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論語新解
字數:9157 加入書籤
出了城,卻發現城門口早有數百人在等候。
為首之人,正是關羽。
關羽身後半步處跟著典韋,而典韋身後跟著高順,旁邊卻是許久未曾露麵的陳登。
去年出征討董前,林朝給陳登狠狠灌了一缸雞湯。其目的嘛,自然是忽悠陳登。
身為徐州世家之首,陳登的態度很大程度上能代表徐州世家的態度。
其次,就算陳登想不明白,自己那番話也足以使他心有顧忌。
畢竟當時即將出征,林朝想保證後方穩固。
可令林朝沒想到的是,雞湯居然有這麽大的威力。陳登回去閉門苦思三日後,終於大徹大悟,轉而投入到建設徐州的懷抱中,發誓要為徐州的發展壯大而增磚添瓦。
所以,他現在是順天府丞,賈詡的直屬下屬。
而在陳登身後,還跟著幾個毛頭小子,分別是剛跟著荀諶出使回來的楊修,關羽長子,郭嘉的連襟關平,陳氏的弟弟陳到,還有關羽打算收為義子的魏延。
當初林朝將魏延送到關羽身邊時,關羽是極為不屑的。
這小娃娃武藝平平,智略平平,並無任何出奇之處,子初居然想讓某收為義子,著實令人不解。
嗯,二爺眼中,世上盡是插標賣首之人。
魏延獲得這個評價,自然也不奇怪。
直到關羽見到魏延眉間眼角那一抹傲然之色,簡直和自己如出一轍後,頓時大喜。
這義子某收定了,誰也攔不住,我關雲長說的!
此時眾人見林朝的牛車緩緩駛來,除了關羽之外的所有人都抱拳行禮道“見過長史!”
“諸位免禮。”
林朝從車上下來,揮袖笑道。
關羽和典韋走了上來。
典韋抱拳道“監軍,主公聽說您要去徐州各地體察民情,特命末將率五百陷陣將士隨行護衛。”
說實話,對於林朝這次出去旅……體察民情,劉備是持反對態度的。
現在徐州境內百廢待興,新政施行得如火如荼,內府四人天天累得吐血,荀彧忙得差點連頭發都白了。
北邊還在打仗,趙雲剛剛出征,東西側都有敵人虎視眈眈。
這時候子初你於情於理都該坐鎮郯縣,哪怕整日遊手好閑也行啊!
可你偏偏要出去玩耍,這實在是太令人費解了。
最可惡的是,出去玩耍居然不帶上某……
子初,你這就不太厚道了。
頗有高祖之風的劉備,其實早就厭煩了整天待在郯縣的日子了。
除了跟糜氏玩耍和視察軍營之外,他什麽也做不了。
政務方麵,劉備不能說是一竅不通,隻能說是一無所知。
軍事方麵,劉備現在的身份也不能隨隨便便就帶兵出征,再說徐州境內的小股叛賊,已經由林夕去清繳了,也算是給麾下新軍漲漲經驗值。
所以,在所有人都忙忙碌碌的時候,劉備已經閑得髀肉複生了。
而唯一的小夥伴林朝還撇下了自己單獨出去玩耍,這讓他大為惱怒。
可轉念一想,林朝出去體察民情,林夕在外編練新軍,那自己不就可以趁虛而入了嗎!
貂蟬小姐姐,劉玄德來也!
至於小夥伴林子初,讓他趕緊滾,滾得越遠越好!
林朝看了看典韋和他身後殺氣四溢的陷陣將士,緩緩搖了搖頭道“某隻是出遊四方,又不是去打仗,何需這麽多人護衛。”
典韋連忙勸道“可是主公嚴令,必須要保證監軍您的安全……”
“某說不用,就是不用!”
林朝揮袖打斷了典韋的話,隨後一指後麵的高順,開口道“此行,隻留公義一人足矣。”
“這……”
典韋遲疑片刻,終究還是不敢違背林朝的命令,抱拳道“唯!”
“君明且寬心,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的道理,某如何不懂。某早已安排了護衛,請回稟玄德公,不必擔憂。”
林朝踮起腳輕輕拍了拍典韋的肩膀,安慰道。
典韋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會把話帶到。
正事談完,關羽這才衝林朝一抱拳,鄭重開口道“子初,犬子就拜托了!”
