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那就讓我們父子問鼎世界之巔

字數:9294   加入書籤

A+A-


    

    趙昆將自己的計劃跟眾人說了一遍。

    雖然聽起了有點兒戲,但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嬴政第一次拍手讚同道“我看此計倒是可行,武家兄弟不來也就算了,若是來了,到時候可要好好看看他們的狼狽相!”

    “哈哈哈——”

    眾人聽到嬴政的話,不由哄堂大笑。

    周魁略微有些擔憂的道“這這樣做會不會有點冒險?”

    “沒有什麽事是不冒險的!”

    趙昆不以為然的擺了擺手,含笑道“放心,咱們的人沒那麽不堪,就算他們來了,咱們也能輕鬆應付!”

    “嗯。”周魁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然後想了片刻,鄭重地說道“既然小趙胸有成竹,那我們就按計劃行事!”

    “這麽說,大家都沒意見了?”

    “沒有!”

    眾人齊齊搖頭。

    趙昆見狀,笑道“那好!”

    說著,又朝李轂道“此事就交給你去安排,動作一定要快,盡量別搞出動靜。”

    “諾。”

    李轂拱手應諾,轉身離開了廳堂。

    事情告一段落後,趙昆話鋒一轉,又和眾人商議黃崖洞山寨的軍務。

    雖然黃崖洞以前是山賊老巢,但趙昆奪過來後,並不打算走山賊的老路。

    他要把黃崖洞打造成軍事堡壘,進可攻,退可守。

    等到天下大亂時,再趁機奪去昔陽縣。

    想了想,趙昆皺眉說道“我們雖然攻下了山寨,但山寨裏麵的人員驟減,若是遇到大批圍剿,怕是很難防禦。”

    嬴政搖頭“缺人還不是關鍵,關鍵是山寨裏的山賊俘虜,該如何安排?”

    現在的嬴政,已經沒有了始皇帝的派頭,更像一個準備成大事的謀者。

    雖然自己反自己,有些荒唐,但當皇帝久了,人就麻了,現在重操舊業,倒是無比新鮮。

    其實,縱觀曆史,嬴政最高光的時刻,就是統一六國那段時間。

    要說治國,他確實有些欠缺。

    不過,現在重操舊業,仿佛又找回了從前的感覺。

    卻見那名高個青年疑惑的看著嬴政,道“那些山賊無惡不作,本來就不是什麽好人,留他們幹嘛?”

    嬴政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道“那些山賊雖然可惡,但眼下還需要他們守寨!”

    “他們都是武家兄弟的人,您一點也不擔心?”

    “大秦依法治國,刑律嚴苛,既然做了山賊,那便是無路可退!”

    嬴政笑道“他們效忠武家兄弟,是因為武家兄弟能庇護他們,現在武家兄弟失去了山寨,對他們來說,並沒什麽用了!”

    “至於忠義……”

    說著,環視眾人,反問道“一群亡命之徒,有多少忠義?”

    聽到這話,眾人互相對視,麵麵相覷。

    嬴政把人性看得太透徹了,這點小兒科,對他來說,簡直不算事兒。

    眼見自己義父震住了眾人,趙昆笑著安慰道“山賊成了俘虜,說明他們還想活命,既然想活命,那就不可能自尋死路!”

    說著,扭頭望向一名乞丐“你叫什麽名字?”

    “屬下名叫陽念!”

    回話的乞丐,正是第一個發現趙昆的乞丐。

    趙昆看了看他,又道“我觀你隱匿本事了得,可有興趣負責情報工作?”

    “情報工作?”

    “就是打探軍情,監視山下的一舉一動,武家對我們了如指掌,葛縣令與他們苟合,我們不僅要探查武家,還要探查整個昔陽縣的一舉一動!”

    陽念聞言,恍然的拱手道“少主有命,莫敢不從。”

    “很好。”

    趙昆點了點頭,朝陽念道“這黃崖洞應該有探子,你去把他們收攏起來,能用就用,不能用就處理掉!”

    “我們必須要時刻了解山下的動向,情報相當於我們的眼睛和耳朵,沒有情報,我們就是瞎子和聾子,無論黃崖洞如何防禦,遲早會被人攻破!”

    話音剛落,眾人麵色一肅,陽念立刻拱手“少主,我馬上去收攏那些探子,訓練他們!”

    “且慢!”

    趙昆擺擺手,若有所思的道“單靠黃崖洞原來的探子,遠遠不夠。”

    “那少主的意思是,還要招募人手?”陽念追問道。

    “招募人手是必須的,隻要有意投靠我們,無論是誰,都可以招募!”

    趙昆沉吟道“我的初步計劃是,情報部門的人數,不少於三百人。”

    不少於三百人?

