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計票總管

字數:8145   加入書籤

A+A-


    白奎因的辦公室裏多了一塊白板,白板的中心寫著“”(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協會)。

    從中心發散出十多條線,每條線的末端都寫著一個名字,從這個名字又發散出一條或幾條數量不等的線,每條線末端同樣拴著一個名字,直到將整張黑板填滿。

    索普拉諾家的兩兄弟趕走其他人,單獨留下來麵對白板。

    從“”牽引出的線中有一條顏色最是特殊,是特立獨行的紅色,線條旁邊標注著“學院院長”,對應的名字是羅伯特·雷姆。

    羅伯特·雷姆有兩條分支線,一條對應的是羅傑·科爾曼,一條對應的是阿奇瓦·高斯曼,這兩人的名字後麵都有一個“”作為標記。

    “”,代表《拯救大兵瑞恩》。

    “謝謝你!大衛!我已經背下了全部的對白,需要我現場來一段嗎?哈哈……好的!

    保持陣型!

    跟著我!

    如果你發現自己落單了,迎著陽光獨自馳騁在曠野裏……

    無需迷惑,那是因為你已經升入了天堂……

    還有,還有……

    羅馬的共和是個夢想,它應當被實現……

    怎麽樣?大衛!

    好的,英國見!再見!”

    掛上電話,白奎因走到白板前,在《角鬥士》的編劇大衛·弗蘭佐尼的名字後麵,寫下一行字“”,這個名字向中心延伸,對應的名字是“阿瑟·希勒”。

    對於這個二十年代出生,經曆過二戰的老導演,《紐約時報》有一段評價“阿瑟·希勒是老派人,做事仔細,勤而儉。

    希勒執導的影片,質量取決於劇本,劇本好,拍得就好;劇本糟糕,拍得就糟糕。

    但總而言之,他算得上功成名就。”

    不管怎麽樣,他現在確實是功成名就了,是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副院長之一,是少數幾個參與奧斯卡提名的成員之一。

    大衛·弗蘭左尼帶來的消息並不好,阿瑟不僅可能親自投了,《莎翁情史》,還鼓動了自己能夠影響的一部分會員。

    縱觀整塊白板,“”和“”的數量旗鼓相當。

    正是這種膠著的狀況,讓白奎因很難決斷。

    如果《拯救大兵瑞恩》獲得最佳影片的局勢大優,他就可以放下心來,靜等三天後的開獎。

    如果《莎翁情史》占據優勢,他就得趕緊安排最後的絕招。

    隻不過絕招一出,便留下來了後患,難保將來不會被反噬。

    正是這種勝負難料的狀態,才讓白奎因難以選擇。

    好在,他還有一點點時間……

    ……

    就在白奎因難以抉擇的時候,同在洛杉磯的另一幢建築裏。

    在一間沒有窗戶的房間中,四位來自的審計師在兩位“計票總管”的監督下,背對背坐著,正在開展計票工作。

    他們將會花費三天時間,用手工記錄的方式,將奧斯卡的個獎項的結果計算出來。

    每位審計師負責總票數的四分之一。

    他們之間不能分享消息,最終結果將由兩位計票總管整理成表格,然後鎖在一個保險箱裏。

    頒獎那天,兩個由(普華永道)的高管擔任的計票總管,將會共同開啟保險箱,二人按照不同獎項謄抄好,封入信封,裝進同樣的黑色公文包裏。

    然後這兩人隨後分別乘坐沒有任何標記的汽車出發,沿不同路徑前往好萊塢柯達劇院,並由一個不當班的洛杉磯警察局的警察陪同。

    兩人需要在儀式開始前兩個半小時抵達柯達劇院,走過紅地毯,提前進入劇院進行準備。

    等到下午五點半,典禮開始之後,這兩位計票總管將分別站在舞台的左右兩側。

    無論頒獎嘉賓從哪邊走上舞台,都可以從站在那一邊的計票總管手中接過裝有獲勝者名字的信封。

    在整個頒獎過程中,兩位計票總管不能離開自己的位置,一旦頒獎嘉賓報錯了名字,他們必須立刻走上頒獎台,糾正錯誤。

    也就是說,在頒獎嘉賓拆開信封之前,世上就隻有這兩個人提前知道選舉的結果。

    ……

    克裏斯放下電話,默默上前寫了一行“”。

    白奎因趁機撥通了自己的手機。

    “你好,麗莎!恭喜你建立了自己的製作公司!

