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第六十七章
字數:7963 加入書籤
A+A-
“朕未有一日為人君者。”
在宴會之後, 那些金燦燦的東西被撤下去了,雖說已經進獻給了天子,但天子畢竟不是個暴發戶, 除了兩三件符合他眼光的擺件之外,其餘大概都入了庫,很快裝車, 成為去往下邳路上的輜重。
但天子坐在那裏,冕旒玄袍, 腰係玉帶, 身上帶著一縷冰冷高華的熏香。
他的姿容舉止沒有什麽能夠挑剔的地方, 但既沒有人君的氣勢, 也沒有少年的鮮活。
於是這種感覺就很奇怪了, 仿佛他坐在那裏, 隻是一件精美絕倫,高高在上的擺件,是大漢延續四百年以來的證明。
在他輕聲說出這句話後,這種感覺就更加強烈了。
“這不是陛下的過錯,也不是陛下能強求的事。”她說道。
“陸卿於長安拔劍,平原起兵時,”天子反問,“難道不都是強求嗎?”
……話說得也沒錯。
但他們畢竟是不一樣的, 人不一樣, 決心也不一樣。
“若朕下了決心呢?”
一陣衣袖簌簌之聲,那股遙遠而冰冷的香氣便近了。
天子起身, 自玉座走下,來到了她的麵前。
“……陛下?”
“陸卿現為亭侯,將來可為縣侯, 而後又當如何?”
“而後?”她愣了一會兒,“陛下,臣若有功績可稱縣侯,心願已足。”
這個少年的眼睛裏藏著深潭一般的幽冷。
“陸卿之子嗣後代,所襲亦不過封侯之位,畢竟高祖曾有白馬盟誓,漢家天下,非劉不王,”他的聲音很冷,但慢慢地變得柔和,“但陸卿與別人不同。”
“陛下之意,是臣為婦人,因而子嗣的爵位還可以從夫君處襲來?”
天子沒有說話,也沒有點頭,但輕輕地眨了一下眼睛。
如果她想要傳給子嗣一個比縣侯更高的爵位——有什麽比成為皇後來得更快,更直接的呢?
他的皇後死了嗎?
按照夏侯惇傳來的消息,皇後未死,而是被迎至鄄城妥善安置。
那些皇子皇女呢?
他們也在皇後身邊,由那些幸存下來的宮女和黃門照顧著。
但天子站在她麵前,這樣溫柔地暗示她,他的妻子,他的孩子,他都可以棄如敝履——隻要她願意與他結為盟友。
這是完全不關乎情愛的婚姻,她不能奢望在天子這裏獲得一丁點兒的關心與愛護,甚至隻要她的事業失敗了,她也會成為第二個伏後,被天子丟在冰冷黑暗的角落裏,再不看一眼。
——但如果黑刃在,會怎麽說?
【他有野心,但太過孱弱,這豈不是更好?你需要一個這樣的利用對象,你已經改過名,取了字,又有世人皆知的好名聲,殺豬匠的出身已經不再能桎梏你。若你能夠登上這個台階,將他作為傀儡,這架名為“漢室”的機器就可以為你所用了——這是他唯一的籌碼,你看,他清楚得很。】
“陸卿?”
她沉默著,他輕輕地喚了她一聲,甚至歪了歪頭,略帶一點孩子氣地去望她微微低下的麵孔。
除了這些之外,隻要她依舊強大,他甚至也可以扮演一個溫柔又深情的頂級世家美少年給她看,她要是想玩點什麽浪漫的,天子必然也有耐心來陪她。
“陛下可曾聽說,建安元年時,臣於青州曾與袁譚交手。”
天子迷惑地微微皺起了眉。
“朕曾聽聞。”
那場戰役規模並不大,戰果也不明顯,充其量被稱為“小青河之役”,但在陸懸魚心中,印象極其深刻。
她這麽說,天子便微笑著聽,一麵聽,一麵要小黃門為她尋來坐具,要她坐下慢慢說。
於是她便詳細地講給他聽,戰前她為什麽想要與袁譚決戰,戰鬥中她明明已經包圍了袁譚的前軍,為什麽又放棄,戰後她又做了很多這樣那樣走向的猜想。
“若臣能夠冒一次險,或許臣便能全殲那支青州軍。”
天子微笑著望向她,“陸卿後悔了?”
