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儒道之爭

字數:4057   加入書籤

A+A-




                      張道陵本名張陵,早為太學生,熟讀五經,為人有賢名。後來為官,仕途也算順利,一路做到江州令。

    按理說,這種秩千石的官員,再往上升遷一步,極有可能入京為官,或是升任太守,可謂前景光明。

    但張陵卻不這麽認為,他雖熟讀儒家經典,但自身卻極為喜歡道家學說。可當時的朝廷,又怎麽可能重新啟用黃老學說。張陵屢次上表,卻都石沉大海。

    心灰意冷之下,張陵辭官而去,跑到巴蜀之地布道傳教。甚至將名字改為張道陵,並且宣稱自己是留侯張良之後。

    當時的巴蜀之地,正是瘴氣叢生,與外界極少有溝通,同時蠻部眾多,又崇尚巫鬼,妥妥的野蠻人沒跑。

    也不知是張道陵太會出牛逼,還是真有其才,反正他在巴蜀多年,當地百姓人皆信服。

    後來,魔武雙修的張道陵,創立了一個名為五鬥米教的宗派,用物理手段給百姓治病,用魔法手段教授百姓信仰。

    而這個五鬥米教,一直流傳後世,也被稱為正一道,天師道。

    坦白來說,張道陵的這幾招,雖然有蠱惑人心的嫌疑,但的確給巴蜀的基層治理貢獻了一定的成果,也算功大於過。

    但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昔日的道家,已經嬗變為早期的道教,並且開始向地方擴散。

    從黃老無為,演化成修仙得道。

    道教一直蟄伏著,等待著,期望著複仇的時機能夠來到。

    恰逢漢末,儒家欽定的蒼天頻頻降災,蒼天欽定的皇帝大肆造作,皇帝欽定的宦官貪贓枉法,而時常於宦官中門對狙的士族又忙著爭權奪利。

    至此,底層百姓的生活越來越維持不下去。

    而這時候,張角三兄弟粉墨登場。

    昔年甘忠可所著的《天官曆》、《包元太平經》,也流傳到了張角三兄弟手上,他們學習該書,深受啟發,繼而效仿張道陵,創立太平道。

    隻是此時的《太平經》,早已不是昔年甘忠可的原著,甚至經過了多次版本更新,已經到了黑化的極致。

    琅琊人於吉所著的《太平經》,其實是為甘忠可版本的《太平經》作注,而且隻是其中一個版本而已。

    原始版本的《太平經》,宣稱自己要替天子更改天命,自然是想討好皇帝的。

    而張角三兄弟手中的《太平經》,居然開始宣揚洪水將出的末世言論,又立下了黃天將拯救世人的預言,儼然一副是要取大漢而帶之的模樣。

    甚至張角還遣弟子八人,以善道教化四方,轉相誆惑!

    太平道最鼎盛的時期,不少地方高官,甚至朝中要員都有人信奉,足可見張角影響力之廣。

    終於在中平元年,張角兄弟頭戴黃巾,揭竿而起,拉開了浩浩蕩蕩的起義大幕。

    一場道家向儒門的複仇,也就此重新開始。

    可惜,張角最終還是敗了。

    不僅如此,還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爛攤子。

    漢帝國最終也沒能取勝,搞得自身元氣大損。穀惌

    沒有這場雙輸的戰爭,大漢國祚再延續個數十年不成問題。屠夫何進也不會掌權,西涼武夫董卓,更是不會有逞凶的機會。

    張角敗了,但他把大好山河攪得滿麵瘡痍,同時產生了各種的遺留問題。

    就比如眼前,鬧得最凶的青州黃巾。

    左慈見林朝沉思不語,便又開口道“林侯,縱然他張角罪該萬死,可這些黔首黎庶,又有何罪?”

    林朝一挑眉,問道“先生所言的黔首黎庶,可是青州黃巾賊?”

    “黃巾賊……原來在林侯眼中,這些人是賊。”左慈低頭一歎道“若是衣食無憂,誰會做賊?”

    “他們有他們的苦衷,但某也有某的難處,隻要他們一日還在打家劫舍,禍害州郡,那他們就是賊!”林朝斬釘截鐵道,“他們無辜,那些被他們禍害的人就有有罪了?”

    左慈苦笑道“終是爭命而已,哪有什麽高低貴賤。”

    “那便是了,他們爭命,那些被他們禍害的百姓,又何嚐不是在爭命。就算是先生與某,亦是爭命!”

    “林侯此言,甚是有理。”左慈點了點頭,“但青州黃巾猶有數十萬,林侯總不能全殺了吧。”

    聞言,林朝笑著搖了搖頭,開口道“自然不會。不瞞先生,等大軍休整一番後,某便會建言玄德公上表天子,請平青州之亂。”

    左慈急忙問道“平亂?林侯打算如何平?”

    “降者,可複為我大漢子民,冥頑不靈者……殺!”

    一說到正事,林朝渾身的氣勢都變了,自然而然的透露出一絲煞氣,看得左慈驚詫不已。

    不過林朝所言,卻與左慈所求不謀而合。

    基層治理,永遠都是一盤大棋,而不是簡簡單單的收編遊戲。

    在原本曆史上,曹操趁著冬日雪落時,一舉迫降了三十萬名青州黃巾,實現了實力的暴漲。可不久後,他馬上遭到了這三十萬人的背叛。

    林朝自認不夠心狠手辣,卻也不心慈手段。這數十萬黃巾軍,是肯定要收降整編的,但必須是那種徹底的收服,而非迫於無奈的投降。

    為了能長治久安,保證大多數人的利益,林朝不介意除掉一小部分狼子野心者。

    左慈此時卻繼續說道“說來慚愧,老朽與張角也有些香火情分。昔年張角起事時,也曾盛情相邀,但老朽一心沉迷煉丹,不想過問俗事,因此沒有答應。

    可如今老朽以決心遁入林泉之下,潛心煉丹,以求早日飛升。在此之前,張角的身後事,卻不能不管。”

    說著,左慈站了起來,極為鄭重衝林朝一禮道“若林侯在平定青州的過程中,能少造殺戮,多行教化,老朽感激不盡!作為報酬,老朽願以神術傾囊相授,同時為林侯醫治隱疾。”

    林朝卻搖頭答道“先生錯了,若一味行仁義之舉,而不明定法令,是為懦弱。某絕不多造殺戮,卻也非懦弱之輩!”

    聞言,左慈剛想答話,卻聽到不遠處有一道尖銳的聲音傳來。

    “林侯說得好,若林侯真能言出必行,那出師平定青州之日,某願將管亥之頭顱,雙手奉上!”

    眾人扭頭一瞧,隻見於吉立於牆上,開口笑道。

    7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