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 第一百零六章

字數:8706   加入書籤

A+A-


    站在雲台山的山頂,山丘不高但足以望遠。
    四周山勢,九條山脈似盤天之龍,從九個方向匯聚於一處。此之謂九龍捧聖之地。
    匯聚之地,靈氣薈萃,是一方天然的靈地道場。
    而最中心位置恰好是雲台觀。
    雲台觀以三重四合院沿中軸線對稱分布,形如一座印台。
    中軸線的最末端和最高處正是玄天宮。
    玄天宮始建於明初永樂年間,為雲台觀的主殿,單簷歇山式屋頂采用黃綠二色琉璃筒瓦覆蓋。月色通明,黃綠兩色的琉璃瓦清亮如洗,光澤晶亮。屋簷前坡以黃色琉璃瓦鑲嵌成三塊菱形圖案,兩小與一大對稱分布。這三個菱形俗稱「三顆印」。與三重四合院相呼應。在夜色中依舊清晰可見。
    百年來,幾經損毀幾經修複,但雲台觀始終站穩了這根中軸線,而百年風霜,簷上三刻印始終不曾黯淡。
    薑緩來過雲台數次,竟是此時才看清楚。
    就像是被天機蒙蔽了眼睛。
    那三刻印。
    ——是一座大陣的核心。三刻核心。
    三顆印對應三重四合院。
    整座觀台以其精妙的設計和布局,和諧統一為一座龐大玄妙的陣。
    從明至清,多次修聳也隻是繼續補足大陣。
    薑緩的表情仿佛沒有多大的變化,隻是臉色在夜風中顯得愈發蒼白。
    「喵。」圜圜貓喚他。
    薑緩又把圜圜貓抱起來,指尖輕柔的揉弄貓的耳朵。
    「是先輩……」
    薑緩像是歎氣般喃喃低語:「是修道的先輩。」
    蜀地多有三國舊談。
    許多奇妙的傳說七拐八拐總能附會到蜀國的名人身上。
    與丞相點七星燈有關的傳說還有一個更廣為流傳的:丞相原點七星燈續命,「若七日內主燈不滅,吾壽可增一紀。」後因魏延忽然入帳,導致本命燈熄滅。七星燈續命失敗。1)
    這個傳說裏的七星燈,是一種可延續生命的法術。傳說中以七星燈續命的有兩人,一個是諸葛亮,一個是劉伯溫。丞原點七星燈這一說法見載於《三國演義》後才廣為流傳,大致來說都是明初。那麽傳說是真是假,就見仁見智了。
    這樣一看雲台觀的七星燈傳說便很像是虛構的了。
    雲台玄天宮同樣建於明初。
    這樣稍作聯想就可做出一個簡單的推測。
    七星燈,其實是以點燃七個燈火為名。作為祭祀神明的燈盞,供奉於神前。或許,當年雲台觀的確有人點亮了七星燈,不過並非續命,而為祭祀天地。
    數百年前的雲台道人們在設下大陣前,點亮七星燈,祭祀神明,叩問天地,卜算天機。
    最終設下了這座大陣。
    如今,他們的名字已無人知曉。
    鄉裏鄉親的口口相傳中,逐漸牽強附會到另一位名人身上。
    雲台觀七星燈是真的,但流傳的故事卻是假的。人名也是假的。
    今日,恰有明月高懸,夜空澄明。
    三刻印在月輝籠罩下似乎亦在明閃著微光。
    薑緩將圜圜貓摟得更緊一點。
    淺色的雙唇微微顫抖。
    靈氣衰落並不是突然發生的,自然每一個時代都有一些敏銳的人能察覺到分毫。
    ——靈氣漸衰,不可能再有白日飛升之盛況了。
    部分人因此失了道心,從此一蹶不振。
    部分人因此墮了心誌,走上歪門邪道。
    還有部分人超越了本人的利害,預見到數百年、乃至千年後的絕境,並不惜以此身、盡一生去拖延、去挽回、去拯救。
    在數年的巡查中,薑緩看見了不少前輩留下的痕跡。
    從萬裏雪飄的無人山巔,到金沙覆蓋的舊日城牆,從東海海底的舊宗門遺跡,到秦嶺深山的修道者古墓……
    這片土地,古往今來,從來不缺乏沉默的犧牲者和奉獻著。
