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1章 軼聞

字數:6532   加入書籤

A+A-




    第1171章 軼聞
    長安城正籌備著北伐,這種緊張的氣氛中,卻因為一件軼事讓文武重臣們感到啼笑皆非。
    城隍廟旁,軍情司衙門中,林子正翻著手中的情報,卻聽手下人又閑談了幾句。
    “……”
    “真的?”林子訝然,還挑了挑眉。
    “司使,卑職是個探子。打聽些閑事,豈還能出差錯?”
    “誰傳出來的?莫不是蒙元或趙宋的細作要對付我們的將領?”
    林子說著,放下手中的軍情,皺了皺眉,已顯出了慎重之色。
    然而卻聽到了一句讓他再次驚訝的回答。
    “是從劉金鎖將軍處傳出來的。”
    “劉大傻子?他怎會傳陸將軍的壞話?”
    “似乎不像是有意的。前幾日,有幾個媒人在陸將軍府門外堵著,嚼舌根說了些不著邊際的話,恰好被劉將軍聽到了。劉將軍為了給陸將軍出頭與她們爭執,無意中漏了一句,說陸將軍就算……那個不行,也是頂天立地的好男兒。”
    “傻子,說話做事從來就沒點譜。”林子念叨著,心中暗想道:“王翠竟是因此才拒了陸小酉的提親不成?我先前莫非是猜錯了?還當她是舍不得公主。”
    這畢竟隻是一樁軼聞,暫時看來與大局並不相幹,林子聽過之後,也就拋在一邊並不多想了。
    就在他的案頭,還有堆積如山的情報要整理。
    “休在這閑聊淡扯了,讓你從軍中借調的人選找好了嗎?”
    “司使放心,找好了,這是名單。”
    林子接過看了一眼,首先是一個名叫塔牧仁的蒙古人的宗卷。
    “此人原是術真伯的部民,賀蘭山之戰時隨陛下一起被圍困,李老元帥整編降兵時選他為百夫長,在他麾下兵馬將要潰敗時高喊‘打贏了娶媳婦不要聘禮’,算是新附的蒙古人中有勇有謀的一個……”
    “就他吧,由他為向導,你們盡快啟程,一定要聯絡到那支兵馬。”
    “是!”
    “去吧……”
    下一刻進來的是俞德宸。
    俞德宸前陣子往雲南辦了趟差遣,昨日才回到長安。
    林子看了他一眼,道:“先告訴你一個壞消息和一個好消息,壞消息是你的高昌可敦巴巴哈爾被元蒙擊敗了。好消息是,她被廉公帶到涼州安置,過些日子就會來長安與你團聚。”
    俞德宸似乎並不覺得這是個好消息,道:“司使召卑職前來,可是還有差遣?”
    “按道理,你剛回來應該讓你歇一陣子。但你也知,近來人才實在不足。”
    “司使隻管吩咐。”
    “你去過山西、河北,那一趟差之後就再未去過吧?”
    “是。”
    “路途可還熟悉。”
    “熟悉。”
    “那你先往河北走一趟,為陛下送封信給……”
    林子話到一半,門外忽響起了急切的敲門聲。
    必是十分緊要之事才會在他接見下屬時敲門,於是他開門,親自迎了出去,聽人附耳稟報著什麽。
    俞德宸在屋中等了一會,等到林子回來。
    “你不必去河北了,準備一下,盡快動身往山西。”
    “是。”
    俞德宸也不多問,徑直領命,接了更具體的任務之後便離開。
    林子迅速召過方才那個信使,問道:“人在哪裏?”
    “就在城外的走私商隊中。”
    “你隨我去接他進城。”
    “是。”
    林子又招過另一名心腹,吩咐道:“你先去宮城,替我求見陛下。”
    “司使,禦駕該是正準備出城迎雲南兵馬。”
    “這邊的事更重要。”林子壓低音量,道:“你就說,有封家書要給張貴妃……”
    ~~
    這日趙衿也在宮中,在閻容的小殿中邊下雙陸棋邊說話。
    偏是有幾個官眷前來拜見,於是一整個下午,趙衿便在屏風後等著。
    好不容易,閻容送了人,轉回屏風後來,隻見趙衿已趴在棋盤邊睡著了。
    “快起來,你也不怕著了涼。”
    “方才那些人是誰呀?說的話好生無趣。”
    “你不是不愛管這些事嗎?”閻容笑了笑。
    今日來的是一些從宋朝那邊歸附過來的官員家眷,所說的則是如今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在如今的後宮中,北係妃嬪比南係妃嬪勢力大太多了。
    這所謂的南北兩係,連閻容都不知是何時有的,總之是有人那麽分,且認為北伐在即,往後張家、韓家,還包括那個蒙古公主朵思蠻隻怕要更炙手可熱。
    反而是南係這邊,都是些出身卑微的。
    至於她們與閻容說這些是希望她怎麽辦?
    話裏話外無非希望她帶著她們家中女兒讓陛下看上一眼……
