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窮途末路的韃子
字數:6538 加入書籤
不謀而合的高遠和鼇拜,都打算用夜襲這一招梭哈一把,但是因為底牌的厚度不一樣,所以注定了會有不同的結局。
在鼇拜帶著清兵們摸到山海關城下之後,看著城頭上黑漆漆,靜悄悄的一片,鼇拜心中莫名地有些不安。
這是一種多年來戰場上形成的直覺,是那種意料之外的危險到來的時候才會產生的感覺。
鼇拜再次盯著黑沉沉的城頭看了片刻,總覺得今夜這城頭沉寂的不太合常理。
但是現在如果就此撤走的話,那麽最後的機會也將失去,之前所有陣亡的八旗勇士也就白死了。
更加讓他不能容忍的是他鼇拜這個大清第一勇士的稱號從此以後就會被人詬病,因為沒人會把一個怯戰而逃的人當做勇士的。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已經到了城下,部下的勇士們都在興奮地等著自己發出攻城的信號,此時退縮,以後他還怎麽帶兵?
腦子裏閃過這些念頭,鼇拜最終還是強行壓下心中那股不安,下定了繼續進行的決心。
他看著天上被烏雲遮住的月亮,深深吸了一口氣,正要下令身邊的侍衛點燃火把作為發起攻擊的號令聲,原本一片靜寂的城頭上突然傳來一聲突如其來的銅鑼聲。
陽了還是很難受,強撐著今天把昨天的改完了,今天的正式內容又得明天才能改了。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到月底或者下月初就會完本,不會再沒完沒了地寫下去了。所以最後幾天了,最後一次拿全勤了,謝謝諸位書友體諒,老貓拜謝大家夥的支持和體諒!
下麵的內容明天盡量早點改完,實在實在抱歉!
乾清宮,東暖閣裏,沉墨盤著腿坐在榻上,對麵坐著鄭雲龍以及李彪。
東暖閣的確名副其實,外麵雖然是數九寒天,天寒地凍,風一吹能把把裏裏外外的衣服都給吹透了,真正是滴水成冰的日子。
但是這東暖閣裏卻是真正溫暖如春,穿著一件單衣也是剛剛好。
原因也很簡單,紫禁城裏的各處內宮早在明朝的時候就鋪設了地龍。所謂地龍,其實就是房子下麵鋪設一層火道,圍著房子繞一圈。燒的是煤炭,燒炭洞口和排煙的洞口都在屋子外麵的僻靜之處。
地龍在外麵燒,屋子裏絲毫不受影響,沒有煙塵,隻剩下了溫暖,跟北方的土炕是一個原理,隻不過地龍的供熱範圍更大,更幹淨講究一些,是北方富貴人家常用的取暖方式。
窮人的話就基本上都盤火炕用來取暖。
鄭雲龍現在暫時負責整個京畿的防務之責,除了統領十幾萬楚軍之外,還要負責京城的防務。
而李彪則因為他警部尚書的職責,既要負責京城治安,還要負責對那些投降的滿清官員的審查,還要臨時負擔情報工作。
兩個人都忙的團團轉,每天隻能睡兩三個時辰,可以說是除了沉墨之外,現在整個京城最忙碌的人了。
沒有辦法,畢竟京城沉墨的心腹大臣就他們兩個人,隻能讓他們暫時多負擔一些。
“別苦著臉了,我已經給老戴寫信了,讓他盡量早點過來。等老戴來了,你就輕鬆多了。”
沉墨看著故意苦著臉訴苦的李彪,沒好氣地笑罵道。
李彪聞言一喜,搓著手笑道:“太好了,臣現在就盼著戴老板趕緊來。論搞情報工作,還是戴老板更擅長一些。還有啊,那些官員一個個看似忠厚,實在奸詐無比。明明都是貪生怕死之輩,卻偏偏一個個把自己渲染的成了潛伏在康熙手下,心懷我大楚的忠義之士,真是讓人作嘔。”
看著李彪一臉鄙夷的表情,沉墨笑道:
“單論奸詐和善於偽裝而言,天下無人能出官員和商賈這兩個群體。不過說起來,這也是他們基本的生存之道。你以後跟他們打交道久了,就會了解這個道理了。我們初進京城,雖然霹靂手段必不可少,但是該講策略的時候還是要講策略。現在天下大部分都在我們手中了,我們要管的地盤更廣了,治下的百姓也更多了,所以除了需要更多的軍隊之外,我們同樣需要更多的官員來治理。這些人其中雖然有許多無能昏庸之輩,但是也有不少的人才,篩一篩還是能用的。你審查完了這些人之後,列一個名單出來交給我。”
李彪點頭稱是。
沉墨又看向鄭雲龍問道:“京城周邊的局勢現在如何?”
