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字數:7336   加入書籤

A+A-


    

    當審榮的分兵開始進攻倉亭津時,  許攸並不曾駐足不前。

    他的前軍既然渡了河,為什麽要困守河邊?正可以從容地展開陣勢,令冀州軍繼續向前,  隔開青徐。

    美中不足隻有一點。他還未曾攻下倉亭津,沒有渡口,就沒有許多船舶,  冀州的糧草也就不能很快地送過河。

    但許攸是個又精明,又有好運道的人。

    天氣很好,  下過雨的土路在太陽下漸漸凝固,重新變得堅硬,  因此車輪走在上麵也不算特別顛簸。

    他的車裏墊了許多墊子,  讓他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軺車上,  眼睛半睜半閉,  看著前麵像彩虹一樣的旌旗翻過山嶺,看著旌旗下氣勢恢宏的大軍匯聚成一條鋼鐵般的長河。

    隻是缺了些民夫,他想,  再來點糧草就更好了。

    有人在清洗城中石板路上殘存的血跡。

    他們都低著頭,  看不清長相,  但都是一樣的頭發花白,都是一樣的衣衫襤褸,所以看不看得清長相也無關緊要。

    有人在他們身邊經過,他們也不抬頭。

    既不抬頭,  也不作聲,  好像對外界完全失去了反應。

    先是馬蹄聲走過,  偶爾有鎧甲摩擦鞍座發出的聲音;

    而後有旌旗在風中發出獵獵的,  頗為威風的響聲;

    又有長戟的柄砸在地上,  發出沉重而可怖的聲音;

    再然後的腳步聲變得雜亂起來,  有人在喝罵,有人在低聲哭泣……

    忽然有個嬌小的身影穿過他們身旁,撲進了隊伍裏,“阿耶!阿耶!你將這包餅子帶上!”

    “你這蠢物!”那小女子的父親破口大罵起來,“這是給你和你阿母留下的!快拿回去!”

    隊伍忽然變得有些混亂。

    有人匆匆忙忙地上前,拽開了那個小姑娘,還有人奪下了包裹。

    “那是我家的糧!貴人!我妻女也要一條生路啊!”

    忽然又有了一連串的慘叫聲。

    路邊清洗血跡的老仆們死死低著頭,手中的活計更利落了。

    “我就知道這城中是有糧的。”有個聲音冷冷地說道。

    一身戎裝的武將望著這一幕,嘴唇輕輕地抖動著,卻說不出話來。

    但程昱將目光轉回來,心情好極,“元讓這批援軍送到主公營中,到時劉備不過囊中之物罷了!”

    “我將兵卒盡皆帶走,”夏侯惇終於開口了,“仲德孤身守城……”

    城中的大戶是殺不絕的,他們的僮仆部曲被帶走,但他們還有族人,還有旁支,甚至如果不能籠城的話,附近郡縣還有許多親故。

    那些人都會趕來,都會想要為前日赴了那場鴻門宴的賓客報仇。

    而程昱身邊除了十幾個仆人之外,再無任何護衛。

    但這個須髯皆白的老人臉上一絲懼色也沒有,他的目光迎著晨曦,染著金紅的色澤,狂傲極了。

    “主公軍勢若能複振,”他冷笑道,“那班鼠輩豈敢造次?!”

    程昱站在城門上,居高臨下地目送夏侯惇離開後,並未立刻回到自己的府邸。

    他很興奮,但還有些莫名的擔憂,因此想要借著這中秋的冷風讓自己激蕩的頭腦漸漸冷靜下來,細細地想一想,還有什麽不足之處沒有。

    陸廉已經南下,這不假,但主公與劉備尚未分出勝負,兗州士族是不敢公開投向她的,況且她剛到陳留,想要兵臨鄄城還須時日。

    但如果她到了鄄城,又該怎麽樣呢?

    天子已經到了下邳,但鄄城還有皇後和小皇子,程昱想,他們是斷不能交到劉備手裏的,必要時可以綁了帶走。

    但他也不必太擔憂陸廉,畢竟冀州軍已經渡河,袁紹的親軍必不會如烏桓人一般……

    當程昱想到“冀州軍”時,他的眉頭忽然皺了起來。

    似乎是年紀大了,一夜未睡的緣故,他的心髒忽然猛烈地跳了兩下。

    有騎兵跑進城門。

    “使君!東北處三十裏外有冀州軍至!領兵的是許攸將軍!”

    程昱恍惚地點點頭,那名騎兵又繼續大聲匯報下去:“夏侯將軍聽聞,便駐足暫歇,派人送牛酒去迎許將軍——”

    這個老人的瞳孔一瞬間鎖緊了!

    他的心髒也開始無法抑製地猛烈跳動,每一下都如一柄大錘,砸在他的胸口上!

    “夏侯元讓何其愚也!”他嗬斥道,“你,你快回去報信!告訴他!速行!速行!切莫駐足!”

    夏侯惇的援軍隻停留了片刻,那支長長的,旌旗如彩虹一般美麗的冀州軍就追了上來。

    不僅旌旗美麗,士兵們穿得也那樣整齊氣派,軺車上下來的主將也是個十分熟悉的人,親親熱熱地握了他的手,令他到士兵們布置起的帳篷裏歇息片刻。

    雖然帳篷是剛剛從輜車上搬下來的,但就在兩人敘舊時,仆役已經整治出了一桌十分精雅的小菜,有蜜餞,有肉幹,有油鹽收拾過的新鮮菜,有從帳外剛剛拿進來的,滾燙流油的烤肉,甚至還有一甕活魚,兩個人剛坐下,廚子就將魚膾和肉醬端進來了。

    那切成薄片的魚肉,還在微微跳動呢。

    “曹公與我是多年的好友,我與元讓,也是多年的相識!今日又見元讓,我心中歡喜極了!”許攸大聲說道,“一定要敬你這一盞!”