    史書足有萬冊,黎民足有千人,仍舊未記下他們的名字。
    他們的姓名再無人記得。
    他們的功績自始無人知曉。
    這數年,薑緩已看見了太多這樣的先輩。
    他也隻能稱之為先輩。
    無數先輩。
    薑緩從山頂下來,這時東方將明了。
    玄天宮左側有一座小小的茅庵殿,為雲台觀道眾的祖堂。
    無論如何,他應當來此拜會先輩。
    他將圜圜貓放下。
    圜圜貓下意識跟了一步,薑緩聽見鈴鐺聲,轉過身朝圜圜貓笑了一下,輕輕搖頭。
    他的笑容那樣溫柔好看,圜圜貓一下子就被安撫住了。
    他搖了下鈴鐺作為回應。
    金眸黑貓聽話的等在一旁,雙眼始終緊緊盯住薑緩。
    薑緩將蒙眼的綢帶取下來,借著清泉水洗淨了雙手和臉頰,很鄭重的整飭好衣裳和頭發,才緩步邁入茅庵殿。
    素手持香燭,端正的行禮。
    仍舊黯淡的天日,小殿內卻並不顯得晦暗。
    圜圜貓蹲在門外,看著薑緩的背影,他穿著堪稱臃腫的冬服,卻依舊有種飄飄乎謫仙的風姿。
    他永遠看不膩薑緩。
    隻要能看見他就會很高興。
    圜圜貓並非一隻貪婪的貓。
    但注視薑緩的每一眼都值得珍藏。所以,他希望能永遠、一直注視著薑緩。
    薑緩將香燭插好,直起身子又拜了一拜。
    他要出來了。
    圜圜貓立刻做好了迎接的準備,但不知為何突然間有股不安湧動。心頭揪緊,圜圜貓幾乎立刻跳進了殿門。
    殿門有坎。金鈴發出清亮響聲。
    薑緩回眸,唇邊依舊清雅柔和的微笑。
    「圜圜乖。」
    他隻來得及輕聲說了三個字。
    下一秒,圜圜貓眼睜睜看著他消失在了原地。
    茅庵殿中,三行香煙。
    薑緩在被卷入這一空間前就察覺到了什麽,但他並未抗拒。
    如果他沒有料錯的話,這裏是玄天宮下方開辟的某個空間,大陣核心。
    與玄天宮對稱的宮宇。
    簷下鬥六朵,梁枋、雀替色澤豔麗。朱色殿門左右分別立著一根雲龍纏柱,兩金童手持寶物、身係紅綾單腳分站於龍身。
    時間好像停留在玄天宮剛剛建成的那一刻。
    未等到他推開殿門,兩扇大門便自動的打開了。
    玄天神像之下,七星燈長明。
    盡管隻剩下一縷細細的火苗,但的確仍舊燃燒著。
    圍攏著七星燈,最核心區是身穿素色道袍的七名道長。從裏至外圍,稱對稱的圓形,又分別盤腿坐著許多名道長。
    明製的道袍、清製的道袍……至近代。
    所有的道長們閉目打坐,神情安然恬和,露在外麵的肌膚瑩潤如玉石——肉身不朽,一如生前。
    是的,這些道長……先輩們已然逝去。
    他們封存在大陣中的玄天宮倒影裏,不知歲月變遷,不知朝代更迭,守候著供奉天地的七星燈,鎮守著大陣的核心。
    薑緩這時才恍然明白一件事。
    最初是七位道長點亮了七星燈,布下大陣。
    而後,雲台觀數百年來,前仆後繼,一代接一代皆傳承著一樣的誌向。每一代有所修為的道長乃至觀主在感應到死期將至時都會進入大陣之中。
    坊間傳聞裏,七星燈不滅可以續命。
    七位先輩以命點燃七星燈,爾後繼承者不絕,七星燈不滅,續的不是他們命,而是為這天地,和為這數百年後的蒼生萬民續命。
    茅庵殿,為雲台觀道眾的祖堂。也是雲台大陣的入口。
    圜圜貓一直都聽薑緩的話。
    薑緩叫他乖。
    他很乖了。
    他不安的等在茅庵殿中,忍耐的收起爪子。
    終於,他再一次看見薑緩的身影。
    金瞳的黑貓立即躍進他的懷裏,薑緩還有些怔神,下意識抱了個正著。
    黑貓的尾巴牢牢固定住他。
    豎瞳反複打量薑緩,就像在確定他有沒有事。