    眾人聞言,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如此計劃,完全區別於一般山寨,由此可見,趙昆的野心,絕不止於黃崖洞,甚至昔陽縣。

    想了想,陽念朝趙昆道“少主,招募人手,訓練情報人員,都沒有問題,隻是糧草方麵,恐怕開銷很大。”

    “這個不用擔心,我自有安排!”

    趙昆笑著擺了擺手,忽又想起什麽似的,朝周魁道“阿魁,你們三人若是考慮清楚了,就將家人接上山來,以防不測。”

    “我們決定去龍泉山找你,就已經考慮清楚了。”周魁看了看同伴,沉沉的道。

    “好,那就盡快將家人接上山!”

    說著,朝身旁的羅網人員下令道“你們跟著去,好好保護他們!”

    “諾。”

    羅網人員應諾一聲,然後帶著周魁三人,離開了大堂。

    等大堂內隻剩下嬴政和趙昆,趙昆笑嗬嗬的望向嬴政,打趣道“義父,從皇帝變成了山賊,感覺咋樣啊?”

    “你個臭小子,少拿這事揶揄我!”

    嬴政聽到趙昆的話,白了他一眼,然後背負著雙手,看向門外,緩緩道“以前,我總覺得,大秦統一了六國,百姓的日子就會好過;

    可這段時間我發現,百姓的大部分生活,竟不如六國時期。”

    說著,無限感慨的歎了口氣,悠悠道;“百姓自古以來,無非是犧牲品罷了,帝王將相能留名千古,百姓能留下什麽?”

    “要打仗,征用他們的子孫!”

    “要行軍,搜刮他們的糧食!”

    “要建城,壓榨他們的勞力!”

    “所謂的帝王將相,也不過如此!”

    嬴政哈哈大笑,可笑聲裏,明顯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苦澀和失落。

    穀<spa>  趙昆深深看了他一眼,搖頭道“大秦開疆拓土,擊退匈奴並沒有錯,錯就錯在,嚴重違背了百姓的意願,因此才會造成許多問題,致使百姓苦不堪言!”

    “百姓心中不滿,光靠安撫和政策,很難消化他們的情緒,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讓他們釋放情緒。”

    “人,生來皆苦,並不是說,吃飽穿暖,沒有戰爭,就一定會過得幸福美滿。”

    聽到這話,嬴政微微一愣,有些不解的問“既然不愁吃穿,沒有戰爭,那百姓苦在何處?”

    “苦在受製於人!”

    趙昆想都沒想的答道。

    在他看來,每個時代的百姓,都有自己的苦楚。

    就算是後世的和平年代,百姓依然很苦。隻不過,苦的方式不一樣罷了。

    古人苦於戰爭,苦於吃穿。

    後人苦於封鎖,苦於受製。

    無數高新技術,被外國層層封鎖,想要發展,難如登天。

    “受製於人?”嬴政眯眼“何人敢製肘我大秦百姓?”

    “義父可曾記得,我給義父說過,大秦並非世界的中心,在大秦之外,還有無數國家,當它們的發展,淩駕於我們之上時,我們便會被它們製肘!”

    趙昆神色鄭重的道。

    “來自外部的製肘麽”嬴政默念,緩緩點頭“如此說來,百姓之苦,無處不在。”

    “百姓之苦,確實無處不在,有的苦於身,有的苦於心”

    “但是。”說著,忽又話鋒一轉,接著道“攘外必先安內,隻有解決了內部矛盾,才能衝破層層製肘,問鼎世界之巔!”

    聽到這話,嬴政精神一振,喉嚨不由上下滾動。

    之前與趙昆共謀大業,主要是複仇趙高,解決大秦的問題,可現在,他忽然覺得,自己的格局似乎小了。

    自己做了三十多年的大秦之主,可從未企及世界之巔,如今有機會,何不嚐試一下?

    想了想,嬴政忽然開懷大笑“好,那就讓我們父子問鼎世界之巔!”

    與此同時,另一邊,鹹陽。

    始皇東巡的車隊,緩緩駛回鹹陽,沿途的百姓夾道歡迎。

    雖然人山人海,但毫無歡慶的氣氛。

    每個人低頭不語,默默目送車隊前行,看起來,十分怪異。

    馬車上,胡亥朝趙高小聲問道“老師,我們真的要這樣做嗎?”

    “陛下失蹤數月,想來已經甍難!”

    見胡亥一臉擔憂,趙高色厲內荏的道“長公子扶蘇,上將軍蒙恬,已經起了疑心,雖然陛下給黎安君留了一道詔書,但黎安君生死不明;

    現在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人是扶蘇,屆時,扶蘇回鹹陽做二世皇帝,公子還有立足之地?”