“雲長放心。”林朝笑道。
除了諸葛亮之外,林朝此行還打算帶一帶徐州下一代的幼苗。反正一隻羊也是趕,一群羊也是放,索性一波都教了省事。
至於他們能學到多少,就看自己的悟性了。
當初關羽想把自己的兒子拜在林朝門下,但林朝沒同意,此次也算滿足關羽的願望了。
關羽把關平叫到身邊,開口道“平兒你記住,此次與你林叔父同行,當以父事之,若有半分不敬,為父饒不了你!”
“孩兒記住了!”
關平當然不敢違逆關羽,遂裝出一副乖巧的模樣答應道。隻是眼角的餘光不停打量著林朝,似乎充滿了輕視。
雖然關平的舉動很輕微,但還是被敏銳的林長史捕捉到了。
小子,不懂得尊敬長輩是吧!
“雲長不必如此苛刻。”林長史滿臉盡是核善的笑容,“怎麽說坦之也是快成親的人了,多少也得照顧他的顏麵。”
說罷,林朝還笑著衝關平點了點頭,目光依舊核善。
小子,今天叔父就給你上一課,讓你知道什麽叫人心險惡。
果不其然,關羽聽了林朝的話後,頓時氣不打一處來,皺著眉頭道“犬子如此行端無狀,如何能成家立業。若非大哥執意如此,某定要讓這小子多曆練幾年……”
說起自己這個不爭氣的兒子,老父親關羽一改平時沉默寡言的模樣,劈頭蓋臉一頓臭罵,最後甚至要動手,幸好被林朝攔下。
關平在一旁瑟瑟發抖,到了這時候,他豈能不知原委,遂用哀求的目光望著林朝。
林叔父收了神通吧,小侄服了!
……
城門口的片刻交談後,關羽和典韋回去向劉備複命。
而林朝,則帶著徐州的二代們,正式踏上了旅途。
“元龍,咱們先去哪?”
說是出遊,也不能漫無目的的亂竄。至於目標方向,順天府有體察民情之責,徐州境內大概的情況,還是能把握住的。
聞言,陳登回道“長史,按照您的要求,咱們理應先去朐縣。”
“朐縣?”
林朝皺眉道。
如果沒記錯的話,朐縣應該是糜氏的大本營。
“不錯。”
陳登再次肯定了自己的說法。
穀瀟/pan好家夥,剛出來就要拿劉備的小舅子開刀嗎!
想著,林朝衝一眾二代笑道“今日閑來無事,某且考一考你們。”
眾二代不敢怠慢。
諸葛亮“請老師示下!”
楊修“請長史示下!”
魏延關平“請叔父示下!”
陳到“請兄長示下!”
關平“???”
叔至,你故意找茬是吧!
在某麵前充大輩,你很有快感嗎!
不過林朝就在麵前,關平也不好發作,隻能惡狠狠瞪了陳到一眼,想著找個機會和魏延一道痛揍這廝一頓。
“子曰,朝聞道,夕可死矣。此言何解?”
這句孔子的名言,其實說不上晦澀,甚至很通俗。
對於真理的追求,從古至今未曾變過。孔子的這句話是說,若是能得知世間真理,哪怕朝生夕死都無憾了。
在場的二代們顯然也明白,遂異口同聲給出了答案。
可惜,林朝並沒有誇獎他們,反而給了他們一個大大的白眼。
“錯!”
眾二代愕然,連陳登也有些驚訝。
難道不要這樣的嗎?
隻見林長史微微一笑,開口道“孔子此言,看似淺顯,實則其內蘊含著天地至理,非尋常人可盡知也。古人言,大道至簡,便是這個道理。
可笑爾等隻流於表麵,卻不知其深意,竟不加思索便脫口而出,此乃妄言!爾等若不悔改,凡事不深思熟慮,即便以後主政一方,獨掌一軍,也隻會害了麾下軍民!”
林朝這番話說得聲色俱厲,義正嚴詞,把二代們說得麵色羞愧,低頭不語。
就連陳登這等飽學之士,也不禁陷入了沉思。
以長史之能,絕不至於虛言,難道孔子此言還有自己不知道的深意?
唉,學問之道,確實沒有盡頭啊!
一念及此,陳登便非常鄭重一拱手,朗聲道“屬下愚鈍,不知聖人此言何意,還請長史賜教。”
林朝望著眾人,麵色略有緩和道“爾等真想知道?”
