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四章 白銀千萬兩

字數:4470   加入書籤

A+A-


    三月初三,就是梅貴妃所說的競價的日子。

    大虞有五十個行省,每個省的麵積都不一樣,人口也不一樣,富庶程度也不一樣。

    報價自然也不會一樣。

    三十個行省給了宗人府競爭,那邊的競價由慶熙皇帝親自主持。

    另外二十個行省,則是給了那些勳貴家族和將門,由梅貴妃來主持。

    文官集團也關注著這一次的競價,甚至還有一些人想參與到其中去。

    ——有資格參與到官鹽販賣的,也隻是他們這個陣營裏的極少數。

    大多數人並沒有沾到那樣的好處。

    現在有這麽一個機會擺在麵前,說文官集團裏麵沒有人動心,那也是假的。

    隻不過他們沒有進入的資格,皇室根本就沒有邀請他們參與競價。

    另外一方麵,有那個資格也不敢參與進去。

    因為那意味著和他們的階層決裂。

    ——就算是參與,也隻能繞過一圈又一圈,通過一些彎七拐八的關係參與進去。

    柳青製訂出這樣的策略,就是把勳貴家族和將門都拉下水,拉到自己這邊的陣營來。

    皇室沒有那麽大的人力物力來應付文官集團的各種手段,但是把壓力分攤到那些人身上,就沒問題了。

    那些人都有著自己的底蘊,手下一大堆幫自己做事的人。

    要講到人手,現在的那些鹽商所擁有的人手也未必比他們更多。

    由他們來鋪開賣鹽的渠道,也可以省掉皇室很大的成本。

    另外,弄這麽一個十年銷售權的競價出來,也是預先收一大筆錢,用來投資到大虞的工業發展上,加速大虞工業的進度。

    兩座不同的大殿,正在舉行著那五十個行省的競價。

    所有有意願還有資格參與競價的都在現場,他們一個省一個省的開始競價。

    每一家隻能獲得一個行省的銷售權。

    競價開始之後,每一家都會領到一個木牌,在寫上自己的報價,統一呈上,由報價最高的那一家獲得該省的銷售權。

    獲得了銷售權的,就不能再參與下一個行省的競價。

    其餘的可以接著參與競價,再決出一個報價最高的。

    如此一輪一輪的競價下去,一直到所有行省的銷售權都賣出去。

    慶熙皇帝主持的就是宗室參與的那三十個行省的銷售權競價。

    那些行省的排序,是按照富庶程度以及人口由高往低排的。

    排在第一的,就是大虞最為富庶的一個省。

    這個目的就是讓他們在第一輪就開始最激烈的爭奪。

    柳青以為宗室這邊的競爭不是很激烈,因為有錢的宗室並不是特別的多——他們躺著就可以過上富足的日子,掙錢的動力不大,所以巨富之家就不多。

    拿三十個行省的名額給他們,純粹就是為了給他們多找一些差事,減輕內帑的壓力,也讓她們出來替皇室分擔一些火力。

    可是沒想到,第一個行省的報價就已經在白銀十萬兩以上了。

    不是說不值得那個價格,而是柳青不大能夠想明白,他們哪來的那麽多錢。

    ——他的消息還是有些不大靈通,不知道有了很多場外力量加入到了其中。

    報價最低的都達到了十二萬兩。

    報價最高的,竟然達到了十八萬兩。

    而且,報出這個價的並不是什麽親王、郡王,隻是一個輔國將軍。

    以大家對他的了解,那就是一個家境普通的宗室。

    柳青甚至都不記得這個人叫什麽名字。

    當宣布那個人獲得該行省接下來十年的銷售權時,現場一片震驚。

    甚至有人問他拿不拿得出那個錢來,要是拿不出來虛報數字,那就是欺君之罪。

    那個人樂嗬嗬的說道:“錢都已經準備好了,不用兩個月時間,三天之內就可以交清。如果交不清,皇上砍我的頭就是了。”

    看他那一份自信,就沒有人再懷疑他了。

    第二個行省,市場沒有第一個行省那麽大。

    可是,第一個行省報出了十八萬兩白銀的價格,也讓那些競價者對這一場競價的殘酷性有了一個更深的了解。

    他們知道了,想要獲得銷售權,那就必須要將價格報得更高。

    反正一個行省十年的銷售權,比朝廷鹽場低出一半的拿貨價格,可以確保他們在十年之內賺夠。

    那就得提高價格了。

    結果,第二個行省報價最高的竟然達到了二十一萬。

    由一個王府獲得了這個資格。

    接下來,每一個行省的報價都是一場腥風血雨。

    大大的出乎了柳青的預料。

    ——原本他認為隻能通過另外二十個行省的銷售權的競價才能斂一些財,沒想到宗室竟然也這麽猛。

    百多家宗室參與三十個行省的競價,最高的一個行省,竟然報出了二十六萬五千兩白銀的價格。

    最低的一個行省,因為過於偏僻,路也不好走,人口也不是特別的稠密,在那裏鋪下攤子需要很大的成本,所以隻報出了五萬兩白銀的價格。

    但是,這也已經讓柳青意外了。

    他之前還以為最高的一個行省大概也就是這個報價了。

    因為宗室們並不是那麽的富裕。

    沒想到竟然有這麽猛。

    這三十個行省未來十年的皇鹽銷售權,最後讓皇室獲得了五百多萬兩白銀。

    而在梅貴妃那邊,二十個行省的競價更為激烈。

    那些勳貴家族和將門更有錢,也更有做大事的決心。

    一家能力不夠的,會聯合多家來參與其中。

    有的在圈子裏麵拉不到盟友,將目光投到了圈子外麵。

    能借的借,不願意借的就拉對方加盟。

    雖然隻是二十個行省,但是這個銷售權最後賣出來的價格竟然達到了六百多萬兩,比宗室那邊三十個行省的還要多。

    皇室鹽場的鹽都還沒有開始製造,僅僅一個未來十年的銷售權,就已經讓皇室獲得了超過千萬兩的白銀。

    這個消息傳出來,讓文官集團感覺肉疼之極。

    ——在他們心目中,這一千多萬兩白銀,就等於是從他們身上剜出去的肉。

    他們更憂心的是,皇室拉了那麽多人下場,他們想出來的那些策略,真的還能夠成功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