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互聯網時代到來了……
字數:3445 加入書籤
在西方,基金會是一種很普遍的機投資構,一群有錢人把錢交給某個人,或某個團隊管理,管理者使用這些錢去投資,賺了大家分,賠了大家擔。
當然,要是多賠幾次,就沒人把錢交給基金會管理了。
不過在港城,基金會這種形式還不多,主要是因為房地產和股市太賺錢了,直接投錢到裏麵就可以,用得上讓外人管理這些錢?
再說了,港城的富豪就那些,抬頭不見低頭見,表麵看來關係不錯,實際上也是明爭暗鬥,畢竟大家的業務有交集,存在競爭關係,市場那麽大,你多吃一塊肉,我就少吃一點。
林雲要成立基金會也麵臨這樣的問題,怎麽解決?其實很簡單,林雲告訴大家,這個基金會麵對的市場主要是兩個,一個是內地市場,另外一個是西方市場。
這個建議得到了眾人的一致認可,原因很簡單,林雲擁有這樣的實力。
在內地,林雲的名氣比什麽李首富還要大,在商界,簡直是家喻戶曉。
這倒不是因為他的商業能力,當然,商業能力同樣沒得說,剛剛二十一歲的他,已經成了年輕一代企業家的領袖,
不過大家也知道,所謂年輕一代就是個限製名詞,整個內地有二十多歲的企業家嗎?即便有,多半也隻是在擺地攤呢。
論實力,金龍公司已經成了內地最大的食品製造企業,產值和產量超過了第二和第三的總和,還在港城上市,林雲個人資產早就超過一億,論財富能力,在九六年足以排進全國前五名,即便說他是內地企業家的領袖也會有人支持。
隻是因為他年紀太小,說他是企業家領袖,那些年紀大的企業家怎麽辦?
好吧,商業能力隻是一方麵,如今內地企業蓬勃發展,金龍公司實力強,人家哇哈哈也不弱呀。
不過,論知名度,林雲說第二,沒人敢說是第一,特別是最近幾個月,林雲發起的論戰已經產生了巨大影響。
全國人民都知道林雲不僅僅是個實戰家,還是個理論水平相當高的理論家,善於罵戰,直接懟的那種。
商業奇才,娛樂奇才,再加上媒體的宣傳,超高的知名度讓林雲在港城也是赫赫有名,被視為百年一出的天才,有他坐鎮,內地市場這塊根本無須擔心。
至於說西方市場,林雲倒沒有什麽戰績,不過,這幾年他在港城的投資很成功,足以說明林雲對資本的運作模式同樣十分了解。
同時坊間傳聞,當年他在島國炒股獲得了數十倍收益率,雖然不知真假,但多半是真的,這樣的話,即便稱之為股神也不為過吧。
如今林雲又預言東南亞很快就會發生經濟危機,時間都很明確,要是如之所預料,足以說明他的商業眼光和能力。
如此年紀就擁有如此強的能力,再過十年,怕是在全世界範圍內都能排上號,要是能跟這樣的人搭上關係,未來的好處還會少嗎?
正因為以上兩個原因,在坐的富豪才會心甘情願的跟著林雲。
眾人定下計劃,剩下的就是股份分配以及組建管理團隊,前者很好辦,基金會總資產規模定在一個億米元,林雲個人拿出兩千萬,占了大頭。
不是因為林雲要占便宜,占大頭是表示自己的誠意,所有投資都是有風險,賺錢好說,可賠錢呢?林雲占了大頭就表明自己的態度,賠錢我也是大頭。
大家都是有錢人,你拿一千萬,我拿五百萬,宋健代表的國信公司直接拿出一千五百萬出來,排在第二,別人可能還不知道林雲的底細,心裏有些顧慮,他卻最了解,跟著林雲絕對沒錯,一定賺錢的。
當然,這些隻是初步打算,還需要組建董事會等工作,不過在港城,這些工作很簡單,隻要股東們沒意見,幾天時間就能搞定。
董事會定下來,剩下的就是組建管理團隊,既然這個計劃是林雲提出來,管理團隊的領導者就由他來擔任,換作別人,其他董事還不放心呢。
至於其他人,邵老提出一個副總經理人選,是他的小兒子邵先。
這個小兒子今年也三十多歲了,比林雲大了十歲還多,如今在邵氏公司旗下的一家保險公司任總副總經理,也算是港城年輕一代的優秀人物,邵老的打算自然是讓兒子跟著林雲學習。
不僅是邵老有這個打算,曾文子曾老也有這個打算,也想派個兒子過來,跟著林雲好好學習學習。
“沒問題,可以!”
林雲直接答複二人。
他不怕被架空,開玩笑,隻要他出手,幾年時間基金會的總資產就能超過十億米元,這樣的成績誰能架空他?誰敢架空他?
林雲又在港城待了一周,所有工作準備就緒,一億米元也到賬,剩下的就是他如何管理了。
這倒是不急,如今是九六年年底,唯一的大事就是港城回歸,港城表麵上熱熱鬧鬧,實際背地裏各方勢力暗流湧動,此時宜靜不宜動,就待東南亞經濟危機爆發,到時就是割韭菜的日子。
林雲再次回到首都已經是九六年年底,大街小巷處處都能看到貼著慶祝港城回歸的宣傳標語,這是九七年最大的一件事。
還有一件事,九七年國家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峽大壩就要正是施工,這個總投資近千億元的超大項目可是凝聚著全國十億人民的希望,為了這個工程,老百姓每個月的電費都多交五分錢。
當然,這都是涉及國家曆史進程的大事,不是普通人能夠直接參與,但對林雲來說,有一件事就在眼前,或許此時此刻,這件事在大家眼裏並沒什麽,不過是一個巨大牌匾罷了。
林雲站在中關村大街上,不遠處立著一塊廣告牌,上麵寫著幾個大字:華國距離互聯網有多遠?向南1500米。
行走在這塊廣告牌下方的人很多,很少有人抬頭看看這塊牌匾,即便有人看,也隻是匆匆一瞥,對他們來說,互聯網是個什麽東西?根本就沒有概念。
隻有林雲知道這塊牌匾的真正意義,因為這預示著華國的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至於說向南1500米是什麽?是一家企業,一家名為瀛海威的企業,它是國家第一家互聯網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