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2章 沒一點中年人的氣質

字數:4094   加入書籤

A+A-




    .
    張院長提著也生悶氣。
    想到好崗位就算了,偏偏一些人素質極差,就想著鑽空子,小偷小摸蹭醫院的耗財是小事。偷電,偷設備,各種走後門還少麽。
    他每年處理工勤那些破事處理到心煩意亂。
    想到下個月各科開始使用流通卷,堵住那些蛀蟲的嘴,張院長心情好了些。
    韓主任忽然一拍桌子,“我就不信還真治不了了!”
    聽得津津有味的芽芽嚇了一跳,連張院長要入口的熱水都差一點噴出來。
    韓主任攏緊眉頭說:“既然工人崗已經飽和,那麽相當一段長的時間不應該再招工,先解決掉現在膨脹的超編隊伍”
    張院長眼神大亮,正和他意。
    芽芽舉了下手補充,“今後就算招工,也不應該再招手本醫院教職工子女為工人”
    韓主任便多看了芽芽幾眼。
    他是競聘來的,能做滿兩年還出成績就已經能功成身退。
    反正他的家裏人每一個在京都醫院任職,來去自由,他的根並不在這。
    可是芽芽的起點在這,沒有意外的話將會在這個單位幹一輩子,那往後她的子女若是要進醫院呢。
    內招不再招聘職工子女,堵的不僅僅是其他人的路,把她未來孩子的路也給賭死了。
    於是韓主任忍不住問:“你還是多想想吧。”
    他以為人隻是一時口快並沒有考慮到將來子女的問題、
    芽芽卻搖頭,“人家都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但我栽樹的時候隻希望樹能枝繁葉
    茂,蓬勃生長。”
    事實上,想到如今他們的改動未來將會影響醫院後續的發展,想想就很激動好嗎。
    韓主任卻目瞪口呆的表示,這話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不管後代的死活是嗎?
    他雖然打算大刀闊斧的在京都醫院進行人事改動,但都是那個時代過來的,其實最是明白這代人的想法。
    這輩人大部分是苦過,餓過,顛沛流離過,就想追求安慰的生活,就想著這輩子把該受的苦難給挨光了,讓後代子孫享受清福。
    芽芽擺擺手表示兒孫自有兒孫福,沒有兒孫她享福。
    看著韓主任瞪得更大的眼睛,她想了想,“沒事的啦,我的孩子以後會很聰明的”
    張院長確實讚同的點點頭,聽說芽芽的對象也是個大學生,兩個大學生的後代能差到哪裏去,於是叮囑說:“以後也跟著你學醫吧,肥水不流外人田”
    這麽早就預定好了嗎?芽芽頓了頓,“那我可不能保證,萬一以後我們不生孩子呢。”
    張院長跟韓主任就吃驚意外的看著她。
    這年頭除非是身體狀況不允許,不然還有不生小孩的麽?
    芽芽已經絮絮叨叨起來了,“我還有好多事想幹還沒幹呢,而且人的想法是會變的,眼界寬了,接觸到更多的東西,想法也就變了,說不定以後不想生小孩呢”
    韓主任就問:“你丈夫能同意?”
    芽芽覺得問題不大,她跟李敬修討論過,不會因為沒有人傳承基因難過
    的。
    又頓了頓,“當然,現在我還是想生的”
    張院長隻當是年輕人異想天開,但還是很嚴肅的表示,“一個家沒孩子不行”
    芽芽好奇問為啥,總得要個理論依據,數據支持吧。
    這玩意哪裏來的理論依據啊,張院長隻好說:“因為大人吃的鹽比你們吃的米還多。”
    芽芽說:“人一天最多吃4克鹽巴,您現在已經50歲好了,現在吃的鹽還不到100千克,我現在一天能吃半斤米,都已經吃了幾噸米了”
    張院長表示他已經五十多歲了好嗎。
    芽芽吃驚臉,“看不出來啊”
    甭管是不是真的,張院長此時心裏很舒坦。
    芽芽補充說“您這幾年為醫院操了不少心,老是老了一點,但沒得一點中年人的氣質”
    張院長:“......”
    覺得跑偏了的韓主任便開口把話題給拉回來,“那多出來的職工子女怎麽安置。”
    張院長卻不以為意。
    外頭招供招幹的單位也不少,到時候醫院多留意外頭招工的單位,給職工子女就業鋪橋搭路。
    總之一句話,隻要不想著在單位裏混吃等死,隻要是個正常人智商正常,醫院都辦法把職工子女就業給弄好。
    張院長話鋒一轉,“想鬧,這回就讓他們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他沉吟,“等屍檢報告出來,配合公安調查,然後把人給開了”
    韓主任和芽芽都覺得像是雷聲大雨點小,有點失望。
    但也隻有一點點而已。
    幾千
    在職職工的醫院,這麽多年的毒瘤哪裏能一下子全部拔除幹淨。
    虧已經吃了,趁著他們理虧,心裏發虛的時候拿一點東西來換,不算特別的虧本。
    同情說不上,但芽芽覺得被人當墊腳石的莊護士長也實在有點兒慘。
    聽說了的聶超勇心有餘悸的表示,還是不要隨便附和別人的好,有可能會被當成墊腳石,感覺話題不妙就靜靜看著或者找借口離開保命最是好。
    然後他又轉念一想,自己的單位全都是一群書呆子,成天對著機器和數據算。
    一出門就是戈壁灘,話都不想說更別說勾心鬥角了,頓時又心安離得了起來。
    剛剛參與了一場勾心鬥角的芽芽興致很高的想給竹馬寫信,都找好信紙了,看了眼黃曆才想起來已經一月份了,人也要回來了。
    她拉開抽屜一封封按照日期整理著。
    其實每一封來往的信件,隻要看了日期她就能知道裏頭寫了什麽,畢竟每一封來來回回也看了不下四五次。
    拆開日期最近的一封信。
    以前兩人都是板板正正的稱呼對方為同誌,打從定親以後的兩封信裏,抬頭都不加同誌啦。
    再重頭到位的看了一遍,手又癢癢了。
    最終還是提筆給寫了信,洋洋灑灑寫了三張信紙才意猶未盡的停下來,再從頭到尾的看了一遍。
    她寄信都是到火車站去,能比去郵局寄快一天。
    信如期到團魚山,交到李敬修手上的時候,其他人羨慕得
    眼都紅了。
    不是羨慕兩人感情深,是羨慕芽芽的信從來不丟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