“不,”她回答,“臣不僅沒有後悔,反而慶幸。”
天子愣了一下,“為何?”
“臣也許會贏,但如果臣有這樣的想法,必有一日因輕率莽進而死無葬身之地。”
那張精致又美麗的小臉不笑了,他目光沉沉地盯著她。
“臣之所以有百戰百勝的名聲,非因臣勇武過人,智謀超群,”她說道,“而是因臣行事謹慎,總知道什麽當要,什麽不當要。”
當楊彪從屏風後走出來時,陸廉已經出了行宮。
天子仍然坐在那裏,一聲不吭,冕旒擋著他的眼睛,也擋著他的神情。
“陛下。”
“真如令君所言,”天子說道,“她不願。”
楊彪原本有些不悅,很想要直言進諫,但見到天子呆呆坐在那裏的模樣,忽然心疼起來,“陛下是大漢天子,不必如此小意屈就。”
“天子有什麽了不起,朕的兄長也曾是天子,他若不死,朕豈有此位?”
“陛下——”
這個十七八歲的少年似乎根本沒聽見楊彪急切地想要打斷他的話語,他的聲音變得又快又尖利,失去了往昔那從容不迫的典雅風度:
“懷王是如何而死的,令君知否?”天子說道,“他喝了鴆酒,他們說那酒喝下之後,腹痛如刀絞,腦裂而——”
“陛下!”楊彪大聲喊道,“劉備非董卓,陛下不必有此慮!”
天子的那雙眼睛從冕旒後麵幽幽地望過來了。
那不是少年的眼睛。
那是一雙日日夜夜都被噩夢所禁錮,因而飛速蒼老的眼睛。
“他非董卓,身邊也沒有李鬆李儒麽?”
李鬆為更始帝劉玄殺了孺子嬰,李儒則為董卓殺了劉辯。
更始帝也姓劉,也未必想殺一個癡傻的廢太子,但隻要他一步步向上走,會不會有人想要替他鏟除這些路上的絆腳石呢?
楊彪上前一步,突然跪拜在地,行了一個大禮。
“若有人行此不臣之事,”老人顫抖著說道,“臣當以頸血濺之!”
被天子懷疑有不臣之心——至少下屬有不臣之心的劉備現在並沒有做什麽奇怪的事。
他盤腿坐在竹席上,認認真真地編著一頂草帽,甚至徐庶走進院落時,劉備都沒有察覺。
一隻蜘蛛飛快地從竹席上跑過,竟然也從這個擅使兵刃的老革身邊逃了一條命。
徐庶咳嗽了一聲。
“主公。”
“元直!”
劉備將草帽放下,起身欲迎時,徐庶早已經幾步上前,不曾令主公走下台階。
“主公有這樣的閑情,”徐庶笑道,“軍中大可放心了。”
劉備臉上立刻掛上了不安。
“我非偷閑,實在是……”他支吾了一下,然後歎了一口氣,跺了跺腳,“元直可知我心事?”
劉備屯於古城,曹操屯於宛城,兩軍已經對峙很久了。
曹操無法去迎天子,劉備也不成,似乎誰隻要動一步,對麵立刻就會撲上來。
但因為雙方占據的不是營寨,而是堅城,於是又都無法主動發起進攻。
從冬天到春天,從春天到夏天,就這麽守了半年,守到城中有些士兵偷偷摸摸地娶了媳婦,甚至因為前軍來得更久,已經有幾個人幸福地當上了父親,被人羨慕極了。
但這種幸福是建立在劉備的痛苦之上的——他的士兵在這裏屯著,什麽也做不了,哪裏也去不成。
北方袁紹的檄文一下,這種痛苦立刻升級成了煎熬。
他想到了各種方法去激曹操出城決戰,包括但不限於讓帳下的文人寫信罵他卑鄙無恥,罵他父祖趨附宦官,罵他為人子不孝,老父親避禍徐州,他竟也能領兵來屠;罵他為人父不慈,騎了兒子的馬逃命,將兒子留在亂軍之中。
但事實證明,曹操是一個堪為敵手的梟雄——他出兵時雷霆萬鈞,守城時則靜水深流,反正簡言之,曹操不想打,不出城,就是蹲著,愛罵就罵,反正南下的是袁紹,他是不急的。
……於是劉備抑鬱了,編起了手工活解壓。
“主公既欲急勝,何不與曹操決一血戰呢?”