眾人如小雞啄米一般點頭。
“好,有此求知之心,何愁不能上進。”
林長史先是肯定了眾人的向學之心,繼而滿臉高深莫測道
“所謂朝聞道,夕可死矣……
意思是說,早晨知道了去仇人家的路,晚上就要去打死他!
正所謂君子報仇,從早到晚,便是此理!”
眾人“……”
這一刻,眾人的臉色如便秘一般。
林朝卻不管不顧,甚至為自己理解了孔子的微言大義而感到高興,大笑兩聲道
“走,出發朐縣!”
……
濟北郡治所名叫盧縣,距離泰山郡治所奉高,也不過百餘裏的距離。
曹操受林朝所托,抵達盧縣後,理所當然的收到了郡守鮑信的盛情款待。
鮑信其人,出身泰山平陽縣,自幼誌向遠大,寬厚待人,遇事沉著而有深謀遠慮。
別的不說,單就深謀遠慮這點,倒是很符合事實。
原本曆史上,袁紹當上了關東聯軍的盟主,天下景從之。但唯獨鮑信不看好袁紹,他更看好曹操,甚至曾說出‘唯公可撥亂反正’之類的話。
能做出和荀彧一樣的評價,他的眼光必然差不了。
當然,也可能他根本沒什麽眼光,隻是單純的仰慕曹操而已……
反正有鮑信在,曹操在濟北的日子不要太舒坦。
本來袁紹襲殺韓馥的舉動,就讓鮑信頗為不快,但還不到翻臉的程度。可曹操來到後,把劉備出兵北上的消息告訴鮑信的同時,還勸鮑信兩不相幫。
曹操一發話,鮑信馬上表示孟德你說話,我照辦。
至於袁紹……袁紹是誰?
正事談完後,鮑信又邀請曹操在濟北做客。對此,曹操也欣然接受。
雖然他現在仍是漢室忠臣,劉備也對他禮遇甚重,但曹操心中卻有一種說不出的迷茫,讓他夙夜難安。
胸懷大誌,卻無法得以施展。
劉備雖對他頗為賞識,但林子初顯然不會重用自己。
那……自己的前路該在何方呢?
總不能這麽渾渾噩噩的混日子,終老一生吧!
正當曹操心中苦悶時,有兩個人來到了他的麵前。
一個是陳宮,一個是程昱。
早在討董之初,陳宮在東郡太守橋瑁麾下任事,還幫劉岱和橋瑁出過主意。如今橋瑁已死,劉岱也被押回了長安,陳宮一身才華卻苦於得不到施展,便暫時投靠在鮑信麾下。
而程昱少為縣吏,當初征討黃巾時就有功,更是被劉岱多次征召,卻因看不上劉岱而一直推辭。此番聽聞曹操來到了兗州,便欣然而來。
曹操當初第一個率軍討董,雖然大敗而歸,但總歸是積累了些聲望。
橋瑁被劉備所殺,無論出於何種原因,陳宮都不可能去投徐州,而程昱更是欣賞曹操的忠勇,因此兩人一拍即合,聯袂來投。
二人通過鮑信做中間人,這才終於見到了曹操。
有名士來投,曹操自然大喜,可二人接下來的一番話,卻讓曹操徹底震驚了。
“自天子蒙難,董賊簒逆,將軍首倡義兵以匡朝寧國。而至董賊伏誅,諸侯紛爭又起,將軍負有忠義之誌,卻無存身之地,此乃英雄不得其時也!”
陳宮不愧為名士,一番馬屁一般的開場白,卻切中了曹操的心思。
曹操有些無奈答道“先生之言,某深以為然,奈何不得其時,又能如何?”
聞言,陳宮與程昱對視一眼,眼中都露出了一絲笑意。
行了,曹孟德的底線已經探查的差不多了。
我們欣然來投,不怕你曹孟德弱小,就怕你曹孟德沒有爭雄天下之心,所以陳宮才會出言試探。
而曹操在聽到陳宮的話後,立即露出了苦惱的神色,這已經是最好的答案。
若你曹孟德真胸無大誌,想在劉備手下幹一輩子,又何必苦惱?
程昱捋了捋他那長長的胡須,開口笑道“將軍,眼下卻有一地可以存身,不知將軍可有興趣?”
7017
。