    聽到這話,胡亥有些猶豫又有些彷徨,想了想,搖頭道“新政不分封,父皇封賞昆弟,本來就不合法,大哥乃父皇長子,自古長幼有序,大哥繼承皇位,順理成章。”

    “公子的本意是好的,但公子有沒有想過,陛下失蹤,天下權力在老奴,公子以及丞相手中?”

    趙高緩緩說道“老奴本心,隻為公子著想,公子願做君,老奴鼎力相助,公子願做臣,老奴生死相依。”

    “老師,就算大哥做二世皇帝,我們為何會牽扯生死?”胡亥詫異道。

    趙高正色道“陛下失蹤之事,我們早已知曉,若扶蘇做二世皇帝,肯定會調查此事,我們知情不報,本就罪該萬死!”

    “啊?”

    胡亥嚇了一跳,怔怔看著趙高。

    趙高繼續鼓噪道“公子,你再想想,製人或受製於人,豈可同日而語?”

    “可是”

    胡亥蹙眉道“廢兄立弟,乃不義之舉,不奉帝詔,是為不忠,不聽父命,此乃不孝。不義,不忠,不孝之人,怕是天下難服!”

    “公子此言差矣!”

    趙高厲聲低喝道。

    “老老師且說,胡亥聆聽便是。”胡亥心驚肉跳道。

    “商湯無道,周王革命,天下稱之為義。衛君弑父,載其史冊,天下未曾斥其不孝。陛下雖然立詔,但並未言及長公子扶蘇,其餘皇子,又何來帝詔可奉?”

    趙高說著,神色肅穆的道“公子深受陛下寵愛,陪伴東巡,可見陛下對公子寄予厚望,隻要公子當機立斷,老奴願為公子謀劃未來!”

    聽到這話,胡亥有些驚訝,但很快又有些釋然,感動的道“老師身為一介老宦官,若非為了學生身後,何苦嘔心瀝血,是學生糊塗了!”

    見胡亥被自己說動,趙高心裏的石頭,終於落了下去。

    就算他謀劃了得,若沒有胡亥配合,終究是一場空。

    沉吟了一下,趙高又囑咐道“馬上就要回宮了,公子切記不可泄露東巡事宜,隻需在寢宮,靜候佳音!”

    “一切交由老師全權負責!”胡亥拱手一禮。

    “如此甚好。”

    趙高滿意的點了點頭。

    旬日之間,甘泉宮外,車水馬龍。

    先是禦史大夫馮劫,帶著太醫令與相關重臣奔赴甘泉宮,會同左廷尉張籍,老常奉胡毋敬,確立了國喪勘驗。

    而後正式拜會兩位丞相。

    馮去疾召集了東巡隨行官吏,以及相關人等,在丞相府與國喪勘驗人員朝會。

    對於始皇帝失蹤之事,李斯做了詳盡稟報,趙高和頓弱以始皇帝失蹤最後麵見之人的身份,稟報了嬴元曼設計毒殺始皇帝,圍殺黎安君的諸般細節。

    趙高還補充說,嬴政失蹤之前,曾立有遺詔,交由他保管。

    在寫詔書前,嬴政留下的最後一道口諭是“最近總感覺有什麽不好的事發生,唯恐途中有變,朕打算先寫遺詔,等詔成之後,封於璽盒之內,若朕出了變故,即可召集群臣,宣讀此密詔。”

    趙高聲淚俱下的訴說,令人無不信服。

    最後,章邯與鄭國稟報了當時由兩位丞相主持的決議。

    所有詳情,都被史官記錄在冊。

    朝會完畢,勘驗人員,派出核實人員,奔赴林慮邑,中皇山神廟,邯鄲城,以及漳河沿岸,落實所有細節。

    三日後,終於確認始皇帝嬴政遭遇長公主嬴元曼毒手,無藥可救,毒發身亡。

    之後,禦史大夫馮劫會同三位朝廷重臣,連夜商議,對始皇帝駕崩事宜,做了論定。

    次日清晨,李斯以領政丞相身份,連續作為。

    他先拜會了馮劫,胡毋敬與太醫令三位重臣,提出了‘召集三公九卿,商議國喪之事’的主張。

    然,馮劫對他的主張並不認同“李相此法多此一舉,以秦律為先,陛下未冊立太子,丞相便是攝政國事之人,眼下法定勘驗完畢,當由丞相批複發喪,何須召集一幹大臣來甘泉宮?”

    “馮大夫此言大謬!”

    李斯聽到馮劫的話,當即駁斥道“陛下乃古今未有之帝王,今甍難離世,又有遺詔留下,怎能由老夫獨斷專行?!”

    聽到這話,眾人為之一肅,暗道李丞相高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