    夏侯惇那張平素總是淡淡的臉,不由得浮起了一絲略有些困窘的紅。

    他是想不到許攸竟然這樣客氣的,畢竟現下主公受困襄城,兗州各郡縣多有不臣之心,他困守孤城,還要仰仗冀州軍的援手,因此送去牛酒時,已經想到許攸那一副傲慢嘴臉。

    但他竟這樣客氣!

    夏侯惇含著眼淚,喝了一盞酒,許攸又立刻為他斟滿了。

    “許將軍——”

    “我喚你元讓!你喚我什麽!”許攸很氣憤地嚷道,“竟這般疏遠!”

    於是夏侯惇又隻能喝了第二盞酒,改口喊了一聲子遠。

    有兗州兵匆匆忙忙地跑到營地來,被許攸的親軍攔下了。

    “那是什麽?”

    夏侯惇接過絲袋看了一眼,“是程仲德的信,且容在下——”

    一隻手伸過來,將他按在了坐具上。

    “什麽信?能重過你我這片刻相聚?”許攸不容置疑地說道,“你我既剖心析肝,便莫理這些浮辭為上!”

    夏侯惇又喝了第三盞酒。

    當酒力漸漸湧上心頭時,這個最為曹操所倚重的武將並沒有如許攸期望那般,昏昏沉沉地醉倒。

    他的思緒變得越來越清晰,於是許攸的熱情再也掩蓋不住那種詭異。

    他剛剛走出數十裏,程昱為什麽要給他送信?

    程昱對自己的安危都置之度外,除了主公之外,還有什麽事值得他匆匆忙忙地追來送信?

    隻有許攸。

    他慢慢地抬起頭,用僅剩的那隻眼睛謹慎地盯著對麵的中年文士。

    他自覺表情一點變化都沒有,甚至臉上還帶了一絲笑意。

    隻是他不自覺地將手伸向放在一旁的佩劍上時,對麵這個小個子主將忽然極其敏捷地跳了起來!

    “綁了!”他高聲嚷道,“連同他軍中那些偏將功曹,參軍司馬,一起綁了!”

    月色鋪灑下來,整片大地好像都慢慢睡著了。

    遠處的煙火一縷縷隱在黑暗裏,近處的火光也漸漸熄了。

    隻有城頭上還有火把,燃燒著刺鼻的桐油氣味,嗶嗶啵啵的發出幾聲爆裂,顯得這個夜更加靜謐安寧。

    這樣的一個夜晚,連守軍也不願意兢兢業業地巡查,他們更想找一個女牆下的角落,搬出自己藏起來的一袋幹草,舒舒服服地靠在上麵,借著這清幽但還算不得十分寒冷的良夜,悄悄打個盹。

    可是城頭的守軍沒辦法偷懶,今夜不行。

    他們必須一板一眼地在城頭上走來走去,輪班換崗,像一群蠢貨似的。

    因為程公還不曾下了城頭。

    他一整天不吃不喝,就站在城頭上,誰也不知道他在看什麽,誰也不知道那片廣袤而寂寥的田野後麵有什麽值得看的景色。

    那裏有什麽呢?

    有太陽?

    有泰山?

    程公原本不叫這個名字,他見到主公之後,便說自己夢到了登上泰山,捧起一輪紅日。主公曾言“卿當終為吾腹心”,因此才為他改名程昱。

    這個夢聽起來多少有點神異,於是漸漸的,有人看程公的目光就不同了。

    程昱自己也覺得自己是與旁人不同的。

    他從少年時這樣篤信,一路籍籍無名地走過青年時,壯年時,直到須發皆白,直到他魁梧的手臂再也舉不起什麽重物。

    但他奔走籌謀,平定兗州,終於令主公成為了一位諸侯,這是毫無疑問的。

    他死死地盯著那片夜色,似有山風拂過他的麵頰,有山神的低語在他耳邊響起。

    他的精魂便離了這座正漸漸死去的城池,乘風向東,飄飄蕩蕩。

    他穿過了湖泊,穿過了大澤,他看到有百姓在斷壁殘垣間點起枯枝取暖,看到有士兵敲著焦鬥在營中走過。

    他看到在無邊無際的黑暗裏,一座山峰陡然而起!

    他看到有濃重如血一樣的霧,就在峰頂,擋住了他的視野!

    霧的後麵,必定是一輪金色的太陽!

    這個白發蒼蒼的老人滿懷壯誌地向上攀登,哪怕鋒利的石頭割破了他的手腳,也一刻都不曾停歇,他心裏沸騰著一股少年般的激情,他虔誠如同一個初生的嬰兒,他的眼睛裏什麽都沒有了,隻有那一輪山頂的紅日——

    ——太陽終於升起來了!

    有人這樣驚呼。

    ——可是,那是什麽?

    ——那是誰的旗幟?

    ——那不是夏侯將軍帶去的兵馬?!如何換了“許”字大旗?

    ——程公?程公?!

    ——有許多人打著白旗,向城頭而來啊!

    老人站在泰山頂上,靜靜地聽著四麵的山風。

    他離那一輪紅日隻差一步。

    那是一個嶄新的未來,是神明向他許諾過的,光耀璀璨的未來。

    程昱的目光根本未曾分給城下那些瞪視著他的鄄城世家,他甚至也不屑去看許攸那支華美如彩虹一般的兵馬。

    他手腳並用,踏上女牆,奮力地向著那輪紅日,向著他的主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