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風起南國夢三出發(4.0K字-求訂閱)
字數:4790 加入書籤
南國,秋雨初歇。
一場明明是冰涼肅殺、會使得萬物凋零的雨,卻使得娑羅雙樹園中千花怒放,姹紫嫣紅。
睡臥在花叢與百獸中的世尊,神色安詳,周身氤氳著柔和的佛光。
這光能淨化身心,淨化思慮,能讓置身於此的人心中平和,即便曾經遭遇過苦難,亦是如隔一世,再見已如局外人,而作前世觀。
這光並不猛烈,遠遠比不上萬佛大殿中佛陀轉世現世時的奇觀。
那些奇觀大多是七彩佛光衝天而起,大殿之中佛像“嗡嗡”長鳴,舉國可知,歡慶鼓舞。
可這裏...
世尊的佛光隻是縈繞在周邊,別說衝天而起了,便是連小雷音寺都未填滿。
寺中,有高僧猜測這是世尊的不欲張揚。
可還有高僧擔憂世尊在去往“惡世”時,遭遇了什麽,祂如今處於最虛弱的階段,所以才會回到人間。
許多高層的存在都是知道的,人間是武者的地界,修士自在人間之外,而達到了三品的仙人則可能在星空之中。
但是,星空雖在人間之上,兩者之間雖看似能彼此互見,可其實之間並沒有直接能達到的道路。
世尊根本不會來人間,祂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
那麽,究竟發生了什麽,世尊才會來此?
然而,除了以上兩種意見外,更多的高僧則是認為“世尊之意,不可揣度”,世尊和祂們在生命層次上早已不同,據傳世尊是從遠古時代便存在了的,活至現今已逾百萬年。
蜉蝣不知朝夕,夏蟲不可語冰,別說他們,便是菩薩比起世尊,也終究是差了許多許多許多。
既然相差如此之多,又豈能去理解世尊的所作所為呢?
......
萬佛大殿附近。
西風裏,南朝國主看著遠處的曠野上忽地出現了一間茅屋。
國主頓時肅然,往前而去。
整個南國,知這“茅屋”的人極少,因為平日裏即便有人經過,若無佛緣,便是無法見這“茅屋”,更無法聽茅屋中的那位誦讀經文。
可國主卻自然知道。
他以信徒的姿勢,恭敬行禮,叩拜。
他還記得他很小的時候,父親還是世子的時候來此拜過。
後來,他曾來過多次,卻不得見這位。
此時顯然是發生了大事,否則怎可能是“妙樹和尚”親自來請他?
妙樹和尚,身裹七寶袈裟,手持九環錫杖,或雲遊四方,或深山苦修,但其實力亦是深不可測,甚至有人說妙樹和尚乃是南國的最強者。
正想著時,茅屋裏傳來蒼老、柔和、飽含慈悲的聲音。
“世尊,在娑羅雙樹園醒來,今世身卻不在南國,而在北方。”
因為世尊佛光動靜很小、加上小雷音寺刻意封鎖信息的緣故,國主也是不知...此時一聽,國主整個人愣在當場,下意識地就覺得不可能。
他知道佛陀轉世,曆經磨難,以求更進一步,踏入星辰。
可是,他從未想過已然踏入星辰、橫渡天河的世尊,竟然會來在人間醒來?
在娑羅雙樹園醒來,那便是如來世尊了。
這根本不可能...
他的父親,爺爺,太爺,甚至祖宗,老祖宗...都隻是拜了世尊一世,卻從未見過世尊。
他小時候還問過“世尊真的存在嗎”,結果被當時還是太子的父親禁閉在書房裏足足三個月,讓他好好反省,謹慎言行。
孽從念出,從口出,從身出,若是無法做到明心淨意,又豈能執掌大權?
父親告訴他:“佛門有兩句著名的佛偈,一句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一句又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我們都知後一句佛偈更妙,可我們都隻是凡人,都無法做到,所以必須將心比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不可滋生罪孽。”
由此可見,世尊在佛門地位之崇高。
所以,國主不信。
可轉念一想,他卻又不得不信。
因為他麵前這茅屋之中的乃是活著的菩薩。
菩薩說的話,他豈能不信?
他花費了足足十多秒才消化完這一句話,然後竟如小孩子般不知所措起來,然後有些失智地道:“我立刻親自去北方迎回世尊。”
一旁的妙樹和尚道:“國主豈能隨意離國?”
國主也意識到自己失言,又道:“那我......”
他想說“世子乃是未來的國主,他既不能去,便讓世子代他去”,可世子...哪兒還有世子?
前南國世子陳雲霄爭風吃醋,和黑暗勢力糾纏不清,然後一身本事被廢,如今氣度亦是全無,若不是其吃齋念佛、潛心思過,若不是其還有一個妹妹,那怕是連保身都做不到。
那麽,是時候重新立刻世子了。
他想了想,在腦海中將幾個兒子做了做比較,然後腦海中便浮現出合適人選,國主道:“擇日起,本王會將陳善業立為世子,世子乃是未來的國主,便由善業這孩子替我去迎歸世尊。”
妙樹和尚想了想,他雲遊天下,也知道國主的幾個孩子,這陳善業雖非嫡長,卻素有善名,為人忠厚,很不錯。
於是,他雙手合十,輕誦了聲:“善哉。”
......
當天,國主返回便冊立世子,然後又以世子外出巡行之名,讓世子領人去秘密迎回世尊。
陳善業確是個厚道孩子,可正因如此...他在處事上欠缺了些,尤其是“尋找世尊、迎回世尊”這種大事上,更是毫無頭緒。
南國和皇朝關係不比過去,如今許多皇朝的大臣都會刻意地避免和南國來往,以免惹出是非。
所以想要通過皇朝權貴的關係網去做事,那是不現實的。
但不管如何,他打算先去皇朝皇都的青蓮寺吧。
青蓮寺在皇都西方城內,應該會知道的更多。
而聽聞皇朝之中那位名為白淵的六皇子和青蓮寺關係很好,若是需要幫忙了,隻要讓青蓮寺出麵,那位六皇子應該是願意幫忙的吧?
可是,陳善業卻又沒有信心,畢竟...他從未以去過皇朝,也不知道青蓮寺究竟如何。
而“尋找世尊、迎回世尊”乃是天大的事,是半點都不能出錯的事。
他這心底是惶恐無比。
一邊是國主在催著他趕緊動身,一邊是他根本沒主意。
事實上,“迎回世尊”這種事乃是天大的功勞,隻要他去做了然後做到了,他這個世子之位便是板上釘釘,誰都不可能動的了。
此時,其餘幾名王子也在四處打聽著“為什麽陳善業突然被立為世子”、“為什麽父王要他去外巡遊”...
而若是打聽到了,那幾名王子可也都不是善茬。
他們也必定會發了瘋地去找世尊,然後迎回世尊。
到時候,“迎回世尊”的這個功勞,就可以改變一切。
可以說...現在別看他陳善業是世子,可這是虛的,真的世子隻會是迎回世尊的那一個。
“如何是好...如何是好...這如何是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