“我欲戰,他欲守,”劉備歎了一口氣,“如何打得起來?”
徐庶摸摸小胡子,“主公隻知檄文,卻不知天子曾降詔?”
劉備迷惑了一會兒,“我自然是知道的,卻有何用?”
這位小胡子文士臉上露出了一個隱秘的微笑。
主公雖為漢室出身,卻並非舉孝廉茂才出仕,而是由公孫瓚舉薦為部司馬,一路領兵打仗出來的,因此天子降下的那幾道詔書有什麽樣的作用,他也察覺不到。
“主公既欲誘曹操出戰,何不悄悄派兵,襲取許昌?”
劉備有些迷惑地睜大眼睛,“我襲取許昌,自是為了將宛城與兗州攔腰截斷。”
“不錯。”
“但如此一來,荀彧自兗州出兵,曹操自宛城出兵,我豈不是要被兩軍夾擊?”
徐庶又摸了摸胡子。
“主公,天子降詔了啊。”
無論是劉備,還是關羽張飛趙雲陸廉,這群武人一時半會都理解不了這句話的含義。
但對於曹操來說,“天子降詔”這四個字的魔力是超乎尋常的。
荀彧是他之子房,這不錯,但他也曾是朝廷的守宮令。
與許多潁川出身的士人一樣,荀彧對於匡扶漢室也有著超乎尋常的熱情。
因此在接到朝廷的征令之後,鄄城立刻傳出消息,荀彧也病倒了。
就同為潁川出身的徐庶猜測來說……荀彧說不定是真的病倒了。
但這不重要。
“主公,若曹操使了這樣的計謀,率軍襲取魯國,欲斷徐州與青州之路,陸辭玉將軍會如何?”
“不待我出兵,她必先領軍擊之。”劉備回答得極快。
徐庶嘴角一翹,“曹操對荀文若也有這樣的信心嗎?”
這位主公忽然“蹭!”地一下站了起來!在這間並不大的屋子裏瘋狂打轉!
曹操若是對荀彧沒有信心,他會怎麽樣?
不錯,兗州尚有夏侯惇主持軍政,但荀彧鎮守鄄城,兗州的糧草都在他手中!
因此曹操一定不能等到劉備軍已至許昌城下,再與荀彧合圍!誰知到時候天子會不會再下一封詔書!哪怕荀彧不倒戈,一抹脖子也是個大麻煩!
隻要能引曹操出城決戰,先袁紹一步平定豫州,劉備雀躍地想,南方無憂矣!
“我聽聞曹孟德帳下有一位謀士,郭嘉郭奉孝,工於心計,最擅遠交近攻之謀。”
荀諶聽了之後,輕輕笑了,“監軍也想要一位郭奉孝嗎?”
“主公征烏桓鮮卑南下,恐怕從此曹孟德便再難與咱們同心戮力了,”沮授歎了一口氣,“如何能不向遠處尋一尋盟友呢?”
