濟下怎麽生存呢?難道隻能等死?”

    林雲搖了搖頭,“不,國企不會死,也不能死,我們老百姓也不能同意國企消失。”

    “哦,為什麽?說說理由?”張新迎很好奇林雲會如此重視國企,辦公室的其他人也都圍了過來,一個私營企業家為什麽會如此推舉國企?不理解呀。

    的確,現在社會上已經出現了關於國企改革的種種爭論,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很多人認為國企的缺點太多,除了效率低下外,還人浮於事,整個機構非常臃腫,一件事拖拖拉拉,弄了很久可能還一頭霧水,不僅僅耽誤時間,還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到最後一看什麽事情都沒成。

    在很多人眼裏,這樣的企業根本就不應該存在,唯一的辦法就是進行私有製改革,隻要把這些企業改製成私有,那整個國家的企業就會充滿活力,企業迅速發展,國家經濟自然也會更快的提升,所以私有化才是大趨勢,而且是徹徹底底的私有化。

    這種輿論已經有了很大市場,即使是很多重量級的經濟學家也認同這種觀點。

    林雲做為私營企業家,按理說應該站在私有化一方才對,可他現在明確表示不同意,這就有意思了。

    林雲當然不同意,他看著大家開口說道“國企改革也是要看行業和領域的,首先是消費品領域,這一塊要交給私營企業,原因剛才我也說了,本質上就是交給市場經濟,可以提升效率。

    然後是一些重要的行業,比如能源行業,如石油、電力、鐵路和糧食等等,這些行業關係到國家的基本盤,市場經濟對其價格的影響又不顯著,所以國家必須牢牢控製。

    然後是一般性的基礎設施領域,這個領域可以國企和民營共同參與,國家主導,民營競標,即保證國有,又能提升效率。

    最後是一些高尖端技術領域,這些領域就分兩個部分,涉及到國家所用,那就國家控製,涉及到民用,那就可以交給私營企業。

    總之,國企改革要進行細分,牽扯到國家戰略性的方麵,就必須由國家掌控,起碼得國企參股,不能完全交給私營企業,剩下的商品,就得交給私營企業,代替私營企業的特點,做大整個市場。”

    張新迎思考著林雲的話,又看了看他的那些博士生,“你們怎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