    合作!有機會當然要合作了!

    當年你是第一個找我洽談購買《邦妮和弗雷克》的,這份恩情我當然記得……

    對,選票的事情……你選了《莎翁》嗎?

    謝謝你……”

    掛了電話,白奎因再次在白板上寫下了“”。

    打電話這件事,隻有他和克裏斯親自下場才行,一般人是不會向莉娜那樣的助理透露自己填寫的選票結果的,哪怕莉娜是代表著白奎因出麵詢問也不行,這種事隻能他們親自出馬。

    越來越多了,開始占據了上風,白奎因和克裏斯的臉色都開始愈發凝重起來。

    “給多諾萬打電話吧!”克裏斯說話的時候似乎下了很大的決心。

    “五年啊!我們能保證五年平安無事嗎?”白奎因在詢問克裏斯的同時,也在問自己。

    奧斯卡的選票,將會存檔五年被查,五年之後普華永道將會將其銷毀。

    盡管從年普華永道接受了奧斯卡計票的委托至今,還沒出現過複查往年選票的事情……

    但是萬一呢!

    沒錯,白奎因的絕招,就是買通那兩個計票總管篡改選票結果!

    一旦事情暴露,參與此事的計票總管自然是職業生涯完蛋,直接社死,普華永道估計也會聲望大跌,可能丟了這份風光無限的差事。

    這還不是最壞的情況,要是被人順藤摸瓜找到了他們這兩位“幕後黑手”,他們兩人就隻能告別電影電視甚至是傳媒行業。

    照理說,現在專門為白奎因做黑活的多諾萬經驗豐富,手段了得,悄悄控製住了兩個計票總管讓他們篡改最佳影片的結果,應該不會留下把柄。

    即便查到了多諾萬,他是個意誌堅定的聰明人,一定會將一切都阻斷在自己這裏,幕後指使著是很難被發現的。

    再加上受益者是《拯救大兵瑞恩》,按照誰得益誰嫌疑最大的原則,應該是懷疑不到白奎因和克裏斯的。

    實在不行,還可以來一個殺人滅口,搞個死無對證,或者幹脆來個“庫房失火”,毀了普華永道的選票存根,同樣是死無對證。

    但是,不要以為設置一個忠心耿耿的“阻斷器”,或者依靠殺人滅口、銷毀證物這些手段,就能逃避嫌疑,事情隻要做了,必然會留下痕跡,差別隻是能否被別人查到罷了。

    “不行,再等等!我覺得修改選票的風險還是太大了。”

    白奎因始終無法下定決心。

    克裏斯也沒有辦法,在他看來,白奎因的缺點,就是沒有在家族生意所處的那種嚴苛環境下曆練過,做起事來,少了一股殺伐果斷的氣質。

    他甚至都沒有親手殺過人!

    如果是托尼舅舅在此決策的話,他應該隻會問,篡改選票能不能把哈維打趴下,隻要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托尼舅舅會立即下令,讓多諾萬實施計劃的。

    他始終隻是一個二十三歲的年輕人啊!

    克裏斯用力推了一把,“還看不出來嗎?《拯救大兵瑞恩》必敗無疑了!”

    麵對著白板的白奎因隻給克裏斯留下了一片背影。

    “和五千張選票比起來,我們電話詢問的人還是太少了,他們隻代表了學院核心人群的偏好,還有沉默的大多數呢!”

    “所以你是要放棄啦,最後開出什麽你都認了?”克裏斯問道。

    滲透普華永道的計票小組的工作從去年月就開始了,之前一直是克裏斯在負責的。

    兩個計票總管從被任命的第二天起,就被多諾萬的人跟蹤調查,用放大鏡查找他們的弱點和把柄,甚至不惜下鉤子下套,就為了能夠拿捏住他們。

    等待獎項統計結果出現的時候,一旦有需要,便逼著兩人修改結果,反正再公布之前,全世界也隻有這兩人知道結果,隻要他們兩人不說,除非調閱選票原件重新計票,否則永遠不會有人知道奧斯卡的投票結果被人篡改了。

    現在那兩個計票總管都清楚,他們兩人都在為同一個神秘勢力服務,不會出現彼此監督,彼此揭發的情況。

    因此兩人隻寄希望於,“上峰”派下的任務不要太過離譜,給出一個讓人一眼看上去就很假的結果。

    比起立即完蛋,兩人都願意冒險一試,賭當堂沒人質疑,賭今後五年沒人複查,一直到投票原件被銷毀,然後拿著大筆的“黑錢”瀟灑退休。

    放棄嗎?

