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相權的由來與發展

字數:4584   加入書籤

A+A-




                      若論及諸葛亮的才能,那絕對是數千年華夏曆史以來,最頂尖的幾人之一。拿他跟當世人對比,這純屬是欺負人家老實人。

    這種人物,必須得曆史縱向對比。

    前有管仲、蕭何,後有王猛、謝安。

    也隻有這幾位,才能拿出來跟諸葛亮比較一番。

    至於中古以後的那些丞相,權力跟今時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無法比較。

    華夏曆史的進程,向來是君王集權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丞相這一個體的權力越來越小,但相權這一群體的勢力卻越來越大。

    直到最後的滿清,皇帝乾綱獨斷,所有的臣子都成為了家奴。就連類比丞相的軍機處大臣,也要跪受筆錄,著實可笑!

    單看明朝的內閣製度,首輔的權力雖然比不了漢朝的丞相,但內閣所有輔臣加在一塊,手中的權力絕對比漢朝丞相要大。

    當然,這是常規情況,諸如霍光、曹操、諸葛亮這些特殊時期的丞相不能算在內。

    丞相這一官職的來源,最早要起於殷商,當時稱之為太宰。

    宰為主宰之意,這個詞已經說明了一切。

    之後到了春秋戰國,這是一個大爭之世,各國國君有感自身能力不足,遂招賢納士,幫助自己治理國家,圖雄爭霸。

    而這些被招來的賢才,便稱之為宰相,相國。

    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你國君找我來,是要我相助你這個國家的,而非某個團體或某個人。

    再者,春秋戰國前期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君主私人不能淩駕於國家利益之上。

    昔年秦國勢大,秦昭襄王邀請趙惠文王會盟,但趙國君臣擔心秦國會趁機扣下趙惠文王,但不去又怕會引來秦國的攻擊。

    於是,時任趙國上卿的藺相如與將軍廉頗製定了一係列計策來挽回局麵,其中一條就是若秦國扣下了趙王,藺相如便行廢立之舉,改立新君,防止秦國要挾趙惠文王提一些無禮的要求。

    結果趙惠文王一看,居然沒生氣,甚至還點了讚,欣然表示同意。

    嗯……明堡宗罵罵咧咧的退出了直播間!

    想要我幫你,那就得給我足夠的權利,不僅僅是在君主的信任上,還得在法理上,不然難免為人詬病。

    所以一部數百年的春秋戰國史,宰相對於整個國家的定位,就是合法的掌舵人!

    再說了,你君主想讓我幫你,也得看我願不願意。

    所以,才有了拜相這個說法。

    君主拜臣子,這一拜,不是拜見,而是拜托與托付。

    大佬,您幫幫忙,看看我家裏這攤子事怎麽處理?

    於是乎,宰相一邊罵罵咧咧的抱怨君主打擾了自己的清閑,一邊收拾行囊出山,輔佐君主治國理政。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填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

    當然,這是最初的玩法。

    至於後來宰相成了固定職務,自然就多了許多不講武德的君主和宰相,他們爭來爭去,弄得國家烏煙瘴氣,也是在情理之中。

    畢竟,權力使人眼饞。

    對此,林朝打算來個撥亂反正。

    雖然沒有更好的解法,但盡可能延長這種脆弱切美好的平衡,還是可以試一試的。

    而落點,就在小亮仔身上。

    將來劉備統一天下後,丞相必然是林朝,這是無可爭議的。

    穀鯬

    至於下一任人選,也隻能是諸葛亮,畢竟荀彧和林朝是同時代的人,年齡層麵不允許他接林朝的班。

    林朝估算著,以自己的身體狀況,撐到五十多歲精力應該就不行了。彼時諸葛亮才不到四十歲,正是年富力強之時,若好好護肝,再幹個三十年不成問題。

    兩代人,五十年的歲月,已經足以改變很多事情了。

    為了諸葛亮能徹底繼承自己的意誌,所以林朝打算教他一點私貨。

    這,也是林朝此行帶著諸葛亮的原因。

    鍛煉他的能力,傳承自己的思想。

    原本曆史上的諸葛亮,經曆了徐州動亂,或許可能親眼目睹過曹操屠城,死了爹跟叔父混,然後叔父又死了,這可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由此可以認為,諸葛亮真的見過底層百姓艱難求生的場麵,也更能理解百姓需要什麽。所以後來諸葛亮治蜀地,雖刑法甚嚴,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而這一世,諸葛亮宛若溫室中的花朵一般,還不曾遭受風吹雨打,林朝很擔心他會太過嬌嫩,所以才會把他拉出來磨練一番。

    就在林朝沉思之際,諸葛亮屏息凝神等了半天,卻見老師目光怔怔出神,不知在想些什麽,頓時傻眼了。

    說好的考校呢?

    “老師……”

    諸葛亮忍不住開口喚了一聲。

    “額……”林朝這才回過神來,開口笑道,“阿亮,何事啊?”

    諸葛亮滿臉無辜道“老師,您說要考校弟子。”

    “考校自然是要考校的,不過為師在想如何考校,畢竟你才九歲,有些學問還為時尚早。某又不想流於書上的內容……”

    “老師,弟子今年已經十歲了。”諸葛亮弱弱道。

    你說你這老師是怎麽當的,連弟子的年歲都記不住。

    要說你像康成公一般弟子眾多也就算了,可偏偏你隻有我這個一個弟子,就這還記不住年歲?

    諸葛亮心中瘋狂吐槽,但良師林朝被提出了錯誤,頓時惱羞成怒。

    “某說九歲就是九歲,少廢話!”

    “噢,弟子知道了。”

    淫威之下,諸葛亮果斷選擇了屈服。

    “老師……那還要不要考校了?”

    啪!

    “哎呦!”

    諸葛亮又一次被林朝來個暴擊。

    “讓你別廢話,考不考校,如何考校,為師自有章程,何須你這黃口小兒多言!”

    林朝拍了拍手,滿臉得意道。

    自從來個這個時代,林朝生平第一次在武力上取得了優勢,心中如何不興奮。

    “噢,知道了!”

    小亮仔可憐巴巴地捂著頭,再也不敢多話,生怕自己這不講武德的老師再給自己來一下。

    前麵駕車的太史慈聽到師徒兩人鬥嘴,不禁搖頭一笑。

    看來監軍對小孔明期望甚高,這待遇已經不是弟子能享受的了,簡直快達到了親兒子的地步。

    7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