鄭雲龍道:“原本京畿附近出現了很多盜賊流寇,多是原來的饑民演變而成的。這些人在京城附近劫掠百姓行人,阻斷商道,附近的百姓苦不堪言。臣專門派了數支軍隊前去剿滅,剿撫並用,目前已經初見成效。臣估計到過年前後,大部分的匪患會得到解決。剩下一部分等到明年開春之後也會被清除掉。”
沉墨點頭道:“這些盜賊之中大多數都是活不下去的窮苦百姓,但是也不乏有想利用亂世渾水摸魚的野心之輩。對於那些想重新回歸家園的百姓,可以既往不咎。但是對於那些冥頑不靈還妄想談條件的野心之輩,就要堅決剿殺,絕對不能讓他們產生非分之想。”
沉墨的意思很明確,我給你機會,你就要把握。你若是敬酒不吃偏偏要吃罰酒,那就讓你嚐嚐大楚軍隊正義鐵拳。
鄭雲龍點頭表示明白,繼續稟告道:“另外,山西那邊,呂小布已經帶著兩萬大軍進入了大同府。呂小布做事周密又不失果斷,而且按照王上之前交代的,已經行文給那所謂的八大皇商讓他們準備錢糧物資作為軍費。他們如果乖乖的配合,足額交付,那就暫時先饒過他們。如果他們不配合,那呂小布就會以此為借口清除他們。按照之前的分析,山西的各路勢力其實都在觀望,如果那八家安然無恙的話,其他勢力應該也會相繼投降我大楚。”
滿清八大皇商是指山西商人範永鬥、王登庫、靳良玉、王大宇、梁嘉賓、田生蘭、翟堂、黃雲發。
這幾家,身為漢人,卻當漢奸為滿清提供資源,間接造成後來的滿清大屠殺等一係列慘劇。
如果沒有他們給滿清輸送各種物資資源,提供關內各種情報,甚至幫助滿清收買勒索明朝官員,進行一係列的間諜活動,滿清也不可能那麽快速崛起,最終入主中原。
因此這八家才會在滿請入主中原之後被順治敕封為“八大皇商”,享受政治和商業上的特殊待遇。
清軍入關後,順治沒忘為己入主中原建立過赫赫功業的八大家,在紫禁城便殿設宴,親自召見了他們,並賜給服飾。
宴上,順治要給他們封官賞爵,八大家受寵若驚,竭力推辭。
於是,順治便將他們封為“皇商”(籍隸內務府)。
範永鬥被命主持貿易事務,並“賜產張家口為世業”。
其餘七家,亦各有封賞。
從此。範永鬥等取得了別的商人無法享有的政治經濟特權。
範永鬥不但為皇家采辦貨物,還憑借皇家威勢,廣開財路,漫天作起買賣來。他除經營河東、長蘆鹽業外,還壟斷了東北烏蘇裏、綏芬等地人參等貴重藥材的市場,由此又被民間稱為“參商”。轉眼,範永鬥成了擁有數百萬之富的大皇商,八大家中之佼佼者。
滿清入關三十八年來,以範家為首的八大家在皇商身份的庇護優待下,已經成為了能夠極大影響山西河北一帶乃至整個北方經濟形勢的一股極為重要的勢力。
在山西,哪怕是一聲巡撫上任都要邀請範家以及其他七家家主來赴宴。
甚至,在山西當官,誰能上位都要在某種程度上看範家的臉色。
從一定程度上來講,範家就是山西如今的無冕之王。
之所以現在天下各地都在紛紛宣布恢複華夏衣冠,接受楚國統治的時候,山西一省卻是曖昧不清,其實主要的原因就是範家和其他七家在後麵起作用。
其中的原因也不難理解,畢竟沉墨是打著恢複華夏,驅逐韃虜的旗號來起事的,而他們八家發跡的根源就在於給滿清當狗,引狼入室,自然從立場上跟沉墨就是站在對立麵的。
他們必然會擔心沉墨會跟他們算舊賬,但是他們又畏懼楚軍勢大,不敢明確地跟楚國叫板,所以才會表現出這般舉棋不定的觀望態度來。
曆史上,這八家也不過風光了不到一百年時間,到乾隆的時候被開始清算,也就快速的沒落了下去。