    白奎因問自己。

    他有些不甘心,不是因為好不容易控製了兩個計票總管,而是不甘心之前種種算計,種種投入,最後卻功虧一簣,讓《莎翁情史》獲得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票房重新翻紅,使得米拉麥克斯度過危機。

    撲掉這部《莎翁情史》,對米拉麥克斯的打擊是巨大的。

    首先就是資金問題,在院線撲街的前提下,該片的銷售情況肯定也不會太好,五千多萬美元的拍攝投資,近兩千萬美元的宣發費用全都收不回來。

    但是維克多先生的投資款,那是必須要還的,大不了看在你撲街的份上,利息少收一點。

    其次是米萊麥克斯,也就是哈維兄弟在迪士尼的地位將受到影響,直接掐斷了哈維想要在迪士尼內部更進一步的機會。

    他們兄弟二人本就不受迪士尼皇帝艾斯納的待見,哈維是卡森伯格的摯友,艾斯納和卡森伯格翻臉之後,自然對哈維也排斥起來。

    要是兩人消停一點還好,可是後來兩兄弟又私下成立帝門影業,將兩人非常看好的《驚聲尖叫》挪到帝門影業。

    《驚聲尖叫》大賣,續集票房也非常不錯,但是迪士尼卻沒能從中賺到錢啊,更是讓迪士尼皇帝有理由對兩人厭惡。

    要是再出現大製作影片撲街,使得公司蒙受損失,那麽韋恩斯坦兄弟能不能在迪士尼繼續待下去都很難說。

    最後就是院線合同問題。

    由於衝獎策略的需求,米拉麥克斯一直牢牢把持著一部分銀幕從月初到次年月底的放映合同。

    院線經理也清楚他們的操作方式,獲得提名,帶來一波觀影人群,再獲得獎項,再來一波觀影人流。這兩撥高峰,可以抵消掉很長一段時間的低迷,以及超長的放映周期。

    但要是米拉麥克斯的電影無法獲獎呢?

    蒙受損失的院線經理,下次就會提出更為苛刻的分賬條件,對米拉麥克斯的未來利潤產生了擠壓,甚至有可能轉頭使用同樣長期放映策略的韋德馬克映像。

    “我不是放棄,我覺得我們還可以等一等,如果明天統計結果出來,不是《拯救大兵瑞恩》,我們再出手也不遲啊。”

    白奎因還是做出了決定,那就是把決定推到明天去。

    克裏斯也很無奈,多增加一次和計票總管的接觸,就多一分暴露的風險。

    原本他們的計劃是,一旦發動,不管最後的票選結果是不是《拯救大兵瑞恩》,它都要是《拯救大兵瑞恩》。

    “好吧,聽你的……”

    雖然白奎因一直都表現得和過去一樣,遇到事情,都是兩人商量著來,但是克裏斯知道,現在不再是兩人平等協商的時代了。

    白奎因牽頭的國際發行公司建立之後,白奎因實際上已經握住韋德馬克映像的生命線,表麵上大家的權利都還沒變,但白奎因已經隱隱有了大股東的威勢了。

    專注思考利弊得失的白奎因並未發掘克裏斯的情緒變化,直到一通電話打斷了他的思緒。

    白奎因擰著眉頭,看著來電號碼,對克裏斯說道“是多諾萬!”

    “快接啊!”

    克裏斯急忙催促。

    白奎因狠狠按下接聽鍵“……嗯!……嗯!知道了……你之前安裝的竊聽裝置還在嗎?好!今晚蹲他!”

    放下電話,麵對焦急的克裏斯,白奎因忽然笑了,說道

    “有人去接觸卡利南的老婆了,看來想到從普華永道的計票總管這裏下手的,不止我們啊!”

    克裏斯聞言,初時非常憤怒,但是馬上又喜笑顏開起來。

    望著同樣掛著笑容的白奎因,克裏斯說道“我們不會是想到一塊去了吧?”

    白奎因點點頭,說道“卡利南家的監聽設備還沒撤掉,今晚多諾萬要聽牆根了。”

    “但願是哈維……”克裏斯說道。

    白奎因斬釘截鐵地說道“一定是哈維!《莎翁情史》的口碑已經爛了,不拿獎,他根本沒翻身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