    薑緩翹了翹唇角,但素淡的唇邊隻彎起了一道很淺的弧度。
    薑緩抱緊了貓,他的下巴抵在貓的頭頂。
    綢帶下,誰也看不見他的眼睛。
    「圜圜。」
    他剛一出聲,聲音尚有些虛弱,須臾又似往常般溫和含笑
    金瞳黑貓柔軟的毛發溫暖極了,指尖不由顫抖一下,又很快恢複了平穩,熟練、輕柔的順著貓的背脊,「我沒事。」
    他又努力笑了笑。
    圜圜貓的毛發很溫暖,但他的四肢全身都在發冷,連容色也雪白極了。
    「喵嗚!」
    圜圜貓顧不得矜持,努力的和他貼貼。
    貓都炸毛了。
    薑緩道:「可能是有點冷。」他又親昵的揉了揉貓的頭,這樣說道:「我活動活動就好了。」
    說著,他真的開始在殿外踱步。
    圜圜貓太熟悉薑緩了,他根本不信,但金眸定在他瘦削的麵頰上片刻,終於是配合的裝作若無其事。
    他隻是努力的拿身體為他取暖。
    腦袋貼住薑緩的肩膀,蹭了又蹭。
    薑緩微微笑了一下,笑紋要明顯了一些,「謝謝你,圜圜。」
    這時,東方已晞,天邊將白。
    觀中隱約有了人聲。
    今日離過年已經沒有幾日了,人聲似乎在討論著如何準備過年。
    薑緩抱著貓,站在簷下,輕輕吸了口涼氣,連心底都透著股涼,忽然開口道:「圜圜,我們回家吧。」
    「喵嗚。」
    「現在就回去。」
    薑緩將圜圜貓雙手托起,正麵相對,頭抵住貓的頭,輕輕蹭了蹭,「我們回家吧,圜圜。」他輕聲喃喃著又重複一遍。
    圜圜貓的金眸倒映著他,隻倒映著他,「喵嗚。」
    貓將爪墊放在薑緩頭頂,拍了拍。
    雲台觀的道長們作息一向規律。
    這時候做早課的都已起了。
    「……我好像聽見了鈴鐺聲?」
    一名道士疑惑的對旁邊人說道。
    「應該是簷下的鈴鐺吧?」
    「……是嗎?」
    兩名道士穿過門,踩在石階上走進茅庵殿。
    「咦?!」
    「是誰上的香?」
    小道長接到薑緩消息說已經解決了,他先走一步回家過年時,無比遺憾。
    雲台年節裏有廟會。
    很熱鬧的。
    小道長還想請薑緩參加呢。
    他飛快的發了好幾條話,還附帶一堆表情包過去。
    「啊啊啊啊啊謝謝你!麻煩你了薑道友!」
    「改日你來雲台我絕對請你吃最好吃的魚!」
    「太可惜了!廟會很熱鬧很有趣的!隻有下一次了!」
    小道長:期待的眼神.jpg
    然而,新年過去之後。
    小道長再未接到薑緩的消息。
    道長憂心忡忡,一直記掛著。甚至準備跨省去找人了。
    在他預備出發的前一天,他偶然聽見遊客討論時提到一個熟悉的名字。
    兩名女生跟在長輩身後,手挽手聊天。
    小道長本來是坐在門邊出神,一耳朵捕捉到了熟悉的名字。
    他揉了揉耳朵,還以為是自己聽錯了。
    「……所以說薑緩究竟是誰啊?」
    「居然那麽多人好感度排行第一都是他!」
    「薑緩,好好奇……」
    小道長出於某種直覺,騰地站起來,「不好意思啊,你們說的薑緩是……」
    小道長很少和女生說話,結結巴巴的又補充一句,「這個緩,是緩緩歸矣的那個緩嗎?」
    他莫名說了個意思微妙的緩字解釋。
    被問住的兩名遊客先是一愣。
    其中一名回答:「……是的吧?」
    「他是——」
    另一名說:「是《問仙》裏的啦。小道長你也玩遊戲嗎?最近《問仙》是挺火的啦!畢竟是第一個全息網遊嘛……」
    小道長已經呆住了。
    「哈???」
    全息網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