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提前搞個春節檔出來

字數:5621   加入書籤

A+A-




    改革開放大勢之下,任何產業都被衝擊,電影也不例外,不改革隻能等死,所以才會有這次國家電影產業研究會的召來,一舉為國家的電影行業發展明確了方向,進而奠定未來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的基礎。

    

    至於說餘東是誰,林雲恰好也知道,此人可是未來國家電影產業的大佬,創立了博呐影業公司,開創了主旋律大片市場化的道路,也捧紅了大量的明星,二十年後,餘東在電影行業的地位絕對能排進前三位置,當之無愧的大腕。

    

    當然,現在的餘東還不是那個呼風喚雨的餘總,幾年前是盛海電影製片廠的廠長,現在調到國家電影製作部,擔任副主任,主管電影製作工作。

    

    餘東看到了當下電影行業的問題,然後大力推動改革,這才促使私人企業的進入,所以說,餘東對國家的電影事業是有一定貢獻的。

    

    當然,即便沒有餘東,電影產業也注定會經曆這次變革,這是曆史大勢,誰也無法阻擋。

    

    現在好了,國家放開了電影產業,最高興的除了餘東就屬孫怡了,因為他知道正大公司又多了一條賺錢的門路。

    

    好吧,孫怡也不知道電影怎麽搞,但他相信林雲呀,林雲說能,那就一定可以。

    

    “老林,談談你的想法吧!”孫怡也得知道具體方案呀。

    

    “簡單!”林雲回答的很幹脆,“要想拍好電影,其實就是兩點,一是要有好劇本,二是要有好導演,隻要這兩個因素湊齊,那一定就能賺錢。”

    

    “那倒是!”孫怡點點頭,“不過劇本怎麽搞?還有誰是好導演?”

    

    “劇本不用你管,我來負責。”林雲回答的更幹脆。

    

    “老林,你還會寫劇本?”

    

    “廢話,那麽簡單的東西信手拈來。”林雲滿臉的不屑,直接讓孫怡跳了起來,“這可是你說的,說到就要做到,可不能晃點我。”

    

    “誰晃點你了,放心,最近我就先給你寫個劇本,至於說導演嘛……。”

    

    “導演我去找!”孫怡馬上拍著胸脯,他的父親原來就是國家文化部門負責人,做為兒子,對全國各大國營企業的導演太熟悉了,隨便一個電話就能找過來。

    

    林雲卻擺擺手:“你認識的那些導演水平確實很高,但卻不能賺錢。”

    

    “啊,不能賺錢?什麽意思?”孫怡不解。

    

    “就是不能賺錢唄,他們這些導演一輩子拍攝的都是具有厚重意義的電影,這倒是沒錯,可現在是什麽時代?娛樂時代即將到來,人們更喜歡看喜劇片和動作片,也就是俗稱的商業電影,這些他們可來不了,我們要的是能拍攝這種商業電影的導演,知道嗎?”

    

    “商業電影?那………這我可就……。”孫怡撓了撓頭,想了半天也找不出一個人選來。

    

    “那你看張一謀怎麽樣?”孫怡想起前幾年的那部《紅高粱》,這部電影獲得了很多國際獎項,算是商業電影吧。

    

    “不行,張一謀現在還不是商業電影導演。”

    

    的確,這一時期老謀子的電影倒是能拿獎,但票房不行,不對老百姓的口味。

    

    “那……還有誰呀?”孫怡是找不出人來了。

    

    “誰?我有人選。”

    

    林雲早已經成竹在胸,是誰呢?就是之前有過一麵之緣的馬小剛。

    

    說起來,林雲準備的這部電影劇本叫做“甲方乙方”。

    

    哈哈,熟悉吧,沒錯,在前世這部電影是很有名氣,甚至在華國的電影發展史上也擁有一席之地。

    

    倒不是說拍的有多好,而是開啟了內地電影春節檔的先河。

    

    要說內地春節檔的由來就很有趣了,最早並非是內地創造出來,是世界知名武打明星龍哥創造出的全新檔期。

    

    九五年一月十日,龍哥的新電影《紅番區》在港城上映,同月三十日引入內地電影市場,而這一天恰好又是大年三十兒闔家歡樂的日子。

    

    內地電影行業眾多人士覺得龍哥的電影要完蛋,大年三十兒誰去看電影?過年放假誰去看電影?

    

    結果卻讓這些人大跌眼鏡,《紅番區》上映僅一周時間就獲得三千萬元票房,一個月內狂攬五千萬票房,成為近十年來最賺錢的電影。

    

    內地電影人都傻了,他們從來沒覺得春節會有人去看電影,這一天不應該在家吃吃喝喝看春節晚會嗎?

    

    實踐證明,時代改變了人們的觀念,春節不僅僅隻能待在家裏,人們對看電影並不排斥,甚至更喜歡在這一天和朋友或者愛人去看電影,由此,春節檔的概念出現了。

    

    到了九六年,內地電影也瞄上了春節檔,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就是馬小剛,他的作品“甲方乙方”同期上映,在春節期間大殺四方,創下了近六千萬的票房,要知道這部電影的總成本也不沒到一千萬,純賺近五千萬。

    

    從“甲方乙方”開始,春節檔就成了內地電影的必爭之地,而馬小剛拍攝的電影不見不散、沒完沒了、大腕等電影接連在其後幾年春節期間放映,每一部都獲得成功,馬小剛本人也借助這些電影一舉成為內地導演的領軍人物。

    

    馬小剛這位以前處處仰人鼻息的小人物由此開始就名列知名導演行列,一時間相當的高調,看誰都不如自己。

    

    當然,馬小剛這是壓製已久情緒釋放的表現,畢竟當年受了不少白眼,特別是在著名作家王樹的陰影下活了很多年,甚至當了多年的跟班,這對本就有很大心氣兒的馬小剛可謂是種折磨。

    

    在九三年,春節檔的概念還沒有出現,馬小剛還在王樹屁股後麵打雜,但電影產業的潛力已經存在,就等有人來挖掘,誰是第一個開荒者?那就是林雲了。

    

    林雲準備寫一個“甲方乙方”的劇本,然後再找馬小剛來導演,現在是九三年,如果順利,九四年春節或許可以上映,正好就是春節檔,比前世提前幾年時間,或許票房達不到前世的水平,可兩三千萬估計還是有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