沮授麵前那位秀麗端凝的貴公子略微思考後,便放下了茶盞。
“蜀中劉璋素無誌向,劉表心氣已薄,劉勳色厲內荏,此輩無四方之誌,皆小人也。”
他的聲音停了一停,見沮授麵露失望之色,又加了一句:
“唯有江東孫策,昔日曾為陸廉所敗,這數載之內,他整頓江東,厲兵秣馬,堪為劉備敵手。”
沮授眼睛忽然亮了起來。
在宴會之後, 那些金燦燦的東西被撤下去了,雖說已經進獻給了天子,但天子畢竟不是個暴發戶, 除了兩三件符合他眼光的擺件之外,其餘大概都入了庫,很快裝車, 成為去往下邳路上的輜重。
但天子坐在那裏,冕旒玄袍, 腰係玉帶, 身上帶著一縷冰冷高華的熏香。
他的姿容舉止沒有什麽能夠挑剔的地方, 但既沒有人君的氣勢, 也沒有少年的鮮活。
於是這種感覺就很奇怪了, 仿佛他坐在那裏, 隻是一件精美絕倫,高高在上的擺件,是大漢延續四百年以來的證明。
在他輕聲說出這句話後,這種感覺就更加強烈了。
“這不是陛下的過錯,也不是陛下能強求的事。”她說道。
“陸卿於長安拔劍,平原起兵時,”天子反問,“難道不都是強求嗎?”
……話說得也沒錯。
但他們畢竟是不一樣的, 人不一樣, 決心也不一樣。
“若朕下了決心呢?”
一陣衣袖簌簌之聲,那股遙遠而冰冷的香氣便近了。
天子起身, 自玉座走下,來到了她的麵前。
“……陛下?”
“陸卿現為亭侯,將來可為縣侯, 而後又當如何?”
“而後?”她愣了一會兒,“陛下,臣若有功績可稱縣侯,心願已足。”
這個少年的眼睛裏藏著深潭一般的幽冷。
“陸卿之子嗣後代,所襲亦不過封侯之位,畢竟高祖曾有白馬盟誓,漢家天下,非劉不王,”他的聲音很冷,但慢慢地變得柔和,“但陸卿與別人不同。”
“陛下之意,是臣為婦人,因而子嗣的爵位還可以從夫君處襲來?”
天子沒有說話,也沒有點頭,但輕輕地眨了一下眼睛。
如果她想要傳給子嗣一個比縣侯更高的爵位——有什麽比成為皇後來得更快,更直接的呢?
他的皇後死了嗎?
按照夏侯惇傳來的消息,皇後未死,而是被迎至鄄城妥善安置。
那些皇子皇女呢?
他們也在皇後身邊,由那些幸存下來的宮女和黃門照顧著。
但天子站在她麵前,這樣溫柔地暗示她,他的妻子,他的孩子,他都可以棄如敝履——隻要她願意與他結為盟友。
這是完全不關乎情愛的婚姻,她不能奢望在天子這裏獲得一丁點兒的關心與愛護,甚至隻要她的事業失敗了,她也會成為第二個伏後,被天子丟在冰冷黑暗的角落裏,再不看一眼。
——但如果黑刃在,會怎麽說?
【他有野心,但太過孱弱,這豈不是更好?你需要一個這樣的利用對象,你已經改過名,取了字,又有世人皆知的好名聲,殺豬匠的出身已經不再能桎梏你。若你能夠登上這個台階,將他作為傀儡,這架名為“漢室”的機器就可以為你所用了——這是他唯一的籌碼,你看,他清楚得很。】
“陸卿?”
她沉默著,他輕輕地喚了她一聲,甚至歪了歪頭,略帶一點孩子氣地去望她微微低下的麵孔。
除了這些之外,隻要她依舊強大,他甚至也可以扮演一個溫柔又深情的頂級世家美少年給她看,她要是想玩點什麽浪漫的,天子必然也有耐心來陪她。
“陛下可曾聽說,建安元年時,臣於青州曾與袁譚交手。”
天子迷惑地微微皺起了眉。
“朕曾聽聞。”
那場戰役規模並不大,戰果也不明顯,充其量被稱為“小青河之役”,但在陸懸魚心中,印象極其深刻。
她這麽說,天子便微笑著聽,一麵聽,一麵要小黃門為她尋來坐具,要她坐下慢慢說。
於是她便詳細地講給他聽,戰前她為什麽想要與袁譚決戰,戰鬥中她明明已經包圍了袁譚的前軍,為什麽又放棄,戰後她又做了很多這樣那樣走向的猜想。
“若臣能夠冒一次險,或許臣便能全殲那支青州軍。”
天子微笑著望向她,“陸卿後悔了?”