    “我不是愛管這些破事。”此時趙衿便道:“我是說你的格局低了,以往你可是奸黨頭子,左右朝堂大事。如今卻與這些長舌婦人糾纏許久,還不將她們趕出去。”
    “我又何時左右過朝堂大事?”閻容悠悠道,“我能左右的從來都隻有一樁,是男人的心思。”
    “切。”
    “你也說了,一些長舌婦人的小心思而已。眼下在北伐的大局麵前,其實都是次要的小事。由著她們說說,讓她們抱著期望,她們的男人做事時也更有盼頭,趕她們做甚?”
    “不知道的,還當你是甚賢妻良母。”
    “我怎就不是?”
    趙衿白了閻容一眼,轉開了話題,道:“對了,有樁事問你,王翠近來有些心事,像是與唐軍中一個叫陸小酉的將領有關,你可知曉?”
    “我哪管這些瑣事。你至少須說是何事,我才好替你打聽。”
    “不甚清楚,隱約聽說她推拒了陸小酉的提親,自己卻又悶悶不樂,不知是因為想守著我,還是因為那人有些毛病。”
    “所以呢?”
    “主仆一場,她若遇到良人,我也該放她嫁人了;若沒有,問清楚,解了她的心結便是。”
    說是主仆,經曆了國破家亡而相扶相持這麽久,王翠對於趙衿而言已像是個親人,因此對這事是真的在意。
    閻容明白她的心情,點了點頭,道:“涉及到軍中大將,我去叨擾陛下,讓他召過那陸將軍問一句。”
    在這個關頭李瑕顯然是國事繁忙,拿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找他,趙衿也有點惶恐。
    但又一想,不過是問一嘴的事,又費不了他太多事。
    她遂大大方方地謝了閻容。
    ~~
    然而,閻容雖答應了,之後又過了兩三天,此事卻又沒了進展。
    三日後的清晨,趙衿有些等不住了,放下手中的書,起身轉到後院。
    遠遠的,隻見王翠正站在花叢前,心事重重的模樣,許久動都沒動一下。
    趙衿咳了兩聲,背著手向那邊走去。
    “姑娘?”
    王翠轉過頭來,臉上又換上了一副開心的表情,道:“姑娘可是想出門逛逛了?”
    “不想。”
    “今日城外在點兵,據說是雲南的兵馬調回來了,姑娘可想去看看?”
    “不想。”
    “城中許多百姓都去看,想必是很熱鬧。”王翠又勸了一句,道:“姑娘若不想去,我去瞧瞧,回來說給姑娘聽吧?”
    趙衿偏頭想了想,微微一笑,道:“那就一起去吧。”
    ……
    因無人拘著,趙衿剛到長安那陣子就把城池逛了個遍,對城中各處都十分熟悉。
    她帶著王翠怡然自若地穿過街巷,越走越熱鬧。
    前方一陣歡呼,之後便是軍鼓與戰歌聲齊響。
    南麵塵煙衝天,雖還未見其陣,一股肅殺之氣已經撲麵而來。
    但好不容易隨著人潮擠到城外,趙衿卻隻能看到別人的後腦勺,別的什麽都看不到。
    她抬頭一看,見那邊有一座城樓,視線頗好,遂舉步便向那邊走去。
    “姑娘。”王翠連忙跟上,提醒道:“城樓不好輕易進的。”
    趙衿卻是不管,到了城樓前徑直亮出了一塊玉佩,道:“我們想要到城樓上看熱鬧,可以吧?”
    “不行,走開。”
    趙衿愣了一下,道:“這是寧妃給我的信物,連皇宮都能出入。”
    “這裏是城樓,不是皇宮。要觀點兵可以到那邊去。”
    “那邊太擠了……”
    這般說著,趙衿卻已經打了退堂鼓。
    不想,卻是有另一名士卒從城樓上過來,向守衛耳語了一句。
    那守衛轉過頭便請她們登城樓觀閱點兵,又鄭重囑咐她們不要亂跑。
    趴在城樓的小窗向外望去,隻見城外有幾個黑色的方陣正在緩緩移動,氣勢磅礴。
    趙衿卻對這些不感興趣,她轉頭四下看了個遍,果然就在不遠處的城垛上看到了許多唐軍將領。
    “你常說的那小酉哥在那邊嗎?”
    王翠方才似乎已經看到了陸小酉,有些不自然地點點頭,應了一句。
    “在,好幾個認識的將軍都在。”
    “你去向他們打聽一下這點兵是怎生回事,那邊是多少人啊?這樣傻看著可看不出名堂來。”
    趙衿尋了個理由把王翠支過去,趴在窗台上便饒有興趣地等著看王翠與陸小酉說話時的樣子。
    忽然,她耳朵一動,聽到城樓上麵有人說了一句什麽,聽著像是“陛下”雲雲。
    想到方才那個士卒鄭重囑咐的樣子,趙衿便到台階附近探頭看了一眼,果然看到上麵守備森嚴。
    她再往前探了探頭,看到了一雙紋著騰雲的靴子。
    想到了托閻容問的事情,她便徑直喊道:“喂,李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