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證券監管條例籌備小組

字數:6265   加入書籤

A+A-




    “老孫,你還認識馬小剛嗎?”林雲詢問道。

    

    “馬小剛?”

    

    孫怡想了想,搖了搖頭,“他是誰?幹什麽的?”顯然已經不記得這個名字。

    

    “你真是貴人多忘事,去年有幾個人找你,想找你投資電視劇,三個人,一個叫王樹,一個叫馬衛河,還有一個就叫馬小剛。”

    

    “哦,我想起來了,王樹和馬衛河嘛,他們兩個勉強算是我們這個圈子裏的人,王樹是個作家,這兩年還挺有名氣,馬衛河是個編輯,也能寫點東西,不過我跟他們不太熟,至於你說得那個馬小剛,我倒是稍微有一點點印象,那天似乎有個人,隻是名字記不得了。”

    

    看看吧,馬小剛就是這種站在人旁邊也不會引起注意的人,幾乎沒有多少存在感。

    

    林雲對馬小剛沒什麽好感,此人心機很深,比較勢利眼,跟林雲不是一路人,但沒關係,做為工具人已經夠格了,畢竟是賺錢嘛,不寒磣。

    

    “老孫,你準備一下,過一段時間把這個馬小剛找來,我準備讓他拍攝咱們公司的第一部電影。”

    

    “什麽?馬小剛?你讓馬小剛拍電影?”孫怡不敢相信林雲的話。

    

    “沒錯,就是這個馬小剛,隻有他才能把我這個劇本拍攝出來,別人都不行。”

    

    “我………!”

    

    孫怡還想說什麽,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轉而說道:“好,我聯係王樹,讓他把這個馬小剛找過來,不過……林雲,你真的讓這個無名之輩拍電影?”

    

    “老孫,你放心吧,我從來不打無把握之仗,這個馬小剛是最適合的人,而且我還可以提前告訴你,這部電影預計能賺兩三千萬,你就瞧好吧。”

    

    “我艸……!”

    

    再美妙的語言也沒有賺錢兩個字美妙,聽到賺錢二字,孫怡大笑道:“老林,我就喜歡聽你說賺錢,以前你首歌後會說:這首歌能賺兩三百萬吧,現在可好,直接賺兩三千萬,整整翻了十倍。

    

    沒得說,馬小剛也好,牛小剛也罷,不管你找誰,我一定給你找出來,讓他老老實實的給我拍電影,放心,我都給你擺平。”

    

    孫怡把胸脯拍的啪啪做響。

    

    林雲又轉過頭看向鮑比達:“老鮑,邵老的公司可以和我們合作拍攝電影,合作方式可以有很多種,咱們和對方可以共同投資,對方也可以找一些知名的港台演員來參加拍攝。

    

    我們現在和港城合作並非是為了賺錢,隻是為了打好合作的基礎,咱們國家娛樂業真正騰飛的時代還需要幾年時間,現在不過是醞釀和布局階段,咱們布局完成之時,就是國家娛樂產業騰飛之日,自然也就到了我們賺大錢的好時光。”

    

    鮑比達點頭,“好,林總您放心,這件事就交給我了,保證完成任務。”

    

    “對了!”林雲想起一件事,“老孫,合作的事情還是要以正大娛樂公司的名義去做,音樂是音樂,娛樂是娛樂,不要搞混了,知道嗎?”

    

    孫怡心領神會,“沒問題,都不用你說,我早就想到了。”

    

    正大音樂公司的大股東是滾石公司,林雲和孫怡早就想把對方踢出去了,所以幹脆又成立了一家正大娛樂公司,股東有三人,林雲占四成股份,孫怡占五成,鮑比達則是占一成。

    

    如今正大公司大半的業務都由正大娛樂公司承擔,正大音樂隻有原來一些歌曲的版權,這種做法明擺著就是踢滾石出局,對方還沒反應過來,不過也晚了,因為這符合法律規定,沒辦法。

    

    談妥了這件事,林雲就回到了學校,一夜未歸也沒人找他,反正大家也習慣了。

    

    第二天照常上課,結果就被張新迎逮了個正著。

    

    “林雲,明天下午沒有課,你跟我走一趟。”

    

    “教授,去哪?”林雲問道。

    

    “上次我跟你說的事情。”張新迎回答。

    

    林雲反應過來,“哦,就是金融監管條例製訂籌備小組吧?”

    

    “對,就是這個小組,已經有不少人進組,就差你了!”

    

    “沒問題,教授,明天下午一點我到您辦公室接您!”

    

    “哈,你有車,我就免費搭個順風車了,好,明天下午一點我等你。”

    

    第二天下午一點,林雲準時開車接上張新迎直奔財政部門而去。

    

    此時國家還沒有證券監管部門,證券行業統一由財政部門負責,畢竟某種意義上說,證券也跟錢差不多,其實不僅僅是證券行業隸屬財政部門,銀行也隸屬財政部門,甚至人行和財政部門同一棟大樓裏辦公,彼此沒什麽區別。

    

    聽起來很好笑,但對剛剛改革開放的華國來說,銀行與財政的確密不可分。

    

    國家需要錢的地方太多,基建,教育,國防等等,靠稅收根本不夠,有時就得和銀行“合作”,當然,這種方式自然有不妥之處,隻是這個時代的特殊性而已。

    

    進入到二十一世紀,銀行就逐漸和財政分離開來,沒有了製約,國家的銀行才算是真正騰飛,也成了世界五百強企業的常客,甚至商行一度排進了世界企業五百強的前三位。

    

    這些都是後話,現在兩家基本上就是一家人,從證券監管條例製訂籌備小組就可以看出來。

    

    張新迎帶著林雲走進一間辦公室,屋子裏已經有十多個人了,顯然都是熟人,大家說說笑笑聊著天。

    

    “張教授來了!”

    

    大家看見張新迎走進來急忙站起身問候。

    

    “各位好呀,來,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張新迎把林雲拉了過來。

    

    一位三十左右歲的年輕人笑道:“教授,他還用介紹嗎?除了林雲還有誰這麽年輕?”

    

    的確,年輕就是林雲的名片,一個十七歲的大學生出現在這個屋子裏,不用介紹,都認識他。

    

    “各位領導,大家好,我是林雲。”林雲可不敢托大,這個屋子裏的都不是一般人,大半未來都會成為金融領域的高層,其中幾個林雲都認識,甚至有一位在二十年後對自己發布了國際通緝令,要把林雲捉拿歸案。

    

    好吧,那是前世,這一世對方可沒有這個機會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