“不,”她回答,“臣不僅沒有後悔,反而慶幸。”
天子愣了一下,“為何?”
“臣也許會贏,但如果臣有這樣的想法,必有一日因輕率莽進而死無葬身之地。”
那張精致又美麗的小臉不笑了,他目光沉沉地盯著她。
“臣之所以有百戰百勝的名聲,非因臣勇武過人,智謀超群,”她說道,“而是因臣行事謹慎,總知道什麽當要,什麽不當要。”
當楊彪從屏風後走出來時,陸廉已經出了行宮。
天子仍然坐在那裏,一聲不吭,冕旒擋著他的眼睛,也擋著他的神情。
“陛下。”
“真如令君所言,”天子說道,“她不願。”
楊彪原本有些不悅,很想要直言進諫,但見到天子呆呆坐在那裏的模樣,忽然心疼起來,“陛下是大漢天子,不必如此小意屈就。”
“天子有什麽了不起,朕的兄長也曾是天子,他若不死,朕豈有此位?”
“陛下——”
這個十七八歲的少年似乎根本沒聽見楊彪急切地想要打斷他的話語,他的聲音變得又快又尖利,失去了往昔那從容不迫的典雅風度:
“懷王是如何而死的,令君知否?”天子說道,“他喝了鴆酒,他們說那酒喝下之後,腹痛如刀絞,腦裂而——”
“陛下!”楊彪大聲喊道,“劉備非董卓,陛下不必有此慮!”
天子的那雙眼睛從冕旒後麵幽幽地望過來了。
那不是少年的眼睛。
那是一雙日日夜夜都被噩夢所禁錮,因而飛速蒼老的眼睛。
“他非董卓,身邊也沒有李鬆李儒麽?”
李鬆為更始帝劉玄殺了孺子嬰,李儒則為董卓殺了劉辯。
更始帝也姓劉,也未必想殺一個癡傻的廢太子,但隻要他一步步向上走,會不會有人想要替他鏟除這些路上的絆腳石呢?
楊彪上前一步,突然跪拜在地,行了一個大禮。
“若有人行此不臣之事,”老人顫抖著說道,“臣當以頸血濺之!”
被天子懷疑有不臣之心——至少下屬有不臣之心的劉備現在並沒有做什麽奇怪的事。
他盤腿坐在竹席上,認認真真地編著一頂草帽,甚至徐庶走進院落時,劉備都沒有察覺。
一隻蜘蛛飛快地從竹席上跑過,竟然也從這個擅使兵刃的老革身邊逃了一條命。
徐庶咳嗽了一聲。
“主公。”
“元直!”
劉備將草帽放下,起身欲迎時,徐庶早已經幾步上前,不曾令主公走下台階。
“主公有這樣的閑情,”徐庶笑道,“軍中大可放心了。”
劉備臉上立刻掛上了不安。
“我非偷閑,實在是……”他支吾了一下,然後歎了一口氣,跺了跺腳,“元直可知我心事?”
劉備屯於古城,曹操屯於宛城,兩軍已經對峙很久了。
曹操無法去迎天子,劉備也不成,似乎誰隻要動一步,對麵立刻就會撲上來。
但因為雙方占據的不是營寨,而是堅城,於是又都無法主動發起進攻。
從冬天到春天,從春天到夏天,就這麽守了半年,守到城中有些士兵偷偷摸摸地娶了媳婦,甚至因為前軍來得更久,已經有幾個人幸福地當上了父親,被人羨慕極了。
但這種幸福是建立在劉備的痛苦之上的——他的士兵在這裏屯著,什麽也做不了,哪裏也去不成。
北方袁紹的檄文一下,這種痛苦立刻升級成了煎熬。
他想到了各種方法去激曹操出城決戰,包括但不限於讓帳下的文人寫信罵他卑鄙無恥,罵他父祖趨附宦官,罵他為人子不孝,老父親避禍徐州,他竟也能領兵來屠;罵他為人父不慈,騎了兒子的馬逃命,將兒子留在亂軍之中。
但事實證明,曹操是一個堪為敵手的梟雄——他出兵時雷霆萬鈞,守城時則靜水深流,反正簡言之,曹操不想打,不出城,就是蹲著,愛罵就罵,反正南下的是袁紹,他是不急的。
……於是劉備抑鬱了,編起了手工活解壓。
“主公既欲急勝,何不與曹操決一血戰呢?”