畢竟豬養肥了是要殺的,不可能讓你一直肥下去的。
隻不過現在這殺豬刀掌握在了沉墨手中,什麽時候殺,那就全看沉墨心意了。
他冷哼一聲道:“這八家的財富是建立在中原百姓的鮮血和屍骨上麵的,他們賺的每一枚銅板上麵都沾滿了同胞的血肉,我遲早是要收拾他們的。隻不過現在的時機並不成熟,收拾他們容易,卻容易造成山西以及河北局勢的動蕩。先穩住他們,等到明年遷都之後,讓老戴去收拾他們。收拾了他們之後,他們手中的那些產業和渠道也需要有人接手。所以,這件事急不得。”
鄭雲龍點頭稱是,“王上,臣明白您的意思。現在中原的局勢還沒有完全穩定下來,遼東還有薩不素的那支清軍以及羅刹兵,漠北還有幾支清軍,還有那個野心勃勃的噶爾丹都是我們需要防範的對象。臣回頭寫封信給呂小布,讓他謹慎行事。”
沉墨點點頭表示同意,想了想蹙眉道:“現在烏斯藏那邊藏王的態度還不明朗,西域那邊也需要注意。我們的攤子一下子大了許多,要處理的關係也多了許多。這些都要分個輕重緩急,能放的先放一放,該緊的則一點都不能放鬆。”
兩人點頭稱是。
三人接下來又說了一些其他的事情。
鐵牛帶著十幾萬楚軍在光複了整個河南之後,又帶兵進入了山東。
山東雖然大部分的城池都歸順了楚國,但是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地區沒有完全平定。
山東本來就是人口大省,而且耕地麵積廣闊,因為之前的旱災還有清廷的苛捐雜稅讓許多百姓都流離失所,因此遍地盜賊。
在這種形勢下,從元代一直延續到清代的造反專業戶白蓮教又在山東死灰複燃,而且勢頭還非常的猛烈。
如今已經在登州等地聚集起了十幾萬之眾公開起事,宣布建立“白蓮聖朝”,以白蓮為旗幟,信眾全部左臂裹著白布,手持武器開始攻城略地,裹挾百姓,一時間搞得轟轟烈烈的。
鐵牛之所以沒有跟隨沉墨上京,就是因為半路接到了消息,被沉墨派到登州打白蓮教去了。
“昨天收到鐵牛送來的戰報,五戰五捷,白蓮教損失慘重,現在已經龜縮在登州城內不敢出來了。”
沉墨向兩人說起鐵牛的進展。
兩人聞言都是頗為振奮,“白蓮教這些貨色根本不經打,就這水平還好意思學人造反。鐵牛攻下登州城肯定輕輕鬆鬆,白蓮教這些玩意蹦躂不了幾天了。”
鄭雲龍擊掌叫好、
但是沉墨卻搖頭道:“滅了白蓮教很容易,但是要徹底根除他們卻很不容易。數百年來,甚至可以追朔到唐末,白蓮教隻要局勢稍微動蕩一點就會跳出來搞事情。曆朝曆代屢禁不止,這些人就跟臭蟲一樣捏死一茬又冒出來一茬。這次滅了他們,恐怕過不了幾年他們又會死灰複燃,真是讓人煩不勝煩。”
白蓮教是唐、宋以來流傳民間的一種秘密宗教結社。淵源於佛教的淨土宗,相傳淨土宗始祖東晉釋慧遠在廬山東林寺與劉遺民等結白蓮社共同念佛,後世信徒以為楷模。
北宋時期淨土念佛結社盛行,多稱白蓮社或蓮社。南宋紹興年間,吳郡昆山(今江蘇昆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照),在流行的淨土結社的基礎上創建新教門,稱白蓮宗,即白蓮教。
白蓮教因教義淺顯、修行簡便而得以傳播,在南宋的時候甚至都傳播到了北方蒙古人統治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