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一場辯論
字數:3983 加入書籤
新的學期開始了,大二下半個學期除了學習任務外,還有一門功課是實習。
做為華夏大學的學生,即便實習,也要到最好的企業,當今國內有什麽好企業嗎?
仔細找一找,還真不多。
開學的第一堂課,張新迎教授組織了一次辯論賽,辯題就是國企改革將如何進行。
這個問題很深刻,起碼在九四年這一時間段是一個非常熱的話題,上到國家層麵,下到每一位企業員工,都很關心這個問題。
改革開放已經十六年,開放的頭幾年,主要改革的目標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價格同軌是重點,雖然走過一段彎路吧,可終究是成功的。
價格同軌算是改革開放的第一階段,市場化開始占據主導,整個國家私人企業欣欣向榮,產品開始豐富。
接下來要怎麽改革呢?主要就是企業的改革。
國家存在大量的國有企業,他們何去何從?是留下來?還是實行市場化?
這個問題爭論了很久,雙方各持己見,誰也無法說服對方,但不管是誰都知道,改革必須要持續進行,這些國企也必須改革。
在九四年,一些實行承包的國企有了很大變化,如長紅電視機廠等家電企業已經嚐到甜頭。
還有電冰箱廠,最著名的阿裏斯頓八兄弟,也是各領風騷,在家電市場上呼風喚雨,起碼很多人認為這是企業改革的出路。
華夏大學管理學院的學生們不止一次在一起討論企業改革問題,一部分人認為企業改革要堅決走私有化,因為私有化才能效率最大化。
還有一部分人認為要走承包製,由優秀的企業家帶領國有企業走出一條路來。
至於說林雲,他倒是很少發言,因為在別人眼裏,他一定會支持私有化,畢竟他自己就是個私營業主。
辯論賽上,雙方你來我往,特別是鄧遠明,他代表的是私有化一方,別看他平時不太喜歡說話,可理論知識非常紮實,不時引經據典,引來陣陣歡呼。
不得不說,來自南方農村的鄧遠明如今已經是華夏大學的高材生,畢業後前途無量,如果他想,完全可以進入國家某個重要經濟部門工作,可能多年後成為一名幹部。
當然,鄧遠明對仕途沒什麽興趣,他的目標很單純,就是成為一個能養的起全家的人,誰給的錢多就去那裏,林雲給的錢多,他就去金龍公司。
雙方辯論了近一個小時,張新迎教授判定私有化一方勝利。
當然,這是指辯論的表現來說,至於真正的改革誰勝誰負,誰能知道?
“林雲,你一直沒吭聲,有沒有什麽看法?”
張新迎教授直接點了林雲的軍,讓他說一說。
林雲一笑,站起身來。
“教授,企業改革是國家改革開放的重頭戲,可以說是關係到這個大變革的成敗關鍵,我可不敢多說,怕影響到教授的判斷。”
“哈哈!”
這個回答讓同學們大笑起來。
張新迎也是笑出了聲,不過很快恢複過來,他覺得林雲有話要說。
“林雲,我們國家的改革開放是邊走邊看,即便出現問題也會及時改正,所以某個人的意見不會有多大影響,別說我,就是上麵也不會太過影響。”
“那好,我就談談吧。”
“我們國家有大量的國企,很多企業都必須要改變,其實這不僅僅是經濟形式變化的問題,還在於企業自身,他們不得不變。”
“為什麽不得不變?就是因為這些企業成立之初是模仿毛熊國的工業模式,以重工業為主,適合早期工業化形式。
現在的改革開放主要針對的是西方米國市場,要以紡織、小商品製造等輕工業為主。
原本以重工業為主的企業能承擔輕工業製造嗎?很難很難,所以不得不進行改革,由重轉輕,這相當於達爾文的進化論,不改變就是死,沒有任何其他方法。”
張新迎聽罷眼前一亮,這個提法以前可從沒聽過,但確實如此,不得不說,林雲的洞察力實在高人一等。
“有道理,有道理,你的判斷是對的,接著說。”張新迎說道。
林雲點了點頭,“企業一定要改變,這些年很多企業也試圖進行改變,也有的企業取得成功,但根據我的調查,取得成功的企業也隻是在輕工業製造方麵。
比如家電行業,衣服製造等行業,因為這樣的企業改變成本不高,買兩套設備,換上一些零件就可以製造出產品。
但是,有很多行業改變的成本太高,國家沒有錢,他們自己也沒有錢,結果會怎樣呢?隻有一個結果,那就是破產倒閉,然後大量工人失去工作。”
說到這裏,林雲停了下來,整個教室也很安靜,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
林雲頓了頓接著說道“從現在開始,我們國家將會有很多企業因為無法改變而倒閉,這是事實,不能不麵對,當然,這也是浴火重生的階段,我們挺的過去,然後就能重鑄輝煌。”
林雲輕描淡寫的略過這個話題,即便大家都知道這背後是什麽,可也沒有深究。
林雲接著說道“下麵我說說我對企業改革的一些看法吧,總結就是一段話抓大放小,國退民進。”
“抓大放小,國退民進?”
眾人不解。
林雲解釋道“抓大放小的意思是抓住支柱行業,比如糧食,能源,金融等關係到國家安全的行業。
這些領域國家必須占據主導,即便允許私人進入,也沒有控製權,因為私人企業是追逐利潤最大化,這些領域一旦被個人企業控製,老百姓們就麻煩了,我們國家是不允許老百姓遭殃的。”
“說得好!”
張新迎帶頭鼓掌。
“對,我們都是老百姓,不能遭殃!”
其他人也紛紛表示讚同。
“還有一個就是國退民進,指的是國家放開很多領域,比如紡織行業,家電行業,未來還要放開更多的行業,汽車行業可不可以?甚至是飛機製造可不可以?如果這種行業也能放開,那我相信,到那時候,我們國家九成以上的行業都是私人企業,我們的市場也會空前繁榮。”
7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