“我欲戰,他欲守,”劉備歎了一口氣,“如何打得起來?”
徐庶摸摸小胡子,“主公隻知檄文,卻不知天子曾降詔?”
劉備迷惑了一會兒,“我自然是知道的,卻有何用?”
這位小胡子文士臉上露出了一個隱秘的微笑。
主公雖為漢室出身,卻並非舉孝廉茂才出仕,而是由公孫瓚舉薦為部司馬,一路領兵打仗出來的,因此天子降下的那幾道詔書有什麽樣的作用,他也察覺不到。
“主公既欲誘曹操出戰,何不悄悄派兵,襲取許昌?”
劉備有些迷惑地睜大眼睛,“我襲取許昌,自是為了將宛城與兗州攔腰截斷。”
“不錯。”
“但如此一來,荀彧自兗州出兵,曹操自宛城出兵,我豈不是要被兩軍夾擊?”
徐庶又摸了摸胡子。
“主公,天子降詔了啊。”
無論是劉備,還是關羽張飛趙雲陸廉,這群武人一時半會都理解不了這句話的含義。
但對於曹操來說,“天子降詔”這四個字的魔力是超乎尋常的。
荀彧是他之子房,這不錯,但他也曾是朝廷的守宮令。
與許多潁川出身的士人一樣,荀彧對於匡扶漢室也有著超乎尋常的熱情。
因此在接到朝廷的征令之後,鄄城立刻傳出消息,荀彧也病倒了。
就同為潁川出身的徐庶猜測來說……荀彧說不定是真的病倒了。
但這不重要。
“主公,若曹操使了這樣的計謀,率軍襲取魯國,欲斷徐州與青州之路,陸辭玉將軍會如何?”
“不待我出兵,她必先領軍擊之。”劉備回答得極快。
徐庶嘴角一翹,“曹操對荀文若也有這樣的信心嗎?”
這位主公忽然“蹭!”地一下站了起來!在這間並不大的屋子裏瘋狂打轉!
曹操若是對荀彧沒有信心,他會怎麽樣?
不錯,兗州尚有夏侯惇主持軍政,但荀彧鎮守鄄城,兗州的糧草都在他手中!
因此曹操一定不能等到劉備軍已至許昌城下,再與荀彧合圍!誰知到時候天子會不會再下一封詔書!哪怕荀彧不倒戈,一抹脖子也是個大麻煩!
隻要能引曹操出城決戰,先袁紹一步平定豫州,劉備雀躍地想,南方無憂矣!
“我聽聞曹孟德帳下有一位謀士,郭嘉郭奉孝,工於心計,最擅遠交近攻之謀。”
荀諶聽了之後,輕輕笑了,“監軍也想要一位郭奉孝嗎?”
“主公征烏桓鮮卑南下,恐怕從此曹孟德便再難與咱們同心戮力了,”沮授歎了一口氣,“如何能不向遠處尋一尋盟友呢?”
沮授麵前那位秀麗端凝的貴公子略微思考後,便放下了茶盞。
“蜀中劉璋素無誌向,劉表心氣已薄,劉勳色厲內荏,此輩無四方之誌,皆小人也。”
他的聲音停了一停,見沮授麵露失望之色,又加了一句:
“唯有江東孫策,昔日曾為陸廉所敗,這數載之內,他整頓江東,厲兵秣馬,堪為劉備敵手。”
沮授眼睛忽然亮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